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荷花》教學反思(15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33W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荷花》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荷花》教學反思(15篇)

《荷花》教學反思1

《荷花》是葉聖陶先生筆下一篇精美的寫景散文,讓我們領略到荷花婀娜多姿的神韻,感悟到大自然力量的神奇。文章語句優美,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荷花的喜愛讚美之情。

教學時,我注重朗讀感悟,增強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通過口誦心記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文章的第二、三段寫出了生機勃勃的荷葉及不同姿態的白荷花,展示了荷花茂盛的生命力。通過“挨挨擠擠、碧綠的大圓盤、冒、有的… …有的… …有的… …”讓學生在解詞、析句、悟情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更使學生認識逐漸深化,感情逐漸深入。我採用了繪圖的方法,在學生解説的同時把一幅亭亭玉立的荷花圖形象直觀的展現在眼前。

第四、五段是作者想象的部分,我採用了配樂朗讀與舞蹈表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如果你就是這荷花池中的那朵白荷花。你覺得自己美嗎?”我熱情滿懷的説。“美!”學生異口同聲。我抓住時機,“好!那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一池荷花中的一朵,讓我們一起來釋放自己美的感受吧!”音樂響起,我們大聲誦讀,翩翩起舞又姿態不一,一時間教室似乎就是一個舞台,把“我”看到荷花展開的美妙想象再現得淋漓盡致。

課外延伸部分,多媒體出示學生平時常見的鮮花圖片,按照《荷花》的方法口頭作文,效果真是出人意料。

本節教學我最滿意的是學生學會了寫景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進行

觀察和表達的方法:細心觀察+豐富想象+細緻描寫=精美的文章。在以後教學中應該把這種從文本學習到挖掘文本外資源重新生成的方法加以斟酌、使用,真正實現教育的目標:學以致用。不知之處是,在展現荷花美時,荷花圖應該讓學生上台畫出學生自己文中筆下的荷花,這樣就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出發了。

《荷花》教學反思2

《荷花》這篇課文以“我”的感受力為線索,寫出了荷花的美。文章生動細膩地描寫了公園裏一池美麗多姿的荷花和“我”觀賞荷花時的細膩、真切的感受,抒發了作者對荷花、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我在教學時圍繞“初聞花香──再賞花姿──幻化荷花”的思路,引導學生品讀、感悟。為了不破壞它的整體韻味和美感,我設計的第一課時重點是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第二課時重點是理解、積累和運用。

我在課中,力求讓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幾乎所有的問題都讓學生思考,討論來解決,學習任務由學生自己去完成。如荷花美在哪裏,怎麼讀出荷葉的美來,寫荷葉與寫荷花之間的關係等等,學生的積極性,自主學習的主動性雖然也調動了起來,可就是不能達到預設的目標。

我在不斷實踐和總結,現在有了一點收穫,學生的積累顯得貧乏,因而課堂語言的表達也就顯得貧乏。而且學生的積累有了,但是學生的遷移不夠。因而要將閲讀充盈於整個語文教學,加強學生的積累和學會運用。

《荷花》教學反思3

《荷花》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荷花》教學反思。”我在引導學生理解時預設了這幾個問題:為什麼説這是一大幅活的畫?誰是畫家?為什麼説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通過回顧前文內容、討論交流,學生不但體會到了作者想像的精妙,而且領悟到了作者對荷花、對大自然的由衷讚美和熱愛之情。然而,我又想到,“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學應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該“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學生如此強烈的參與意識和自主精神怎能視而不見呢?給時間讓他們自由言説吧,教學反思《《荷花》教學反思》。

於是孩子們爭先恐後發言了,張星悦説:“老師,我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易金童説:“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李襄紅説:“我想到了‘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孩子們各抒己見,眾説紛紜。

其他學生有的説課後要去收集寫荷花的詩歌,有的説要用彩筆畫荷花,還有的説要查找其他作家寫荷花的美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説得多好啊!實在令人欣喜。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圖,形象地描繪了幾種不同形狀,不同姿態的白荷花和碧綠的荷葉,色彩清麗,充分展示了荷花潔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寫圖,準確生動地展現了荷花初放、盛開、花骨朵兒的三種形態。在教學第2-3自然段時,我充分利用這兩幅圖,讓學生圖文對照通過觀察圖畫,品讀課文,點燃他們情感的火花。

