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我的呼籲》教案(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3.26W

江西省遂川中學語文組

《我的呼籲》教案(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1分清邏輯層次,把握演講主旨。2品味本文精彩語言,把握其準確、鮮明、嚴密、針對性強的特點。3體會作者所呼籲的平等、博愛與和平的精神。

教學設想:教時:二課時。重點與難點:重點為分清邏輯層次,把握演講主旨,體會作者所呼籲的平等、博愛與和平的精神。難點為品味本文精彩語言,把握其準確、鮮明、嚴密、針對性強的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二十世紀的歐洲,阿爾貝特施韋澤即史懷哲是一位家喻户曉的人物,他於1875年生於法國的阿爾薩斯,青年時代多才多藝,不僅是一位神學和哲學的雙料博士,而且還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管風琴演奏家和巴赫音樂的研究家。三十八歲時的史懷哲,已是擁有三個博士學位、又正式取得醫生執照的紳士。然而,就在他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他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到非洲去,到那未開化的黑暗大陸──非洲去。隨後,他放棄在歐洲的優越生活條件和錦繡前程,攜妻子一起前往非洲的蘭巴雷內(現在屬於加蓬),在那裏,他創建了自己的診所,義務為當地居民治病,幾十年如一日,歷盡艱辛,百折不撓,直到與世長辭。他還寫下了大量有關文化和倫理學的著作,創立並身體力行了“敬畏生命倫理學”。這種倫理學後來被譽為“標誌着西方道德進步的一個里程碑”。(讀P63註解1)

二、題解。

1.“呼籲”與“呼喊”有什麼區別?

明確:呼喊:喊;嚷。呼籲:向個人或社會申述,請求援助或主持分道。“呼籲”的內容往往是“真、善、美”,需要大眾共同努力。

2.《我有一個呼籲》,主要呼籲什幺? 

明確:呼籲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1)呼籲人們從善去惡,遠離暴行;(2-3)呼籲防治大眾疫病,(4)呼籲放棄原子武器,避免戰爭,和平共處。(5-7)

三、分析課文

1、(第一段)閲讀第一段,回答下列問題。 

(1)我要呼籲全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2)這種倫理,反對將所有的生物分為有價值的與沒有價值的、高等的與低等的。(3)這種倫理否定這些分別,因為評斷生物當中何者較有普遍妥當性所根據的標準,是以人類對於生物親疏遠近的觀感為出發點的。(4)這標準是純主觀的,我們誰能確知這種生物本身有什麼意義?(5)對全世界有何意義?(6)這種分別必然產生一種見解,以為世上真有無價值的生物存在,我們可以隨意破壞或者傷害它們。(7)由於環境的關係,昆蟲或原生動物往往被認為沒有價值。(8)但事實上,我們的直覺意識到自己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環繞我們周圍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9)這種對生命的全然肯定是一種精神工作,有了這種認識,我們才能一改以往的生活態度,而開始尊重自己的生命,使其得到真正的價值。(10)同時,獲得這種想法的人會覺得需要對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採取尊重的態度,就像對自己一樣。(11)這時候,我們便進入另一種迥然不同的人生經驗。 

a、對這段文字,劃分層次:(1)呼籲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2-6)批評與“尊重”相悖的主觀“分別”;(7-11)論證對生命的“全然肯定”是“尊重”的基本內涵。

題中題:史懷哲為什麼反對將所有的生物分為有價值的與沒有價值的、高等的與低等的?(即: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生命有沒有價值和意義?生命有沒有高低之分?)

明確:事實上,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它們或許有種類的區別,但沒有高低之分。“天生之人必有才,天生我才必有用”。既然我們能憑着我們的直覺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存在,那我們也應該能意識到環繞我們周圍的都是有生存意識的生命,尊重它們就是尊重我們自己。作者説:“這時候,我們便進入另一種迥然不同的人生經驗。”這與佛教宣揚的眾生平等十分吻合,人與人的平等,人與其他物種的平等。史懷哲的這種倫理又被人稱為“敬畏生命倫理學”。

結論:因為這種“分別”容易引起有些人隨意破壞或者傷害一些生命,產生一些可惡的暴行。

舉例:(母愛的光輝:一是老麻雀救子,二是母羚羊跳下懸崖,使年輕的羚羊生存)

