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十四行詩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11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有了解過十四行詩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十四行詩,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十四行詩,又譯“商籟體”,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最初流行於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創作使其臻於完美,又稱“彼特拉克體”,後傳到歐洲各國。由兩節四行詩和兩節三行詩組成,每行11個音節,韻式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另一種類型稱為“莎士比亞體”(Shakespearean)或“伊麗莎白體”,由三節四行詩和兩行對句組成,每行10個音節,韻式為ABAB,CDCD,EFEF,GG。

十四行詩的歷史

自歐洲進入文藝復興時代之後,這種詩體獲得廣泛的運用。意大利的詩人彼得拉克成了運用十四行詩體最主要的代表。他一生寫了三百七十五首十四行詩,彙集成《抒情詩集》,獻給他的情人勞拉。在他筆下的十四行詩,每首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由兩段四行詩組成,後一部分由兩段三行詩組成,即按四、四、三、三編排。其押韻格式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每行詩句十一個章節,通常用抑揚格。

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詩形式整齊,音韻優美,以歌頌愛情,表現人文主人思想為主要內容。他的詩作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為歐洲資產階級抒情詩的發展開拓了新路。同時代的意大利詩人和後來其他國家的一些詩人,都曾把彼得拉克的詩作,視為十四行詩的典範,競相仿效。因此,人們又稱它為彼得拉克詩體。

十六世紀初,十四行詩體傳到英國,風行一時,到十六世紀末,十四行詩已成了英國最流行的詩歌體裁。產生了錫德尼、斯賓塞等著名的十四行詩人。莎士比亞進一步發展並豐富了這一詩體,一生寫下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莎士比亞的詩作,改變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對句組成,即按四、四、四、二編排,其押韻格式為ABAB,CDCD,EFEF,GG。每行詩句有十個抑揚格音節。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比彼得拉克更向前邁進一步,主題更為鮮明豐富,思路曲折多變,起承轉合運用自如,常常在最後一副對句中點明題意。後來,彌爾頓、華茲華斯、雪萊、濟慈等人也曾寫過一些優秀的十四行詩。

各國的十四行詩

意大利十四行詩

意大利十四行詩分為兩段,先八後六。前八句韻牌是 a-b-b-a, a-b-b-a。後六句有兩種,c-d-e-c-d-e,或者 c-d-c-c-d-c。第九句不止改韻牌,很多時候題目或感覺也不一樣。

意大利十四行詩的規則由 Guittone dArezzo (1235年 - 1294年)所建,他自己寫了將近300首。最著名的早期十四行詩人是 Francesco Petrarca (1304年 - 1374年)。別的意大利詩人也寫了一些十四行詩,如 Dante Alighieri (1265年 - 1321年) 和 Guido Cavalcanti (~1250年 - 1300年)。

英國十四行詩

詳見: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意大利十四行詩傳入英國之後,結構改變。英國類分為3段四句加最後兩句。最後的兩句通常與前面的大不相同,比意大利類第九句改變更厲害。一般英國十四行詩的韻牌是 a-b-a-b, c-d-c-d, e-f-e-f, g-g, 或者 a-b-a-b, b-c-b-c, c-d-c-d, e-e。

現代十四行詩

白話文時興之後,十四行詩變得很少見,但是19世紀和20世紀還是有人寫,如法國的 Arthur Rimbaud 和 Stéphane Mallarmé。現在還有專門發表十四行詩的網站。

中國十四行詩

代表性的詩人為馮至、白馬

內蒙古劇作家、詩人白馬〔馬世新〕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創作了一百多首中國十四行詩,並於1997年由遠方出版社出版了十四行詩集《愛的紀念碑》。作者將這一泊來詩體與中國傳統詩歌審美觀念相結合,創作出了一種適合中國普通讀者欣賞習慣的十四行詩樣式。其詩為三段式,押韻格式為:abba,abba,cdcdcd。其風格特點是語言自然樸實,節奏清晰流暢,富於感性、悟性、情趣和哲理,適合各層面的讀者閲讀欣賞。

