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有關《散步》教學設計(通用5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5.49K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散步》教學設計(通用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散步》教學設計(通用5篇)

《散步》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朗讀法和圈點勾畫法提升學習力。

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質疑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親情,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體味濃濃的親情,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三、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所藴含的生活哲理,於潛移默化中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四、教學方法

品讀法、勾畫圈點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情感體驗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時數

1課時

七、教學流程

(一)情境渲染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人類擁有着豐富的情感世界,在這個豐富的情感世界裏,我們盡情的享受着親情、友情甚至於愛情。我想請問同學們,在這三種感情裏,哪一種感情將伴隨着我們從呱呱落地的嬰孩至白髮斑斑的老人呢?(親情)對,親情,親情是我們人類世界中最豐富、最動人的情感之一,不少的文人墨客對它進行了詳盡的描述,你們能不能説一説你們讀過關於親情的文章嗎?(生答)

師:很好,我記得小學的時候咱們學過一首《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和學生齊背)。今天,我們將一同用心靈去聆聽一首親情、人性和生命的讚歌,走進莫懷戚的《散步》。

(營造氛圍,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的情感與共鳴,幫助學生儘快走進課文營造的人性美)

(二)整體感知

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並思考兩個問題,第一是注意字的正確讀音,第二是學會篩選信息複述課文內容。

(通過聽覺刺激完成對文本的整體感知,讓學生學會篩選並整理信息。)

(三)人物性格分析

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合作探究課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

“我”:孝順

母 親:疼愛孫子

妻 子:賢惠、孝順、善良

兒 子:天真、活潑

(教會學生從文本入手,快速完成人物性格分析,達成教學目標)

(四)自學質疑、合作探究

請同學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會提問。

師:請同學們認真思考,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問説出來和大家一塊討論解決。

(“學貴有疑”,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的能力。)

(五)課堂小結

師: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怎樣的家庭?請你用一個詞語或一個成語來概括。

(六)情感體驗

1。情境假設,引發思考

假設你們一家人在看電視,在只有一台電視的情況下,爺爺想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要看新聞,你要看動畫片。此時遙控器在你的手上,你會怎麼做?

2。講述親情故事,激發感情

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和她年僅兩歲的女兒。有一天,媽媽趁女兒熟睡的時候外出買菜。這個時候女兒醒了,找不到媽媽,於是她爬上了桌子,爬到了窗户邊。就在這個時候,她看到了樓下買菜歸來的母親。她向媽媽伸出了雙手,從樓上撲了下去。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媽媽衝到了樓下,用雙手接住了孩子,而這位年輕的母親卻因為心臟病突發而永遠離開了人世。事後,消防隊員們做了這樣一個測試,同樣的距離,同等的高度,還有一個同等重量的沙袋,可測試的結果卻是沒有一個消防隊員能接住沙袋。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消防隊員接的是沒有生命的沙袋,而母親接的是自己的孩子。這就是愛吧,這也就是我們所説的親情。我們每天都沐浴在愛的陽光中,我們的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多少的精力、心血甚至是生命!

3。朗誦本班同學習作《我的母親》,引起共鳴。

(用孩子們身邊的例子激發其情感,引起其共鳴,使整堂課進入情感的高潮,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德育教育,達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七)遷移拓展

請同學們以口頭作文的方式講述你的親情世界裏發生的你最難忘的一幕,與同學們互相交流。

(既是情感教育,也是作文訓練。較好實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七、教學反思

(一)優點

1、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藉助多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提高教學效率。

2、在教學方法上,我有意識地選用朗讀法,將朗讀作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朗讀中進入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同時反覆吟誦,最終用朗讀表達出自己對作品的感悟,對親情的感悟。

3、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時,我有意識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運用圈點勾畫法,品讀法,討論法抓住關鍵語句,反覆咀嚼,從而領悟平易樸實的文字下深長的意味。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繫生活,運用課內外結合的方法,以外促內,以內促外深入理解文本體察生活,將自己的獨特體驗表達出來。