麻雀(屠格涅夫)我打獵回來,走在花園的林陰路上。狗在我面前奔跑。忽然它縮小了腳步,開始悄悄地走,好象嗅到了前面的野物。我哦順着林陰路望去,看見一隻小麻雀,嘴角嫩黃,頭頂上有些茸毛。它從窩裏跌下來(風在猛烈地搖着路邊的白樺樹),一動不動地坐着,無望地叉開兩隻剛剛長出來的小翅膀。我的狗正慢慢地向它走近。突然間,從近旁的一棵樹上,一隻黑胸脯的老麻雀像一塊石頭一樣一飛而下,落在狗鼻子尖的前面--全身羽毛豎起,完全變了形狀,絕望又可憐地尖叫着,一連兩次撲向那張牙齒鋭利的、張大的狗嘴。它是衝下來救護的,它用身體掩護着自己的幼兒。。。然而只見那整個小小的身體在恐懼中顫抖着,蕭蕭的叫聲變得蠻勇而嘶啞,它兀立不動,它在自我犧牲!一隻狗在它看來該是多麼龐大的怪物啊!儘管如此,它不能安棲在高高的.、毫無危險的枝頭。。。一種力量,比它的意志更強大的力量,他它從那上邊催促下來。我的特列索爾停住了,後退了。。。顯然,連它也認識到了這種力量。我急忙喚住驚惶的狗--肅然起敬地走來。是的,請別發笑。我對那隻小小的、英雄般的鳥兒,對它的愛的衝動肅然起敬。愛,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懼更強大。只是靠近了它,只是靠了愛,生命才得以維持得以發展啊。

在青海高原的牧區流傳着一個藏羚羊的故事:一隻母羚羊為救小羚羊,在跨越峽谷時,母子倆同時起跳,但是彈跳的那一瞬間母親放慢了速度,幾乎只用了和小羚羊相當的力量。母親在半空中先於小羚羊下降,小羚羊穩穩地踩在母親的背上,以此作為支點第二次起跳,順利地逃到對面的峽谷,而它的母親卻無力第二次起跳,落入深谷摔死了。這一幕感動了盜獵者,他跪倒在地,含着淚將罪惡的槍扔到山谷裏。故事的作者評價説:那一降是母愛的昇華,是母愛的至高境界,感天動地;那一跪是良心的覺醒,更是對母愛的至誠敬仰。一個是愛的犧牲,一個是愛的覺醒。這個故事感動了無數善良的人民。

b、用原文解説:明確:(1)“這種倫理”:重視尊重生命。(2)“這標準”:以人類對於生物親疏遠近的觀感為出發點。 

c、 “以往的生活態度”指什麼?明確:“昆蟲或原生動物往往被認為沒有價值”,(7)以為“世上真有無價值的生物存在,我們能隨意破壞或者傷害它們”。(6) 

d、直接指出“以人類對於生物親疏遠近的觀感為出發點的標準”是錯誤的內容是什麼?它又被什麼內容所證明? 

明確:(第一問)“這標準是純主觀的,我們誰能確知這種生物本身有什麼意義?”(第二問)“對全世界有何意義?由於環境的關係,昆蟲或原生動物往往被認為沒有價值。” 

這段文字總提演講的觀點,呼籲全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我們自己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環繞我們周圍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我們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使其得到真正的價值。同時,還會覺得需要對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採取尊重的態度,就像對自己一樣。

2、(第二段)呼籲從善去惡,愛護並促進生命。

評:論證的的基礎上,作者在第二段順理成章地從下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也就是敬畏生命倫理學的核心含義:“善就是:愛護並促進生命,把具有發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價值的地位。惡就是:傷害並破壞生命,阻礙生命的發展。”作者認為,這是人類應認真考慮有道德原則,它是將我集裝箱全世界聯繫在一起的精神紐帶。比如農民在牧場割草喂牛割下了一千棵花,可是他必須注意,在回家的路上,不要因為沉浸在消遣心情裏而割掉路旁的花朵,因為這樣做是不必要的,是對生命犯下了罪行。

3、(第三-七段)史懷哲認為哪些危險正威脅着人類? 

