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創新教育的幾點嘗試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99W

 素質教育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心理等各方面素質,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為目的,而是否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是新時期衡量人才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江澤民同志在1995年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從哪裏來?要靠教育,尤其是要靠創新教育來培養。因此,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

創新教育的幾點嘗試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語文學科在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其意義就顯得尤為深遠。但語文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少、慢、差、費”的現象依然存在,“炮打”語文教學的文章屢見報端,甚至有人喊出了“誤盡天下蒼生”的罪魁禍首是“語文”的口號。語文教學再次陷入了困境,走向了低谷。我認為,要徹底改變傳統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局面,要徹底治療“教師難教、學生難學、考試難考、成績難提高”的語文頑疾,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此外別無他途。以下是談談關於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的幾點嘗試。

一、營造開放型的'語文學習環境,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1.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性。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設計新穎別緻的導語,可根據實際情況,或用故事導入,或用詩詞導入,或用實驗導入,或用歌曲導入等。如我在教《孔乙己》第二課時時,就用了一個小品導入,充分地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語文課充滿了盼的心理,不知教師下一課又將用一個什麼新奇的方法來開始,這就是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

2.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培養學生敢於説話,敢於爭辯的語文課堂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語文課堂上,切忌統得過死,只許學生往我們預先設計好的袋子裏鑽,這樣無疑會束縛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3.改變陳舊的評價方法,建立新的評價觀念。近幾年的中考高考已在發生着突變,過去那種非對即錯的簡單化評價方式已不能適應語文教學的需要,也不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因為有的問題的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所以在語文課堂上,只要言之有理,我們要允許不同觀點的存在,不要急於判斷,而要給學生留下創造的空間,如果強求統一,就會堵塞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強化創造型的語文能力訓練,培養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能力指人們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經過獨立的分析、綜合、聯想、想象、比較、抽象、概括,讓已知與求知形成新聯繫,從而使問題獲得解決的一種能力。要培養這種能力,就應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設計豐富的思維訓練,引導學生不僅思考問題的回答方式,還思考“教師為什麼提這樣一個問題?”

1.擺脱教參束縛,推陳出新,巧妙設置問題,促使學生運用比較、聯想等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如在教學初中《孔乙己》和《范進中舉》時,我就改變了兩課教參的傳統講法,而是僅對兩課的人物形象做了對比分析,提示了幾個對比點,學生已能很好把握該課內容了,收到了比傳統分析法更佳的效果。

2.打破常規思維,激發學生求異思維。

在語文課堂中,設計一些不需要有固定答案的訓練題,這是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比如在分析《楊修之死》中的曹操形象時,從不同的點上去分析可能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學生對曹操全盤否定,而有的學生卻對這人物推崇備至,甚至在課堂上圍繞這人物脣槍舌戰起來。在這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肯定得到了訓練。這一點操作起來並不容易,關鍵是要對學生的思考結果加以恰當的評價,在眾多不同的答案中去尋求最佳,並讓學生明白為什麼。

三、確定宏觀的大語文觀念,立足並超越課堂。

1.立足課堂,向四十五分鐘要方法。課堂仍是教師進行語文創新教育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關係着整個語文教學的成敗。創新教育的特點要求語文教師要改變過去那種滿堂灌,重“魚”不重“漁”的課堂教學模式,現在更重要的是教師要通過有限的課堂及相對有限的材料,向學生傳授學習語文、分析語言現象的方法。換言之,就是要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2.超越課堂,向社會及課外要能力。過去只把學生侷限在教科書和教室裏的簡單做法只會扼殺學生的創造力。教師要立足於課堂和書本的教學內容,放眼廣闊的社會生活,着眼於整體的語文創造力的培養。在每一堂語文課中引導學生將社會生活和課外閲讀材料融入進來,不僅使學生意識到語文學習的方法和途徑,而且不同對象的不同體驗本身就引起了學生思維的碰撞,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班內班外,校內校外活動,將語文課堂向課外延伸,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及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

四、利用先進的語文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等適應時代精神的教育思想的確立,必然要求有一些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手段。在目前眾多教育教學手段中,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化教育手段當屬教育的前沿科技手段,教師在課堂中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不但能借助媒體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而這使用的本身就是教師教學中的創新體現,對學生自是一種言傳身教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在語文課堂教學儘可能多地運用視聽、音像、電腦等媒體輔助教學,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各種知識積累、釋放、組合、撞擊的舞台。

總之,語文教師要時刻記住我們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創新人才,從而把語文課堂作為創新教育的前沿陣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多想辦法,多做各種創新教育嘗試,那麼,語文教學現狀的改變當指日可待了。

 

滕秀蘭

Tags:教育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