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通感的妙用(蘇教版高一必修教學論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3.17W

  通感,指“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侷限而領會到屬於另一種感覺的印象”。隨着語言文化的不斷豐富,通感已廣泛存在於人們的生活感受之中,如人們常用"甜美"來形容歌聲,"甜"本屬於味覺印象,"美"屬於視覺印象,"歌聲"則屬於聽覺感受。領略到它的美妙。

通感的妙用(蘇教版高一必修教學論文)

  錢鍾書先生在《舊文四篇通感》中分析道:"在日常經驗裏,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會有温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體質。……"他進一步舉例説"響亮"一詞,是把形容光輝的"亮"字轉移到聲響上;"熱鬧"、"冷靜"二詞,把表示温度(觸覺)的"熱"與"冷"同表示聽覺的"鬧"與"靜"結合起來,通同一氣。這些例子都表明通感在現代語言文學中,既是提升文學審美表現力的重要方式,更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通常體驗。在現代文學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讀者各種感官共同參與對審美對象的知覺,克服審美對象知覺感官的侷限。從而使因文章而產生的美感更加豐富和強烈。

   《荷塘月色》中“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清淡飄渺,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着想象的跳躍。把“清香”比喻成“歌聲”,烘托出幾分優雅和寧靜來。

   郎士元的“鳳吹聲如隔彩霞”“疑有碧桃千樹花”,將聽覺感受化為視覺印象,聲自彩霞之上來,不是摹狀樂聲,而是設想奏樂的環境,間接烘托出笙樂的明麗新鮮。可謂獨具一格。

  杜甫的“晨鐘雲外濕”,觸覺與聽覺相互溝通。“濕”字形容鐘聲,所聞之鐘聲,穿雨而來,穿雲而去,故“濕”。

  李白的“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詩人由笛聲想到梅花,由聽覺訴諸視覺,江城五月,正當初夏,當然是沒有梅花的,但由於《梅花落》笛曲吹的非常動聽,便彷彿看到了梅花滿天飄落的景象。詩人正是運用了通感,讓人產生聯想,梅寒冬開放,凜然生寒,正是詩人冷落心情的寫照。他的“瑤台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詩人把“雪花”與“春風”聯繫起來,把“雪”説成春風中的花,當然就香了,視覺通於嗅覺,寫出了層次豐富,令人玩味的立體意境。

  李頎 的“枯桑老柏寒颼颼,九雛鳴鳳亂啾啾”,用不同季節的不同景物,形容音樂曲調的變化,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音樂聲有的如枯桑,有的如細葉長綠的`老柏,可謂又是聽覺訴諸視覺形象的範例。

  另外,“風來花底鳥聲香”,則是把聽覺的聲音轉化為嗅覺的氣味。通感往往和比喻相連結,一個“像”字就是一座橋,使聽覺、視覺、嗅覺和夢境之間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轉化,轉化的基礎在我們的智力結構。愛倫坡説,光譜中的橙色光線和蚊蚋的嘈嘈之聲,給他的感覺幾乎相同,只因我們的感官就是一個共鳴腔。由此可見,“通感”不僅是一種藝術手法,而且是我們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規律,以至於成為我們理解世界的萬能鑰匙。

  通感,能化抽象為形象,能引發人無窮的想象,能讓我們在欣賞過程中產生如臨其境、如睹其物、如聞其香、如聆其聲的真切、深刻的藝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