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土地改革教學設計範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36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土地改革教學設計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土地改革教學設計範文

知識與能力:瞭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開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佈,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培養、鍛鍊學生收集整理課本圖片、歷史網站、文學作品、鄉土教材等課程資源中有關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確歷史概念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採用講授法、獨立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課內容的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中國農民在兩千多年來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終於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祖國是值得我們熱愛的。土地改革的勝利作用與抗美援朝的勝利一樣,都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還為即將到來的社會主義建設準備了條件。

教學重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佈

教學難點: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教學資源:課本相關插圖、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破題導入

1.組織學生閲讀12頁“導入框”圖文,討論回答:農民拔除原來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麼?(這片土地原先屬於地主所有,現在已經歸翻身農民所有了。)

2.承上啟下,教師講授: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過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在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裏,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裏。農民長年累月“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勤勞作,收穫物大部分要交租納税,自己所得無幾。因此,他們熱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當家作主人。誰能夠滿足他們的願望,誰就能得到他們的真誠支持。過去共產黨就是通過“打土豪分土地”、“減租減息”等政策獲得農民的支持,奪取了全國政權。當時,新解放區還有3億多人口未進行土地改革。新中國政權要想鞏固下來,特別需要這些農民的支持。本課要學習的內容就是新中國建立後的土地改革歷史,具體情況請看書。

二、自主先學、知識梳理

見《伴你學》P10“導學目標”和“知識梳理”,學生自主預習課本內容,梳理教材線索(組內可討論、交流)

三、教材挖掘、合作探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佈

組織學生集體朗讀課本第12頁“文獻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條款”,討論回答:

1.土地改革的起止時間與抗美援朝的起止時間有什麼異同?(都開始於1950年;但是,全國土改基本完成於1952年底,抗美援朝勝利於1953年7月。)

2.這次土地改革同過去的土改有什麼不同?(注意保存富農經濟,也給地主分上應得的一份土地,讓他們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義精神,減少了改革的阻力。)

教師過渡:近3億農民真正地翻身當家作了主人,將產生多麼巨大的能量?

(二)土地改革的意義

指導學生觀看《歷史地圖冊》《土地改革》圖和課本相關插圖,形象地瞭解土改經過和農民心情,通過討論加深理解土改的歷史意義。

1.土改完成後,我國的土地制度發生了什麼變化?(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農民翻身後,對於新中國人民政權的生存和發展起了什麼作用?(起了鞏固的.作用。因為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村生產力獲得極大解放,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糧食產量不斷增加,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課中反思

土地改革的意義兩點,第一點是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這一點,要通過回憶辛亥革命的成果——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分清兩者的不同。封建制度和封建帝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第二點是人民政權更加鞏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讓學生討論理解其中的含義:農民真正獲得解放是新政權給予的,農民感激政府,從而擁護政府,積極參與其中。封建土地制度摧毀了,解除了農民身上的束縛,從中可以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四、拓展視野情感昇華

以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為題,展開“接龍”活動,加深理解記憶。

延伸:調查一下,如今中國的土地制度與50年代的土地制度有何區別?

五、知識整合練習反饋

1.知識整合(板書):

(一)《中華人民你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佈

(1)1950年頒佈

(2)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3)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意義

(1)徹底廢除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剝削制度,摧毀了地主階級的封建統治勢力。

(2)廣大農民在經濟上、政治上徹底翻了身。

(3)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財政經濟好轉創造了條件。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農業生產的發展為工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廣闊的市場,為國家工業化開闢了道路。

2.練習反饋:

見《伴你學》P11-12(注:待合格學生只做其中的選擇、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