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還結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誦訓練。在反覆品讀欣賞後,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圖文對照,學生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感歎。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彙的積累,更好地抒發了學生的情感。

《荷花》教學反思4

課文描寫夏日公園裏一池荷花盛開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其中的遐想。文章運用許多好詞佳句,表現了荷花清新脱俗、美麗婀娜的風姿。全文一共五個自然段,在第二課時的的教學中,我主要以體會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學習為主。在教學中,我先向學生提出這一自然段的幾個中心問題:文中描寫了幾種不同形態的荷花?整段文字採用怎樣的結構來寫?劃出這一節中你最喜歡的幾個好詞。接着,我讓學生帶着這些學習要求,用各自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第2節,在文中圈圈點點。其間我巡迴檢查中,看到有的學生讀得有滋有味,頗為入味。而最後一個環節就是進行教學反饋。

從反饋情況來看,對於幾種不同荷花的概括和好詞的尋找,學生分析理解的都挺不錯,基本能概括出三種不同形式的荷花姿態,找出它們各自的特點。但在仿寫這一環節中,問題就凸顯出來了。有一部分學生缺乏優美的語言表述能力,語言文字讀來乾巴枯燥,沒有好的形容詞來修飾,説明平時辭藻的積累不夠;有一部分學生流於純課文的模仿,缺乏自己的想象力,形式結構太過雷同課文;而大部分學生的素材範圍狹小,僅限於幾種花卉,説明學生課外知識欠豐富,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所知較少。。凡此種種,從課堂總體效果來看,這節課還是能達到預期目標,也能從中折射出一些問題,懂得今後在學生創新思維及好詞佳句的積累上,還需好好加以重視。

《荷花》教學反思5

下午一節課,本想抓住這個時間,敲幾個字,可是當打開電腦,望着屏幕,卻一直在發呆,不知要説些什麼,寫些什麼。是的,很久沒敲字了,手也懶了,頭腦也遲鈍了,整個人也變的懶散起來。寫些什麼呢?就説上節課吧,課前我把課件做好,上課時,不巧投影儀的展示台壞了,只好藉助電腦來連接。

當出示滿池塘的荷花時,孩子們立刻尖叫起來“哇,好漂亮啊!”“同學們知道它的名字嗎?”“荷花!”“荷花長在哪兒?”“水裏。”“瞧,這麼美麗的荷花把蝴蝶都吸引來了!”當一隻動態的蝴蝶飛來時,一直上課是睡覺的李金茹今天也顯得很是激動,隨着一段音樂的響起,孩子們立刻活躍起來,整個課堂很快都跳了起來。“看,這是誰?”“青蛙!”同學們有見過嗎?有誰知道青蛙是怎麼跳的嗎?…….問題剛落,一雙雙小手早已舉得老高,“老師,我會!”李想舉手了,一手指着自己,信心十足。“好,我們先請李想給我們表演一下,我們鼓勵一下他好不好?”在我提議下,孩子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了李想。看着李想可愛的樣子,真得難以想象他平時的“惡作劇”——一個聾啞智力障礙孩子的行為。一節課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

作為一名和孩子們整天在一起的年輕老師,我很快樂,也很幸福。上帝是公平的,他關了這扇門,還會敞開一扇窗。其實我們的聾啞孩子真得很是聰明,可愛。希望他們在這裏快樂每一天!

《荷花》教學反思6

本課的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這段具體而生動地展現了荷花的形態美。為後面作者展開想象提供了生動形象的依據。在教學中,我以“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學習,着力點是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想象荷花的美,並能有滋有味地讀出美。我先讓學生找出這段的總起句和具體寫荷花的三句話,進行教學。這三句話的教學我分三步走:

1、讓學生在圖上指出三個句子所寫的相對應的荷花。

2、引導學生把這三句話的意思説出來:有的剛開,有的全開了,有的將要開。並拿它與課文原句在讀中比較,在比較中讀,想象荷花的美。

3、以“荷花是那樣的美,誰能把它讀得很美很美呢?”激發讀的興趣,讓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在教完這三句話後,引導學生抓住寫荷花特點的詞語教學寫荷葉的句子,通過看圖,指導有感情讀,想象一池荷葉長勢之美。而“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進行教學的,教師在圖上直觀演示後,讓學生給“冒”字換個詞,理解“冒”的意思,在讓學生説説從“冒”字你體會到什麼?緊接着又抓住“冒”練習有感情朗讀。最後,讓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想象相應的畫面。

