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走近父母教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42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走近父母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走近父母教案

走近父母教案1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正確面對代溝所引起的矛盾和衝突、主動積極地進行溝通、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父母的交往意識和情感。;理解父母,積極調適和克服逆反心理;樹立同父母平等溝通的意識。

能力:

培養學生同父母平等溝通的能力。

克服“逆反”心理,進一步形成自我調適、自我控制的能力。

知識:

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並掌握與父母和諧溝通的方法。

教學重點: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掌握與父母和諧溝通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音畫時尚:欣賞《父母心》動畫

你有何感受呢?你愛自己的父母嗎?(讓學生從中感受父母之愛)

父母之愛無私而又奉獻!因為愛,我們得以陽光雨露,因為愛,我們得以健康成長;然而,也是因為愛,我們頗感壓力,甚至煩惱不堪。不信請聽聽我們同齡人的心聲(屏幕出現)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們該怎麼辦呢?

由此引出課題——走進父母(溝通與和諧)

二、再現情境,分析解惑

課件顯示漫畫:《他的電話》、《期望值不同》、《我長大了》、《各有所好》

實話實説:

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你與父母親之間是否發生過類似的矛盾和衝突嗎?並分析

親情觀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矛盾?(提醒要從雙方身上找原因)

教師進行總結。

(1)學生處於青春期,獨立性增強;

(2)父母不捨得放手,處處關注;

(3)年齡和閲歷差異,造成雙方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的差異;

(4)對同輩羣體的依賴,加劇了與父母的疏遠。

三、擴展情境,感悟方法

智慧分享:

你有哪些與父母溝通的好方法,與大家分享

我型我秀:

小組合作,請各組同學針對剛才所講所憶的衝突,討論並任選其中一個,推舉同學扮演孩子和家長,將它演繹出來,在演繹的過程中,特別要表現出你是如何緩解、解決與父母衝突的?看哪個組表演得最好,衝突解決得最圓滿。(老師選兩組表演)

四、總結歸納,指導實踐

學生分小組討論,提出解決的辦法。教師歸納,引導學生“樹立一個態度,尋找幾種方法”。

一個態度:主動、愉快地與父母溝通。

幾個辦法:

(1)通過聊天、寫信等方式,打開心扉,主動與父母溝通;

(2)學會換位思考,用放大鏡看父母的優點,體會父母的辛苦與關愛;

(3)產生矛盾後,抑制急躁情緒,妥善處理;

(4)經常反思、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

心靈絮語:配樂朗誦《沒有代溝的世界》

五、課後作業:

給父母寫一封信。在這封信裏你可以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之情,也可以為自己的某一次任性胡鬧向父母道歉,還可以向父母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議,把最暖人的話送給自己最親的人——父母

走近父母教案2

父母是離我們最近的羣體,但是作為子女,對於父母的瞭解實為甚少。而要真正的走近父母,應當從三方面進行:走近父母的喜好、走近父母的心理、走近父母的行為。

所以我將這次的主題班會分為三大板塊:

1、你瞭解父母的喜好嗎?

2、你瞭解父母的心理嗎?

3、為了更好地走近父母,你要去做些什麼呢?

——提問:你有多瞭解你的父母呢?

第一板塊:你瞭解父母的喜好嗎?

事先做一些有關班上同學父母是否瞭解子女喜好的調查問卷及班上同學是否瞭解父母喜好的調查問卷

——將調查問卷的結果向同學展示,請那些對父母瞭解甚少的同學談感想、請那些對父母較為了解的同學談經驗

——向同學們介紹現在父母喜好的一些事物:如食物、音樂、運動、、、(也可以向同學們展示父母喜愛的音樂)

——分析父母喜愛這些東西的原因,從而引出“走近父母的心理”這一板塊

第二板塊:你瞭解父母的心理嗎?

——辯論:對於處於叛逆期的我們常常不滿意父母對於我們的嚴厲管教與約束,你認為我們是否應當順從父母為我們安排好的一切?(也可以安排一個有關家庭生活中發生的父母與子女的分歧的情景劇)

——如果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否又合情合理?父母在面對我們叛逆的行為時又懷着怎樣的一份心情?請部分同學談感想(可以參差一些心理學上有關父母心理的內容)

第三板塊:為了更好地走近父母,你要去做些什麼呢?

