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語文可以很迷人 (蘇教版高二)

欄目: 教學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1.36W

 

語文可以很迷人 (蘇教版高二)

           泗陽縣王集中學 、孫春元

內容摘要:在高中的各門課程中,語文與數學、英語同屬“主課”, 可是,長期以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低迷。如何讓高中語文教學能吸引住學生,成為學生眼中的迷人風景?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加以論談:一、多一份感情的投入; 二、親近生活; 三、發揮詩歌的教育作用; 四、教學要講究點藝術.期望語文可以很迷人。

關鍵詞:感情  生活  詩歌教育  教學藝術

在高中的各門課程中,語文與數學、英語同屬“主課”,在高考的大旗下可謂“三足鼎立”,不可偏廢。可是,長期以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低迷,語文學習的質量不夠理想,是不爭的事實。如何讓高中語文教學能吸引住學生,成為學生眼中的迷人風景?這是無數的一線教師苦苦思索的問題。下面本人來談幾點粗淺看法,希望照此努力,語文可以很迷人。

一、多一份感情的投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陶行知)”。換句話説,要學生愛語文,教師自己首先要愛語文;要學生愛語文,語文教師要學會愛學生。唯有懂得愛的教師才能教出善於愛的學生。有愛,教學才會有激情,激情地講課將會深深地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喚起學生的語文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情感與認識活動、求知慾、興趣等密切聯繫,相互融合,難以分割。情感是推動學生探索追求的強大動力。情感是師生互動的紐帶。語文課堂應是一個有活動與情感交織共生的生活世界,是既發展學生智慧能力,又豐富完善學生情感世界的重要基地。在這種師生互信,感情融洽的積極和諧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感受是興奮的,情緒是高漲的。這樣的課堂,必會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和興趣。

二、親近生活

“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是對學校教育的整體而言,但也可以用來闡述語文與生活的關係,進一步説明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來學好語文,使乏味的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要加強綜合性,溝通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繫,溝通與生活的聯繫,在語文課程中學到其他方面的知識和方法;在其他課程、其他場合中也可以學到語文,拓寬學語文用語文的天地。”那麼,怎樣使語文教學與生活更好地溝通、聯繫,發揮出她對學生應有的吸引力呢?可以有以下做法:

1、把生活引進語文

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它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將使語文課充滿新鮮的氣息,成為學生樂於親近的領地。

(1)讓校園生活融進語文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台,教師要善於將這座舞台上發生的點點滴滴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如激烈的體育比賽,精彩的文藝表演,激情的主題演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學生感興趣的熱門話題,都可以讓學生大膽地去説一説、去講一講、去寫一寫。

(2)讓社會生活走進語文

廣闊的社會生活是語文學習不盡的源泉。《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是的,語文教學要敢於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和自然。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進行“環境保護,人人有責”、“善待自然,珍愛生命”的環保宣傳等實踐活動;可以開展如參觀訪問當地工廠機關,清明節祭掃烈士墓,調查學語文狀況等有意義的活動,這都對學生有着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它把語文置於社會生活中,為學生打開了一扇扇瞭解社會的窗户,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語文。

2.讓語文詮釋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於生活,教學時,我們應以課堂為起點,讓教學貼近生活,鼓勵學生用生活的標準去判斷生活的底藴、去詮釋生活的經驗、去解讀語文材料,説出自己的獨特體驗,實現與文本的對話,並真正受到啟迪。

 於漪老師説:語文課要有時代的活水,使學生有所感奮。最使學生感奮的莫過於揭示人生真諦,啟發生活道路。時代的信息與學生的思想感情最容易溝通,課堂內常有時代的活水流淌,氣氛就會活躍,精神就易振奮。

語文教材中的有些課文,如人物傳記,小説、戲劇等,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把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將抽象的文字變換成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愉快地、創造性地解讀文本內容,真切地體會到作品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情感,感受到學語文的樂趣。

“生活中處處是語文”,也處處用到語文。讓語文走進生活,讓生活走進語文,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多元化的學習的平台,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就會不斷地提高,而語文也會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而魅力無窮。

三、發揮詩歌的教育作用

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陽明先生)主張“三教”,第一“教”就是“詩歌教育”。他在論著中説:“今人往往以歌詩習禮為不切時務,此皆末俗庸鄙之見,未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悦,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誘之歌嘯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陽明先生的説法表明,詩歌的抒情和音律性,順乎兒童的天性,能使兒童在快樂中健康成長,“其進自不能已”。其實,詩歌教學的這等益處,又豈獨在兒童,於中學生何嘗不是?