4、在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時,我有意識地藉助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用孩子們身邊的例子激發其情感,引起其共鳴,使整堂課進入情感的高潮,在課堂上潛移默化地進行德育教育,進而突破教學難點。

(二)不足

1、後半部分,由於時間問題,給學生讀的機會太少,而且疏忽了朗讀指導。

2、我的情感有些強加給學生了,應該教會學生從多個角度地感悟文本,多元化地解讀文本。

3、在備課過程中,對《散步》這文本剖析得不夠透徹,文中的有些語句還是可以挖掘得更為深入的。

《散步》教學設計2

一、創新教學設計構想:

莫懷戚的《散步》是一篇表現家庭成員間真摯感情的散文,文質兼美。讀出它的深層含義對七年級的農村學生來説,很不容易。新課程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我採取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授課方式,讓他們自由閲讀課文,組織學生討論,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平等地對話。讓他們通過討論,迅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主題。讓他們自由選取感點欣賞,在研討中進入散文的意境,領略散文的美。

教學流程:設身處地,導入新課故事接龍,感知理解課文美點尋蹤,探詢美感。

二、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畫面的優美和細節的動人。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來理解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課文,發現美、感受美、品味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勇於承擔責任的情感。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的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以學生活動為主,適時予以點撥,組織學生討論。

教具、實驗情況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活動一:設身處地,導入新課

辛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辛福家庭的生活細節也往往滲透着深情的愛,即使產生了分歧,其解決也體現了温馨、和諧。

設想一下,晚飯後,全家人聚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卻喜歡看言情故事武打片,遙控器在爸爸手中,他會怎麼辦?如果在你手中呢?

今天,我們共同欣賞莫懷戚的散文《散步》,看看作者家庭成員之間的分歧是怎樣解決的?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感知課文。

活動二:故事接龍,感知理解課文

(一)故事接龍,感知課文

1、《散步》寫了一件什麼事?請大家把文章的故事情節分解成若干個小故事,我們來個故事接龍。

2、瞭解故事中得人物概括人物間的關係(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説,選取其中一種板書)?

3、教師點撥:據作者講,本文就是取材於一次全家三代四口的散步,正因為它來源於生活,是真實的,所以才感人。我們寫作文也應該學習這一點。

(二)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教師點撥:我們已經初步把握了文章的故事情節,這只是最表面的東西,還應該對其進行更深一層的探討,進而理解其內容,把握主旨。請大家再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我”勸母親、順母親、背母親分別説明了什麼?

母親改變主意,妻子背兒子又説明了什麼?

作者寫一家人散步這件小事,用了“分歧”、“責任重大”,是否大詞小用?試解釋?

④如何理解“一霎時……關頭時那樣”和結尾句。

2、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適時點撥指導。然後推薦一名代表發表見解。最後師生共同交流,達成共識。

活動三:美點尋蹤,探詢美感

1、其實,一篇成功的散文作品,無非是三個方面:一是真,二是善,三是美。真就是真實,源於生活,前面已講過。文章宣揚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是善。美呢?大家再讀課文,用你們的慧眼來發現、文章中的美。(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集體探詢,集中意見,説出發現。)

教師示例:文章的開頭很美,美在開門見山,美在一開始就是“我們在在田野上散步”這個有詩意的鏡頭。

(一)人物美和主題美

(二)語言美

(三)意境美(景物描寫)

總結

1、這節課我們從幾個方面發現了《散步》中藴含的美,可以説接受了一次美的洗禮,希望大家課後對課文再進行品味,從中發現更多的美。

2、拓展延伸。

分發《父父子子》課外閲讀練習。

學生積極發言,各自在這種情況下的做法,其他同學評論,大家暢所欲言。

學生認真聽讀,感知課文,瞭解內容。

學生採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生先同位討論,然後積極發言,其他人補充,最後師生達成共識。明確:

