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範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62W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範文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範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27頁。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徵;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複雜的變化及聯繫,感受圖形美;(2)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圖形卡片、實物風車,學生準備:圖形卡片、做風車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教師出示一個風車,並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麼?

生:風車。

師: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

生:圖釘、小棒、紙

生2:我來補充,要用正方形的紙。

二、感受新知,觀察比較

1. 師:你們説得很對,做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面了,是個老朋友了,請你回憶一下,上個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平面圖形?

生: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師: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生:長方形。

師:為什麼?

生:因為它們都有四條邊,而且很直。

生:因為它們都有四個角。

[以親切的談話幫助學生回顧了舊知識,很自然地引出了長方形,找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繫,方便了下面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的教學。]

2. 師:對,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麼特點?

生:兩條長邊,兩條短邊。

師:好,那我們先來看看兩條長邊,你發現了什麼?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範文2

單元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某一個面和圓柱的底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形體的面畫圖形等活動中,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2、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數學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4、通過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動,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名稱;並能識別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初步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5、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對圖形的空間想象能力。

6、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7、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向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8、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的一些特徵;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9、通過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複雜的變化及聯繫,感受圖形的美。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物體中分離出面,再從表面抽象出平面圖形。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它們的名稱,並能識別這些圖形,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進一步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邊形的知識。

教學難點:

豐富直觀體驗,發展空間觀念。讓學生動手在釘子板上圍、用小棒拼平行四邊形。

教學用具:

積木(長方體、正方體、平行四邊形、圓柱)、水彩筆、方格紙、白紙、各種彩色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圓)。

教學方法:

實驗研究法。

知識與技能:

通過了解七巧板的構成及拼擺七巧板,進一步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及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拼七巧板使學生鞏固已經認識的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通過擺給出的圖案和自由擺圖案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體會圖形之間的關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識。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範文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上一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其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們自覺性較差,上課有小部分同學不注意聽講,口算時比較馬虎,課下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但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小部分學生成績較差,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統一規範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等。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結合計算教學,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於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也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關注每一個學生在情感態度、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2、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重視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4、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6、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範文4

第一課時: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

預習要求:

看課本第2、3頁,與同學説一説自己看懂了什麼。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某一個面和圓柱的底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形體的面畫圖形等活動中,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2、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數學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物體中分離出面,再從表面抽象出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

豐富直觀體驗,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用具:

積木(長方體、正方體、平行四邊形、圓柱)、水彩筆、方格紙、白紙、各種彩色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圓)。

教學過程:

一、遊戲中梳理回顧

(1)小朋友,你們喜歡搭積木嗎?今天我們就來搭積木。先請每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們準備搭什麼。

學生小組內商量後,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邊搭邊注意觀察這些積木的形狀,有哪些是自己認識的?

(2)在學生活動後,指定幾名學生拿出已經認識的積木,並介紹它們的形狀,相機也讓其他學生找一找相同形狀的積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導認識長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講述介紹:(教師依次指長方體的幾個面)這是長方體的一個面,這是長方體的另一個面,這也是長方體的一個面,長方體有6個面。

佈置操作:請你任意選擇一個面,正對着自己,仔細看一看它的形狀,再用手摸一摸。

②畫一畫。動一動腦筋,把自己選擇的面的形狀在紙上畫下來。想一想,該怎麼畫呢?讓我們來動手試一試吧。

③比一比。請小朋友把自己畫下來的圖形在小組裏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麼樣的圖形。

教師藉助實物投影儀進一步展示學生畫出的各種各樣的長方形。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大家畫的長方體的一個面,有的是這樣的,有的是這樣的……,

④揭示名稱。想象:讓我們閉上眼睛把剛才看見的圖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這樣的圖形雖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橫着,有的豎着,但我們都把它們叫作長方形。

⑤找一找。你們手中的長方體還有哪些面的形狀也是長方形的?找到後看一看、摸一摸。

(2)自主認識正方形。

①談話啟發方法。剛才我們用了“先看一看長方體一個面的形狀,再摸一摸,然後把它畫下來”的方法認識了長方形,那麼你們想不想知道正方體的面是什麼形狀的呢?

請小朋友每人拿起一個正方體,用剛才認識長方形的方法去認識正方體每個面的形狀。

②學生活動,教師注意觀察指導。

③交流後概括。

讓學生將畫下來的圖形在小組裏交流,教師再選擇一部分學生畫出的正方形在投影儀上展示。

提問:咱們畫下來的這種圖形叫作什麼呢?

概括:這些圖形都是正方形。

④再看一看,正方體的其他面是什麼形狀的?