《荷花》教學反思7

這是一篇抒情的寫景物的文章,作者通過對荷花細緻的描寫,體現了荷花的美麗。在教學中我聞荷花、看荷花、贊荷花、變荷花又回到看荷花這樣的思路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文章的脈絡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1、抓住重點詞來體味——重點詞“冒”

《荷花》這篇文章非常適合閲讀,並且學生可以利用這篇文章進行仿寫,其中有許多好詞佳句,適合學生積累,運用到作文中去。

例如描寫荷葉的句子: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單單一句話就寫出了荷葉的三個特點——多、綠、圓。描寫荷花姿態的句子更多了。如何讓學生有感情地體會,就是要抓住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分析,體會,對其中的重點詞語進行品讀,研討。在這段話中,雖然有許多好詞佳句,但是畢竟一堂課的時間有限,我們也不能眉毛、鼻子一把抓,必須有詳有略,所以,在這段話中,我重點抓住了“冒”字,讓學生來體會這個字用得真好!一開始,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在這段話中,那個詞語或那個字你覺得用得特別好?學生一下子找到了“冒”這個字。接着我問:怎麼樣的長出來才叫冒呢?在我的預設之中,學生應該會非常活躍,答案也會豐富多彩,例如:高興地長出來,迫不及待地長出來……但是另我沒想到的是,學生眼睛瞪得大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學生都沒什麼反應,一看這個情形,我也傻了,我再怎麼預設,也沒想到學生會是這樣的反應。因此,我只能換一個問題:荷花冒出來是想幹什麼呢?這下,學生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方向,有的説因為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迫不及待地長出來了,有的説她想要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快速地長出來了,還有的説她想要和青蛙,小燕子來打招呼,很高興地長了出來……沒想到,問題一更改,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了,而且感受到了“冒”字用的好處!由此可見,教師的提問至關重要,好的提問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更好的體會句子中重點詞把握。

2、學習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來仿寫其他的花。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先讓學生熟讀課文,並且歸納出荷花的三種姿態,學生很快就總結出來了,一種是才開,一種是全開了,還有一種是花骨朵兒,接着,我讓學生看着板書,把荷花的三種姿態進行復述,學生因為有了剛才熟讀的基礎,現在又有板書的提醒,讓他們複述下來輕而易舉,這樣既體會到了荷花的三種姿態,而且學生在課堂上就積累了好詞佳句,課後背誦課文時就比較輕鬆了。最後,我讓學生進行想象,除了這三種姿態,還會有哪些姿態?有的説昂首挺胸,像士兵,有的説低頭不語,像害羞的小姑娘……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對於寫其他的花都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在課後佈置作業時,我把學生分為三類,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自己選擇其中的一種花,用自己的話來介紹;如果有一點困難,可以採用大家剛才討論過的,如果還是不會寫,可以利用荷花這一課中的第三自然段。這樣的方式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了。

《荷花》教學反思8

語文教學是一個延續的過程,對於一個教師來説,一節課的結束往往是自己教學理念完善的開始。教師在不斷地探索中獲得提升,使自己不斷獲得潤色和磨練。在不斷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效果,其中包括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能力的提高,教學內容的豐富,教學品味的上升。因此,課後的反思至關重要。下面我就以《荷花》為例,談談我通過反思獲得的點滴收益。

課堂教學開始,我展示了一系列的荷圖片,鮮豔的色彩、優美的造型、動聽的音樂,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學生的學習情趣馬上被調動起來。我順勢問學生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回答很踴躍,他們説我看到了美麗的荷花、看到了碧綠的荷葉、看到了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兒、看到了嫩綠的小蓮蓬……當時我看到學生對荷花的感性認識已初步形成,變順水推舟引入課題。事後自己反覆考慮並與同事進行探討,發現此處還可挖掘,使課堂教學錦上添花。例如可以讓學生結合大家的回答完整地介紹圖片內容,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聽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還能使學生的理性認識更貼近文本。通過實踐並不斷反思,使我在教學《荷花》或同類型的教材時更能貼近學生,使教學生成更具可行性。