現代教育家張志公言:詩的語言,音調和諧,押韻,念起來給人以很大的快感,多念一些好詩,孩子們逐漸會覺到語言的美,感覺到書有念頭,有學頭,從而培養了他們愛好語言的感情,促進了他們求知的願望,增長了他們思考、想象的能力。

朱光潛先生在 《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中講道,“詩是培養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因為詩比其他的文體更純粹,因為讀詩可以讓人領悟人生、感悟其他文體的精髓。

可見,詩歌的語文魅力早有定論。那麼,如何讓詩歌教學喚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呢?可以首先從以下兩方面做起。

1、 搞好文本詩歌(尤其是現代詩歌)的教學

一直以來,現代詩歌教學受着不應有的忽視。高中語文課本編排了不少精美的現代詩歌,語文教師如能精心指導學生閲讀,定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於漪老師説過:青少年最好也能背一些新詩,即現代詩歌。一般地,語文教師都主張學生背一些古詩。古詩是我們民族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值得多多積累。但新詩更貼近現實生活,更能撥動學生的心絃。

2、 經常搞詩歌欣賞或寫作

語文教師要能避免受應試教育的過多影響,教學要注意體現學科的獨特魅

力。如果一味地追求應試結果,往往就會不顧教材本身的形質之美,考什麼就上什麼,完全破壞了語文課應有的美感。缺少了美感的課堂教學,勢必要喪失其對學生應有的吸引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多讀新詩,發現好詩積極向同學展示。定期搞詩歌朗誦會,背誦積累精美的新詩。作文訓練可以寫詩歌,不再總是一個口徑:詩歌除外。

    教學其他體裁的課文時,經常於課前導入環節切入幾分鐘的詩歌欣賞,所選詩歌儘量在思想內容上與新課關聯。相信這樣的處理會賦予課堂更多的心靈感奮,更佳的學習氣氛。

四、教學要講究點藝術

教學是一門藝術,它能產生一種迷人的力量。掌握一定的教育藝術併成功地運用到語文教學之中,使自己的課堂成為學生流連忘返的樂園,是每個教師都渴求的境界。

教學的藝術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諸如開頭的導入新課,中間的閲讀指導,之後的總結歸納,再後的知識鞏固等等。一堂情趣盎然的好課,就是一篇技巧圓熟的好文章。講究個開頭、結尾,講究個謀篇佈局。高中生寫作講究運用一定的表達技巧,那麼他聽課也會追求一種課堂藝術。語文教師就是要不斷地“謀”求課堂“佈局”的技巧,以使語文課堂能有詩一般地迷人,如故事般的扣人心絃,把學生的語文趣味充分的激發出來。

要掌握教學的藝術,不僅要自己勤於摸索,更要多多的學習名師的教學技巧。語文教學領域名家很多,魏書生、孫維剛、李鎮西、任小艾、霍懋徵等一批語文教育家,他們給予了語文課迷人的風采。他們的教學藝術,是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取之無盡的寶藏。

作為一名教師,要想更好地掌握教育藝術,還需要不斷地學習鑽研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努力在實踐與理論的密切結合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藝術。

語文是一門頗有魅力的學科,走進其中,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深味人間真情,體悟人生真諦,歷經社會百態,徜徉自然之樂。雖然高中語文一度因為服從應試教育而抑制了其獨特魅力,但“亡羊補牢,猶未晚矣”。當下,語文教師就是要悉心鑽研教學良方,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能於眾科目中彰顯個性,成為學生眼中的迷人風景。相信語文可以很迷人!

參考文獻

1、胡曉風 《陶行知教育文集》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2、顧黃初 《語文教學要貼近生活[M]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3、滕宏江 《語文教學“生活化”,學生生活“語文化”[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

4、於漪   《語文教育論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

 

孫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