學生先討論,教師點撥,然後積極發言,

學生分四人小組,進行積極討論。

每組推薦一名代表,發表本組的討論成果。

師生共同交流,達成共識。

愛、尊、孝

疼、護

不,借散步反映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以小見大。

④參考課後練習一。

學生討論。

師生共同交流達成共識。

(一)人物美和主題美

人物:“我”誠懇孝敬;妻子賢良温順;母親老邁順從而又有涵養;兒子聽話懂事天真可愛。

主題:宣揚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二)語言美

1、對稱。

2、含義豐富。

3、意在言外。

(三)意境美

第一處: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

第二處: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

兩處景物描寫富有詩情畫意,藴含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以學生熟悉的家庭到導入新課學習。

為新課的學習設置情境。

加強對文章內容的感知和理解。

整體感知課文。

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使學生了解真實的重要性。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合作學習的習慣。

使學生不僅理解課文,而且學會欣賞文章的美。

示例,給學生一個模仿的規範。

分組討論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和習慣。

使學生對文章整體有一個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

使學生有所鞏固。

《散步》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感知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所頌揚的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體會文章平易樸實而又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

3、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本課擬用一課時教讀。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小時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嗎?當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時候,父母是怎樣做的'?還記得你當時的心理感受嗎?(2~3名學生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散步》,看看一個既是兒子又是父親的中年人,在與一家人散步時,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

二、整體感悟

1、默讀課文:

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字詞:

信服嫩芽霎時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

2、朗讀課文。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按意義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各自練讀。

(2)讓2~4名學生示範朗讀課文片段。師生共同評價。

3、整體感受:

(1)用圈點法圈出精美的句子,並説出自己的感受。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明確:先寫散步的理由──“我”勸母親;再鋪寫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散步;然後寫發生分歧──“我”決定委屈兒子,母親卻依從兒子;最後寫路不好走──“我”背母親,妻背兒子。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對文章進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勵學生敢於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1、結合課文説説“我”這個人怎麼樣?妻子、母親、兒子的性情又怎麼樣?

明確:“我”誠懇、孝敬;妻子賢良、温順;母親老邁、順從而又有涵養;兒子聽話、懂事。

2、作者為什麼把“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描寫得那麼鄭重其事呢?

明確:在一個家庭中,中年人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起着承上啟下的中堅作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3、從文中找出大詞小用的語句,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

明確:

(1)後來發生了分歧──表現出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

(2)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表現出一箇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擔着承上啟下的中堅作用;

(3)我決定委屈兒子──體現出一箇中年人在處理家庭事務時應把握的基本原則;

(4)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同第2問)

4、從文中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並思考其作用。

明確:共兩處。一是第四小節描寫了“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象,顯示出不可遏制的生機。二是第七小節描寫了“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和“水波粼粼的魚塘”,字裏行間透露出對生命的珍愛。

四、質疑問難

針對文章中出現的問題,先由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解決。

五、拓展延伸

比較閲讀《散步》與《三代》,看看哪個故事更能感動你?請説出自己的理由。

六、佈置作業

你和家人的哪一次散步給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用500~600字把當時的情景寫下來嗎?不妨也用《散步》作題目。

【本教案設計思路】

本文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接近,學生就容易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形成“自己的情感體驗”,並能“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聯繫實際自然就會獲得對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另外,由於本文秀美雋永、意藴豐富,因而須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才能更好地“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散步》教學設計4

【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的親情美。

2、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關愛家庭的意識和情感,促使學生為家庭親情建設盡一份力量。

【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的親情美。

【難點】

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關愛家庭的意識和情感,促使學生為家庭親情建設盡一份力量。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自制),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教學過程】

一、導入(5)

1、多媒體,歌曲《讓愛住我家》,展現親情圖片和歌詞。

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受?