在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抓住了許多的重點詞彙,幫助學生感悟文本。例如通過“挨挨擠擠、一個個”寫出荷葉的多而密。“碧綠、像……大圓盤”寫出荷花的色彩美、形狀美,展示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抓住“展開”、“露出”、“飽脹得……破裂似的”來領會文章的語言美以及荷花的外形美。通過“冒”與其他字例如“長”“露”等的比較反映荷花頑強的生命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參與,教師也能恰當引導,對於文本學生能較好地理解。這時我見好就收,轉入到對“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訓練。課後我反覆揣摩此處還需修飾,因為本年級段的學習任務含有對自然段的整體認識,要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此時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是零碎的,教師應幫助學生將這些零碎的感性認識形成一個整體清晰的理解。教師可以結合第三自然段進行引導。例如可以這樣説“荷花真美啊!它們一朵有一朵的姿勢,大家來看看,這一池的荷花又時怎樣呢?”也可以幫助學生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提高學生的概括和歸納能力。通過反思,我加深了對教學大綱的理解,把握好教材分析程度的尺度,提高了分析教材的能力。

語文教學是缺憾的教學,藴涵了教師成長的軌跡。教師在不斷的探索與反思中才能真正享受到語文教學的美。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揚棄,就能完善教學過程的每個細節,就能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理念,就能使教學目標的達成水到渠成。

《荷花》教學反思9

中國畫是我們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更是中國藝術立足於世界之林的資本。中國畫融詩、書、畫、印為一體,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修養與精神內涵,是我們國家的瑰寶。要想使中國畫發揚光大,關鍵在於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通過中國畫教學,使學生認識中國畫、瞭解中國畫、欣賞中國畫、喜歡中國畫、會畫中國畫,進而培養學生對美的感悟能力和創造力。本課程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中國畫知識體系的一部分。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初步瞭解中國畫造型的基本方法,體驗和感受中國畫用筆、用墨的方法,嘗試運用筆墨表現荷花,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繪畫藝術的興趣。

一、 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具有求知慾望強、好奇心大、積極性高、表現慾望強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比較、歸納、概括能力,也有一定的合作探究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

二、 設計理念

本課教材共有兩個頁面。新課程理念認為,學生是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是具有主體性的人。這就要求我在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師要有創造性的處理、運用教材。因此,我在本課教學中談話法的教學方法較多,通過問答的形式,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科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知識得到建構,各種能力得到鍛鍊,情感得到培養,各種智能得到發展。第18頁上部分是中國畫家潘天壽的作品《映日》。在欣賞分析環節中對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通過欣賞畫家作品,瞭解筆墨在中國畫中的運用,明確學習目的。此處,我在教學設計中以直觀的形象引導學生探究、分析、體會畫面所產生的意境,以及畫家創作作品時用到的各種表現技能,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觀看與展示荷花圖片,旨在引導學生欣賞荷花的自然之美,理解花、葉、莖的生長形態及色彩特點。同時在課堂之中,邊做示範邊讓學生觀察,理解我是如何掌握荷花的畫法。再做到講解,“荷花的色彩豐富,有紅色、白色、藍色、黃色等;花瓣上尖下圓,荷花像一把大蒲扇。”書中第19頁,文字提示創作荷花作品,應注意焦、濃、重、淡、淡清等墨色變化,用中鋒畫荷花花頭、花梗,側縫畫荷葉。最後,再用兩位大師作品做對比,陳大羽《清荷》與潘天壽《映日》,目的是讓學生懂得不同畫家表現同一題材時,所運用的手法也不盡相同,為學生在學習中能充分地展現個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 教學目標

⑴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欣賞創作等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⑵ 知識與技能:①知識: 瞭解荷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欣賞與荷花有關的藝術作品,瞭解中國畫借物抒情的藝術表現形式。②技能:嘗試用中鋒、側縫的用筆方法及焦、濃、重、淡、清的墨色變化,表現一幅荷花小品。

⑶ 過程和方法:在體驗探究中學習用中國畫的表現形式創作有意趣的荷花作品的方法,感受藝術家所寄託的人格精神。

四、 課堂不足之處

對於畫荷花來説,學生的繪畫國畫興趣依然很高漲,創作中非常積極、主動,也很認真,但在藝術實踐環節中,課上紀律不夠好,學生比較散漫。

五、教學建議

1、注重學生探究體驗的學習過程,教師力求引導學生觀察荷花的特點,使學生明確學習要求,本課我所使用的教學原則多為直觀性原則與循序漸進原則,教學方法多為談話法與練習法。