——請同學談感想

——向同學們給予建議

——作最後總結(可以請部分家長到場,談談感想)

走近父母教案3

教學目的: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使學生能夠體諒父母,能縮短與父母的心理距離,學會如何與父母溝通,真正走近父母。

教學方法:

討論法,説説、議議。

教學程序

一. 課前填寫調查問卷

發一紙條,調查學生與自己父母的關係,不需寫名字,請真實填寫。

A 親密 B 比較緊張 C 疏遠 D一般

填完馬上收齊,統計。

二.根據課前統計情況,導入

是誰,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是誰,呵護我們、保護我們、照顧我們?是我們的父母!可是,現在你是否覺得父母和你們的距離已經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經沒有了親密感?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如何走近父母。

三.出示一些圖片,內容是

1. 不顧父母勸阻,長時間上,荒廢功課;

2. 放學遲遲不願回家,貪玩。

3. 經常“煲電話粥”

除了以上情況?你是否還會不願與父母外出,或長時間看電視,或與父母爭吵等情況?

請同學講講與父母還有哪些地方關係緊張?

如果你有以上情況,父母會如何懲罰自己?請同學們講講並説説被懲罰後的感受。

被父母懲罰,責罵,或者打,你會覺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讓我們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

四.從父母角度看

投影畢淑敏的“孩子,我為什麼打你”。

請一個同學朗讀全文

五.從自身找原因

是的,打與不打都是愛,那被打事件中,你又有沒有做錯?請曾經被父母懲罰過的同學,説説自己做錯了什麼?

六.小組活動

寫一寫,算一算父母每一天要為家庭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時間?

想一想,父母容不容易?你有沒有分擔父母的艱辛?

議一議,對自己父母不滿意的同學,説一説你認為誰的父母最理想?

説一説,擁有“最理想父母”的同學説説自己父母的不是。

説説,可以調換父母嗎?

七.怎麼與父母交流

既然父母不能調換,我們就一定要包涵、接納自己的父母,並儘量和父母多一點交流。那我們該怎麼和父母交流呢?

1.老師説説自己與父母孩子交流的情況?

2.學生説説自己與父母交流的情況。

3.選出一些寫得比較好的“給父母的一封信”,請同學讀出來,並把父母的回信也讀出。

由此可見,我們與父母的關係並非不能改變,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們也在關心我們,也在想辦法走近我們。那我們就該主動走近父母。

走近父母的方法

1.多向父母表達你愛他們。

主動承擔家務;

紀念日、節日送點小禮物;

遇特別情況寫一封信表達感激;

適時為父母倒杯茶、削個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時學會換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應讓父母感覺你相信他們,多交流並經常給予讚美。

多向父母説説自己的情況,自己的願望;

多傾聽父母的話;

遇上煩惱,告訴父母,尋求父母的幫助。

4.回家和外出主動給父母打招呼。

5.時時緊記,父母只會愛孩子,決不會害孩子。

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八.佈置作業

1.做一個表格,列舉父母工作之餘為家庭做了什麼事,花多少時間?

2.給父母送一張卡片,表達你對他們的愛。

3.平常多為父母倒杯水或分擔一些家務。

走近父母教案4

[目標]

1.通過本次輔導,使學生了解父母的辛苦,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懂得父母愛的無私、偉大、純潔,激發學生愛的情感。

2.讓學生真正理解父母的愛,珍惜父母的愛,讓孩子和父母間架起一座“理解和愛”的心橋。

3.引導學生學會怎樣走近父母,感恩父母,並把感恩的意識融入平常的學習、生活中。

4.通過活動,使學生獲得心理和諧的發展,潛能的充分發揮,以及人格的健康塑造。

[準備]

1.邀請學生家長

2.背景音樂:《命運》、《風的氣息》、《仙境》、《秋日私語》、《媽媽格桑拉》、《廣陵散》古箏曲……《給媽媽洗腳》短片。

3.白紙、感恩卡

4.多媒體、課件

[對象]初中生

[時間]45分鐘

[形式]音樂、故事、遊戲活動、家長代表與學生互動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 激發情感——感動篇

教學步驟

教師的教與導

學生的思與行

1

導入:同學們,是誰把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是誰在危機來臨時願意付出生命的代價,來守護我們平安幸福?

