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嵇康之死(與山巨源絕交書)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89W

這是中國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居然還有太陽。

嵇康身戴木枷,被一羣兵丁,從大獄押到刑場。

刑場在洛陽東市,路途不近。嵇康一路上神情木然而縹緲,他想起了一生中好些奇異的遭遇。

他想起,他也曾像阮籍一樣,上山找過孫登大師,並且跟隨大師不短的時間。大師平日幾乎不講話,直到嵇康臨別,才深深一歎:“你性情剛烈而才貌出眾,能避免禍事嗎?”

他又想起,早年曾在洛水之西遊學,有一天夜宿華陽,獨個兒在住所彈琴。夜半時分,突然有客人來訪,自稱是古人,與嵇康共談音律。談着談着來了興致,向嵇康要過琴去,彈了一曲《廣陵散》,聲調絕倫。彈完便把這個曲子傳授給了嵇康,並且反覆叮囑,千萬不要再傳給別人了。這個人飄然而去,沒有留下姓名。

嵇康想到這裏,滿耳滿腦都是《廣陵散》的旋律。他遵照那個神祕來客的叮囑,沒有向任何人傳授過。一個叫袁孝尼的人不知從哪兒打聽到嵇康會演奏這個曲子,多次請求傳授,他也沒有答應。刑場已經不遠,難道,這個曲子就永遠地斷絕了?--想到這裏,他微微有點慌神。

突然,嵇康聽到,前面有喧鬧聲,而且鬧聲越來越響。原來,有三千名太學生正擁擠在刑場邊上請願。要求朝廷赦免嵇康,讓嵇康擔任太學的導師。顯然,太學生們想以這樣一個請願向朝廷提示嵇康的社會聲譽和學術地位,但這些年輕人哪裏知道,他們這種聚集三千人的行為已構成一種政治示威,司馬昭怎麼會退讓呢?

嵇康望了望黑壓壓的年輕學子,有點感動。孤傲了一輩子的他,因僅有的幾個朋友而死的`他,把誠懇的目光投向四周。一個官員衝過人羣來到刑場高台上宣佈:宮廷旨意,維護原判。

刑場上一片山呼海嘯。但是,大家的目光都注視着已經押上高台的嵇康。

身材偉岸的嵇康抬起頭來,眯着眼睛看了看太陽,便對身旁的官員説:“行刑的時間還沒到,我彈一個曲子吧。”不等官員回答,便對在旁送行的哥哥嵇喜説:“哥哥,請把我的琴取來。”

琴很快取來了,在刑場高台上安放妥當。嵇康坐在琴前,對3000名太學生和圍觀的民眾説:“請讓我再彈一遍《廣陵散》。過去袁孝尼他們多次要學,都被我拒絕。《廣陵散》於今絕矣!”

刑場上一片寂靜,神祕的琴聲鋪天蓋地。彈畢,嵇康從容赴死。

這是公元262年夏天。嵇康3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