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高二語文教學計劃4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5.16K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素質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高二語文教學計劃,供您借鑑。

高二語文教學計劃4篇

高二語文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亳州市教育局及本校教學工作為計劃,高二語文備課組工作計劃為參考,整體把握課程內容,從語文課程作為基礎學科的特徵出發,緊緊抓住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通過選修模塊的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紮實、穩步地推進高中語文新課程的實施。為學業水平測試打下紮實的基礎。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完成選修《古代詩歌與散文欣賞》、《外國小説欣賞》

説單元的教學主要注意把握小説的主題和情節;散文教學重點是品味散文優美的語言和感人至深的表現技巧;文言傳記閲讀在於強化字詞句的積累,提高文言文的閲讀能力;詩詞鑑賞重點在於掌握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科普文章教學重點是理清作者思路,歸納概括科普文章的論點,體會語言風格:準確、嚴密而又不乏情趣。而文言教學之積累是重點難點

三、情況分析

1、教材分析:

高二階段是高中階段比較關鍵的一年,從教材上來看,既有必修教材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也有選修教材的遷移、擴展與探究;寫作上則要求學生努力寫出有思想、有內容、有情感、有見地的文章,在四個方面上下功夫:緣事析理要深刻,謳歌親情要充實,鍛鍊思想有文采,注重創新寫新穎。寫作要求更高,既解決“寫什麼”,又指導“怎麼寫”,利於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2、學生分析:

學生在現階段,語文基礎知識掌握不太牢,課外遷移不夠深,進入高二下學期,閲讀和寫作能力都還有待加強。雖説經過一個半學年的學習,但學生的語文學習還比較被動,語文基礎知識參差不齊,整體閲讀能力還可以,但學習習慣還不是很主動,上進心有個別同學不太強,任務還是比較艱鉅的。

四、具體措施

1、提高備課質量,學習新大綱,鑽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體現知識和能力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和優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2、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

3、充分利用好教學時間:利用好早讀課的語文朗讀,提出朗讀要求;課前開設三分鐘積累成語或小演講等活動。

4、強化語文知識的積累,為下階段準高三預複習打下堅實基礎。

大量閲讀報紙、雜誌、名著等有益內容,每週閲讀五千字量以上的課外書(三篇經典美文),摘記佳作精彩片斷內容不少於五百字,堅持寫週記隨筆,堅持美文鑑賞,最大限度地拓寬學生視野。

除此還包括:初、高中課文背誦篇目識記,課外詩詞名句的積累;文學常識、文化、文史常識的積累;語音、成語的積累與運用。班級、小組經常進行古詩文背默、精美文章、練字書法比賽。

5、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繫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受用,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6、寫作教學:

作文訓練以隨筆和大作文兩種形式為主,寫作內容有任務性和隨意發揮相結合,主要訓練議論文和散文,倡導抒寫真情實感。大作文一月兩次統一命題,統一批改,以期提高寫作能力。

⑴以學生的寫作實踐為主,適當加以必要的寫作指導,其中多以審題立意、構思為主。

⑵結合山西高考實際,順應寫作變化,適當借鑑和吸收新的技巧和做法,讓學生盡情寫作,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

⑶每月進行三次作文訓練,兩次為學生自己練筆,兩次為正式限時作文,老師認真批閲,或師生共同批閲。

五、教學進度(以一中南校進度表為參考周)

第1—2周、入學測試及試卷講解分析4

作文輔導2、《項羽之死》3、《阿房宮賦》3

第3—6周、古代散文閲讀鑑賞

《六國論》、4

《伶官傳序》2

《祭十二郎文》4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2、單元測試及講解4

作文輔導2、作文輔導2、月考及分析4

第7—8

諸子散文、第一、二單元、作文輔導2

第9—10周

諸子散文第三、四單元教學、期中考試及分析

第11—13周、諸子散文、第五、六、七單元教學

第14—16周、月考及分析、高考、中考

第17—18周《外國小説欣賞》12

第19—20周、複習迎考、學業水平測試

高二語文教學計劃2

一、教學課程任務。

上完《中國古典詩歌散文》一書,上《中國古代小説》的部分篇目。

全力複習必修(1—5)的所有內容,全力準備學業水平考試。

以教材為依託,基本完成高考一輪複習的大致內容。

二、課堂教學:

