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95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詞語和句式,並總結詞類活用的規律。

(二)能力目標

1.能根據句式特點、詞類活用的規律,熟練翻譯文言語句。

2.掌握本文的論證技巧和説理方法。

(三)德育目標

理解文中闡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張。

(四)美育目標

欣賞孟子散文的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帶鋒芒、富於鼓動性以及善設機巧,引人人彀,先縱後擒,用比喻説理,論辯是非的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

1.瞭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產”的具體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瞭解具體內容;

3.體會文章磅礴氣勢及形象的説理;

4.學習孟子的論辯技巧;

5.文言實詞、虛詞及重點語言現象和句式特點。

教學難點

1.孟子的實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張及在文中的體現;

2.孟子的論辯技巧。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課前結合書下注釋閲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

2.閲讀課本中郭預衡的《<孟子>簡介》,找出要點。

二、關於孟子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內容包括:

1.民本主義思想。

2.邦國的主權在民。

3.對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從的。

4.政事以民為歸宿。

5.用人以民意為準。

6.國家應以保民為職責。

7.國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樂業。

8.孟子反對不義的戰爭。

孟子善辯,在論辯時又善設機巧,先縱後擒。散文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

三、課文誦讀、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齊宣王談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文章的結構如何劃分。

明確:

1.孟子和齊宣王的談話主要內容的實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張。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王請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興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據第一部分內容,可分三層:

第一層:開頭至“則王乎”。

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遠皰廚也”。

第三層:從“王説”到“王請度之”。

1.學生朗讀第一層,抓住重點詞。

“是以”屬固定詞。

“臣未之聞也”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的`“臣未聞之也。”

(書下注釋中重點詞語)

教師點撥思路:

齊宣王與孟子的談話以“霸道”開端,而孟子以“臣未之聞也”一句巧妙地將話題轉向談論“王道”。

2.學生自讀第二層,明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張,體會“以羊易牛”的闡發藝術。

重點詞:

“莫之能御”屬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莫能御之”。

“之”字一詞多義現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見之”。

3.學生自讀第三層,概括大意,並用兩個字概括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確:闡述齊王之不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課時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學生熟讀課文。

教師點撥:

“危士臣”“朝秦楚”屬使動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與”“何以異於鄒敵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讀後譯再背。

抓住“進”“願”“恆心”“仰”“俯”“謹”等重點詞。

三、作業

課後思考與練習二、三。

第三課時

一、學習孟子論辯技巧

學生速讀課文,找出話題切換,理出作者論辯思路。

明確:

1.齊宣王以問“霸道”開頭,被孟子“臣未之聞也”巧妙將話題轉向“王道”的討論。

2.從“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將對齊桓晉文之事的注意轉到對“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對“仁政”的議論,説明齊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為。

4.列舉“霸運”的種種危害,從而襯托王道仁政的益處,進而激發仁政之道的具體措施。

二、領會孟子形象説理,善用比喻的妙處

學生歸納文中比喻句

三、作業

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習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

(2)學習孟子迂迴曲折的論辯方法

2、能力目標:

(1)、能夠理順思路錯綜的文章的理路。

(2)、能夠運用簡單的比喻進行論辯。

3、德育目標:

(1)體悟孟子當仁不讓的治世精神。

(2)領會孟子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和巧妙靈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廣大勞動人民的深切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文意的理解;孟子論辯技巧

教學方法:直譯、辨才討論

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

《齊桓晉文之事》是《孟子·梁惠王上》當中的一章。這篇文章充分顯示了孟子的辯才,是《孟子》中很有代表性的、膾炙人口的篇章。這是發生在戰國時代的“華山論劍”,同學們預習過本文,最後誰獲得了論戰的勝利?(孟子)

孟子要説服齊宣王放棄霸業,以王道統一天下,難度是很大的。因為孟子所處的戰國中期,本來就是諸侯之間爭戰不息、兼併不已的時期,而齊宣王即位的第二年,就大敗魏軍,殺龐涓,俘魏太子申,韓、趙、魏的國君都朝齊於博望。此時的齊國,已是東方的強國。齊宣王一心想要效法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稱霸於諸侯。而孟子是這一時期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主張的是行仁政,以“德”服人,反對兼併戰爭,用王道來統一天下。他的政治主張在當時實際上是行不通的,連司馬遷都説孟子“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但是,就在這種困難的論辯中,孟子居然能夠取勝,使齊宣王心悦誠服,説出“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的話來,實在是不容易的。孟子論辯的勝利,顯然得力於他的能言善辯。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孟子的“制勝絕招”。

