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食物從何處來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79W

教學依據:

食物從何處來教學設計

1.這是一篇課內講讀課文教師應當適量講解。

2.這一單元重點是進一步理解説明順序,這一課的重點是理解文

章內容和打比方這種説明方法的作用。

3.通過對前兩單元的學習,學生對説明順序、説明方法已經有初步瞭解。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食物的含義和生物獲得食物的兩種不同途徑、方法,理解課文的説明順序和説明方法。

2.能力目標:訓練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認識植物是生物取食的淵源,培養學生熱愛植物的品質。

教學設想:

1.教師適當講解,側重方法的指導。

2.學生以合作式學習為主。

3.嘗試讓學生自己出題。

4.如果有條件,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光合作用”、“食物鏈”製成連續畫面,把大屏幕的背景設置為綠草地。

5.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足見食物對人的重要性。不僅僅人,其他生物也都需要食物。那麼,自然界的各種生物獲取食物的途徑、方法是什麼呢?請大家看課文《食物從何處來》。

二.默讀課文,初步瞭解文章內容。邊讀邊想:生物獲取食物的途徑、方法有哪兩種?

明確:生物獲取食物的途徑和方法有自養和異養兩種。

三.跳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1.指明要求:運用“讀第節,我明白了”的句式説幾句話,分析第2、5、7、12節的內容。

2.老師先做示範:讀第1節,我明白了生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用有機物構成軀體、還需要消耗能量;讀第4節和第9節,我明白了生物獲取食物有自養和異養兩種方法、自養是指綠色植物自己把無機物製造成有機物從而獲取食物的方法、異養是指所有的動物和大部分微生物自己不能製造食物靠植物獲取食物的方法。

3.學生仿照老師的示例,分組討論,分析第2、5、7、12節的內容。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分析一節。

4.交流、評價。(參考:讀第二節,我明白了“食物是一種能構成軀體和供應能量的物質”;讀第五節,我明白了“植物靠根毛採集原料,靠莖運輸原料,靠葉子加工原料”;讀第七節,我明白了“光合作用就是葉綠體吸收太陽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有機物,放出氧氣的過程”;讀第十二節,我明白了“人屬於異養型生物,但人靠勞動獲得食物”。)

5.觀看大屏幕,加深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動植物之間的“食物鏈”關係。

四、理解課文説明順序

1.指明要求:每個同學從説明順序的角度為這篇文章出一道題目

再作解答。

2.教師引導學生簡要回顧有關説明順序的試題的題型。

3.同位的學生互相交流後全班共同交流、評價。(參考:①問:能不能先説異養再説自養?答:

不能,自養是異養的基礎,沒有自養型生物,就沒有異養型生物。②問:文章説明異養時,先説一般動物,再説人,能調換順序嗎?為什麼?答:不能,人是特殊動物,由一般到特殊,更易於理解。③問:第五節根毛、莖、葉子的順序能不能對調,為什麼?答:不能,先吸收,再運輸,後加工,這樣符合事理。④問:第一節和第二節能不能對調?為什麼?答:不能,這樣從現象到本質,既符合認知規律,又能引起讀者興趣。)

五、結合課後練習三理解打比方這種説明方法的作用

1.教師講解練習三第一題,強調:回答説明方法的作用,可以用“第句

地説明了”的句式;回答打比方的作用,可用“第句將比作,生動形象地説明了”的句式。

示例:第一句將根毛比作原料採集站,生動形象的説明根毛能採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

2.學生按教師教給的方法分析2—5句的作用。

六、拓展訓練:

1.大家在小學自然書上學過“食物鏈”,課文第10節提到的幾種生物之間就存在着這種食物鏈關係,請大家將這條食物鏈繪製出來。(可請1—2名學生演板,注意發動學生糾錯、完善)

2.(用大屏幕顯示綠草地畫面)植物對整個生物界如此重要,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植物,請為此擬一條標語。

七、小結:

八、佈置作業:

植樹節快要到了,你有什麼行動呢?説來聽聽。

教學反思

Tags: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