學生自由發言。

2、親情是甘泉,給我們枯乾的心靈以滋潤,;幸福的家是港灣,讓我們遮蔽一生的風雨。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温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讓我們走進莫懷戚先生的家。陪同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們家濃濃的親情。

二、品讀課文,感悟親情(20)

1、聽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如果學生髮現課文朗讀與課文不完全相同,可以作思考題,留給學生。)勾畫文中最能表現濃濃親情的細節、詞語、句子。

2、自由閲讀全文:可以大聲朗讀,也可以輕聲品讀,也可以默讀。把文中表現出濃濃親情的地方多讀幾遍。

3、小組互助,交流感悟。文中讓你最感動的有哪些細節、詞語、句子。這些地方應該怎樣讀才能表現這份深情。

4、全班交流、親情共賞。

(1)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説,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引導:母親為什麼不願意出來?而“我”為什麼又堅持要母親出來?母親為什麼又答應了兒子,試想如果“我”依從母親,把母親一個人放在家裏,老人會怎樣?

分析:這句話説明了“我”關心母親,對母親的身體健康提出積極的建議,而不是順水推舟。母親因為相信兒子,尊重兒子的意見,所以順從。我如果只帶着妻子、兒子出來散步,把老人孤零零的丟在家裏,會讓老人很孤獨、寂寞。最後一句説明“我”和母親關係和諧,表現了母子之間親暱的感情。而且這種和諧的母子之情是在幾十年以前就開始了。

(2)他兒子説的話很可愛。他説:“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他覺得這是他一個很大的發現,這句話寫出了孩子的天真可愛。分析:兒子這句看似無關緊要的話極富童趣。孩子這一天真的新發現洋溢着一家人充滿温馨的天倫之樂。聽了孩子的話,我們都笑了,為散步增添了很多快樂。

(3)“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引導:為什麼一家人都會聽“我”的?這裏麪包含着哪幾種親情?

分析:“我”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平日“我”就是一個講原則的人,家人都信任他。這裏麪包含着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

(4)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説:“走大路。”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引導: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母親和兒子發生分歧,“我”經過思考決定:“走大路”──走大路方便老人,説明我很照顧母親,很孝順。母親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走小路孩子感興趣,説明母親對孫子很理解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藹。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表現了一家人在散步中互敬互愛的動人情感,有一種濃濃的人情美。

⑸“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兒子……”

引導:一個“背”字體現了一家四口,祖孫三代之間關係十分融洽,多麼幸福、温馨的親情。

⑹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引導:為什麼母親和兒子並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為什麼説“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同學暢所欲言:

A、背上的一老一小可別摔着。特別是母親年老體弱經不起摔,非得穩穩當當的不可。

B、為了讓母親和兒子多呼吸一些新鮮空氣,所以走得慢慢的。

C、為了讓母親和兒子盡情的欣賞春天的美景。

D、表現“我”對母親的孝心和旗子對兒子的愛心。如果走得很快,顯得不耐煩。不能體現濃濃親情。

E、如果全社會的人都想文中的“我”那樣具有孝心和愛心,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

老師小結:一邊是風燭殘年的母親,一邊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都需要我們的照顧和關心。所以從表面上看,這表現了中年人肩負着既要扶老又要攜幼的人生責任;從深層的意思看,這裏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親”代表着過去,“兒子”代表着未來,所以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則象徵着中年人肩負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責任。文章的結尾,用象徵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意藴更深刻。把親情推及得更廣泛的境界。

(注:每一處學生分析以後都進行朗讀的簡要指導,通過學生試讀、老師範讀、集體齊讀等方式讓學生感受文中的親情美。)

總結: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選擇道路時有了分歧,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可作者卻有一雙慧眼,從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諧美好的感情,並由此推及尊老愛幼的中華美德,文中處處流露着濃濃的親情:它是一幅温馨的親情圖,是一首歡快的親情曲,是一篇美妙的親情詩。

讓我再一次深情並貌的朗讀全文,細細的來體會這份熱鬧感人感動的親情。

三、聯繫生活,談論親情(8)

