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3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設計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設計篇1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

2.通過朗讀法、小組討論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藴含的深意。

3.體會一個人如果始終憂愁患害,則他可以藉此得以生存;如果一個人沉溺於安逸享樂,那麼他將因此滅亡的道理。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論證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明白一個人如果始終憂愁患害,則他可以藉此得以生存;如果一個人沉溺於安逸享樂,那麼他將因此滅亡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這樣一個偉人,我們稱其為"亞聖",有誰知道老師説的是誰呢?他和他的弟子共同寫就了一本著作——《孟子》,他提出了"仁政、王道"的觀點,在人性問題上主張"性善論",這與後來的主張"性惡論"的荀子的觀點截然相反。今天我們就要學一學出自孟子之手的一篇文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起來體會其中藴含的道理。

(板書課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過渡語:現在就讓我們打開書,走進課文。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並思考如下問題。

思考:本文具體講了什麼事情?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課文主要通過列舉6個人物(舜、傅説、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而這6個人又都有相同點,即都是出身低微,但最終經歷過磨難之後,成就了不平凡的偉業,從而得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始終憂愁患害,則他可以藉此得以生存;如果一個人沉溺於安逸享樂,那麼他將因此滅亡。

3.精讀課文,體會道理

(1)同學們,讓我們再用心地讀讀課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語句,我們一起探討、解決。(學生自讀自悟,小組交流,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整合並解答)。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明確: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此句説明了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偉業,必須要經歷磨難的考驗,必須使自身具備超乎常人的素質。

②"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這句該如何理解?

明確:一個人,常常出錯,然後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奮發;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你就會知道。一個國家,如果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就常常會有覆滅的危險。該句從個人延伸到國家,道理相同。最後全篇的末句再次將本文的觀點明確了出來。

③"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明確:這樣,就知道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的道理了,即一個人如果始終憂愁患害,則他可以藉此得以生存;如果一個人沉溺於安逸享樂,那麼他將因此滅亡。

(2)針對問題,探究體悟。

①本文在講述一個道理的時候,為什麼在開篇先列舉了6個人物的事例?

明確:列舉了6個人物的事例,採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具體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使得道理的得出更加有説服力。

②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偉業,成為一個出色的人,應該經過哪些考驗呢?

明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只有這樣,才能"曾益其所不能",才能使一個人具有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從而使這個人得到充分的發展。

4.拓展延伸,體會道理

結合課文,體會文中所藴含的道理,結合生活實際,暢談自己在生活中應該怎麼做?

明確:學生自主發言,言之有理即可。

5.小結作業,昇華情感

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明白一個人如果始終憂愁患害,則他可以藉此得以生存;如果一個人沉溺於安逸享樂,那麼他將因此滅亡的道理。課下同學們再去搜集有關名言警句類的故事,並將讀完之後的感想寫出來,字數400-600。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準確而流暢地朗讀課文,讀出感情和韻律,讀出美感。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積累文言詞彙,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藉助文言翻譯的有效方法,正確地翻譯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故事內容,感悟文章所給予的`思考,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學習古人推理論證的論證方法,體會孟子説理文章的特色。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讀出文章的感情和韻律,讀出美感。積累文言詞彙,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正確地翻譯課文,理解逆境成材的道理。

教學難點: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學習古人推理論證的論證方法,體會孟子説理文章的特色。

教學方式:

誦讀、疏通、討論。

教學過程設計:

一:學習情境創設:

青蛙的故事導入:

一隻青蛙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在煮着水的鍋裏,恰好水已經開了,青蛙嚇壞了,使勁一跳,逃離了險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樣的錯誤,不過這次水還沒有開,青蛙躺在裏面,覺得挺舒服的,洗了個熱水澡。最後,青蛙熟了。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生答: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很好,其實,古時候有個學者早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誰?對,孟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你們對孟子瞭解多少?

(學生講關於孟子的方方面面,暢所欲言)

最後師總結孟子的信息,用大屏幕放映,並請一個學生讀,加深大家的印象。

二:讀,初步感知文本:

通過齊讀,對比讀,評價讀,讓學生對文本有個整體上的感知,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注意讀出停頓、節奏,讀對字音,讀出韻律和美感。

教師激情澎湃的範讀課文,讓學生有個模仿的對象。

(意圖:不選擇錄音,主要是想讓學生覺得老師能讀得這麼好,我也可以,而不是認為錄音當然讀得好,而我不行)。

三:譯,深入探索文本:

在翻譯之前,引導學生回憶老師教過的翻譯的方法,如:“補”、“留”、“換”、“刪”、“調”、“變”,“直譯”和“意譯”等方法。在翻譯是要求同學們把老師教過的方法用起來。在次過程中,如遇問題,則可以通過請教同桌,前後桌和老師來解決問題,再無法解決,就寫下來,留於全班解決。

翻譯要求:認真,高效。

(在這一環節,老師準備了本課的重點字詞的解釋,以備學生在提出問題和沒有問題時(考學生的材料)落實重點詞句用。)

所有的難點解決,重點落實後,要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文章,讀出韻律和美感。(生齊讀)

四:研讀文本,探索中心:

師:不錯,同學們讀的很好,説明你們很有悟性。那麼,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師:很好,一下子就找到了,那麼你們能不能找到證明這個論點的論據呢?

生:六個人物事例,作為事實論據。

追問:是哪六個人?能不能説説他們的故事呢?(引導翻譯:講出他們的故事,就是翻譯的過程)

追問:這句話是什麼句式?

生:排比句

師:好,那請同學們根據排比句的句式來朗讀這句。

意圖:用排比句的句式特點,引導學生朗讀,讀出排比句的氣勢磅礴,體會説理的氣勢。

要求當場背誦下來。

師:用這六個人的事例,説明了什麼?(用這個問題引出另一個論據)

生:“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追問:作何解釋?(引導翻譯)

從句式特點引導學生郎讀,讀出音律美。排比則要讀出説理的那種不可辯駁的氣勢,體會孟子説理文章的特色。並要求當場成誦。

師:這段裏面講了很多逆境成才的例子,你能否用“  舉於 ”的句式再舉幾個實例。(生討論)

師:文中還用了什麼論據來證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人恆過......喻”

這段話的解讀,要求學生根據前面“譯”“讀”“背”的模式,讓學生離開老師的直接指導,去理解文本,探明中心。

師:於人如此,那麼一個國家如何?

生:“入......,出......,過恆亡。”

要求學生根據剛才的“譯”“讀”“背”的模式,理解文本,探明中心。

追問:你能否也舉幾個因為安樂死亡的國家?

生:紂王、隋煬帝造京杭大運河等

五:總結:

師:這篇文章論證周密,説理氣勢磅礴,作者是如何進行論證的?

生:事實論證,道理論證

追問:你對於本文的觀點有什麼看法?對你今後的學習生活有什麼啟示?

意圖:這道題的設計是開放性的,要求學生能夠言之成理,自圓其説即可,沒有正確答案。

作業佈置:

1、背誦全文

2、課後舉行小小辯論賽,觀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