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後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86W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篇課文為我們敍述了季羨林先生在德國留學時的所見所聞,文字簡練優美。通過描寫德國人種花的與眾不同,突出他們每個人都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也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將自己的花種在臨街的窗户外面讓別人看。全文充滿了作者的真情實感。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後教學反思

研讀了幾遍課文後,我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能夠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奼紫嫣紅、花團錦簇、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德國奇麗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風情;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在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在設計教學時,抓住“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這一單元主題,讓學生形象地認識德國街道上花團錦簇的景色,再從“脊樑”一詞抽象地感受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品質。

教學反思

本課在教學中我的閃光點有以下幾點:

1.整體感悟,抓住單元主題直奔重點,層層突破。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質疑,然後抓住單元主題,即瞭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風情特點,也就是作者四五十年後到德國故地重遊發出的讚歎“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一句的學習,進而突破其他內容的學習。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重點問題──作者在德國看到了一種怎樣奇麗的景色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體會,感悟到生活在德國的人們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裏,聞着花香,聽着鳥語,望着一朵朵、一簇簇的鮮花,真是一種美的享受。走在這樣的街道上會令人心曠神怡、心花怒放。同時讓學生閉眼聽朗讀想象奇麗美景。我在引導學生學完這一部分後,再放手讓學生自學民族奇特這一部分,還相機引導學生感悟並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第3自然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然後抓住第4自然段中的.“變化是有的,但美麗並沒有改變。”讓學生感悟美麗背後更深層的含義,體會作者的夢究竟寄託着他什麼樣的期待。這一思路是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順序層層展開的,體現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認識過程,從而引導學生潛心思考,

2、以讀為本,層層推進,讀中激情。

“以讀為本”是閲讀教學的基本特徵,教學中我圍繞中心問題反覆研讀課文,將重點段句的朗讀與悟情有機融為一體,努力遵循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在品位的基礎上讀,在讀中進行想象,通過這種“層層推進”的“階梯式”感情朗讀訓練,力圖使學生融入作者的情感,把學生領進濃濃的詩意境界,讓學生把心境和感受讀出來,做到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3、延伸夢的內容,再次感受德國人無私的境界。

課文的結尾季羨林爺爺説:“我彷彿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我抓住夢讓學生暢所欲言,讓他們明白這不僅是季老彷彿進入夢鄉,陶醉於鮮花豔麗之中,沉浸於思鄉情緒之中,更是寄託着季老想讓我們中國人也擁有德國人民的這種境界,希望祖國人民也相處得這樣和諧。讓他們明白在美麗的鮮花背後還隱藏着這麼多美麗的東西,還隱藏着作者的一種殷切希望,難怪三十五年後季老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時會感慨萬千。

在教學中我認為還有待改進的地方:

1、在指導朗讀上,自己只注重齊讀,沒有給好學生提供表演的平台,也沒有給差學生鍛鍊的機會,學生朗讀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因此有的學生在“濫竽充數”,應該多給優秀學生和潛能生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以提高學生整體的朗讀水平。對於朗讀的指導,自己做得還不到位,體現德國奇異景色的那一部分,我雖有範讀,但我在讓學生齊讀時,學生把我標出的重點詞讀得聲音非常大,以示重讀。但我們知道重讀不只是只有大聲讀,只要能體現出這幾個詞語,體會到景色的美,輕聲也可以。這與平時自己對學生的訓練不到位有很大關係,以後應多注重對學生進行朗讀技巧的指導。

2、自己的語言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沒有行雲流水般的自然與灑脱,有時甚至有些羅嗦。有些過渡的語言還不是很自然,有些牽強。對學生説的話,我的評價性語言不夠準,不夠活,有時乾脆什麼也不説,沒有適時地將學生的心靈喚起,適時地激勵和喚醒學生的求知慾。我想我應該豐富自己的內涵,不斷學習、讀書,積累自己的語言。還要傾聽學生的回答,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用寬廣的胸懷和博愛去引導學生的思想。

總的來説,這節課雖然還存在這樣那樣的遺憾,但我覺得自己今天的表現還是不錯的,比較親切、和藹。學生積極性也較高,發言也還不錯。自己的教學設計比較適合自己和學生,條理清晰,能抓住文章中“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展開分析,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學生也在感受語言、品讀語言、感悟內涵,在朗讀中感知文章,感受作者的心理和心情,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美麗和寫作特點,在朗讀中積累語言,在朗讀中與文本和作者產生了共鳴!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