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古詩文多樣教學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88W

 圖解古代詩歌散文

古詩文多樣教學

也可以事半功倍大獲全勝

                               周菲菲

    

詩歌散文的講解,可以不是老師翻譯學生動筆的填鴨式教學;詩歌散文的課堂,也可以不是永遠的“信、達、雅”那樣的程式化;詩歌散文的學習,更可以不是讓學生痛不欲生、昏昏欲睡的“降魔咒”。其實,詩歌散文的學習,也可以是異彩紛呈,熠熠生輝的美好記憶。

               美術課裏的詩歌“俏”

詩歌的學習,不僅僅是“言有盡”,它也可以是一堂生動的美術課,讓人感受“意無窮”。還記得那是高三時的一堂課公開課,我上的是選修《古代散文詩歌鑑賞》裏的一首詩,名為《錦瑟》。這一堂課一改我從前上文言文課時的一板一眼,而是抱着課堂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學生的思考,他們才是主角,而我只是配角而已的思想,(當然,也有偷懶的思想在裏面,文言文的課堂靠我一個人動嘴太累!)去完成這堂課。

在課前,我要求學生用詩配畫帶解説的方式學習這首詩。要求是:1、以小組為單位,用一幅畫展現一句詩中可能有的內容,每一小組一句,共四個小組。要求用A3的紙去繪圖。2、把每句詩擴展成三五十字的片段或者小散文,要與文章中心相符合並有自己的觀點態度在裏面。3、每一組畫的右下角寫明繪畫者、小組成員、解説人、創作時間以及創作內容等,繪畫背後附上解説內容。4、每組選派一位點評員,交叉點評,也可其他人闡述觀點。這就是我整堂課的主體教學內容。

展示過程中,每展示一組由學生評委點評之後教師再作點評。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第一組,在紙上畫出了一位滿面愁容的男子,雙手撫弄着瑟,滿面愁容。畫畫的得不夠精緻,可是學生們卻很用心。解説時,學生説到作者年華已逝、壯志難酬。他們不僅讓我們瞭解了“瑟”這種樂器,還完整介紹了作者及寫作背景;第二組的學生以彩繪的方式,再現了文中兩個典故,解説員講解時,充分發揮想象,用自己的一篇小散文給我們完美詮釋了兩個典故,並給我機會説明“用典”這種表現手法的作用;第三組的學生畫到月下的海、晨曦中的山。講述了典故的同時,分析了作者內心世界。藉此,我可以強調創作背景對於人物思想感情分析的重要作用;第四組的`學生髮揮想象,畫出作者和妻子相濡以沫的生活場景,提出了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給學生自主探究的平台,去理解本詩主題的多元化。四個組的展示各有千秋,隨着第四組展示的結束,把整堂課推向一個高潮。這堂課,我看到學子們多才多藝的另一面,看到勝利者臉上的驕傲,也捕捉到其他學子們心悦誠服的目光。更讓我覺得欣慰的是:這堂課孩子們是充實的快樂的。學生在自己的辛苦付出、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嚐收穫的喜悦,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

              表演課中的文言“情”

在我學生時代的記憶裏,文言文的學習對我的精神、肉體似乎都是一種“折磨”。而不幸的是,我成為了一名語文教師。還要面對和我一樣被文言文“折磨”着的一羣學生。所以,我就有了把“不幸”轉化為“有幸”的使命和責任。

文言文的學習,不永遠是“之、乎、者、也”的反覆糾纏;文言文的課堂,也不是永遠瑣瑣碎碎的“陳芝麻爛穀子”;文言文的講解,也可以是一門藝術,一幅立體畫或者一場電影。劇本是文言文,表演是現代劇,演員是我的學生們。

這一堂課,我講的是初二年級上冊的《核舟記》。

其中,課文二~四段是我要求學生提前一週背誦好的,可是背誦效果不佳。學生背誦時漏洞百出。有順序錯亂的、人物錯亂的、左右手分不清的。究其原因:還是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的欠缺,也存在對理解文言文內容沒有認真進行探究興趣等問題。針對此種情況,我給學生布置了課前作業。

作業內容下:1、以小組為單位,自選演員、自選角色及解説員一名。2、儘量脱離書本,自己組織語言,按照順序為我們解説每一個件物、每一個人的詳細情況(人物應細化到每一個動作及當時的表情)。3、評委組四人,其他人負責糾錯,可按順序舉手發言。

通過四個組的表演、評委們和糾錯團的審查、批評、指正。整堂課都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

這堂課的優點在於:1、通過表演,學生們能立體地再現核舟之上的每一景,每一情,從而能正確理解文言文中實詞、虛詞的準確意思,以增強學生的空間感知能力。2、學生能仔細揣摩課文,準確再現每一個人的動作表情,並感知本文從中間到兩邊、從整體到局部的説明順序。3、增強學生個人的責任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和團隊協作能力。這堂課最大的缺點是:為了能讓每一組都參與進來,我沒有及時做點評,指出其中文言文字詞理解的誤區。若能及時指出、就可及時改正,點評就要找對時機並“趁熱”,充分發揮教師課堂上的引導作用。

同樣的,《杜甫詩三首石壕吏》也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再現,讓學生去感知當時的社會現狀,深入體會農民疾苦以及杜甫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當然,同樣的方法,現代文的學習也可以用。我曾在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在探究阿長怎樣為“我”買來《山海經》的過程,要求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再現了全過程,來感知阿長為我買來《山海經》之不易以及阿長對“我”的特殊感情,來理解阿長對我人生的影響。這樣的方法屢試不爽,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和驚喜。

古代詩歌散文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們現代文學的根脈。那些詩中的畫和畫中的詩,在品讀過程中都應該是一種美好的享受。“言之盡矣,而意無窮也”的古詩文學習,其中更應滲透着一種濃濃的愛國之情和憐貧惜老,觸景生情的敬慕之意。

要讓學生熱愛古詩文,熱愛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從而鍥而不捨,融會貫通,轉化為自己表情達意得心應手的東西,就得從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入手,從教學的一點一滴着手,從一次課堂教學的新鮮設計與方法運用上找到突破口,哪怕這種嘗試是失敗的,充滿缺點與瑕疵也是有用有益的。因為,我們作為語文教師,就應該當仁不讓地大膽嘗試,勇敢探討與創新教學,這是我們榮譽之所在,也是我們執教的最高境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一如既往地讓我的語文課堂變得欣欣向榮,異彩紛呈,讓學生在享受中學習體驗生活,也必將在創新中去耕耘收穫。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教是為了不教,學就在於舉一反三,艱苦磨礪,不斷創新與提升,只要學生能從學習中得到新鮮快樂與知識體驗,從而 變得更出色,更優秀,當教師的累點苦點麻煩點也是值得與幸福的。

 

周菲菲

Tags:教學 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