課文解讀:

一、誦讀“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無已,則王乎?”(譯)

問:齊宣王首先發招,他詢問的齊桓晉文之事,孟子是否真的沒聽説過?孟子為何不接招?(TS:齊宣王問的是霸道,是靠武力、刑法、權勢進行統治,而孟子要宣揚的是王道,主張仁義治天下,回答則與自己主張相違,於是孟子使出第一招:避實就虛。)

討論:孟子説:“如果非要談,那麼還是説説王道吧。”此言一出,可能帶來兩個結果:一是齊王不感興趣,談話結束;二是齊王勉強聽聞,但是興趣不濃。你想故事會怎樣發展下去?(既然故事要發展,齊王當然要繼續聽下去,只是注意――齊王興趣不濃。那麼孟子要達到説服的目的,該怎麼辦呢?當務之急是引起齊王興趣。於是,孟子使出第二招:欲擒故縱,引人入彀。)

二、“德如何”……“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1譯:“德如何,則可以王矣?”……曰“可。”(“如何”倒裝;王;莫之能御;乎哉)

本來齊宣王是心不在焉,隨口問“怎樣的道德修養才可以行王道”,但是後來卻逐漸感興趣,問“像我這樣的寡德之人,可以安撫人民嗎”。孟子是用什麼來吸引齊宣王的?(“莫之能御”暗合了齊宣王稱霸之大欲,正所謂“欲擒故縱”齊宣王就感興趣了,主動問道:“何由知吾可也?”(憑什麼知道我可以?賓語前置)這就中了孟子的計了。

2師範讀“臣聞之”……“是以君子遠庖廚也”,譯。(牛何之;若無罪而就死地;不識有諸;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

問:齊宣王“以羊易牛”一事,他本人怎麼看?百姓怎麼看?孟子怎麼看? 為什麼孟子要為齊宣王找藉口?

TS: 孟子的第二步必須替齊宣王找到“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礎,才能使自己的論辯得以進行。於是他舉了齊宣王“不忍其觳觫”以羊易牛的事例,並斷言“是心足以王”。其實齊宣王做的這件事既可以解釋為有不忍之心,又可以看做是“愛(吝嗇)”。孟子故意指出“百姓皆以王為愛”,使齊宣王陷入不能自圓其説的尷尬境地,緊接着又替他開脱,説這就是“仁術”,只不過“見牛未見羊也”。這一擒一縱,使齊宣王再也不能心不在焉了。齊宣王如果沒有前一次受窘的“笑”,就不會有後邊的“説(悦)”。孟子欲擒故縱,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使齊宣王“心有慼慼”,問道:“此心所以合於王者,何也?”至此,孟子又獲一勝,將對話納入了自己的軌道。這招叫做“聲東擊西”。當然,這也僅僅是建立起對話的基礎,真的要使想立霸業、已行霸道的齊宣王接受自己的“王道”主張,並非易事。

3讀“有復於王者曰”……“王請度之”方式:兩人一組,一人讀,一人譯。

關鍵句翻譯:“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問:此段主要在講述什麼道理?(不為與不能的區別,從而告訴齊宣王不推恩為不為而非不能。

王問的是不忍之心與王道的關係,孟子的答案似乎是答非所問,他為什麼要告訴齊宣王不為與不能的區別呢?因為不忍之心的作用在於推行仁政,齊宣王雖然對王道開始感興趣,但是對於行仁政實際是有畏難心理的,孟子首先讓他意識到自己可以做到,打消他的顧慮,為他具體闡述仁政措施做好準備。

齊讀“挾太山以超北海”段,完成背誦。

第二課時

齊讀課文第一部分。上節課我們分析了孟子的三大絕招:避實就虛、欲擒故縱、聲東擊西,至此,齊宣王已經處於論戰的下風了。但是孟子的目的是不是就達到了呢?

一、讀“抑王興甲兵”……“猶緣木而求魚也”兩人小組,一人讀一人譯

難點:為肥甘不足於口與;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讀此段,明顯感覺談話曾經中斷,所以孟子才再闢話題,由此我們可以猜到一定是孟子闡述了“不為與不能”的道理後齊宣王沒有明確的反應。齊宣王為什麼沒有明確的反應呢?是因為他心中行霸道的大欲。孟子猜到了王的心思,他要想取得進一步的勝利該怎麼做呢?當然就是要讓宣王意識到行霸道的危害。所以,孟子故意説“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簡直絕妙之極,問題當中已然擺出危害,卻又問:“快於心與?”答案自然又是“否”,這樣就逼出了齊宣王的“大欲”,使論辯直搗齊宣王欲行霸道的要害。