2、關注培養學生的正確觀察習慣,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以便於學生對於毛筆的運用、掌握。

3、為學生準備充分的學習資料,如展示的圖片,視頻,以及名家作品圖片與我的創作作品、現場示範。

4、教師在課上做到現場示範,為學生解決教學重點及難點,體現學科特點。

通過本課的教學給我們的啟示是,作為一名美術工作者,我們不僅僅是專業知識的'從教人員,也是美術知識的傳播者,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要提升自身的創造力,不斷增強個人技能,使得教師與學生達到雙贏。

《荷花》教學反思10

今天,我教學了葉聖陶寫的一篇文章《荷花》。這是一篇寫景散文,課文描寫了公園裏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找出課文中描寫荷花美的各種姿態的句子,開始反饋學習情況了,同學們紛紛舉起了小手,説出了正確答案,看來同學們自學情況還真不錯,我心中暗自想到。一位同學説:“老師,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冒’是什麼意思?”我一聽這個問題問的好啊,我就説:“同學們,你們説這個‘冒’字用的好嗎?還可以換成哪些詞?”班裏頓時嘰嘰喳喳的説開了,有的説可以換成長,有的説可以換成伸、鑽、探。我覺得同學們的思維此時已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看着同學們意猶未盡,我又問道:“白荷花從荷葉叢中冒出來想幹什麼呢?”一個小女孩站起來説:“她想看看我們這個精彩的世界”,她的回答給我帶來驚喜,這時另一位同學好像也理解了課文説:“她想出來透透氣。”在他們倆的激發下,同學們都踴躍的舉起了手,“她想出來展示自己美麗的舞姿”,“荷花想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荷花想出來看看美麗的大自然”。瞧他們説的多好,我不由得為他們鼓起了掌,我拿起了書,讀起了課文,同學們也紛紛拿起書和我一起讀了起來。此時,我和我的孩子們都已被葉聖陶筆下的荷花深深的陶醉了!

《荷花》教學反思11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荷花池邊欣賞美麗的荷花,觸景生情,不但寫出了荷花的美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讓讀者身臨其境,賞心悦目。為了讓學生能體味語言文字的美。我先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那一池千姿百態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視線,同時又激發了學生強烈讀書的慾望。其次,我讓學生自由朗讀第2、3自然段,並請學生畫出自己喜愛白荷花的句子,寫寫自己喜歡的原因或體會。我發現有部分學生能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品味。如:“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有的學生説:“我從碧綠的大圓盤中體會到荷葉之美。”有的説:“我從挨挨擠擠上體會到荷葉之多。”接着我讓學生美美地讀一讀。在學生交流不同姿態的白荷花時,我適時地引導學生對“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進行多元解讀,通過把“冒”字換字,來體會白荷花的可愛之處。然後我又讓學生用喜愛的方式讀讀,使學生的腦海中彷彿出現一幅美的畫面。

最後,採用多種多樣的讀書方式,使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讀得有滋有味。遺憾的是學生讀書的時間花費的稍長些,來不及讓學生當堂背誦,只好把背誦課文的時間放在了下堂課上。

《荷花》教學反思12

上課伊始,孩子跟着我一起走進了“荷花池”邊。教學第二段,我讓孩子們找一找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説明理由,很多孩子都找到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這一句。我讓他們説一説,從這句話中,你讀到了什麼,許多孩子都答道“荷葉的多”(從“挨挨擠擠”看出來的)。我很高興,孩子們明白了什麼叫做“挨挨擠擠”。但是孩子們卻忽略了“碧綠”這個詞,一時心急,自己問了孩子們“那你從碧綠這個詞看出什麼呢?”其實,孩子們完全可以自己找出這個詞,可我怕會浪費了時間,在這個環節的處理上,顯得太過心急了。

荷花的三種姿態,孩子們通過朗讀就能自己找出來,但在“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裏的“冒”字能否換成其他的字的這個教學點。課堂上我設計的環節是:這裏的“冒”字可以換成“鑽、長、探”等字。可是課後通過和師傅的交談,我才發現,這裏不可以把“冒”字換掉。“冒”字比其他的字更能表現出荷花的急切心情,想快一點看看這個世界的樣子。我恍然大悟,由於經驗不足,教給孩子們錯誤的知識,更多的還是因為對語言文字的把握上不準確。