十四行詩,音譯為“商籟體”。源出普羅旺斯語Sonet。 起初泛指中世紀流行於民間、用歌唱和樂器伴奏的短小詩歌。

意大利中世紀的“西西里詩派”詩人雅科波達連蒂尼(生年不詳,約卒於1246至1250年間),是第一個採用這種詩歌形式,並使之具有嚴謹的格律的文人作者。十四行詩有固定的格式。它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是兩節四行詩,後一部分是兩節三行詩,共十四行。每行詩句通常是11個音節,抑揚格。每行詩的末尾押腳韻,其排列方式是:ABAB,ABAB,CDE,CDE。它和歌謠、抒情短歌同為當時意大利抒情詩中流行的體裁。

13世紀末,十四行詩體的運用由抒情詩領域擴及敍事詩、教諭詩、政治詩、諷刺詩,押韻格式也逐漸變化為:ABBA,ABBA,CDC,DCD,或ABBA,ABBA,CDC,EDE。

文藝復興時期詩人彼特拉克是這種詩體的主要代表。他一生寫了 300多首十四行詩。他斷承“西西里詩派”、“温柔的新體詩派”的傳統,以浪漫的激情,優美的音韻,豐富多采的色調,表現人物變化而曲折的感情,注進了新時代的人文主義思想。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詩在藝術上更加完美,成為其他國家詩人後來競相模仿的重要詩體,對歐洲詩歌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意大利體的十四行詩又稱彼特拉克體。

十四行詩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繁榮興盛。詩人梅迪契、米開朗琪羅、博亞爾多、塔索等,都是優秀的十四行詩作者。其後,它又成為“馬裏諾詩派”、“阿卡迪亞詩派”喜愛的體裁。早期浪漫主義詩人破除傳統的框框,追求自由不拘的詩歌形式,十四行詩一度被冷落,但19世紀下半葉又得到復興,卡爾杜齊、鄧南遮等均留下了佳作。20世紀繼續流行於詩歌創作。

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文學的影響下,十四行詩傳入法、英、德、西諸國,並適應各國語言的特點,產生了不同的變體。馬羅首先把它移植到法國。“里昂派”詩人拉貝,“七星詩派”詩人龍薩、杜倍雷的作品,使十四行詩成為16世紀法國的重要詩歌形式。

16世紀初葉,薩里、華埃特把十四行詩介紹到英國。詩的格式演變為三節四行詩和一副對句,押韻的方式是ABAB,CDCD,EFEF,GG。在這種類型之外又產生了其他變體。16世紀末,十四行詩成為英國最流行的詩體之一,產生了像錫德尼、 斯賓塞這樣著名的十四行詩人。 莎士比亞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這一詩體。他的十四行詩體(又稱伊麗莎白體),也由三節四行詩和一副對句組成,以形象生動、結構巧妙、音樂性強、起承轉合自如為特色,常常在最後一副對句中概括內容,點明主題,表達出新興資產階級的理想和情懷。以後,彌爾頓、華茲華斯、雪萊、濟慈等也以寫作優秀的十四行詩享有聲譽。

十四行詩傳入德國較晚。 奧皮茨在 《德國詩論》(1624)裏最先倡導十四行詩,制定詩歌格律的規則,對德國詩歌的發展產生了作用。歌德和浪漫派詩人對這一形式也很重視。

Sonnet在漢語中早期被音譯成商籟體,後來被意譯的“十四行詩”代替,但新的譯法有不準確的對方。首先,sonnets通常是十四行,但也有變體,如莎士比亞的154首sonnets中的第99首是15行,而第126首隻有12行。另外,“十四行詩”的稱謂也沒有涵括sonnets的其它特點。這或許也反映了用漢語翻譯一個外來詩歌體裁時面臨的處境與取捨吧。Sonnet這個詞可追溯到拉丁文sonus(聲音),於是跟英語單詞sound和song的詞根son有近親關係。它直接從意大利語sonetto演化而來,也與中世紀法國南部普羅旺斯語(Provencal)中的sonet (短歌) 有關。簡單地説,sonnet是指一種抒情短詩,一般來説有14行,每一行有特定的韻律,而行與行之間有固定的押韻格式。

Tags:十四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