答:人類面臨的危機:一是暴行(第三段),二是疾病(第四段),三是戰爭(第五-七段)。

進化論的錯誤--人是高等動物?(基因是基本不變的)但人類面臨的危機討論:一是暴行(當前恐怖主義的全球破壞,以暴抗暴,美國打着虛偽的自由解放的旗幟實質是國家的暴力行為)二是疾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三是戰爭(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南京大屠殺) 

正是因為人類面臨的危機,作者才有這樣的呼籲。

插入語:4、學到這裏,我們也許發現史懷哲的《我的呼籲》比較難懂。的確是這樣,它是一篇深奧的議論文,在內容上兼有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有一定的理解難度。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現在閲讀理解時,必須注意區別文章的主要信息與次要信息。主要信息與次要信息有的地方好區分,有的地方難區分,怎麼辦呢?

明確:關鍵看哪個證明哪個,哪個被哪個證明。比如第一段文字最後兩個句子,前一句説“要對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採取尊重的態度”,後一句説“我們便進入另一種迥然不同的人生經驗”。前為因後為果,後一句證明前一句,前一句是主要信息。區別段與段,也可以這樣。

7、如果段與段之間沒有論證與被論證關係呢? 

明確:那可能它們就是並列關係,它們共同論證中心論點。比如最後三段文字,都是反對戰爭,都論證中心論點“尊重生命的倫理”。 

第二課時

一、繼續分析課文。

上節課,我們已經分析知道下面的內容是:結合人類生存的現狀,指出瞭如何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貫徹尊重生命的倫理。從三個不同方面進行了闡述。暴行、疾病、戰爭

首先,作者指出,在目前並不令人滿意的世界現狀中,他仍然要提倡和呼籲真理、友好、仁愛、和氣與善良等道德原則。這一點是對所有人的期望。因為以暴易暴只能惡性循環,不可以真正消除衝突和爭端,只有良善才是最好的解決之道。“隱藏在欺瞞之後的暴行”,是説正義的行動一定有正當的理由,野蠻的暴行也會給自己的發生尋找一個藉口。

1.作者説“我們最愚昧的錯誤就是不肯認真去冒險為善”是什麼意思?

明確:就是説在惡行氾濫的情況下“為善”需要拿出勇氣,而這拿出勇氣實踐可以看作是一種“冒險”。2.插入:(第五段)第五段第二句中也有一個“冒險”:“我們正面臨着兩種冒險之間的選擇。一種是繼續毫無意義的原子武器競賽……另一種是放棄原子武器……”這裏的冒險意思 更加豐富,“繼續進行原子武器競賽”,那是冒天大的危險,“放棄原子武器”更需要拿出勇氣。

3、(第三段)(1)P63倒數第三行“可是良善所發揮的作用卻是單純而繼續不斷的”一句,論證什麼句子?又接受什麼句子論證?明確:該句論證“雖然如此,我仍然確信真理、友好、仁愛、和氣與善良是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接受“它不會產生使它自己停頓的危機,卻能解除現有的危機”論證。 

(2)史懷哲呼籲善行的現實針對性是“今日,隱藏在欺瞞之後的暴行,正威脅着全世界,造成空前煩悶的氣氛。”;“現世的一切暴力都有其限制,早晚會產生和它同等或者超越它的對抗性暴力”是暴力的後果;“良善不會產生使它自己停頓的危機,卻能解除現有的危機,能消除猜疑和誤解。”和“一個人在世間所作的善行,會影響他人的心理和思想,所以人要認真去冒險行善”均為是良善的意義。

(3)“我們常常不使用能幫助我們千百倍力量的槓桿,卻想移動重物”一句,其中“槓桿”與“重物”分別是什麼意思?明確:作者用打比方的方式來説明,“槓桿”喻良善,“重物”喻難以解剖的矛盾或問題。説的是我們拋棄掉了最珍貴的東西--真理、友好、仁愛、和氣與善良等道德原則想達到和平的目的,是徒勞的。