教學第四自然段,是我最滿意的地方。我先是跟着音樂進行朗讀,讓孩子們在我的朗讀聲中,置身於荷花池裏,把自己當成一朵荷花,感悟荷花的美。接着,再讓他們想一想,除了蜻蜓、小魚來到荷花的身邊外,還會有哪些小動物被荷花的美所吸引過來。這一部分,算是一個小練習。但是,如果讓孩子們去讀,效果也許會更好。

從一節課中,顯現出了一些問題。不過,有問題才會有進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這些問題,儘量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更大的進步。

《荷花》教學反思13

近一週多來,各班都走進了正軌“新課程迢迢”給人一種壓抑。老實説,在教學上本人還沒有進入角色。不過本課感覺到不錯,在教學中有些逆流翻轉的味道,我也沒去做些教學上的查找,因為這是一篇很優美的散文。葉聖陶美筆之作再加上在我們本地有一大片荷花池,所以對於學生來説,有如文其實境的感覺。課題一板,孩子們有的是話説。我借學生的激情板書了一些關於荷花高潔的名句。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錢戲連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這篇課文描寫了夏日公園裏荷花盛開的景象,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色彩明豔的荷花怒放圖,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學本課的思想上,注重閲讀中抓重點句,體會句子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從而懂得富有感情,充滿想象是寫好寫景的文章的重要方面。“想象力豐富,富於感染力”是本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比如,作者在觀賞荷花的美時竟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朵荷花,在微風裏翩翩起舞。這種寫是很生動,形象的。在教學引導上,本人把握了寫法的運用。

如何使文章想象豐富,富於感染力?這裏我並沒有去在意文本的學習,卻安排了小練筆,作者把荷花寫得這麼美國,我們也來寫寫自己喜歡的花。不過在動筆前,讓學生再走進文本,瞭解一下課文是怎樣寫荷花的,哪些是具體的描寫,哪些是對荷花的想象和感歎。然後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想一想自己喜歡哪種花,這些花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特點?自己怎樣把花描寫下來。學生能把這些問題弄明白就可以動筆寫作了。(我安排了下水文段,這裏略)

另外,在引導學生寫作成文時,還是回放了文本引導學生討論文中的修辭。比如,為什麼説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畫”呢?(用彩筆畫出來的是色彩明麗的畫面,而一池荷花就是這樣一幅色彩明豔的畫面,因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實景色,那麼看上去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的畫。甚至可以引導學生背背優美的句段,必要時用一用也沒錯,使學生從閲讀中悟寫法,從感情昇華到實際動筆,或許是妙筆生花的。

其次,在作文中展開想象,想象是寫作的重要的必備能力之一。一篇文章無論是在記事,寫景,狀物的時候,加上合理適當的想象。葉老説,沒有想象的文章是不成文的。要寫想象就離不開修辭,在課堂上、書本里、文章裏,修辭就是一道風景,是一種意境,是一種追求。也就是修辭即生活,生活即修辭,修辭是一種生命的表現。與此,文章就會變得更加形象,生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就更鮮明,深刻。本文中的作者就把自己的想象為池塘中的一朵荷花,並把想象中的情節描寫得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無休止的把一池荷花繪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荷花圖。那麼如何在作文中展開想象呢?

第一,要掌握好“合理”二字。合理的想象,就是所想象的情節要符合生活的情理,科學的規律。如,寫爸爸戒煙,因為吸煙而鬧笑話這是較為合理的,如果寫爸爸為了吸煙而滿街蒐集煙頭這就不合情理了。第二,要在平時注意積累想象的材料。這些材料應該是來自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如,一提《西遊記》就會想到貪吃的豬八戒,這樣就牽起聯想到生活中類似的人……總的來説,想象必須和生活經驗豐富的知識結伴,多積累,一定會寫出好文章。

總之,本課的教學,學生還是收穫不錯的。如果説本人這也算自造創新的探究,那本人還是注重了緊扣課文圖文並茂的特點,聯繫本地實地教材,使學生能身臨其境地學習課文。在美文中合併練筆,這樣就自然地注重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的訓練與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同時將對文本的理解與朗讀有機結合,進行拓展訓練。