多媒體顯示:父母

傾聽

思考

2

引導:父母,這是一個永遠也説不完的話題那就讓我們從一個故事説起吧。

老師動情地講述一個故事

《遺憾》

(背景音樂:《秋日私語》)

傾聽

思考

3

提問:聽完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感動、遺憾)

思考

回答

4

教師引導:同學們,為了不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這樣終身無法彌補的遺憾,讓我們從現在就開始:走近父母,感恩父母(多媒體顯示)

二、引導反思、觸動感化——感化篇

教學步驟

教師的教與導

學生的思與行

1

(背景音樂:《命運》)

引導:同學們,走近父母,感恩父母,讓我們先從瞭解父母對我們的愛開始吧。

提問:有誰知道,父母對我們的愛到底有多深?這還得從一個故事説起。

教師講述故事《地震中的母愛》。

多媒體顯示:汶川地震中關於母愛的感人圖片。

傾聽

感悟

2

引導:如果説這是一種用生命來詮釋的偉大的愛,那麼,老師要告訴大家,還有一種用“平凡”來詮釋的愛,這種愛同樣蕩氣迴腸,催人淚下,那就是我們每個人身上曾經或正在發生的故事。

同學們,你和你至親至愛的父母間一定發生過無數感人的故事,你是否願和大家一起分享?

多媒體顯示:我與父母的故事

(背景音樂:《風的氣息》)

總結:聽了同學們温馨的故事,老師感覺到,其實,父母 對子女喜笑怒罵皆是愛,這平凡的愛,雖沒有轟轟烈烈,卻點點滴滴,如涓涓細流,我們相信,無長地久,這點點滴滴,將匯聚成愛的汪洋大海,融入我們生命的底色,滋潤我們健康成長。(背景音樂:《風的氣息》)

回憶並講一個自己與父母間發生的最讓你感動的故事。

3

引導:母愛如歌,父愛如山,父母對我們付出如此無私的愛,是否希望我們的回報?

請家長代表發言,談家長的心聲。

(背景音樂:《媽媽格桑拉》)

家長代表與學生互動

4

引導:雖然家長不要我們回報,我們能否不回報?説起回報,咱們真是問心有愧,看看我們都是如何“回報”自己至親至愛,生你養你的父母的?(多媒體顯示:自我反思)

(多媒體顯示:看看你是否有如下行為和思想:

1.不顧父母勸阻,長時間上網,荒廢功課,甚至逃學。

2.放學遲遲不願回家、貪玩。

3.長時間看電視

4.和父母吵架。

5.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6.抽煙、酗酒。

走近父母教案5

教學目的: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使學生能夠體諒父母,能縮短與父母的心理距離,學會如何與父母溝通,真正走近父母,閲讀父母!

 教學方法:

討論法,説説、議議。

 教學程序

一、主持人開場白:

主持人A:是誰,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是誰,呵護我們、保護我們、照顧我們?是誰,為了我們,他們操碎了心,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主持人B: 是我們的父母!可是,現在你是否覺得父母和你們的距離已經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經沒有了親密感?

主持人A:我們總以為自己已經長大,父母的思想早已落在時代的尾巴;我們總以為享受父母的愛是理所當然的權利,卻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給予也是在所不辭的責任!

主持人B:其實沒有哪對父母不想了解自己的孩子,沒有哪對父母不願意走進孩子的心海,

主持人AB:因此,在父母竭力要了解我們的同時,我們也要走近父母,閲讀父母。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如何走近父母。

主持人A:現在《走近父母》主題班會正式開始。下面請大家回顧一些生活中的片段

二、情境創設:(安排學生表演以下的情境)

1、通宵上網,荒廢功課。

2、長時間看電視,影響作息時間。

3、經常“煲電話粥”,對工作了一天的父母熟視無睹,家務事還要父母親自動手。

主持人A: 除了以上情況?你是否還會不願與父母外出,或長時間看電視,或與父母爭吵等情況?

主持人B:如果你有以上情況,父母會如何懲罰自己?請同學們講講並説説被懲罰後的感受。請同學講講與父母還有哪些地方關係緊張?

主持人A: 被父母懲罰,責罵,或者打,你會覺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讓我們站在父母的角度看看——

三.從父母角度看

投影畢淑敏的“孩子,我為什麼打你”。請一個同學朗讀全文

四.從自身找原因

主持人A: 是的,打與不打都是愛,那被打事件中,你又有沒有做錯?

主持人B:嚴是愛,鬆是害,愛之越深,恨之越切,父母的每一句話,每一舉一動何嘗不寄託着他們對自己子女更深的企盼呢?

主持人A:請曾經被父母懲罰過的同學,説説自己做錯了什麼?