(4)最後引用耶穌的一句名言是什麼意思?明確:温柔的人容易得到幸福,一定會得到上帝應許的土地。這是在善良、真理、友好、仁愛、和氣的原則下所形成的一種最好的結果。這對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來説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4.(第四段)提出“尊重生命的信念要求我們去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指出我們有許多的具體的途徑來貫徹尊重生命的倫理學,進而他例舉如防治大眾疾病,幫助舊日殖民地的民眾,使他們從艱難的生活和疾病中擺脱出來。而且鑑於“從我們最初發現航線,到達他們的海岸以來。我們已經在他們身上犯下了許多罪惡”,他指出,我們現在為這些人做點事情,並不是慈善,而是一種贖罪,是應該做的,而且“從事這些工作時應帶着感謝和奉獻的心情”。作者本人正是這樣做的,他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非洲叢林中的黑人。在這裏,他呼籲更多的人來從事這項平凡而偉大的事業。

5.(第五、六、七段)作者呼籲避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作者由尊重生命的倫理,關心和改善非洲土著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狀況,逐漸認識到,還應該為世界和平和反對核戰爭而儘自己的努力,因為沒有世界和平,就不會有人類美好的生活。和平是人類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基礎。他提出人類不能再進行毫無意義的核競賽了,因為它不能給人類帶來永久的和平,而只會毀滅人類自己。國與國之間的矛盾應該儘量尋求和平的解決方式,避免戰爭,一切戰爭都是違反人道的。各國的領袖們,因為他們舉足輕重的位置,更應該為此作出努力。

6.《我的呼籲》是按照什麼思路來演講的? 

明確:全文思路呈層進式。首先提出觀點,呼籲全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接着稍加論證,指出懷善去惡是尊重生命倫理的人生境界;最後聯繫實際,強調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三個問題。先講是什麼與為什麼,再講具體怎麼做:層層推進,步步深入。

1、呼籲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

概括提出呼籲  

2、呼籲從善去惡,愛護並促進生命

                          3、呼籲善良善行,超越暴行力量 聯繫疾病

4 、呼籲防治疫病,各色人種以倫理精神相處 聯繫戰爭

具體論證呼籲 聯繫暴行     5、 呼籲放棄原子武器,希望互相信任,和平共處

6 、呼籲國家之間的問題,避免戰爭,和平解決 

7 、呼籲國家領袖,力避關係惡化,共同維持和平

7.《我有一個夢想》與《我的呼籲》的演講內容,哪些地方相同和不同? 

明確:相同點a兩篇演講詞在主張種族平等與反對暴力方面是相同的。(1)《我有一個夢想》反對種族歧視;《我的呼籲》主張種族平等。(2)《我的呼籲》“呼籲”尊重生命,反對戰爭;《我有一個夢想》要求黑人進行創造性的鬥爭,即不用暴力的鬥爭。

b《我有一個夢想》與《我的呼籲》的針對性與鼓動性表現在:

明確:從標題看,針對性:“我有一個夢想”是針對美國黑人權益危機提出來的,比如當時曾發生一個黑人婦女沒有給白人讓坐而被拘捕的事件;“我的呼籲”是針對世界缺乏生命倫理提出來的,比如國家內部的暴行與國家之間戰爭。鼓動性:兩篇演講詞的語言都有明顯的鼓動性。《我有一個夢想》題目就有一種詩意和美感,對聽眾有較強的鼓動作用;《我的呼籲》通過直接“呼籲”聽眾,亦有鼓動作用。從語句看,《我有一個夢想》多用排比句,《我的呼籲》多用對比句,都具有非常強烈的鼓動性。

二者最大的區別:前者是政治性鼓動演説,後者是基督徒的神學思想。

二、結束語:和平,是全人類的夢想,史懷哲剛踏上非洲土地,映入他眼簾的是白人欺壓黑人的情景以及黑人種種悲慘的生活。比如黑人生病求巫而不求醫,當然也無醫可求。史懷哲第一個大手術是為脱腸引起腸閉塞的病人開刀,以往非洲這種病人只能在肚子劇烈疼痛下等死,沒有第二條求生的路。當他救活病人時,病人緊緊握住他的手,久久不肯放開,眼神中充滿着疑惑與感恩。史懷哲告訴他説:“我不是巫師,是‘愛’支持我這樣做。”此時暮色漸漸低垂,白人醫生與黑人病人在靜默中,彼此從心底領略到:“我們都是兄弟。”

三、作業 

郵編:343900通信地址:江西省遂川中學語文組

email:fengxiaobing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