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有相同的幸福。親情無處不在,他不僅僅在思念部之中,也不僅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家中、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只是時光的流水把許都寶貴的記憶帶走了,我們匆匆的步履把我們曾經擁有的瞬間感動沖淡了,淡如水,淡如煙,淡得我們都懷疑自己是否還擁有那份愛,懷疑我們自己是否還有能力去感知那份濃濃的親情。可是,這份是永恆的。我們要用敏鋭的眼光去發現,用善良的心去體會。

學生準備1分鐘。

全班交流。

(儘可能啟發學生把發生在身邊的感人故事講出來,要像這幾位作者一樣,敢於披露真情實感。儘可能引導學生領會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儘可能讓學生明白要珍惜親情,懂得關愛家庭。)

老師也有故事要講。(2)

四、動情落筆,抒寫親情(10)

我們對親情有説不完的故事,講不完的細節。生活本就是這樣美好、温馨。情到濃時轉成文,請同學們把自己對親情的感受寫下來。

你可以以“親情”為話題,寫一組排比句來讚美親情或者一組比喻句來歌頌親情。

你也可以寫一首反映親情的小詩。你也可以寫一段話來呼喚親情。

學生動筆3分鐘。交流展示5分鐘。

教師準備一首小詩《父親的叮嚀》

五、真誠行動,建設親情(2)

1、親情不單單是寒冷時父親為你披上的一件外套,它也不單調那是深夜裏母親親手為你衝的一杯牛奶;親情應該是孩子柔嫩的小手為父親擦去額上的汗珠,它應該是母親疲憊時孩子遞上椅子時的體貼。親情不單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也是媽媽的嘮叨爸爸的責備。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的片刻時間來領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親情不僅僅是聲情並茂的述説,它更應該是落到實處的行動。親情不能只靠父母似的殷切期望,它更應是兒女無言的回報。家的温馨與和睦靠大家,家的親情建設我們也應盡一份義務。回家以後,請同學們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腳、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你的真實感受和父母的真實反映寫下來,以後的語文課大家交流。

六、結束語

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着愛,永遠洋溢着濃濃的親情!

《散步》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悟課文內容,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會文章的主旨。

2、通過指導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對比閲讀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過程與方法〗

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感情、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整體感知文意,體味三代人相互體諒、相互摯愛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教學難點】

品味揣摩文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深層含義,學會聯繫語境,在動態的語境中理解詞句

【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法、討論法、品讀法。

【教學準備】

1、學生:強調課前自主探究課文,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2、教師:準備上課用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老師先來個簡單的調查:近段時間,有和父母、家人一起去散步的同學請舉手,很長時間沒有和父母、家人一起去散步的同學請舉手。然後,分別請兩類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髮言)

老師:是啊,和家人一起去散步能給我們一種温馨幸福的感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莫懷戚寫的一篇敍事散文──《散步》。

(此環節主要是創設情景,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為下一個環節的學習做鋪墊)。

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2、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説明理由並有感情的朗讀。

抽兩、三位學生朗讀,其餘學生點評,在此基礎上,教師適時引導出本文的感情基調及語速等。

老師:要朗讀好一篇文章,首先要確定它的感情基調:是歡愉還是悲哀,是輕鬆還是沉重?

學生回答後明確:本文的感情基調是愉快而深沉,因此本文的語調平穩,不應過高或過低,語速為中速為主,語氣温和、親切中含有莊重。第4自然段應快些,第6、8自然段應慢些。

學生按本文的感情基調,再次放聲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請同學們依照自己的理解概括介紹課文內容

老師:(投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準備回答以下問題:

1、根據自己的理解介紹課文中的人物。

2、這篇課文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四人小組進行交流,再在班上發表,允許有不同的表述,如1題可能有如下表述:

①一家三代四口人:我,母親,妻子,兒子;

②祖孫三代;