用魏先生的語文教學經驗來總結:“雕塑的藝術在於取一塊石料,把沒用的去掉。”閲讀的可不可以説在於取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把沒用的去掉呢?我看可以。

《荷花》教學反思14

西周教指站語文教研活動如期開展。我執教的是《荷花》一課。雖然也上過許多公開課,但這一次卻給我與眾不同的感受。

感受一:互動式的對話研討。這是一種答辯式評課方法,執教老師坐在台上,講述自己的教學設計,台下老師針對教學設計,以及課堂上師生雙邊活動,教學效果等進行討論、協商、指正。這種短兵相接的評課方式,改變了以往教者教,評者評的情況,使評課在答辯中更熱烈,更有效。不過我想如果在開始前,讓大家分小組先討論一下,整理出問題與思路的話,氛圍應該會更好些。

感受二:教學目標的指向性,操作性。從我自己的教學實際看,我很少注重教學目標的定位,總覺得心裏有數就行了,反正教學目標不就是那麼幾句套話嘛!所以備課時,特別是上公開課時,我們關注更多的還是教學設計,包括課件的製作。而這一次在唐老師的引領下,我們討論最多的還是教學目標的問題。台下我深深反思:每一個教學環節,每一句過渡導語,每一個問題,每一次練筆都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就像靶心,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射中它啊!

感受三:經典的束縛。“冒”是《荷花》一課重點感悟的詞,在歷來的教學中,已經被演繹成了經典。一般步驟如下:1、讀句子,哪個詞用得好?2、冒可以換成什麼詞?3、比較這些詞,感悟“冒”的精妙。

然而,在課堂上,教學到這一環節,我卻遭遇了失敗:學生雖然絞盡腦汁換了許多詞,但感覺越換越離譜,到比較詞語時更是語塞。至此,我只好草草收場,白荷花始終沒能順利地冒出來!

經典遭受失敗,原因很多,首先要檢討自己課堂調控能力不好,啟發不到位等。但也留給我一個思考:選入課文的大多是經過專家推敲、考證的語句,用詞準確生動,我們讓學生比較,揣摩是有道理的。但學生畢竟不能達到的這樣的高度,很多時候他們知道文中用詞好,但不知道為什麼好。就這個“冒”字為什麼好,我們許多老師也説不出所以然,我們又何必為難學生呢?語文是含蓄的,模糊的,雋永的,學會聲情並茂地背誦課文後,當看到荷花那亭亭玉立的身姿時,如果他們的心中會自然想到這個“冒”字,我們的教學就留有痕跡了。

教無定法,學無止境,一次教研活動,留下這麼多的遺憾與思索,我想這就是它的魅力和價值吧!

《荷花》教學反思15

閲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因此,閲讀教學的整體構架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段的訓練為“緯”;閲讀教學的基本策略必須堅持“重感悟、重積累、重運用”。因此在教學《荷花》第一課時,我注重圍繞上述教學理念開展教學過程。

一堂新授課,導語的設計至關重要。所謂“萬事開頭難”也就是這個道理。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樑。通過橋樑,師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話所説的“良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用謎語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調動了學生情緒,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

在讀中整體感知。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隨機引導學生對課文脈絡(聞到清香——觀賞形狀和姿勢——想象情景)進行整體感知。從全局出發瞭解了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

在讀中有所感悟。在學生充分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教師引入:“是荷花的清香把作者吸引到荷花池邊,作者又是怎樣寫荷花的呢?”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2段課文。邊讀邊想,你覺得這段話中哪個句子或詞語寫得特別美,説説你的體會。” 隨後組織彙報交流。這樣充分讓學生自讀課文,潛心品讀了美的語言。

在學生交流彙報的過程中,適時地引導學生對“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做出多元解讀。體現了“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讀中受到思想、情感的薰陶”之意圖。

最後,讓咱們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貫注地來看看美麗的、動人的荷花。看後鼓勵學生自由起立發言。説説“此時此刻,此時此景,你想對冒出來的荷花説寫什麼?”針對這一富有靈性、創造性的誘導,學生用心傾訴,真情流露,既是心靈的獨白,又是個性的張揚,使作者、學者、教者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