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記敍文説竹閲讀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1.66W

説竹

記敍文説竹閲讀答案

青山不可無綠水,古木不可無藤蘿,野花不可無蜂蝶,江南不可無竹。

若説梅令人潔,蘭令人幽,菊令人淡,蓮令人清;

若説鬆令人傲,柳令人柔,楓令人豪爽,梧桐令人高遠;

那麼,竹,便是集山川巖骨精英秀氣於一身。

雪壓冬雲之際,竹挺拔如常,凍土之下,新筍已待破土而出,只説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筍玻新泥更可謂賞心悦目。

一夜春雨,千竿新竹。桃紅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住十里竹林勃勃生機,一片青翠無限風光。

逢夏,老竹新篁,綠陰可人,舒枝密葉,清風翠微;日光月影,浮動其間;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

待到秋至,羣芳落盡,而竹青碧依然。搖風弄雨,鏗然有聲。論低矮數寸,高直數丈,或零落數枝,或赫然巨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渾身勁節,凜凜然有君子之風。

再淡雅的花,終究是花。便是有九分素潔,也還有一分的妖媚。

再靈性的樹,也還是樹,不然,漢字的樸何以用木表意?

並非貶低。草自有草的優勢。只是品位再高的草,也無法走出草的侷限。

竹,非花非草非木,實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絕活兒。可如天然去雕飾的素粧少女婀娜娉婷;可如浩浩然有英雄氣的鬚眉男子枝橫雲夢,葉拍蒼天。

月下聽簫,城頭聞笛,都是竹的境界。

竹,實在是滲透了我們民族的精神情韻。難怪高唱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蘇東坡,同樣也吟出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另一番嚮往。中國畫中的寫意墨竹,相傳就是這位大學士大文豪首創。

沒有什麼比寫意墨竹更能體現竹的情韻了。在這裏,竹已擯棄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顏色,惟留人間風骨。

將墨竹畫絕的揚州八怪鄭板橋,乾脆以竹為友:

茅屋一間,新篁數竿,雪白窗紙,微浸綠色,此時獨坐其中,一盞雨前茶,一方端硯石,一張宣州紙,幾筆折枝花。朋友來至,風聲竹響,愈喧愈靜;家僮掃地,侍女焚香,往來竹陰中,清光映於畫上,絕可憐愛。

話雖這麼説,這位想為百姓做點好事的士大夫,並不想真隱逸山林。他還有一番大的抱負:

畫根竹枝插過石,

石比竹枝高一尺。

雖然一尺讓他高,

來年看我掀天力。

這便可知鄭板橋的墨竹,何以幅幅為精品,枝枝見精神。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崇尚的立身立世之道,豈非是受了竹的品性渲染?

竹,確實和我們民族有着不解的因緣。

竹簡、毛筆,成就了中國古文化源遠流長的功果。

而百姓們的日常生活,又何曾須臾離開過竹?

竹簫、竹笛,是竹之靈性的吟唱。

竹筏、竹簾、竹蓆、竹牀、竹椅、竹筷、竹帚……有着質樸無華的貢獻。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此乃竹。東方的竹。(選自《靈性散文》有刪改)

1.作者認為月下聽蕭,城頭聞笛,都是竹的境界。請根據文中相關內容回答:①竹達到了怎樣的境界?②聽蕭聞笛與竹的境界有什麼聯繫?(5分)

2.文中談及鄭板橋時説他還有一番大的抱負。試根據上文內容,説説鄭板橋的抱負是什麼?(4分)

3.作者説竹,實在是滲透了我們民族的精神情韻,分三條列出竹滲透的.我們民族的精神情韻(6分)

4.對這篇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既寫出了竹的神枝橫雲夢,葉拍蒼天,又寫出了竹的形婀娜娉婷,真可謂形神兼備。

B.本文寫竹以時間為序,從冬到秋,依次寫出竹在不同季節裏的風姿與神韻,給人可親可敬、身臨目睹之感。

C.這篇散文以竹為線索,由竹寫到畫竹的人,寫到竹畫,最後又回到竹,顯示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D.作者以自然界的花草樹木作陪襯,層層鋪墊,寫活了集山川巖骨精英秀氣於一身的東方之竹。

答案:

1.①集山川巖骨精英秀氣於一身。(或:集花草樹木之長或集潔、幽、淡、清柔、豪爽、高遠於一身)

②簫與笛取材於竹(或與竹的外形相似)簫、笛之音是竹之靈性(或生命)的吟唱(或:聽蕭與聞笛就是聆聽竹的生命的吟唱;聽簫、聞笛能讓人領悟竹的靈性與神韻)

2.想為百姓做點好事,想成就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或濟天下)

3、(1)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渾身勁節,凜凜然有君子之風。

(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3)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4、A

Tags:記敍文 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