③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④老年人、中年人、少年;

⑤慈祥的奶奶、孝順的兒子、賢惠的兒媳、天真可愛的孫子。教師在學生表述的基礎上順勢引導,並形成板書。

四、題目“散步”是從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確定的,你覺得這個題目好嗎?請你換個角度為本文擬個標題,並説明理由

學生先進行四人小組討論,再班上交流。

明確:文章選取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內涵豐富的一個鏡頭──散步加以渲染,展示人間真情,表現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小見大,很有藝術性。

當然,也可以説不好,言之有理即可,鼓勵創意。如有的學生以“責任”“三代人”“路在延伸”“背(bei)”為標題,教師應加以肯定。

五、學生自由品讀課文

學生自由選擇以下問題中的一兩個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再班上發言。

問題:(投影)

1、文章哪些描寫最讓你感動?請舉例談談。

2、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句話?為什麼?

3、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

六、重點研讀

(過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母親和兒子走小路的?為什麼説“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最後一段,體會這一段的深刻含義。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探討一下,説説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的主旨。對學生的討論和作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撥。)

教師小結:文中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成熟的生命),上有老,下有小,而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説“背起的是整個世界”。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着承前起後的責任,體現了我對時候的責任感、使命感。上有老,下有小,要兼顧兩頭。兩頭都能顧及當然很好,有時無法兼顧,應該先顧哪一頭呢?“我”決定委屈兒子,顧母親那頭,這一問題的解決説明我們要尊老愛幼,但當尊老與愛幼不能兼顧時,應選擇尊老,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家庭倫理道德的準則,因為疼愛老婆孩子是自然而然的,容易做到,孝敬老人就不易做到了,所以尊老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美德。

(教師因勢利導)設想一下,晚飯後,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手中,你該怎麼辦?

學生自主思考,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和完善,並對他們提出希望: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繼續遵循這個道德準則。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讓學生領會了文章的主旨,進一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一家三代人的互敬互愛,領悟到先尊老的家庭倫理道德,培養了學生的責任、使命及珍愛生命的意識,同時也讓學生品嚐到了合作學習所到來的快樂。)

七、比較閲讀

請同學們速讀課後短文《三代》,思考問題:(投影)

1、這篇短文寫了什麼事?

2、與課文相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説説理由。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教師因勢利導)

編者為何把《散步》作為範文呢?

(過渡)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較二文,體會散步的精彩之處。

提示:可以從內容,人物形象,語言,寫作方法等方面進行比較。

(允許答案多種多樣,舉例説明)

內容:

《散步》比《三代》內容豐富:《散步》有景物描寫,《三代》沒有。

《散步》比《三代》內容有深度:《散步》不僅抒發了作者對家庭的一種責任感,而且表達了對生活乃至整個世界的責任感、使命感,而《三代》則沒達到如此深度。

人物形象:《散步》中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語言:《散步》中用了很多兩兩對稱的整句,互相映襯,讀來有味有情趣,有節奏感,而《三代》則沒有。

《散步》的語言風格多樣:清新、活潑、精美、深沉。而《三代》語言風格單一。

寫法:《散步》以小見大,通過生活中的小事散步,反映尊老愛幼的社會重大主題,《三代》寫法一般。

教師小結:通過對比閲讀,同學們能夠初步對文章進行鑑賞,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寫作中,嘗試運用多種寫作手法,為自己的文章添光加彩。

八、拓展延伸,內化理解

仔細回憶,你的家庭中一定也有像《散步》、《三代》那樣體現濃濃親情的感人細節,如一家人在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請你挑出最讓你感動的細節,説給大家聽。(學生先在草稿紙上寫一寫,做好準備,再發言。)

學生髮言,教師適時加以點評。

九、佈置作業

1、把上述的發言稿整理成一篇短文。

2、佈置一個特殊的家庭作業,晚上給爸爸媽媽洗一次腳,讓我們在生活實踐中感悟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