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不管用什麼讀,書還是那本書》現代文閲讀及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6.19K

一)閲讀下文,完成第1-6題。(17分)

《不管用什麼讀,書還是那本書》現代文閲讀及答案

①今天,未必所有人都能擁有一個價格不菲的電子閲讀器。但當你在擁擠的地鐵裏打開手機閲讀一本傳奇小説,或者對着電腦用鼠標拖動一本暢銷書節選時,電子閲讀正不可避免地降臨到普通人的生活裏。數字出版,特別是電子書出版領域暗流湧動,紛紛“試水”電子閲讀器;而民營出版商進軍數字出版的步伐更大,繼盛大以999元的“震撼價”推出電子閲讀器Bambook後,萬榕書業稱,今後所有圖書將在紙、手機、Pc、閲讀器上同步出版,萬榕書業由此成為全國第一家全媒體出版商。

②甚至,關於傳統書籍和電子書籍誰更可讀的爭執,也已經展開。有人表示,自己仍然無法接受間讀電子書,而更喜歡傳統紙質書在手指間翻過的感覺。紙質讀物的優勢,首先就是一本書自有其獨特的收藏價值,畢竟當自己使用了一些資金把書買下之後,它就是屬於你的東西,而且那種時時洋溢着翰墨書香的紙質閲讀對閲讀者在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巨大而難以言傳的薰陶作用,是電子閲讀永遠不可能代替和削減的。但也有人堅稱,傳統出版物定將消亡,電子閲讀代表未來的希望。由於環保的概念在近幾年已經有了很大的宣傳、所以紙質讀物的存在價值已經慢慢在走下坡路,畢竟紙質的東西還是需要通過砍伐樹木來實現自身的存在,而且由於紙質讀物的'重量問題,也不方便攜帶,再加上數字化信息的飛速發展,人們可以更多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這不僅避免了砍伐樹木的問題,還正好利用起了這個3G時代的信息量。故而紙質書何去何從的確是比較令人擔憂的。

③聽上去,似乎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已經開始。新年伊始,中國第一次電子書產業論壇召開,出版商和銷售商紛紛參與討論,規劃中國電子書產業的未來。另一則引人關注的新聞是,作家賈平凹長篇小説《古爐》試圖同時發行新書的紙版和電子版,由此產生版權糾紛。《古爐》的紙質書還未面世,其電子版卻提前“首發”,人民文學出版社對網易讀書頻道的這一做法提出了異議。對於出版社而言,“首發”問題還在其次,重要的是該社事先並不知道賈平凹將作品的電子版權授予網易讀書頻道。人民文學出版社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社在簽下《古爐》版權時,合同裏也包含了電子版權的條款,因此《古爐》的電子版權應該歸屬於該社。不過,網易讀書頻道主編則表示,網易擁有《古爐》的電子版權是無庸置疑的,而且是經過賈平凹本人授權的獨家、首發、全本電子版權。這場糾紛,□□把它看作一個版權歸屬問題,□□説是為新舊兩種閲讀方式的斷裂提供了佐證。

④其實,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閲讀方式的孰優孰劣。唯有那些重視“閲讀”內容本身的人,才可能體會一個淺顯的道理:閲讀的本質,是不會隨着工具的變化而轉移的。

⑤無論是在藴含最新科技手段的電子閲讀器上,還是在平實或裝幀華麗的傳統書本里,一本書不會教會人不同的東西。如果説閲讀所追求的本質是內容,那麼,這個內容是由油墨印刷在紙張上,或是由“電子墨水”顯示在電子屏上,又會有什麼區別呢?閲讀工具改變的是閲讀者的附帶體驗。喜歡傳統書籍的人,或者是習慣了書本的翻讀方式,或者是重視由紙感、墨香等組成的文化氣質。而電子書痴迷者,可能為攜帶方便、查閲簡單等原因而感到滿意。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子閲讀器的出現給人更多選擇,也帶來更多新意。但它只能做這麼多。在紙張上還是電子閲讀器上讀書,既無法改變一個人對於圖書內容本身的汲取和理解,也無法改變讀者由讀物本身所得到的學識和智慧。在完成將內容傳遞給讀者這一工具性作用之後,閲讀手段就退隱了,書的本質作用開始顯現。

⑥當然,讀書歷來是一件摻雜着多種複雜情感的事。所以,堅持傳統閲讀的人和將傳統書本換成一個薄薄的電子閲讀器的人,都能找到合適的理由。這些理由都是私人性的,都值得尊重。如若將這些私人選擇對立起來,顯然很不明智。

⑦作為產業的電子出版,是出版商和銷售商佔領市場的一種新策略。但對讀者而言,過分糾結於傳統書籍和電子書籍的優劣,恐怕不是件好事。但願對閲讀方式的過度關注,不會掩蓋閲讀內容本身。因為畢竟,不管你用什麼方式來讀,書還是那本書。

(據張偉《不管用什麼讀,書還是那本書》改寫,原文載2011年1月25日《中國青年報》)

1.第①段“試水”一詞在文中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2分)

2.根據第②段文意,分別概括紙質書和電子書的優點。(4分)

類別

優點

紙質書

(1)___

(2)____

電子書

(3)___

(4)___

3.填入第③段空格處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

A.不是就是 B.與其不如 C.寧可也不 D.要麼要麼

4.下列關於第④段含義和作用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一段承接上文,進一步闡明新舊兩種閲讀方式的各自優劣。

B.這一段提出觀點,強調閲讀工具不以閲讀本質的變化為轉移。

C.“其實表示文意轉折,一下文將着重闡述閲讀的本質是內容。

D.“唯有表明能體會那個淺顯道理的原因,是重視閲讀內容。

5.根據文意,推斷第⑤段畫線句所要“顯現”的是_。(2分)

6.文末説“不管你用什麼方式來讀,書還是那本書”,請舉自己閲讀經歷中的實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4分)

參考答案:

(一)1-6題(17分)1.(在圖書市場)嘗試產銷(2分) 2.(1)具有獨特的收藏價值。(2)對閲讀者在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能產生薰陶作用。(3)不需要砍伐樹木造紙(環保作用)。(4)攜帶方便且信息量大。(4分) 3.B(2分) 4.C(3分) 5.符合文意、自圓其説。(參考:豐富人的學識和智慧、塑造人的品格和精神、提升人的素質和教養等。或引課文《讀書示小妹十八生日書》、《獲得教養的途徑》中觀點亦可)(2分) 6.(1)舉例恰當(紙質書或電子書的具體書目);(2)從書中獲取的具體的知識和思想:(3)閲讀方式或手段不改變對書籍內容的把握。(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