五.小組活動

寫一寫,算一算父母每一天要為家庭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時間?

想一想,父母容不容易?你有沒有分擔父母的艱辛?

議一議,對自己父母不滿意的同學,説一説你認為誰的父母最理想?

説一説,擁有“最理想父母”的同學説説自己父母的不是。

六.討論:怎麼與父母交流

主持人A: 既然父母不能調換,我們就一定要包涵、接納自己的父母,並儘量和父母多一點交流。那我們該怎麼和父母交流呢?

1.請老師説説自己與父母孩子交流的情況?

2.請學生説説自己與父母交流的情況。並説説應該怎麼樣才能更好的與父母溝通。

主持人總結:

1.多向父母表達你愛他們:主動承擔家務; 紀念日、節日送點小禮物; 遇特別情況寫一封信表達感激; 適時為父母倒杯茶、削個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時學會換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應讓父母感覺你相信他們,多交流並經常給予讚美。 多向父母説説自己的情況,自己的願望; 多傾聽父母的話; 遇上煩惱,告訴父母,尋求父母的幫助。

4.回家和外出主動給父母打招呼。

5.時時緊記,父母只會愛孩子,決不會害孩子。 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主持人B:由此可見,我們與父母的關係並非不能改變,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們也在關心我們,也在想辦法走近我們。那我們就該主動走近父母。

主持人A:父母用愛托起了我們的生命之舟,他們用愛滋潤了我們稚嫩的心田,他們用愛撫慰了我們孤寂的心靈,父母用愛温暖着我們整整一生。

主持人B:同學們請珍惜這份愛吧,因為這種愛只有餘生,沒有來世。

主持人A:同學們請把握這份愛吧!因為她會使我們成為世界上最最富有的人,她為我們帶來一座開掘不盡的寶藏。

AB合:讓我們的心永遠和着父母的心愉快的跳動吧!讓我們相親相愛,相伴永遠。

七:請班主任點評,以歌曲《燭光裏的媽媽》結束班會。

走近父母教案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感悟父母對自己的關愛,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對立孝敬父母的觀念,將對父母的孝敬落實到實際生活中。

能力目標

能正確認識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和教育,培養分析問題和“換位思考”的能力,學會在日常生活中用多種方式關愛父母。

知識目標

理解父母之愛的偉大,知道孝敬父母和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

教學重點

孝敬父母需要從實際行動做起,從小事做起。

教學難點

孝敬父母和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

教學過程及措施

教學環節

導入:

猜猜這些圖片是什麼選擇幾張父母照顧孩子的圖片,遮蓋其大部分,露出一小部分,讓學生猜猜這些圖片的內容。引發學生的興趣,導入本節課主題。

我身邊的父母讓學生展示幾張自己從小到大的照片,重新回味長大的歷程,回顧自己的成長之路,引出自己的'成長與父母的關係。從自己的成長導入與父母的關係。

小組活動

説説我的成長故事成長的辛苦:回味自己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如生病、在外面受委屈等,説説自己當時的感受和來自父母的幫助。通過回顧自己的成長里程,感受父母撫養的辛苦。

説説我所知道的父母不同年齡階段,父母愛護的內容不同,從生活小事到精神安慰等,都是父母對我們的愛。學生查找有關父母的故事,如英雄的父母、小説中的父母、自己的父母等,體會父母在兒女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和痛苦,從而體會世界上只有父母的愛是最偉大的,是不求回報的。父母的愛護是我們成長的陽光和雨露。

假如沒有父母的關愛教師舉反例:對孤兒院長大的孩子與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的對比調查發現,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其智商、情商均低於有父母關愛的正常孩子。體會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

討論

如何報恩、何時報恩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生通過查找和交流古代孝子的故事,瞭解他們是如何孝敬父母的,體會他們為何如此孝順父母。從很多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等我長大了再孝敬父母”説起,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讓學生明白孝敬父母要從現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引導學生認識到孝敬父母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拓展:

父母的艱辛找一件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印象最深、感到最難的事情,寫下來,拿到班裏交流。

小結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關愛。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孝敬父母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對父母愛的回報應該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父母,積極調適和克服“逆反”心理;樹立同父母平等溝通的意識,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

能力目標

培養同父母平等溝通的能力;克服“逆反”心理,進一步形成自我調適、自我控制的能力。

知識目標

瞭解“逆反”心理的表現、危害,掌握調適“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知道與父母平等溝通的重要性。掌握與父母平等溝通的技巧,懂得處理與父母關係具體方法,孝敬父母和長輩。

