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論語:良知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77W

連雲港外國語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 陸洋

論語:良知

【原文】子曰:“性1相近也,習2相遠3也。”

【註釋】1.性:這裏用為人之本性、個性性格之意。

2.習:這裏用為調節之意。

3.遠:這裏用為遠離、避開之意。

【譯文】孔子説:“人的天性、本性是相近的,但經過調節以後就是相互遠離的。”

性,指的是人的天賦姿質,天性,是人的共同本性。相近,指既不是完全相同,又不完全相異。習,指的是習俗,也就是人性的社會化方面。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差不多的,但由於環境不同,使人與人之間的習性發生了重大差異。先天之性,人類是很相近的。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着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

【説明】本節是孔子回答陽貨的話。孔子為什麼要這樣來回答呢?這就是孔子對陽貨的婉言推辭,意思是説,我們作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相近的,但我們之間的本性經過調節以後就互相遠離了,不同了。你的本性是喜愛當官從政做事,我的本性是喜愛於讀書教學;你的本性是喜愛撈取金錢財富,是喜愛熱衷名譽地位,是喜愛剝削掠奪,是喜愛竊位篡權,是喜愛腐化墮落,而我的本性經過調節,都不喜愛這些,“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我不能為你做事。

人都有本性,都有差不多的本性,即是需要,即是生存慾望,但經過調節,就會有很大的差別。而習慣習俗呢?也有一定的差別。但風俗習慣不是孔子與陽貨之間的距離,因為孔子與陽貨同在魯國,所處的社會環境、風俗習慣是一樣的。孔子收集《詩》,編纂《詩經》,以《詩經》為課本,不會不知道當時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風俗習慣,而當時在華夏中原地區的民族風俗相差不大,不會相差太遠,故孔子所指,不是風俗習慣,而是指本性的調節。如果不對本性進行調節,那麼本性是不會有差別的,是相近的,不會遠離的`。只有調節了,人的本性才會產生差別,互助遠離。

【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譯文】孟子説:“人們沒有經過學習就會的,是人的良能。不經過考慮就知道的,是人的良知。二三歲的小孩子,沒有不知道喜愛父母的,等到長大,沒有不知道尊敬兄長的。親近親人,就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的關係;尊敬兄長,就是最佳行為方式;這沒有別的原因,表達出來是天下人共同的方法。”

【説明】為什麼愛民的言説不如愛民的稱頌那樣深入人心?完善的政治制度不如完善的教育制度?完善的政治措施不如完善的教育制度能獲得民心?因為父母對兒女的愛是不求回報的愛,兄長對弟妹的愛也是不求回報的愛,所以兒女們能深切地感受到這種愛,並回報以愛。而霸者之道的愛民,是要求有回報的愛,所以人民對這種愛就會有保留。正因為人人皆有良能、良知,人民的心裏會識別什麼樣的愛才對他們重要,什麼樣的政治才對他們有利。所以,霸者之道的愛終不如王者之道的愛。霸者之道的行為方式終不如王者之道的行為方式。

『原文』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譯文』告子説:“人性如同急流的水,在東邊打開缺口就向東流,在西邊打開缺口就向西流。人性沒有善與不善的分別,正如同水沒有東流西流的分別相似。”

『原文』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譯文』孟子説:“水確實不一定向東流或向西流,難道也不一定向上或向下流嗎?人性的善良,正好像水的向下流一樣。人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當然,拍水使它濺起來,可以高過額頭;阻遏水勢使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是形勢使它這樣的。人的可以使他做壞事,其本性的變化也如同這樣。”

告子主張性無善無惡説,便舉出兩個比喻,用杞柳作成桮桊,沒有固定的本質,説明人性也和杞柳一樣,取決於後天的加工,而不在於先天的品質;又以水流無分東西,沒有固定方向,説明人性如水,在於後天的引導,沒有先天的善性。而孟子則針鋒相對,指出製作桮桊只能順從杞柳的本性,而不能戕害杞柳的本性,由此類推,仁義也是順從人性而來,而不能看作是對本性的強制。同樣,水確實無分東西,然而能不分高下嗎?人之性善就象水流向下,是其本性所然;而人為不善則象水流向上,是環境和外力的結果,並非出自本性。孟子的這段論述十分精彩,説明他此時已相信性善,並從性善的立場對告子的無善無惡論提出反駁。

告子認為人性是無善無惡的,後天造成的影響,“非性也”。由於告子過分強調人的自然屬性而泯滅了人與動物的區別,而且抹殺了不同事物質性。他將人性比做白紙、白雪等事物,只是隨着外界環境的習染而變化顏色。為此,孟子曾反駁説:“然而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歟?”告子否定人與禽獸質的區別性,因而犯了無類邏輯錯誤。同時告子也同其他儒者一樣沒能闡述後天對人影響的內在根據。但單單針對人的自然屬性告子認為是無善無惡的。這個觀點是較為正確的。

【原文】公都子①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 以堯為君而有象②,以省瞽瞍(3)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 曰‘性善’,然則被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④其情⑤,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 不善,非才③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7)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8)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9)。’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註釋】①公都子:孟子的學生。②象:舜的異母弟,品行不善。③瞽 (gǔ)瞍(SǒU): 舜的父親,品行不善。④乃若:轉折連詞,大致相當於“至於”等。⑤情:指天生的性情。(6)才:指天生的資質。(7)鑠 (shuò):授予。(8)蓰(xǐ):五 倍。(9)《詩》曰:引自《詩經大雅蒸民》。蒸,眾;則,法則;秉,執;彝,常;懿,美。

【譯文】公都子説:“告子説:‘人性無所謂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説:‘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當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厲王當朝,老百姓就橫暴。’也有人説:‘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雖然有堯這樣善良的人做天子卻有象這樣不善良的臣民;雖然有瞽瞍這樣不善良的父親卻有舜這樣善良的兒子;雖然有殷紂王這樣不善良的侄兒,並且做了天子,卻也有微子啟、王子比干這樣善良的長輩和賢臣。’如今老師説‘人性本善’,那麼他們都説錯了嗎?”

孟子説:“從天生的性情來説,都可以使之善良,這就是我説人性本善的意思。至於説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歸罪於天生的資質。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羞恥心屬於義;恭敬心屬於禮;是非心屬於智。這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給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因而不覺得罷了。所以説:‘探求就可以得到,放棄便會失去。’人與人之間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無數倍的,正是由於沒有充分發揮他們的天生資質的緣故。《詩經》説:‘上天生育了人類,萬事萬物都有法則。老百姓掌握了這些法則,就會崇高美好的品德。’孔子説:‘寫這首詩的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則;老百姓掌握了這些法則,所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Tags:論語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