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高中政治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25W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政治教學設計

高中政治教學設計1

【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切實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相結合。開發多種課程資源,將知識的傳授過程轉變為知識的生成過程,使學生在知識的生成和構建過程中,積極思考,增強辯證思維能力。緊扣時代特徵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將知識探究、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有機統一,力求實現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剖析自然界與社會生活中的實例,領會世界是永恆發展的。列舉具體事物,在判斷分析中理解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並進一步把握判斷新舊事物的根本標準,走出判斷新舊事物的認識誤區。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從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認識三大領域來認識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培養學生歸納概括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對變化與發展的分析判斷以及知識網絡的構建,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對傳統文化與時尚文化的討論,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並能用發展的觀點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的能力;從對蘇南模式的分析討論中,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生活、理解和諧社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關注社會發展,樹立科學發展觀。

【教學重點】

發展的實質。

本框中心內容是講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而理解發展觀的關鍵是對發展實質的理解,只有理解了這個問題,才有助於認清發展與運動、變化之間的關係,確立科學的發展觀。

【教學難點】

判斷新舊事物的根本標準。

這個問題在理論上容易理解,但在實際生活中卻難以區分和把握。因為在實際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錯誤標準,而且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騙性,如果不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就難以分辨和認識其錯誤的實質。

【教學設計】

一、激發思維,引入課題

(1)展示資料:《南京長江大橋:炸還是不炸?》(學生對此發表個人看法)

(2)針對學生髮言,教師引導歸納,讓學生初步體會“事物是變化發展的”這一哲學道理。

(1)以生活中帶有思辨性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討論,開啟學生思維,較快地進入課堂情境。

(2)學生討論後體會到“事物是變化發展的”道理,教師引出本課課題。

二、合作探究,構建知識

(1)結合南京長江大橋炸與不炸的討論過程,引導學生體會到人類社會、人的認識都是變化發展的,並結合人類的進化圖,讓學生體會到自然界是變化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從三大領域列舉相關事例説明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整個世界都是變化發展的。

(2)提供背景資料(六幅圖片:春夏秋冬四季更替;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袁世凱復闢帝制;超級雜交水稻畝產突破847公斤;從單一GDP到綠色GDP核算體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判斷上述哪些事物屬於“發展”,進而認識到發展與運動、變化的區別,得出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3)再次分析上述六幅圖片,在分析過程中體會什麼是新事物?什麼是舊事物?並掌握區分新舊事物的根本標準。

(4)學生動筆,自主構建本課知識網絡,教師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並予以完善。

三、學以致用,走出誤區

(1)播放Flash情景小品《傳統與時尚的衝突》。

(2)學生思考討論,評析小品中的相關觀點,並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對傳統與時尚的.看法。

(3)通過學生的思考討論,進一步歸納出判斷新舊事物的錯誤標準。

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現象為切入點,激發學生思維,並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客觀全面地分析社會生活,進一步深化對本課知識的認識,走出誤區。

四、拓展延伸,提升自我

(1)展示《人民日報》評論文章《蘇南模式下的環境之痛》,學生暢談感想。

(2)設置問題情境:鼓勵學生以網民身份,發Email到省長信箱,為江蘇的發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3)展示新蘇南模式典範——崑山的相關材料,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實際意義。

結合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發展觀點的理解有新的提升,進一步體現思想政治課的時代性、科學性。

高中政治教學設計2

【教學課題】

文化創新的途徑

【教學目標】

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明確立足於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採眾長”是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進而樹立正確對待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態度,增強學生文化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設計理念】

根據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大綱,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融合了徐州市教育局提出的“學講方式”以及我校提出的“做學教”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理念,在遵循本學科學習規律的基礎上,採取恰當而靈活的教學方法而設計本框教學。

【教學流程】

★猜猜看——導入課題《文化創新的途徑》

★自主先學——獨立思考任務單

★小組討論——合作完成任務單

★交流展示——明確呈現任務單

★拓展提升——經典回放與學以致用展示

★延伸思考——真題再現

★總結歸納——呈現知識樹

在“自主先學”環節,根據本框教學內容和需要,設計了四個問題,即:1.文化創新與實踐的關係;2.文化創新與繼承的關係;3.文化創新與借鑑、融合的關係;4.文化創新要克服的錯誤。學生根據“自主學習任務單”通讀教材,把握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框架,標記重要的概念、原理,列舉出已知內容和疑難問題。在“小組討論”和“交流展示”環節,出現課堂上的第一個小高潮,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單,並通過投影、小黑板、展板等形式展示小組合作學習成果,重點展示對本組討論問題的認識、理解,並提出尚存疑問。學生聽取各小組交流展示,鞏固對已知內容的理解;思考、發現小組展示中存在的疏漏,提出質疑、補充回答;參與疑難問題的解決。教師肯定學生正確認識,發現展示中疏漏之處,提請其他小組補充、糾正,並將知識成果通過PPT呈現給學生。最終達到把教材知識看準吃透的目標。PPT展示如下:

在“質疑拓展”環節,首先為學生播放視頻: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精彩片段。在此基礎上請各小組討論並展示:中外文化創新成功事例,並説明其理由。此環節是課堂最熱鬧的時候,學生爭先恐後發表自己的看法,把古今中外他們認為最好的事例展示給全班。這往往是課堂的高潮部分,學生拓展和運用知識,進行發散型思維,昇華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檢測反饋”環節,教師根據課堂學習情況,佈置或展示適當題型和數量的課堂檢測試題,根據學生掌握情況的反饋,及時矯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小結反思”環節,學生以多種形式概括、小結學習內容,自主構建本節課知識結構,建立知識之間聯繫,並在全班交流展示。教師評價學生小結反思情況,並對本課學習在內容、方法、思維模式等方面加以總結性指導。PPT展示如下:

★教後反思

一、成功之處:

1、教學環節簡明清晰,環環相扣,充分遵循“學講方式”教學理念,體現學講精神和高考要求。立足於教材,緊密結合考綱,講和練有機結合,將教學內容落到實處。

2、根據教學需要,採取恰當方式,充分調動學生興趣。

在本節課中,有動有靜、有張有弛,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記憶能力、解讀信息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做到了充實、有序、有效。

3、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節課的好壞,可以直接從學生身上反映出來:學生對問題的提出、討論,以及整個課堂中學生對知識接受能力的表現等。一節好課能夠帶動學生,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本節課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教材的內容的學習和理解,帶動學生輕鬆進入課堂,設置的視頻以及對相關問題的討論,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他們有了深入課堂的強烈願望。在本節課結束前,本課內容和整本書的總結歸納,既鞏固了知識又使學生感覺到這節課很完整,有頭有尾。

二、不足之處:

1、本人在授課過程中節奏和語速還有些偏快,還需加以注意。

2、課件製作還不夠精細、美觀,需繼續改進。

3、最好讓學生完成整理歸納所學內容,而不是由教師直接呈現。

總之,每一次認真深入上好一節課,無論是課件製作還是課堂教學,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總會有回報!

竇老師具有較高的學科素養,有靈活的教學方法,過程機智靈活,凸顯了一定的教學風格。

教學目標能依據課標和教材要求確定;尊重學生,把握學生水平實際,在設計問題、引導討論、提升總結環節上始終關注學生髮展,遵循了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當堂訓練原則。能圍繞課時主題問題,通過“情境串”+“問題串”方式,由淺入深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通過移步換景,逐一解決問題,收水到渠成之效。

教學氣氛活躍,課堂輕鬆靈動,師生和諧,教師具很強的親和力,教學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