向45分鐘要質量。

每節課保證講課時間不超過20分鐘,8分鐘的課堂練習,7分鐘的學生講解或者訂正,將高考一輪複習內容貫穿其中。

8分鐘練習具體內容為:

1、3月着重為字音字形題,病句連貫題的,成語文學常識題的綜合考察。

2、4月着重成語題和名句題的考察。

3、5月着重考察文言文現象的

4、5月文言現象的考察,每天5道題目。

5、6月古代詩詞的考察。(每天一首)

6、6月現代文閲讀(小説閲讀,人物傳記閲讀。)

7、7月整套試卷複習,期末考試和學業水平考試。

三、語文活動。

1、3月,學霸考霸評選。

2、4月,讀書會,評出書香小組。

3、5月,語文基礎知識大賽,評出優秀個人。

4、6月,作文大賽,選出推出去參與比賽。

四、每週一次週記,兩週一次作文。

天天做,週週清,每天爭取學生拿出語文書,主動拿出語文書,喜歡拿出語文書。

五、自身修養。

1、加強繼續教育的培訓。

2、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寫作上能教學生學寫,自己提筆就寫,讓學生讀,自己就先讀的好習慣和好習慣。

3、撰寫科研論文,至少發表一篇。

4、參與課題研究。

5、積極閲讀關於教改的相關理論知識並踐行教改新理念。

高二語文教學計劃3

高二下期就教材本身來看,仍然是以文學作品的閲讀欣賞為主,在高三冊詩歌散文賞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於文學作品的鑑賞能力。因此我們的教學重點要放在對現當代小説和戲劇的閲讀賞析上,當然也涉及古代小説、外國小説,古典戲曲和外國戲劇。由於文學作品的鑑賞實際上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卻具有某種未定性和摸糊性,因此,集體備課就顯得尤其重要。全組成員要繼續學習新大綱,鑽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加強備課組內的集體備課活動,保證備課的時間和質量,備課中,重點考慮對教讀課的處理,特別是對新教材的教法,要認真把握。

同時,我們考慮到閲讀文學作品,課堂上可能會很熱鬧,如果學生忽略了對內容的整體把握,不能細緻地體味語言的精妙,讀了之後,或許談不上實際的收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詞語的'教學,配合第二教材學習,通過對在具體的語言環境的詞語的把握,強化對語言的感受,從而達到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要特別注重閲讀和寫作這兩個環節。

教材處理仍然採用3+2的模式。考慮到對小説和戲劇的處理方法要進一步進行探討,故把古代散文小説放在前面上,單元順序調整為六、一、二(上半期),四、五、三(下半期)。具體安排見後。

1、本期擬做大作文5次,練筆不少於20次。自辦語文報一期(5月1日)。每週五篇讀書筆記。每週一次基礎練習(週六)。綜合練習三次。標點和錯別字競賽練習一次(3月初)。年級話劇匯演一次(分兩輪完成),準備工作上半期進行,分組安排任務,劇本可以選傳統劇目、課本上的、讀本上的、自己改編的課本劇、創作的劇本均可。一學期自選《教本》和《讀本》上小説或戲劇,寫兩篇鑑賞文章(與大作文練習結合)。每週一次讀書(包括研究性閲讀論文、語文報處理)、練筆交流、或小説戲劇鑑賞活動。

2、按照年級的統一安排,仍開設星期五選修課,內容為名著和電影欣賞。

3、按照學校的統一安排,開設星期五社團活動課,內容為國學基礎。

4、配合文學社的工作,鼓勵同學給《朝花》、《七中報》及校外報刊投稿,每位教師每學期負責給《朝花》推薦兩篇好作文。

5、根據新教材的編寫體例,把教本上的"寫作"內容與學生練筆結合。

6、認真評閲“研究性閲讀論文”,做好篩選、評判工作。

下面是各單元教學進度的基本安排:

1、課時進度:全期新課授課為20周,每週以5課時計,共100課時,具體分配如下:

“教本”課文作文“讀本”安排機動

60課時15課時20課時5課時

1——6單元各10課時;作文寫作(含課文知識)2課時,評講1課時;讀本配合“教本”6個單元,各單元安排了3——4課時(共20課時)。

2、單元備課計劃

第一單元欣賞中國現代小説和外國小説。學習這個單元,要欣賞小説的人物形象和語言。欣賞人物形象,要注意情節、環境與人物的關係,注意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欣賞小説的語言,要注意語言運用的技巧,以及在塑造人物、表現主題、渲染環境等方面的作用。整體安排10課時。

