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觀察魚》教學設計範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5.12K

【教材分析】

《觀察魚》教學設計範文

《觀察魚》一課是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教材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5課。本單元指向對生物特徵的認識,前幾課主要觀察的是陸生動物,本課將開展對水生動物的觀察活動,以魚為對象,繼續觀察動物個體。魚類分佈廣泛,易得、易養,是水生脊椎動物的代表,它們的身體形態與蝸牛等陸生動物有較大的區別,具有明顯的適應水生環境的身體特徵,如有鰭、鰓等,這既是動物分類的重要依據,也展現了動物世界的多樣性,指向動物適應環境的特點。

本課以觀察、描述魚的形態特點、運動特點和呼吸為主要內容。通過引入“魚的身體是什麼樣的?”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對魚的身體結構特點進行探究。接着思考魚嘴不停地一張一合、魚鰓一開一閉,是在幹什麼,引導學生觀察魚是怎樣呼吸的。然後通過觀察發現魚的運動主要是靠魚鰭來完成的。最後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模仿—講析,讓學生明白:魚因為生活在水裏所以用鰭運動、用鰓呼吸、身上還長有鱗片等特徵,從而歸納出動物身體的外形特點與生活環境是有關係的。

【學情分析】

魚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動物,也是餐桌上常見的食物。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前幾課的學習積累,已經對人體和蝸牛的運動、呼吸比較熟悉。在本課教學中,可以從學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導他們觀察,並能科學地描述魚身體的主要結構特徵。一年級學生對“魚是怎樣運動、怎樣呼吸的”這些問題的認識比較籠統,一般會回答尾巴、身體、嘴巴等答案。如何通過觀察尋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證據,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有難度,這時教師可以採用播放微視頻等方法,將原本看不見的“呼吸”、“游泳”等現象呈現在學生眼前。然後,教師再引導學生將魚的運動和呼吸與人進行比較,進而發現:人用腳走路,魚用鰭游泳;人在陸地上呼吸,魚在水裏呼吸;魚呼吸時鰓在動等等。這樣才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對魚的認識。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魚有鱗片、鰭、腮等身體特徵。

2.知道魚生活在水中,它的身體適應水生環境。

科學探究目標

1.觀察魚,描述魚的身體特徵。

2.瞭解魚用鰭運動、用腮呼吸。

3.能用簡圖描述魚的主要特徵。

科學態度目標

1.對魚的運動和呼吸表現出探究興趣。

2.能認真觀察魚的形態和運動,樂於表達自己的發現。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體會動物和植物一樣,是有生命的,體會愛護動物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魚的身體特徵,能用畫簡圖的方式將魚的身體特徵記錄下來。

難點:觀察魚的運動和呼吸。

【教學準備】

每組學生準備:水槽、魚、棉籤、燒杯、魚食、培養皿、學生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養在魚缸裏的備用魚、教學課件、各種形狀的卡紙自制教具。

【教學過程】

一、聚焦新課,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謎語:

沒有胳膊沒有腿,

生活從來不離水。

有翅寸步飛不起,

無腳五湖四海行。

(打一動物:魚)

2.課件出示圖片,魚生活在哪裏?在小溪、池塘、江河和大海,為什麼魚生活在這些地方呢?它的生命離不開什麼?

3.對,魚的生活離不開水,和它的身體結構是有關係的,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觀察魚,探索魚身上的祕密。(板書課題,齊讀)

【設計意圖】:激趣導入,點明魚生活的環境,再順勢導入探索觀察環節,引導學生將觀察重點落在魚的身體特徵上。

二、探索觀察,記錄分享

(一)觀察魚的身體特徵

1.導入:魚的種類有很多,今天我們就選用常見的鯽魚來觀察,瞭解它的身體特徵。

(觀察前,教師要做好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用眼睛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魚的身體是怎樣的。也可以放一點魚食進去,能觀察到魚全身和局部的更多動作,便於學生將魚的身體結構和生命活動聯繫起來。)

2.小組觀察,彙報。

3.拼一拼: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卡紙教具,讓學生根據觀察到的魚找出合適的形狀將魚拼在黑板上,一邊拼圖,一邊讓學生介紹觀察所得,教師適當追問。

