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老外學中文(爆笑)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14W

 如今,欣賞古老的東方魅力在西方越來越時髦,想學中文的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我曾教過一位即將赴華工作的英國工程師約翰,他決定臨行前先惡補一下漢語口語。他指定要學的教材是BBC廣播公司出版的漢語課本。該書扉頁上的廣吿詞甚有煽動力,聲稱特別適合旅遊者和商人的速成初級漢語,完全無漢語基礎者也能“一看就會説”。我翻遍全書都找不着一個漢字,通篇皆是英文和漢語拼音,整個一本文盲漢語教科書。據説此書是專門為那些放棄學習像天書一樣難學的漢字,只打算學會説點漢語口語者預備的。由於完全不看漢字單純讀拼音,老外學起這種文盲漢語來常常鬧出令人捧腹的笑話

約翰一見我的面就自豪地賣弄起自己的漢語學問來:“你嚎( 好)小姐郭,我恨歌星(很高興)扔死你(認識你)。”約翰很珍惜與中國人的對話機會,笑話便層出不窮,比如他吿訴我:“我的媳婦 (西服)在皮包裏。”“今天早上擔心馬路太忙,我七點就‘出家了 ’。”他的中國好友回國了,於是約翰經常唸叨的是:“一個火人(好人),飛去了(回去了)。”每次走到樓梯口,約翰都會略微躬着身,一派典型的英國紳士風度,口中唸唸有詞:“請小心裸體(樓梯),下流、下流,一起下流(下樓)吧。

中文裏的四聲,可謂是西方人的天敵。初到北京的英國留學生踏進飯館開口就將包子説成為“報紙”,服務小姐還真耐心解釋:“馬路對面賣報紙,日報、晚報一應俱全。”想吃餃子,遺憾的是衝口而出的卻是“轎子”,聽得侍者如墜雲霧之中。尤其令女侍者莫名其妙甚至氣憤的是,他居然要求“紅燒屁股”,並聲稱這是他最喜愛的一道中國名菜。見女侍者的臉色不悦甚至惱怒起來,洋學生急忙將菜單指給她看。女侍者這才明白原來他是想吃“紅燒排骨”。

一位初到北京的英國外交官,臨陣磨槍討教了幾句漢語,便操練起來。當中方官員客氣地吿訴他今晚為他準備了一餐便飯時,這位英國外交官望着滿桌山珍海味吃驚道:“如果説這是一餐便飯,那可真正是一餐‘大便飯’了。”

有一位英國人馬克,他時常愛炫耀他那與眾不同的學問。此人的愛好是整天抱着一本厚厚的.《英漢詞典》,從詞典裏拿來中文詞句,接着就去活學活用。黃昏時分在林蔭路上遇見他,我上前打招呼:“你好!馬克,散步呢。”他笑嘻嘻地來了句:“對,我正在這裏徘徊。”我忍住笑興趣盎然地追問:“你明白徘徊的意思嗎?”他一本正經地答曰:“當然知道,徘徊就是在一個地方來回來去地走着。”馬克逢人喜歡自我介紹:“我是個土裏土氣的人。”每每都令眾人笑得人仰馬翻。馬克自己卻很驚訝,因他在詞典裏讀到“鄉下人”譯為中文就是“土裏土氣的人”,他只不過想吿訴中國人自己出身農民,不明白為何會導致如此喜劇效果。馬克生搬硬套詞典術語的習慣,有次着實令他尷尬萬分。不知他從哪本詞典中查找到“廢話”一詞的英文翻譯含有雙重意思,一為沒用的廢話,另外還有客氣的含義,於是馬克大着膽子運用起他的新名詞。一位來英國商務訪問的中方處長,與英方談判之後誇獎馬克的漢語水準高,馬克趕忙學着中國人的謙虛勁回答:“你真是太過獎了,全是廢話、廢話。”那位處長先生當即一臉慘白地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