(3)放手認識圓。

①引導回顧方法。剛才我們從長方體上認識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認識了正方形,那從圓柱上又能認識什麼圖形呢?請小朋友拿出一個圓柱來,找到圓柱的這個面(底面)。想想剛才我們是用什麼方法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請你也用這樣的方法去認識圓柱底面的形狀。

②學生活動,教師注意觀察指導。

③集體交流。

交流方法:説一説你是怎樣認識這個面的形狀的。

交流圖形:互相看一看畫出的圖形。

揭示概念:我們畫的這種圖形又叫作什麼呢?(圓)

④找一找圓柱上還有哪個面也是圓,指給同桌看一看。

三、聯繫生活,拓展延伸(P3做一做)

(1)在平面圖中找學過的圖形。

其實今天我們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瞧,這是小紅家的客廳(出示小紅家客廳圖)。裏面就有許多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長方形的。誰也來這樣找一找、説一説?

(2)在自己身邊找學過的圖形。

在我們的身邊、周圍有這樣的圖形嗎?誰發現了?請你指一指、説一説。

(3)回憶生活中見到的所學圖形。

這樣的圖形生活中也有,誰來説一説你在哪裏見過今天所學的這幾種圖形?

像這樣的圖形生活中還有很多,小朋友課後可以繼續去找一找。

四、操作中體驗深化

(1)提問: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全班交流。

(2)提問:在釘子板上能圍出一個圓嗎?請大家猜一猜,再動手圍一圍。

(3)討論:為什麼在釘子板上能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圍成圓?(讓學生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是直的,能圍出來,而圓的邊是彎曲的,圍不出來)

五、總結延伸:

小朋友,今天這節課我們進行了很多的數學活動。你學得開心嗎?在這些活動中你有什麼收穫?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範文5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比較熟練的口算。

2、經歷探索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新舊知識間的聯繫,獲得可以根據已有知識、方法學習新內容的初步經驗。

3、在學習過程中能積極思考、交流、傾聽,體會學習的成功,提升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重點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理

教學準備:

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看!(出示實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兩串)。

2、教師舉起左手的糖球,提問:老師左手拿着多少個糖球,你是怎麼知道的?右手呢?

小結:一串糖球有10個,三串糖球就是3個十,是30,兩串糖球是2個十,是20。

二、自主探索

1、教學例題。

)提問:看着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求一共有多少個糖球用什麼方法計算?怎麼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30+20=?

(3)提問:為什麼用加法計算?你想怎樣算?

(4)可以用學具擺一擺,可以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來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圍的同學討論,然後説給全班同學聽。

小組內討論後,組長彙報討論結果,

(5)全班交流,教師板書算式的得數。

(學生可能會説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5個十是50也可能會説因為3+2=5,所以30+20=50。)

(6)談話:我們學習了整十數加整十數,(板書課題)同學們的算法都很好,我們的好朋友也來了,看看他們是怎麼算的?

2、教學試一試。

提問:剛才,我們提的那個問題可以用減法來計算?你會列式計算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30-20=10。

提問: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誰願意説給大家聽。

3、小結:同學們自己動腦思考並與同學合作,學會了一些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以後做題時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哪種。

三、鞏固應用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説説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第一組、第二組題讓學生按組計算。

讓學生自己出一組這樣的題並進行計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題情況。

4、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請看第3題,我們來做開火車的遊戲。仔細看圖,你知道火車怎麼開嗎,説給大家聽聽。學生在方框裏填數後,一人報得數,全班學生一起訂正。

5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直接寫得數。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積極思考,並與小夥伴討論,學到了很多知識,你有哪些收穫?説給大家聽聽。

熱門搜索
四年級譯林版英語上冊階段性複習題 讀簡愛讀書筆記 別樣的元宵節作文400字 銀行櫃員年度的述職報告 孕婦辭職信 我的語文老師初中作文 直流 每日一簽早安QQ問候語40條 嚴冬過後作文 高校畢業生的個人簡歷 飛向太空的航程中心思想 5年級描寫雪的作文400字 小學清明掃墓作文 [PK賽]感恩的作文:感恩曲折650字 雪四年級優秀作文350字 我們的家600字作文 小班美術公開課小貓玩線團教案及反思 描寫小荷的作文200字 暑假安全教育的演講稿 陶淵明的山水情懷 大學生字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物業離職申請書 幼兒園教師崗位競聘精彩演講稿 參觀氣象局500字作文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有哪些專業 翁宏 劉臣 描寫春天景象的比喻句 幫助小白兔過河小學三年級優秀作文 握手言歡成語接龍 作文:運動會的感受 從此我不再迷茫初二作文500字 力量卻大一年級作文1500字 二年級上冊語文寒冷的冬天作文300字 工商管理學英文簡歷表格 七年級寫景作文400字 時間你慢點走五年級作文750字 映日荷花別樣紅高三作文 魯迅的經典勵志名言 《校園趣事多》記事作文 大家都來看一看初中作文800字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審美賞析 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優秀作文 橡皮風波作文 韓愈詩歌色彩的運用 參觀千島湖景點心得總結 假如我會飛學生作文 小學朗誦課程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