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房頂上的大蘑菇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81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房頂上的大蘑菇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房頂上的大蘑菇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1—3年級是識字的高峯。要抓好這個階段,應該把識字放在教學的重要的位置上。識字教學和閲讀教學是不可能完全割裂開來的,二者的融會會更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房頂上的大蘑菇》是小學語文課改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十一課的課文。這是一篇童話,講的是小兔的`房子漏雨了,大家都來幫助它,給它解決了困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是離不開大家的,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課文內容生動活潑,把小動物當成人,富有兒童情趣。

2、學生分析:

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大多數比較喜歡小動物。在理解課文內容時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在已學生字的基礎上,大多數學生的在識字方面有獨特的方法,朗讀課文上能做到不丟字、不加字。能夠藉助拼音通讀課文,大體瞭解其中意思。

3、教學方式與手段:

本課教學設計重在讓學生從讀中感受小山村的美。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教學中我藉助課件出示一些“兔、採”的圖片,豐富學生視覺感受,以加深對生字的記憶。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及表達的興趣。識記字形、寫字部分在原有知識基礎上,讓學生自學。尊重學生的想法。

4、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及對策:

學文前,有些學生有自覺預習習慣,課前讀過課文。對課文中所描述的情景有一定的認識。

三、本課教學目標設計

新課標中提出: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低年級應以識字、閲讀為重點。據此制定出本課的教學目標:

1、能讀準7個生字、10認讀字的字音,會寫“採、變”二字,認識3個新偏旁。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寫字的習慣。

教學重點:能認讀本課生字。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能夠規範書寫“採、變”兩個字。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板書:房頂上的大蘑菇

1、齊讀課題,問:房頂上的什麼?(認讀“蘑菇”兩個字)哪的大蘑菇?學習“房頂”兩個字:①讀準字音;②組詞:房檐房子頭頂房頂;③你用什麼好方法記住這兩個字?學習新偏旁(户字頭)

2、當你讀到課題時,你心裏在想些什麼?

生:房頂上怎麼長蘑菇?蘑菇是怎樣長到房頂上去的?

師:看來,你們能夠邊讀邊思考,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看來你們很會學習,那就讓我們帶着這些疑問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藉助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特別要讀準預習中圈出的生字和認讀字的讀音,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藉助拼音自己讀生字表和認讀字表(拼音讀一遍,字讀三遍)。

3、和同桌互相檢查讀讀,看看讀音是否準確,會讀的同桌替他舉起手來。

4、既然同學們都會讀了,老師也想考考你們:

(1)讀生字卡片,檢查掌握情況。

①房(fánɡ)頂(dǐnɡ)座(zu)兔(tù)

變(biàn)成(chénɡ)採(cǎi)

②去掉拼音再讀生字,開火車讀生字。(模仿開火車的聲音)

(2)課件顯示:

座:①讀準字音②組詞:座位一座山③你用什麼好方法記住它?學習新偏旁(廣字頭)比較“坐”與“座”。

兔演示“兔”字源,甲骨文小篆

楷體

認清字形;再讀詞。

過渡:兩個字跑到句子中來了,能讀清楚嗎?

(認讀完“座、兔”兩字後,指導學生朗讀句子。)

出示:樹林裏,有一座矮矮的木房子,那是小兔的家。(同時認讀“矮”字,問:它的反義詞是什麼?理解字義。)

採a、指名讀。b、會意。從爪從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樹木及其果實。表示以手在樹上採摘果實和葉子。本義:用手指或指尖輕輕摘取來)c、採來開採。

出示:小松鼠知道了,採來一個蘑菇,把它放在屋頂上。

(3)變成

①出示句子:

蘑菇真的長大了,變成一把大傘。

②指名讀詞,讀準字音。

③蘑菇原來什麼樣,有多大?現在什麼樣,有多大?(用手比一比,理解“變成”這個詞的意思。)

④指名用“變成”説一句話。

(4)課件出示認讀字,指名讀。(先帶拼音讀,再去掉拼音讀)

蘑菇矮矮的漏水淋濕(是什麼意思?被淋濕了是什麼感覺?)厚棉被躺下。

5、同學們,這些生字寶寶又回到了課文裏,下面大家輕聲讀讀課文,要把句子讀通順。

6、數一數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下面請四名同學,分別按自然段來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中的停頓。看誰能自覺做到認真的聽讀了。讀後評議。

7、同學們,這些生字朋友在詞語中、在句子裏、在課文裏,你們都認識了,下面我們就來寫一寫,看誰把字寫得最漂亮。

①課件出示田格範字:“採”和“變”字。

a、先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字的結構,再看在田字格中的佔格。

b、教師示範寫“採”“變”,師邊示範寫邊敍述書寫要領。寫時把“爪子頭”用紅筆寫出。

c、再看筆順跟隨表,一邊説,一邊在桌子上寫這兩個字。

d、生練寫“採”、“變”,描一個,寫兩個。

②投影出示學生書寫的生字,評價。

三)、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初步朗讀了課文,知道了小兔家的房頂上長出了一個大蘑菇,這又是為什麼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五、學習效果評價的分析:

學生能按老師的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瞭解課文的內容,在熟讀課文之後,學生還能發揮自己的想象,表演這個小童話劇,不僅讓學生充分施展了才華,而且達到積累了語言,運用語言的目的。

六、本次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

1、紮實識字——注重培養學生識字、寫字的技能。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本節課,教師從讀準字音——比較字形——理解字義——指導書寫,這幾個層次組織了識字教學,使漢字的音形義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識字寫字的技能逐步發展起來。首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特別要讀準預習中圈出的生字和認讀字的讀音,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然後讓學生藉助拼音自己讀生字表和認讀字表(拼音讀一遍,字讀三遍);再讓學生和同桌互相檢查讀讀,看看讀音是否準確,會讀的同桌替他舉起手來;第四步教師通過多媒體檢查生字的音、形、義,認讀字的讀音;指導書寫;最後再回到全文,再讀課文,主要是給生字、認讀字提供語言環境,更好地識字。所以縱觀全課,體現了低年級紮紮實實識字的中心內容。

2、同伴互讀,注重互相學習。

我在學生自讀課文,自讀生字表、認讀字表後,讓同桌同學互相檢查,這樣使每個學生都讀了一遍,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學習活動,而且同學之間還能互相幫助,互相糾正錯誤讀音,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3、教師是以參與者的姿態與學生一起開展活動,教學在平等的氣氛中過程中進行,力求體現民主性、平等性,創設了輕鬆、愉快的氛圍。課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4、本課重視情感教學,知道小動物們是怎樣幫助小兔子,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所以在教學中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而是在創設的情境中,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積極主動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