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蝶戀花柳永課件

欄目: 教學課件 / 發佈於: / 人氣:1.25W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上片寫登高望遠所引起的無盡離愁,以迷離的景物描寫渲染出悽楚悲涼的氣氛;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最後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願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憔悴。全詞巧妙地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表現了主人公堅毅的性格與執着的態度,成功地刻畫了一個志誠男子的形象。以下是小編帶來蝶戀花柳永課件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蝶戀花柳永課件

蝶戀花柳永課件【1】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品味柳永詞語言上的特點。

2.理解詞中的“春愁”所表現的情感。

3.領悟和學習詞中藴涵的鍥而不捨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

課文提示】中學語文在線

1.柳永,原名柳三變,世稱柳七、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

2.柳永是宋代著名詞人,婉約詞派的重要代表,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柳詞以描寫城市風貌見長,在宋元時期流傳最廣,對後來的通俗文學有一定影響。他的創作成就是:大量創制慢詞;白描見長;鋪敍情景;吸收口語。

3.《蝶戀花》詞牌名,取自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又稱《鵲踏枝》《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黃金縷》《江如練》等。前、後片各五句,共60字;前、後片均於第1、3、4、5句押仄韻。

【正音正字】寫出下列漢字的拼音,記住每個字的書寫要點:佇zhù  黯àn  闌lán

【朗讀課文】

【課文分析】

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

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裏,

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

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是一首懷人詞。詞人把漂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在一起,寫景抒情,千迴百折,構思巧妙。

上片,寫登樓佇望,春愁油然而生。用倚樓、細風、草色、煙光、殘陽幾個離愁的意象,組成一幅黃昏春望圖。“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高,極目遙遠。“佇倚”,可見其憑欄之久,情懷之深。結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不説“春愁”生於心田,反説它從遙遠的天際產生,不入俗套,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增加畫面的視覺性與流動感。

“草色”句,寫主人公所見之景。“無言”句,既是徒然“佇倚”的感慨,也是不見伊人的歎息。“無言”二字,勝千言萬語,似有無窮無盡思緒難於言表。

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痛飲狂歌,強作歡樂而仍覺“無味”;最終願意為“春愁”憔悴無悔,直抒胸臆,寫詞人情深志堅。“擬把”三句,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但是強作歡樂,仍覺“無味”,即無聊和空虛。可見春愁濃深、刻骨,無法排遣。

“衣帶”兩句,以健筆寫柔情。“終不悔”,表現主人公堅毅性格與執著的態度,使詞境昇華。至此,作者才透露“春愁”是一種堅貞不渝的感情。他的滿懷愁緒揮之不去,是因為他不想擺脱這種“春愁”,甚至心甘情願被“春愁”折磨,即使憔悴伶仃,也決不後悔。近代學者王國維將“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説成“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之第二境。”另外兩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妙在緊扣“春愁”,卻又遲遲不肯説破,字裏行間透露一些消息,曲徑通幽,直到最後一句,才使真相大白,給人蕩氣迴腸的感覺,有很強的感染力。詞中最能表現主人公主要情緒的詞語就是“春愁”。表現愁苦無法排遣的句子是:“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詞中表現了主人公對思念無怨無悔的句子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詞人常常借景抒情。詞中描寫景物的.句子及其表達作用是:“佇倚危樓風細細”,以美景襯托孤寂之春愁。“草色煙光殘照裏”,渲染孤寂憂愁之氛圍。

全詞成功地刻畫一個情深志堅的男子形象,心理描寫十分細膩。尤其是最後兩句,畫龍點睛地揭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概括了一種鍥而不捨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通過圖書館、因特網,瞭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思維訓練】(根據自己情況,至少選做六題)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劃線詞語。

①佇倚危樓風細細  ( 久立 )( 倚靠 )( 高  )

②望極春愁     (極目遠望)

③黯黯生天際    (沮喪憂傷)( 邊  )

④無言誰會憑闌意  ( 理解 )

⑤擬把疏狂圖一醉  ( 打算 )

⑥強樂還無味    ( 勉強 )

⑦為伊消得人憔悴  ( 值得 )

2,詞中最能表現主人公主要情緒的詞語是哪個?表現愁苦無法排遣的句子是哪個?

3,詞中哪個句子表現了主人公對思念無怨無悔?

4,分別概括上下片的內容。

5,這首詞塑造了一個什麼形象?

6,“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兩句,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7,近代學者王國維將“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説成“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之第二境。”請你寫出另外兩種境界。

8,詞人常常借景抒情。從詞中找兩個描寫景物的句子,寫出它們的表達作用。

【拓展學習】朗讀柳永的《曲玉管》,回答問題。中學語文在線()

隴首雲飛,江邊日晚,煙波滿目憑闌久。一望關河蕭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別來錦字終難偶。斷雁無慿,冉冉飛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當初,有多少幽歡佳會,豈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雲愁?阻追遊。每登山臨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

1,這首詞屬於小令,還是中調,或者長調?

( 這首詞有一百多字,屬於長調。  )

2,這首詞的內容是什麼?

( 這是一首寫離別之恨、羈旅之愁的慢詞。  )

3,這首詞的疊字在寫景抒情方面有什麼作用?

