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聞一多《也許——葬歌》精品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82W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聞一多《也許——葬歌》精品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聞一多《也許——葬歌》精品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初步瞭解聞一多及其創作主張

[過程與方法]1、通過反覆朗讀深切體會作者藴涵於詩歌當中的深切哀痛的情歌

2、瞭解詩歌如何通過意象創造意境,表達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結合汶川地震,悼念地震中不幸遇難的孩子們,激發學生愛國、團結的熱情

二、教學重點

詩歌如何通過意象創造意境,表達情感

三、教學難點

《也許——葬歌》如何體現聞一多的詩歌“三美”主張

四、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題啟發式教學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同學一起來朗讀下這首詞,蘇軾的《江城子》:

……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粧。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是非常有名的悼亡詩,是蘇軾悼念他的妻子王弗而寫的,能不能請一位同學來為我們講解下這首詞呢?

全詞感情深摯,充滿一種悽婉哀傷的調子。上片寫死別之痛和相思之苦。長久鬱結於心的深長的悲歎,首句即從心底迸發而出,為全詞定下了主調,悽哀至極。上片寫盡了相思之苦,下片即轉入寫夢。因“思”而成“夢”,先寫所“思”後寫所“夢”,自然成章。“思”是“夢”的基礎,“夢”是“思”的幻化。

這位同學講得非常好。

蘇軾這首詞如春蠶吐絲,如幽山流泉,從詩人胸臆間瀉出,質樸自然。無矯飾之情,無故作之態,不以使事用典取勝,亦不以鍛鍊詞句生色,純以平常語出之。然而千百年來卻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就在於:以情動人。

今天我們要賞析的是另一首悼亡詩《也許》,是一首現代詩歌,是聞一多先生寫給他四歲的夭亡的長女立瑛的。

二、作者簡介

聞一多先生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大家學過他的什麼作品嗎?比如《最後一次講演》《死水》。

聞一多原名聞家驊,現代詩人、學者,新月詩派代表詩人。有詩集《紅燭》、《死水》。是新月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新月詩派,20世紀20年代,以聞一多、徐志摩、梁實秋等為代表的中國現代新詩流派。而聞一多是新月詩派中理論和創作全面發展的詩人,尤其在新格律詩的理論方面,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他提出了“三美”主張!他認為“詩的實力不獨包括音樂的美,繪畫的美,並且還有建築的美。”

而今天學的這首《也許》,是1926年,聞一多寫給他不幸夭亡的女兒立瑛的。下面請大家先來集體朗讀。

三、朗讀

朗讀時請同學們要注意節奏,注意這是一首悼亡詩,所以要用什麼樣的語調呢?

明確:比較哀傷的語調

朗讀點評。

四、賞析本詩

1、我們説這是一首悼亡詩,但是大家看題目,叫《也許》副標題才叫“葬歌”,為什麼呢?為什麼不直接叫“葬歌”呢?

明確:詩人明明知道自己的愛女此次是永世長眠了,但是他不願意承認這個殘酷的事實。作為父親,他有着育兒常識,小孩生病哭鬧,常常哭着昏睡過去,所以,前兩個“也許”,他寧願假想孩子,是“哭得太累”的緣故,又要睡一睡了。整首詩的構思也就建立在“哭累要睡”這一點上。所以,這一“睡”字,可以是全詩的關鍵,自上而下,一貫到底,使全詩的立意顯得十分清楚,女兒的離去,對詩人來説是永遠的睡着了,用“也許”一詞安慰自己,以寄託哀傷之情,真切地表達出父母對痛失骨肉的難以言傳的悲痛。

2、作者就用了這個“也許”,假定了一個女兒睡着的情景,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呢?女兒睡着的這個情景裏面都有些什麼樣的東西呢?即這詩歌裏都有哪些意象呢?在這個畫面裏面父親能做些什麼來表現他對女兒的愛呢?

明確:這畫面中的意象有——夜鷹、蛙、蝙蝠、陽光、清風、鬆蔭、蚯蚓、小草的根鬚

3、這些意象構成了一個什麼樣的意境呢?

明確:童話般的意境,一個美好的童話世界。這都是從孩子的眼睛裏發現的。

4、這些意象如何來表現父親對女兒的愛呢?

明確:全詩的開頭是假定女兒要睡了,所以就“叫夜鷹不要咳嗽,蛙不要號,蝙蝠不要飛”;“不許陽光撥你的眼簾,不許清風刷上你的眉,無論誰都不能驚醒你,撐一傘鬆蔭庇護你睡。”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個慈愛的父親的形象,在女兒哭累了要睡覺的時候,特意為女兒製造了一個非常安靜的“睡眠”的環境。

一方面是要除去影響睡眠的不利因素,連用了三個“不要”,因為“夜鷹、蛙、蝙蝠”這些恐怖的叫聲和形象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詩人是以制止的口氣讓它們安靜。第二節,用了兩個“不許”,語氣更加重了,不許陽光照射,不許清風吹拂,強光和風吹都會影響睡眠質量,最後乾脆用一句警告語“無論誰都不能驚醒你”。孩子的安睡這時候在父親的心裏是最重要的事情。

另一方面創造有利的睡眠環境,所以“撐一傘鬆蔭庇護你睡”,而松樹是常常種在墳墓前的樹木。小孩睡覺除了要有安靜的睡眠環境之外,還需要搖籃曲“催眠曲”,又用“也許”,猜測孩子可能會喜歡聽“蚯蚓翻泥”“草根吸水”。第三節的兩個“也許”,第四節連用了兩個“讓”字,“我就讓你睡,我讓你睡”,這一切都是為了使女兒能夠安然長眠,這些無不表現了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深摯的愛。

可是到詩歌的最後兩句,“我把黃土輕輕蓋着你,我叫紙錢兒緩緩的飛”,詩人不得不面對現實,不得不承認女兒已經死去、已經埋葬的事實,只能“把黃土輕輕蓋着你,叫紙錢兒緩緩的飛”,又表現出了一位父親面對女兒的失去的無奈與傷悲。

5、詩歌當中還有一句話是我們剛才沒有提到過的,是哪一句呢?