在王笑而不言的情況下,孟子又問“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彩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明知故問的方法本來就很巧妙,再加上連續五句排比,簡直咄咄逼人,迫使齊宣王回答“吾不為是”,使論題迅速集中到稱霸的“大欲”上來,為下面的論辯又打開閘門。此段過招,孟子使用的是“激將法”

而孟子如知己般説出齊宣王的大欲之後,卻突然斷言“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對齊宣王來説無疑當頭棒喝,而文勢亦如懸崖墜石,陡轉直下。

試想,齊宣王聽到這樣的論斷可能會有什麼反應?(惱羞成怒,暴跳如雷大出意外,虛心請教不以為然)第一三種反應都不可能帶來後來的談話,而齊宣王這個人在《孟子》一書中是比較老實的,對孟子也是比較尊重的,孟子瞭解他,所以才敢這麼説,而齊宣王也老老實實地請教:“(事情)象這樣嚴重嗎?”

二、讀“殆有甚焉”……“孰能御之”引導翻譯,難點為“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一段,直譯。

用緣木求魚作比喻,説明求大欲必有後災;鄒與楚戰做類比,説明齊國要與天下對抗,小不敵大,寡不敵眾,弱不敵強,陳述霸道的危害。接着,“今王發政施仁……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連用五句排比,又替齊宣王形象地勾畫出“反其本”行仁政之後所能達到的目標,妙語連珠,齊宣王怎能不躍躍欲試呢?所以,齊宣王主動坦然:“我糊塗,不能到達這樣的境界。希望先生您幫助我實現志願,明白地教我。我雖然不夠聰慧,請讓我試一試。”談話至此,孟子真正可以將自己的仁政措施和盤托出了。

三、齊讀最後一段。學生譯。

首先指出物質生活是向善的基礎,因而提出“制民之產”,即讓百姓滿足温飽需求,具體措施是房前屋後,栽樹種桑;家禽牲口,按時飼養;不違農時,按時耕作。

其次提出了“謹庠序之教”,重視道德禮儀的教化。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提出了仁政措施。這些措施,配以排比對稱句式,極言其利,描繪了小農生產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情景,讓齊宣王沉浸在王道樂土的美好想像中,並以此收尾,為對話畫上了完美的句號。此招數,可謂是“排山倒海”。

再讀此段。

第三課時

四、辨才小結:

(一)巧答妙問,預伏迭出。

(二)設喻類推,事理昭然。

(三)排比鋪陳,氣勢充沛。

讀孟子的論辯之文,既可以獲得認識的深化,又可以咀嚼出語言的醇香,可謂是妙不可言,希望同學們能夠反覆閲讀,領略其魅力精華。

作業:課後練習二三,完成背誦“挾太山以超北海”和最後一段。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篇3

一、教學目標

1.熟讀文本,總體感知全文。

2.疏通文意,弄懂大意,學習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

3.瞭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4.學習孟子迂迴曲折的論辯方法。

二、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

思維發展與提升:鑑賞本文出色的論辯藝術,品味辯駁技巧和修辭方法。

審美鑑賞與創造:體味並分析文章在論證説理方面的獨到之處。

文化傳承與理解:讓學生從文中體會學習孟子為政之道,樹立正確、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領會孟子的思想在當今社會中的現實意義。

1、根據上下文來推斷詞句義;

2、體味並分析文章在論證説理方面的獨到之處。

高一的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孟子》中的篇章,有了一定的'基礎,課前自學,查找相關背景資料,幫助理解文章。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思想領域曾經歷過一個輝煌的時代,真正地做到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後任何一個時代,我們在思想領域的變革都沒有當時那麼巨大,形式都沒有當時那麼多樣,內容都沒有那麼自由。這個時代是:春秋戰國時期。大家能舉出當時比較有代表性的派別嗎?其中的儒家思想對我國文化乃至政治的影響都可以説是空前絕後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們分別被稱為“聖人”和“亞聖”。對於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對他的再傳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瞭解了。有誰能説説孟子的有關情況。

二、關於孟子

1、孟子其人(略)

2.《孟子》其書(略)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為堯舜)

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本)

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封建時代士大夫出世進退的準則)

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對國君傲然視之)

⑤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於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義也。

[思考:為什麼孟子的思想會被後世接受呢?]任何一種哲學,都會創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國寡民、佛家的因果報應來説,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則誘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樂、仁義並施的王道樂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圖景。這對於王者來説,自然是最好不過了,有什麼比百姓歸附,國力強盛更令他們滿意的呢?對於老百姓來説,也是如此,有誰不樂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時代意義

