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釣魚的啟示的兩課時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09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釣魚的啟示的兩課時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釣魚的啟示的兩課時教學設計

釣魚的啟示的兩課時教學設計1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9課,請同學們把課題讀一遍。上節課同學們都説到,課題中最能引起你注意的是哪具詞?“啟示”。這節課咱們就一起再去釣一釣魚,看能獲得些什麼啟示?

二、自由朗讀課文,找出不明白的問題

三、辯論會並知道朗讀對話

同學們真會提問題。讀完了一遍課文,已經有一些啟示了。上節課釣到的鱸魚,有什麼吸引我的地方?(漂亮,大)這麼鮮活這麼漂亮的鱸魚,我們到底該不該放呢?(各抒己見)

四人小組討論,等一下開個小小的辯論會,辯論時可以結合課文的語句,我看誰的嘴巴是最了不起,能把對方説得貼貼服服(要注意有自信)

指導朗讀:

同學們都很堅持自己的意見,贊成爸爸意見的同學舉手,請一同學扮演爸爸,贊成我的意見的同學舉手,扮演我。只需要讀對話,不用讀旁白。(師:你有信心説服爸爸,讓他同意你留下這條鱸魚嗎?爸爸,你會被孩子的乞求而動搖嗎?)那可要通過你們讀的語氣來告訴大家。其餘同學來噹噹小評委,看看他們讀得怎麼樣。

男女生比賽讀

四、父親的抉擇

父親的語氣是怎麼樣的?難道面對這麼大的誘惑,他一點兒也沒動搖過嗎?從哪裏可以看出來?(可默讀第10自然段)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他可能在想些什麼呢?

如果我把這條鱸魚留下,我最大的益處是什麼?(利益)

壞處呢?如果我把這條魚留下,這是我從正當途徑中去獲得的嗎?(從正當的途徑獲得的利益,我們就是違反了道德)在利益與道德面前,父親選擇了什麼?

我本來再三請求,是希望能把鱸魚留下來,可是父親下了決定後,滿懷希望的我心情會是怎樣?在課文中找出句子,體會一下。

五、小結,明理

自由朗讀第10自然段,想想:作者得到了些什麼啟示?你又得到了些什麼啟示?可以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兩個句子來説説。(四人小組討論)

誘人的魚:這個鱸魚是我從不正確的途徑得到的,你説其它的可能會與它有什麼相似的地方?(聯繫實際)

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爸爸不在場,我會不會把鱸魚拿走?連這麼小的誘惑我也抵受不了,長大了,面對大的誘惑我還有勇氣和力量去抵受誘惑嗎?

道德的`是與非:違背了道德(非)遵守道德規範(是)

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相似的誘惑嗎?

有什麼名人是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而成才的?(岳飛,華盛頓,列寧……)

儘管作者“我”捨不得放棄這條極具誘惑力的魚,但父親嚴格的教育決不允許我放縱感情,必須戰勝誘惑,把大鱸魚放回到湖中。如果沒有34年前父親的嚴格要求,就不會有34年後我的成功。一位名人曾説過: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財富。所以當你們自己具備的某些優點驕傲的時候,你應該感謝你的父母,你的師長,他們對每一件小事的嚴格要求使你如此優秀!

釣魚的啟示的兩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認識20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正確讀寫“啟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到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4、瞭解課文的敍述順序,按事情發展順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閲讀,抓住主要內容,讀懂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談話:假如,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魚,剛想拿回家,別人卻讓你放回去,你會怎樣想,怎樣做呢?讀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會得到一些啟發的。

2、齊讀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學習生字詞

易錯音:沮漪

易錯形:距(拒)紐(扭)踐(線)掙(諍)

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描寫“我”和父親神態及心理活動的句子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思考:“我”回憶了一件什麼事?為什麼每當“我”想起這件往事,內心總充滿了對父親的崇敬?

(分小組合作學習)

五、教師總結

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的內容,知道了父親在鱸魚捕撈的開放日前一個傍晚,在“我”捕撈到一條大鱸魚後讓“我”放回去的事。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作者釣魚的啟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4、檢驗自己的閲讀能力和閲讀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為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的原因。

2、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啟示,體會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月光的輝映下,靜悄悄的湖邊,知道作者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心情十分興奮。面對着大鱸魚的誘惑,“我”做出了件難的抉擇,這件事也對你有很大的啟發吧,我就讓我們一起細讀本課。

二、研讀第11自然段

1、請同學們再看題目,哪個詞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啟示)請打開書,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直接告訴你,釣魚給作者留下啟示?

2、(出示第11自然段)讀了此段,你想知道什麼?

三、研讀第4──10自然段

(一)整體感知。

1、學生邊聽錄音邊默讀邊想。

2、彙報:你讀懂了什麼?

(二)學習第4──9自然段。

1、請學生畫出描寫作者言行的句子。

2、學生彙報,指導朗讀。

3、比賽讀:你可以把“我”的心情變化讀出來嗎?

4、討論:父親為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去?

5、你同意父親叫“我”把大鱸魚放走嗎?(學生表態後,進行辯論比賽。)

(三)學習第10自然段。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10自然段,找一找這段話有沒有能説服對方、贏得這次辯論比賽的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畫上一個小問號。

2、生彙報自己找到的句子。思考重點句: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這魚指什麼?

3、討論: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

你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是怎樣做的?

4、父親怎樣教育“我”,才使“我”有所成就?(指導讀父親告誡“我”的話。)

5、聯繫父親的話,用“因為……所以……”説説作者取得成就的原因。

6、教師點撥:找出反映“我”心理活動的語句,多讀幾遍,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感悟:這“魚”就是面臨道德抉擇的各種誘惑。

7、聽了父親的話,聯繫自己的生活,或者聯繫課前蒐集到的有些名人因為從小受到嚴格教育而有所成就的故事,説説自己受到的啟發。

8、開展全班討論:“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這句話。

四、總結

面對着這樣的父親、這樣的作者,你想對他們説什麼?

五、拓展、延伸

你身邊的人對你有沒有類似這樣的啟示?蒐集有關材料,和你的小夥伴互相交流,再寫下來。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