明確:“也許你聽這般的音樂,比那咒罵的人聲更美”。

6、那麼這句話要怎麼理解呢?請同學們來談談你們自己的理解。

明確:這句把人從童話世界拉入了現實世界。

1926,在這樣的年頭,正是軍閥割據,內戰頻繁的時代,政治社會極其昏暗腐敗,詩人對此十分憤慨,感到女兒雖然去世太早,但是離開這個渾濁的人世,日夜與夜鷹、蝙蝠等為伴倒也罷了,在鬆蔭的.庇護下安睡,“聽蚯蚓翻泥”,聽小草的根鬚吸水,倒也不失為一種美好的歸宿,總比聽那認識的咒罵聲要美妙一些。這當然只是詩人一時的自我安慰,但也可以見出詩人對當時社會的厭惡,同時也反襯了愛女心靈的純潔無暇。

7、再次朗讀

在我們深入地理解這首詩之後,我們再來朗讀一下這首詩,要讀出一位父親對於女兒的摯愛之情,還有對於女兒的早逝的悲哀與無奈之情。

五、感受藝術魅力

剛開始我們介紹作者的時候提到了作者對於現代詩歌提出的一個重要的理論,“三美”,現在請大家來討論一下我們今天學的這首《也許》如何來體現作者的“詩歌三美”的主張呢?

請同學們自由討論,第一組討論它的“”音樂美,第二組討論它的“建築美”,第三組的同學來討論它的“繪畫美”如何體現,而第四組的同學,請再從語言方面來賞析此詩歌,即從修辭手法,動詞、形容詞的運用等方面來賞析此詩。

明確:

1、“音樂美”是指音節和韻律的和諧,追求節奏感。《也許》大多數以單音詞結尾,在變化中保持着整齊,參差錯落,抑揚頓挫;而且講求押韻,讀來朗朗上口,節奏感、韻律感都很強。其中除了第二節的語氣顯得比較堅決之外,其他三節幾乎都用了一種温柔的輕輕的語氣寫成的,就如平時的催眠的兒歌一樣,讓愛女靜靜地睡去了。

“繪畫美”指詩的辭藻,講究視覺形象。讀此詩時,我們眼前似乎出現了這樣的場景:深夜的郊外,沒有陽光,沒有蛙鳴,沒有夜鳥的啼叫,連一絲風也沒有。皓月當空,詩人懷抱夭折的女兒,靜靜地坐着。一切都是那麼的靜,靜得可以聽見根鬚在吸水,靜得可以聽見蚯蚓在翻泥。女兒是夭折了麼?不,不,不是。她只是累了,只是睡着了。那麼,就躺在爸爸的懷裏,不要怕,乖乖睡,乖乖睡……此時無聲勝有聲,沒有眼淚,沒有號啕,而父親的悲傷我們不會沒有感覺到!

“建築美”主要是就詩歌的整體外形而言的。全詩雖只有一節16行,但是每行字數一致,都是9個。一個不多,一個不少,整齊劃一。

全詩建築美與音樂美、繪畫美和諧統一,形神兼備,各臻其美,非精心雕琢不能為之,堪稱“三美”的典範。

2、聞一多很重視練字,擅長使用動詞。有些詩僅僅用一兩個字,就把一節詩乃至整首詩寫活了,使詩倍增生命力。

第一節中,寫“夜鷹不要咳嗽,蛙不要號,蝙蝠不要飛”,“咳嗽、號、飛”都非常形象地寫出了自然界生物的叫聲和行動的特點。

第二節中寫“不許陽光撥你的眼簾,不許清風刷上你的眉”,“撥”“刷”都很形象地描畫出了陽光的刺眼和清風吹面的感覺。

六、課外拓展

“葬歌”很容易寫得呼天搶地,聲嘶力竭,感情一瀉無餘,但《也許》卻寫得這麼深沉,這樣柔美,令人一唱三歎,回味不盡。我們再來看另一首《忘掉她》,也是聞一多寫給他的女兒立瑛的。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那朝霞在花瓣上,

那花心的一縷香——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象春風裏一出夢,

象夢裏的一聲鍾,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聽蟋蟀唱得多好,

看墓草長得多高;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她已經忘記了你,

她什麼都記不起;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年華那朋友真好,

他明天就教你老;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如果是有人要問,

就説沒有那個人;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象春風裏一出夢,

象夢裏的一聲鍾,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思考:為什麼要忘掉她?

從這首詩歌當中我們同樣可以深深體會到一位父親失去女兒的悲痛之情。同樣的,這次的512汶川大地震,也失去了許多幼小的生命,大家從電視新聞,報紙、網絡都可以感受得到那種深深的悲痛,我們先來看些圖片!(PPT)

從這些圖片中我們看到了悲痛欲絕的家長們,失去自己的孩子,是多麼的傷痛。

結束語:今天我們再把這首《也許——葬歌》獻給地震災區不幸遇難的孩子們,但願他們在底下能像聞一多所説的“聽這蚯蚓翻泥,聽這小草的根鬚吸水”,但願他們的周圍能有“夜鷹、青蛙、蝙蝠”陪伴他們,但願他們不會孤單,但願他們在地下能安眠。下面我們再一起來朗讀這首詩,以此獻給災區那些不幸遇難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