【設計意圖】:在學生第一次觀察的基礎上,用彩色紙將魚的各部分逐步拼在黑板上,不僅能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鯽魚的興趣,而且能在教師的追問中更加仔細的觀察鯽魚的身體結構,加深學生對鯽魚身體結構特徵的印象,為下一步教學做好鋪墊。

4.課件出示圖片,教師補充介紹鯽魚的鰓以及各部位的鰭。

5.出示課件,進行畫法指導:先畫出軀幹(呈梭形,兩頭較尖),再畫出頭、眼睛、鼻子、嘴巴和鰭等,最後畫鱗片。

(在充分指導之後再讓學生動手畫圖記錄。)

6.課件出示觀察提示:

·請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魚,邊觀察邊畫,畫得越像越好。

·觀察過程中保持安靜,不打擾小魚,不可用手及其他物體觸碰水和魚。

【設計意圖】:在學生記錄前,先用課件按順序逐步出示畫法,讓學生學會有順序的記錄;再對觀察方法進行提示,引導學生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為有效的觀察活動提供保障。

7.學生觀察並記錄下魚的外形特徵,教師巡視指導。

8.學生展示觀察記錄的圖畫,交流分享觀察所得。

學生邊展示邊介紹自己觀察到的魚的身體特徵,教師可以將之與黑板上鯽魚拼圖做對比進行點評,並且適當追問並補充。

預設:

(1)我觀察到魚有頭,頭上有眼睛、嘴巴、鼻子、鰓等。追問:它們是什麼樣的?(引導學生細緻觀察)

學生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如:魚的眼睛沒有眼瞼,頭上有兩個鼻孔,嘴巴一直在一張一合,鰓長在鰓蓋裏,鰓蓋會一開一合。

(2)魚的身體上有很多鰭。追問:魚有幾個鰭?

(3)魚的身上有鱗片,鱗片呈半圓形,有光澤。

9.通過比較魚和蝸牛身體的軟硬不同,引出魚長有骨骼的知識。魚的骨骼堅硬,課件出示魚化石的圖片,再一次突出魚有骨骼且堅硬的特徵,簡要討論一下魚骨骼的作用。

(二)觀察魚的呼吸

1.播放微視頻,提問:魚嘴和鰓蓋不停地一開一合,這是在幹什麼?引導學生説出魚在呼吸。

2.課件播放魚呼吸的微視頻,幫助學生了解和理解魚的呼吸過程。

3.人是靠什麼來呼吸的?魚又是靠什麼來呼吸的?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先感受自己的呼吸,再模仿魚的呼吸動作,比較自己的呼吸和魚的呼吸的不同之處,討論魚在水中是如何依靠鰓呼吸的。

4.課件出示魚鰓圖片,簡要介紹鰓的結構和作用,小結:魚在水中是用鰓呼吸。

(三)觀察魚的運動

1.課件播放視頻。魚沒有腳,在水中是靠什麼來運動的?請你仔細觀察,然後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們。

課件出示觀察提示:

先靜靜地觀察魚的運動,特別是魚鰭的作用。然後再用棉籤靠近魚,輕輕碰一下它的身體,再觀察魚是怎樣運動的。

2.學生觀察,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然後用手模仿魚鰭的運動。

4.課件出示小結:魚是靠身體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運動的。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引導學生將關注點聚焦到魚鰭,在觀察中鼓勵學生觀察不同運動速度的魚,能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到魚的運動;再用模擬魚的運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興趣,將科學探究的靈活方式傳授給學生。

三、研討小結,鞏固新知

1.今天我們觀察了鯽魚,説説你對鯽魚有哪些新的認識?它的身體有什麼特點?

2.説説魚在水中是靠什麼運動、靠什麼呼吸的。

【設計意圖】:回顧本課學習的新知識,鞏固加深對課文的印象,用簡明扼要的問題和課件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四、知識拓展

課後到校園中觀察螞蟻,判斷:下面幾幅圖中的螞蟻,哪隻螞蟻畫對了?把你觀察到的螞蟻畫下來。

【設計意圖】:將課堂上的觀察活動延續到課後,鼓勵學生用學到的觀察方法去觀察更多的生物,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Tags:教學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