當時的社會背景:①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

時代意義:孟子的思想具有明顯的進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貴君輕,在今天看來,它至少包括重視國家利益、反對特權意識、保護人民等多方面的含義。這種社會變革時期的新觀念,正符合人民的願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義精神,至今在我們的思想領域裏有着重大影響。孟子的追求是一種對社會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們學習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極高,作為文化精粹,我們當然有研究、借鑑、繼承和發揚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這是先秦時代一對相對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霸道”指君主憑藉武力、刑法、權勢等進行統治。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進的,凡是行法家主張,講求耕戰,富國強兵,便取得勝利。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説:“當世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回答問題

1.教師和學生分別讀問話和答話,其他學生默讀。

2.分男女兩組分別讀問話和答話。

思考:

1.孟子和齊宣王談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孟子説服對方實行仁政,實現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觀點是什麼?(保民而王)

四、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兩個重點內容要掌握:一是重點的文言字詞(包括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這也是今天的作業(分類歸納)。一是文章要表達的觀點,作者是怎樣表達這個觀點的。具體到孟子這篇文章,就是要了解孟子的主要觀點,他是怎樣表達這個觀點的,孟子是怎樣一步步説服齊宣王的,也就是孟子的論辯藝術。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對我們大家也很實用。

二、串講課文:(列出基本層次)

三、迂迴曲折的論辯藝術

齊宣王——畏難孟子——解決

1.畏難

“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從齊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以羊易牛”。

不忍之心—王道基礎:“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心悦誠服

2.信心不足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比喻説理:“百鈞”“輿薪”“挾太山以超北海”“為長者折枝”。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3.大欲—對心中“大欲”念念不忘:“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激—然後快於心與:“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緣木求魚的比喻,齊宣王的迷夢被擊碎。(先破後立)

四、語言特點

一篇好的文章,決不能只有思想,而沒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飾。語言的運用就特別強調修飾的功夫。為了把自己的思想準確、恰當、得體地傳達出來,課文使用了較多的語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達達到了完美的程度。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修辭格的運用和適當的神態描寫

1、比喻:比喻這種修辭格,是文學語言的重要的表達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將使文章既具有生動的直觀性,又能夠揭露事物的本質。

①“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同樣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②“挾太山以超北海”與“為長者折枝”形象地對比出前者是絕對做不到的,而後者不過是舉手之勞。

③“天下可運於掌”這個比喻,具體形象地説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緣木求魚”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許多比喻一樣,已變成今天習用的成語,它形象地説明了齊宣王要以區區之齊去戰勝八倍於自己的各諸侯國是多麼愚蠢,這個生動的比喻,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頭棒喝,使文勢如懸崖墜石,有千鈞之力。

有人統計,《孟子》全書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數量達159處之多。漢趙岐《孟子題詞》説:“孟子長於比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可謂説到了點子上。

2.排比

排比的運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參差錯落之美,又聲調鏗鏘,富於音樂性,在內容上既對文章進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強感情,使文章氣勢盛壯這種方法運用得好,則能使文采斐然,行而遠矣。

①如“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恩焉”,這一組排比句,以不可辯駁的氣勢説明“不能”是有別於“不為”的。它的淺顯易懂,還由於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簡御繁地把難懂的道理輕鬆自然地講得清楚明白。

②“為肥甘不足於口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這一組排比句,則是不厭其煩地故意揣度,既擴充了文章的內容,又使齊宣王為生活奢侈而自感慚愧,並進而去檢點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又迫使齊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邁進。

③“今王發政施仁……皆欲赴愬於王”,這一組排比句,從“仕者”“耕者”“商賈”和“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等四個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發政施仁”的好處,在齊宣王面前顯示了巨大的誘惑力,展開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麗遠景。

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個排比句,形象地寫出了小農生產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情景,不但加強了思想上的説服力,而且加強了情緒上的感染力。

3.適當的神態描寫

孟子引導齊宣王説出“大欲”時,齊宣王“笑而不言”,這一筆寫出齊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閃閃不那麼理直氣壯的神態,極盡傳神之妙。

五、作業

學生歸納文言知識。

六、板書

提出並明確話題(王道—霸道)——實行王道

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論點,肯定齊宣王能夠“保民而王”——不忍之心

齊宣王未能實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為——推恩天下

反面論述“霸道”危害,敦促齊宣王實行王道——推行仁政

闡述實行王道的具體措施——制民之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