教學重點

與父母有效溝通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難點

與父母溝通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學會辯證地看待“逆反”心理,能積極調適並克服“逆反”心理。

教學過程及措施

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

關注矛盾小品導入:一個電話引起的風波

故事梗概:最近,總有電話找小雨,每當有人打電話找小雨,媽媽都想知道打電話的是誰、説了什麼。而小雨不願意讓媽媽瞭解自己的隱私,由此產生的“神祕”,引發了母女之間的爭吵。(學生可以發揮)承認現實中青少年與父母之間存在着矛盾,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第二環節:

分析矛盾學生小組討論:我的感受和看法

聯繫身邊的故事,讓學生談談如何看待與父母的矛盾和衝突、矛盾的存在對他及家庭的負面影響。從學生身邊的矛盾説起,使討論的話題更貼近學生生活,容易引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材料展示:父母的心聲選一些父母對這種矛盾的看法,讓學生聽聽家長的心聲。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學會換位思考。

分析產生矛盾的原因學生髮表看法後,教師進行總結。以下幾個方面供教師參考。(提醒要從雙方身上找原因)

(1)學生處於青春期,獨立性增強;

(2)父母不捨得放手,處處關注;

(3)年齡和閲歷差異,造成雙方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的差異;

(4)對同輩羣體的依賴,加劇了與父母的疏遠。平靜、理智而客觀地分析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這也是思考問題的一種方法。

第三環節:

解決矛盾針對上述案例,學生分小組討論,提出解決的辦法。教師歸納,引導學生“樹立一個態度,尋找幾種方法”。

一個態度:主動、愉快地與父母溝通。幾個辦法:

(1)通過聊天、寫信等方式,打開心扉,主動與父母溝通;

(2)換個角度看問題,用放大鏡看父母的優點,體會父母的辛苦與關愛;

(3)產生矛盾後,抑制急躁情緒,妥善處理;

(4)經常反思、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學生的討論中產生,更貼近他們的生活,更利於他們接受。

拓展

朋友般的世界爸爸媽媽寫給我的信:選擇幾個與父母存在比較尖鋭矛盾的學生,請他們的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寫封信。課堂上,讓學生感受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反省自己的過失。在感動中學會溝通與理解。

總結由於學生年齡和經歷的限制,父母仍然是他們解決難題的主要支持力量,只有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從父母的雙翼下走出來,還需要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在與父母的相處中,要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學習,共同發展。

走近父母教案7

【目的】

1 .通過本次班會,使學生了解父母的辛苦,懂得父母愛的無私、偉大、純潔,激發學生愛的情感。

2.讓學生真正理解父母的愛,珍惜父母的愛,讓孩子和父母間架起一座“理解和愛”的心橋。

【形式】

詩歌、故事、歌曲等。

【準備】

1.佈置黑板,教室。。

2.收集、整理資料。

3.邀請領導及學生家長。

【程序】

1 請欣賞MTV《母親》

2.學生回顧父母點滴的愛

3.配樂朗誦《媽媽愛》

4.表演唱《媽媽搖籃曲》

5講故事《地震中的父與子》

6.學生和家長互動

7.讀父母給孩子寫的信並談感受

8我們應該怎樣回報父母的愛

9.詩朗誦《我們已經長大》

10.班主任講話

11.同唱《媽媽格桑拉》

12.宣佈班會結束

【過程】

走近父母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 是誰,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

男:是誰,呵護我們、保護我們、照顧我們?

合:是我們的父母!

女:可是,現在你是否覺得父母和你們的距離已經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經沒有了親密感?

合:今天,就讓我們來走近父母。

男:請欣賞MTV《母親》

女:世界上有一種瑣碎的愛,她的名字叫母愛。

陰雨時節,一把雨傘送來了她的深情,

傍晚時分,一杯牛奶送來了她的關懷,

男:世界上有一種寬容,它的名字叫父愛。

像高山似大海,它包容着一切。

多麼寬容的父愛,多麼博大的襟懷。

師:但常常聽見有同學這樣評價父母:“他們太古板!”“他們懂得什 麼!”也常常聽見同學們大聲呼籲:“爸爸媽媽,請理解我”“請給我自主的權利”。其實我們對父母又瞭解多少呢? “世上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又有幾個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如果你至今不能正確的回答這個問題,就請你走近你的父母。讓我們一起體會父母對我們的關愛吧!