( 中片四種疊字使情景交織,融成一片。從疊字中我們能體會詞人深沉的情感。“杳杳”接前片末三字“忍凝眸”而來;“盈盈”表現出對所思之人的愛憐;“冉冉”體現杳無音信時的惆悵;“思悠悠”總結段意,與“忍凝眸”照應,寫出相思之情無窮無盡,難以排遣,並引出後片的大段鋪敍。由此可見,這首詞的疊字意象鮮明,具有強烈的情感。 )

蝶戀花柳永課件【2】

教學目標:

1、披文入情,由辭體情。

2、體味本詞的寫作特色。

課時:1節

教學方式:研習式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引:有這樣一位詞人,他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閒情致,語言婉麗。他的《浣溪沙》中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原詩: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二句,傳誦頗廣。知道這位詞人是誰嗎?對,他就是晏殊。今天,我們來學習的他另一首頗負盛名的詞作――《蝶戀花》。

二、文學常識

關於作者:

見教材P64注⑥。補充:諡元獻。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有類書《類要》,今存殘本。

三、文本研習:

1、起句描繪了怎樣的景物?這些景物帶有什麼特點?

:起句描寫了曉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籠罩着一層輕煙薄霧,看上去似乎在脈脈含愁;蘭花上沾有露珠,看起來又像在默默飲泣。|蘭和菊本就含有某種象徵色彩(象徵品格的幽潔),這裏用“愁煙”、“泣露“將它們人格化,將主觀色彩移於客觀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説,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觀的色彩。

2、第二句中,寫羅幕的“輕寒”,與“燕子雙飛去”有必然關係嗎?特別點出“雙飛”有什麼意味?

:(先説這兩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羅幕之間盪漾着一縷輕寒,燕子雙雙穿過簾幕飛走了。)

這兩種現象間本不一定存在着聯繫,但在充滿哀愁、對節候特別敏感的主人公眼裏,那燕子似乎是因為不耐羅幕輕寒而飛去的。這裏與其説是燕子的感覺,倒不如是寫簾中人的感覺――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輕寒,而且在心理上也盪漾着孤孑悽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雙飛,更反襯出主人公的孤獨。

這兩句表面上是隻寫客觀景物,實則暗含着濃濃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語皆情語”。

3、第三句“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户”點明瞭什麼?有沒有別的信息?

:這句在時間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兩點變化。一是點明瞭幽怨、哀愁是因為“離別”,二是“怨”由隱微轉為強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明月本無知無情,它只顧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該怨恨它。但卻偏要怨。這種彷彿無理的埋怨,卻正有力地表現了女主人公在離恨的煎熬中對月徹夜無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觸動。這與蘇軾《水調歌頭》:“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機杼相類。

4、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問:

⑴詞句中哪些詞與上面照應?

:“昨夜”承上“到曉”,折回寫今晨登高望遠;“獨上”應上“離恨”,反照“雙飛”;“望盡天涯路”正從上文的一夜無眠生出。

⑵“昨夜西風凋碧樹”只是眼前所見之景嗎?“凋”字如何理解?

:“昨夜西風凋樹”,不僅是登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聽西風飄落樹葉情景的回憶。|碧樹因一夜西風而盡凋,足見西風之勁肅殺,“凋”字正傳出這一自然界的變化給予主人公的強烈感受。故“凋”字既寫出了景,又道出了情。

⑶“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與上文有何關係?這句所寫的境界有什麼特別處?

:既然主人公有着濃郁的離愁別恨,就要想法排遣,於是,她“便獨上高樓”。|以上抒寫的只是憂傷低迴之音,這裏卻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一片無限寥廓的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有人説,這裏固然有憑高望遠的蒼茫百感,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但這所向空闊、毫無窒礙的境界卻又給主人公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使其從狹小的簾幕庭院的憂傷愁悶轉向對廣遠境界的騁望。所以,這幾句儘管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情緒,但感情是悲壯的,沒有纖柔頹靡的氣息;語言也冼盡鉛華,純用白描。氣象闊大,境界高遠,成為全詞的警句。

5、看最後一句。分析本句與上句的聯繫,兩個分句之間怎樣的關係?這句與上一句有某些共同點嗎?

:這句與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關係。由於高樓騁望,不見所思,因而想到音書寄遠:“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兩個分句一縱一收,將主人公音書寄遠的強烈願望與音書難抵的可悲現實對照起來寫,更加突出了“滿目山河空念遠”的悲慨,詞也就在這渺茫無着落的悵惘中結束。|“山長水闊”與“望盡天涯路”照應,“知何處”的感歎更增添了全詞悠遠遼闊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盡的情致。

四、體味本詞的藝術特色。

:1、本詞與晏殊的其它詞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間,在境界、風格上是稍有區別的。上片取境較狹,風格偏於柔婉;下片卻境界開闊,風格近乎悲壯。

2、詞中,作者用了烘托與反襯的手法寫女主人公內心的悲苦。前者如“檻菊愁煙蘭泣露”,是以悲景寫愁,與詞中人物同病相憐。後者如“燕子雙飛”、“明月穿户”,都以樂景寫悲,以雙燕、月光無情反襯女子有情。

五、課後作業:

1、有感情地背誦此詞。

2、做“學習與評價”是的有關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