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一年級九加幾教學設計範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7W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九加幾”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九加幾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8頁、89頁例1、試一試、和想想做做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幾的計算方法,並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湊十法”的計算思路,能正確進行口算。

2、使學生經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初步的觀察、操作、分析和比較能力,逐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學習新知

1、學習例題,探索算法

(1)引入:看小猴帶來了什麼?(課件出示例題圖)

説説:在圖上看到了什麼?(盒子裏有9個紅蘋果,盒子外面有4個綠蘋果)根據圖中的意思,你能提什麼問題呢?(出示問題:一共有多少個?)

引問:一共有多少個蘋果呢?怎樣列式?(隨學生回答板書算式:9+4=)

2、探究算法

思考:9+4等於幾呢?

(1)生猜測。大部分學生肯定知道得數是13,可也有部分學生是不知道的。在學生們的爭論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2)各自探索:9+4等於幾呢?

可以用擺小棒的方法進行思考。

(3)組織交流。

學生可能回答:

①1、2、3、4……12、13,一共有13個。

②盒子裏有9個,然後接着數10、11、12、13,一共13個。

③從盒子外面拿一個放進盒子裏,9個加1個,就是10,再加外面的3個,是13個。

3、引出“湊十法”

(課件演示)根據回答解説:從盒子外面的4個蘋果中拿1個到盒子裏,盒子裏由原來的9個加了1個就是10個,再加上盒子外剩下的3個就是13個。

最後再算10+3=13(補充板書)10

像這樣先把9和1湊成10,再計算的方法我們叫“湊十法”。(板書:湊十法,領讀)

4、整理算法

9+4,在計算時先把4分成1和3,再算9+1=10,10+3=13。

追問:為什麼一定要把4分成1和3,不可以分成2和2?

5、指導完成“試一試”

引導學生先説説題意,明確已知什麼,要求什麼,再讓學生圈一圈、填一填。學生完成後,提出要求:你能根據填空的'過程,再説説計算9+7的方法嗎?為什麼要把7分成1和6?

6、比較:9+4與9+7這兩個算式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我們是怎樣計算的?

【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確了,這兩個算是都是9加幾,從而點明課題。通過比較,使學生再次感悟到,計算9加幾時,要先把9湊成10(也就是要先把另一個數分成1和幾),然後再進行計算。

二、鞏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先完成第1小題。引導學生觀察場景圖,提問:小猴在幹什麼?它想計算幾加幾?它準備怎樣算?

引導:你能根據小猴的操作過程,完成圖右邊的填空嗎?學生完成填空後,再指名説説計算9+6的思考過程。

再讓學生獨立完成第(2)小題,同桌説説“湊十”的計算過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先獨立圈出10根小棒,再填空。學生完成後,討論:圈出10根後旁邊還有幾根?你是怎樣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先各自計算,邊算邊想有什麼發現,而後説説每組中的的這兩道題有什麼聯繫?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開火車完成,比比,誰算得又快又對。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1)各自完成。

(2)交流每題得數。

(3)仔細觀察這三組算式,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三、回顧總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我們是怎樣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