下面請大家回憶一下父母在生活中給你的點點滴滴的愛。

男:當我們過生日的時候,是媽媽為我們準備好生日晚宴,燃燒的蠟燭 象徵我們又長大了一歲。

女:每一個媽媽心裏都裝着自己的孩子,而每一個孩子也都感受到了媽媽愛。(請聽配樂朗誦《媽媽愛》)

男:父母的愛多麼博大,父母的愛是多麼情深。

女:千言萬語,也説不盡我們對父母的愛。無論百歌千曲,也唱不完我們對父母的情。(請欣賞表演唱:《媽媽搖籃曲》)

男:如果説母愛是船,那麼父愛就是帆,使小船更加平穩地行駛。請聽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地震中的父與子》)

男:這對父子在經歷了巨大的磨難後,無比幸福地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兒子之所以能生還,就是他們父子倆都堅信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的在一起。”這對父子是多麼心心相印啊!同學們,家長們,你們彼此瞭解嗎?尤其是在面臨痛苦抉擇的時候,你會有怎樣的表現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有請五個家庭上前坐。

(台下的同學準備好紙筆,台上學生準備好題板)

女:下面我們再來做一個小測試,請我們每一個同學、家長都做好準備。請聽題:

(1) 拿出一張白紙,認真思考後,請在紙上寫下你認為最珍貴的五樣東西,其中兩樣必須是自己和自己的“某某親人”。

(2)思考1分鐘後,請劃去其中三項。

男:(在旁發言)請同學們注意,雖然你的右手輕輕地一劃,但一定想到,一旦劃去,這樣東西就真的在你的生活中消失。如果你劃去的是朋友,那麼在你一生剩下的日子裏,你就再也沒有了朋友,再也沒有了朋友的呵護關心?假如你劃去了其他的呢,這樣東西也一樣會在你未來的生活中消失!

(注意,語言一定要煽情,要讓學生體會到失去的痛苦)

女:請同學們和家長們再劃去一項,在劃去的過程中,你有什麼感受或有什麼聯想,請同學們談談。

(請兩三個同學談談感受)

男:看着同學們做出的痛苦選擇,雖是一種假設,但可以看出同學們心中已有了爸爸媽媽位置,甚至超過自己的份量,面對這種情景,我們的家長也有很多感受要説吧,誰先説?

(對應請兩三個家長談談感受,背景音樂《懂你》)

女:多麼感人的話語,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感謝這幾位家長的肺腑之言。面對着父母對我們的無私付出,我們能無動於衷嗎?今天台上的五位同學們都準備好了一份禮物獻給自己的家長,現在讓我們用掌聲歡迎他們把禮物當着大家的面送給自己的父母,並説一句感謝父母的話。

(學生依次送,學生準備,不告訴家長,前四位送具體的禮物,背景音樂《感恩的心》)。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更感人的父愛與母愛,請大家一起來感受這身邊的,暖融融的愛吧!(打開信封,用心去感受這份愛吧。)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快樂健康成長,希望你們超過自己,在我們班裏,我所看到的母親都是在做無私的奉獻,把自己全部的愛傾注給孩子,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啊。

男:父母對我們百般的呵護,無微不至,他們給了我們最無私的愛,最慷慨的情,最深切的期待,我們怎樣回報父母愛呢?

男:世上最温暖的是媽媽懷抱。

女:世上最有力的是爸爸的雙手。

合:可我們不要他們牽着,因為,今天我們已經長大。

男:(請聽配樂朗誦——《我們已經長大》)

班主任講話:

父母用愛托起了我們的生命之舟,父母用愛滋潤了我們稚嫩的心田,父母用愛撫慰了我們的心靈,父母用愛温暖着我們整整一生。 同學們請珍惜這份愛吧!因為這種愛只有今生,沒有來世。 同學們,請把握這份愛吧!因為它會使我們成為世上最富有的人,它會為我們帶來一座開掘不盡的寶藏!(請看小短片《給媽媽洗腳》)請你也為父母洗一次腳,把感受寫下來,我們下次班會課上交流。

男女(合):“讓我們的心永遠和着父母的心愉快地跳動吧!讓愛永駐你、

我的家。

女:(讓我們同唱《媽媽格桑拉》)

男:我宣佈“走近父母”主題班會

合: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