第二單元這個單元繼續欣賞我國現代小説和外國小説,並欣賞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當代小説。欣賞重點是小説的主題、結構和人物描寫技巧。把握小説的主題,要從感受小説的藝術形象出發,聯繫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家的創作意圖,進行具體分析,不要簡單地記誦一些抽象概念。整體安排10課時。

第三單元這個單元學習中國古代小説。這個單元的學習香點是鑑賞古代小説的人物形象和語言。所選四篇小説,有三篇是古代白話小説,《失街亭》則是文白結合的小説。學習本單元,還要注意古代白話的特點。整體安排10課時。

第四單元這個單元學習中國現當代戲劇和外國戲劇。閲讀劇本,要品味個性化和富有動作性的人物語言,把握尖鋭集中的戲劇部突,認識劇中人物的命運,瞭解人物性格是怎樣在矛盾部突的發展、變化中得到展現的。同時組織學生排演話劇,使他們有具體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整體安排10課時。

第五單元這個單元學習中國古代戲曲。本單元重點欣賞中國古代戲曲的語言和藝術手法。中國古代戲曲多用口語,曲詞,具有很濃的抒情性和音韻美,並常常運用浪漫主義以及借景抒情等藝術手法,學習時要注意認真體會。整體安排10課時。

第六單元這個單元由兩篇古代文言散文與兩篇古代文言小組成。學習這個單元,要加強自學,藉助工具書,讀懂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欣賞作品的情節、形象和語言。欣賞中要展開想象,進入作品創造的藝術天地。整體安排10課時。

3、作文五個單元,根據課本作文訓練要求、結合高考、針對學生實際進行綜合考慮,作好中心發言,擬訂參考題目1—3個。擬作大作文5次,總課時為15課時。

4、《讀本》上的小説和戲劇很多,將《讀本》的閲讀與課內閲讀適當配合,擴大學生的閲讀量,力求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以課文為例子和憑藉,舉一反三,提高語文能力。教師要在閲讀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通過廣泛閲讀,真正達到量的積累。

高二語文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語文科組工作計劃為參考,落實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增加課外閲讀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和閲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為高三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二、教學內容與工作重點

(一)教學內容:本學期重點開設《唐詩宋詞元散曲》,選教《傳記選讀》《中國現代散文選讀》《論述文選讀》的部分篇目。

(二)工作重點:

1、發揮備課組力量,提高備課質量,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和優勢。

2、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加強常規工作的落實和檢查,並有階段性檢查小結和整改措施。

3、以“閲讀”和“寫作”教學為抓手,帶動其它方面的教學工作。

4、強化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

5、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

三、具體措施

1、落實集體備課

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同心協力,充分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實行資料資源共享,按照學校要求,每次備課都要有中心發言人,詳細解説自己備課部分的重點、難點、疑點,要提出教材處理意見。備課組在聽取這些意見後細緻討論,達成共識。

備課做到四個落實:課件、教學設計、配套習題、相關資料。

2、常規工作的落實和檢查

教師每堂課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對學生的每次作業、小測要認真檢查,批改,及時反饋。本學期安排4次階段性考查(月考、中段及期末考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新授課與專項訓練相結合

1)本學期主要開設的是《唐詩宋詞元散曲》(《傳記選讀》也相對較多),在新授課過程中以繼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以“廣州市高二古詩文閲讀競賽”為契機,在加強古詩文學習的基礎上,結合課本中“唐詩”“宋詞”兩個板塊的內容讓學生能自如應對簡單的古詩詞鑑賞題並在古文閲讀理解能力上有一定提高。

2)強化基礎知識的鞏固,將旨在開拓學生寫作思維的課前演講與語言基礎、語言表達、古詩文閲讀(包括默寫)的練習融入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好成語、熟語、寫作素材等的積累工作,利用好摘抄本。

3)繼續加強議論文寫作的指導和訓練。每兩週安排一次作文講練課,將議論文寫作指導形成序列。

4、充分運用教學資源展開教學。例如配合《唐詩宋詞元散曲》的學習觀看《唐之韻》《百家講壇》等,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認識。配合《傳記選讀》的學習,閲讀相關人物的傳記,激勵學生的鬥志,樹立遠大的理想。

5、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推薦《讀者》《雜文選刊》《美文》《看天下》《鳳凰週刊》等,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