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大班語言祕密教學反思範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95W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祕密教學反思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語言祕密教學反思範文

大班語言祕密教學反思1

本節課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在集體面前的表現慾望強烈,踴躍作答。幼兒對8張表情娃娃的卡片表現出很大的興趣,而有一張表情娃娃的表情老師一開始出示給孩子看時,根據教材的指導,是説“生氣”,但孩子們都説是“難過”,而我如果不是按教材的指導,我也認為該娃娃卡片的表情是“難過”,因此在孩子們的一致認同下,我們就共同歸結此娃娃卡片的表情是“難過”。

在第二個環節——分享與交流中,教師逐一出示不同的表情娃娃,採用舉手回答的方式讓幼兒説説什麼時候會有這樣的表情,分享自己不同的心情故事;大部分孩子們積極舉手作答,踴躍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不同心情故事。如:“難過”這一表情,吳梓小朋友説出了:“我的奶奶死了,我很難過。”麥可可説出:“我心愛的玩具不見了,我很難過。”在這個環節,看出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比以前進步很大,多數孩子在集體面前的表現慾望也很強烈,可見,這節課的內容孩子是喜愛的。

在第三個環節——對號入座中,我採用了開火車輪流回答的形式,每次出示一張圖片,我輪4個孩子為圖片的小朋友配上表情娃娃,並説出自己的判斷理由,個別不積極回答的孩子,在老師的要求下,必須作答。在硬性的要求下,雖然,個別孩子站起來後,還要想一想,但孩子們都能為圖片配上表情娃娃,並説出理由,膽子稍微小點的孩子因此得到了鍛鍊,我也及時給孩子鼓勵和表揚。同時,在輪4個小朋友配上表情娃娃後,如果還有哪位小朋友有不一樣的想法,可以舉手回答,這樣一來,有不同想法的孩子又有了表達的時間和空間,其他的孩子也因此看到、並感受到別人積極的情緒和不一樣的思維。

由於圖片較多,孩子對這節課的內容較感興趣,一節課上了較長的時間——45分鐘。部分孩子的表現欲太強,在沒輪到或老師沒請他回答的時候也會搶着作答,所以課堂氣氛活躍的同時讓我還是覺得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夠。這節課後,讓我思考——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在課堂上有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由此,我也看到了對幼兒的禮貌教育——安靜、認真地聆聽也是在今後應該加強的。

大班語言祕密教學反思2

第二次組織大班語言活動《母雞蘿絲去散步》,雖説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孩子,但活動的效果還是比較相同:孩子們神情投入、猜想積極、笑聲不斷……如此情境也勾起我對活動的梳理想法,趕緊通過文字的梳理留下設計活動時的思考痕跡。

對教材的分析:

《母雞蘿絲去散步》講述的是母雞蘿絲在農場裏散步時和一隻狐狸之間發生的故事。繪本的最大特點是:情節曲折:母雞蘿絲悠然自得地去散步,繞過池塘、翻過草堆、經過磨房、穿過籬笆……兜了好大一個圈子,它又悠然自得回到家中,可它完全不知自己的身後正緊跟着飢腸轆轆的狐狸,一直在伺機而動,卻又屢屢失手。畫面精美:雖然只有寥寥數十頁畫面卻形象的刻畫出故事中的兩個角色的形象特點,看狐狸的身形,一會兒緊弓,一會兒甩到了天上,一會兒又一個倒栽葱。再看它的表情,那雙會説話的眼睛把它的狡猾與貪婪全都寫在了臉上……。與狐狸相比,只能用“呆若木雞”這個詞來形容蘿絲了,它從頭至尾都保持着一個姿勢,永遠半閉着眼睛,永遠那麼不緊不慢地走着。蘿絲和狐狸一前一後,一個邁着大步神閒氣定,一個張牙舞爪卻又總是醜態百出,共同演繹着一場熱鬧的情境喜劇。也正因為有了這麼一個形象的對比,讓整個故事也變得更加幽默有趣。笑點不斷:繪本將無聲的故事變成了一個笑聲不斷的喜劇,甚至還給孩子們設計好了笑的時間:當釘耙砸扁狐狸的鼻子時;當狐狸一頭栽進池塘裏時;當狐狸扎進乾草垛裏時;當狐狸被面粉埋住時還有當狐狸摔到手推車裏,手推車載着狐狸撞翻蜂箱、狐狸被蜜蜂追得抱頭鼠竄時……

對目標的定位:

對教材進行分析之後會發現,雖然此故事情節簡單,僅用很少的文字介紹了母雞所經過的地方,但是故事情節曲折、畫面精美,能讓幼兒在觀察中展開想象、大膽講述,有助於豐富幼兒的語言,開拓幼兒的思維。同時,故事誇張幽默,笑點不斷,在閲讀過程中能讓幼兒產生閲讀愉悦。因此,將目標定為:

1、欣賞閲讀繪本,能根據繪本畫面的細節大膽想象、講述。

2、體驗故事情節的曲折與幽默,進一步產生對閲讀圖書的興趣。

對對策的解讀:

更了更好地達成目標,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繪本閲讀的特點,本活動主要採用了以下兩個策略:

其一、把握閲讀節奏,在收放適度中促進觀察、想象與講述。

什麼時候需要教師帶領幼兒集體閲讀?什麼時候又該放手讓幼兒自主閲讀?節奏的把握是閲讀成功的關鍵。活動一開始就設置了場景細讀,這段細讀足足用了五六分鐘的時間,帶領幼兒對農場內的地方、物品等進行細細觀察解讀,因為主人公母雞和狐狸的所有故事都發生在這一農場中,對農場有一瞭解是順利進入後面閲讀的關鍵。緊接着就是畫面二到七的集體閲讀:母雞散步時的心情與姿態;緊跟其後的狐狸表情與心理;狐狸出其不意被釘耙撞到;母雞繞過池塘,狐狸撲空掉進池塘。此環節的集體閲讀,通過教師有意識的設問,幫助幼兒瞭解母雞與狐狸的各自特點(母雞的昂首挺胸、神閒氣定,狐狸的賊頭賊腦、眼中只有母雞、醜態百出)以及他們發生的故事,並將一些閲讀方法滲透其中,如觀察畫面的順序、細緻觀察畫面的每一部分、根據表情猜測人物的心情與想法、圍繞人物進行情節想象等,細讀與集體讀可謂是收,是埋下伏筆,做好鋪墊。在幼兒奠定了一定的閲讀經驗,對繪本故事有一初步瞭解之後接下來就是四個畫面、情節的自主閲讀。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是讀圖畫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圖畫中表現出來,那麼孩子的眼睛就會發現它們,孩子就能讀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意思。因此,此環節的放,為孩子創設了充分自主的環境,讓他們藉助前面積累的閲讀經驗,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想象,大膽猜測講述故事可能發生的情節。在自主閲讀後的交流中,孩子們也可以從同伴那裏學習觀察的方法,分享對內容的理解。

其二、融入動畫表演,在動靜互補中提升感受、理解與表現。

在幼兒期,各種表現形式的自然融合是學習活動的最佳環境,它能使學習更加自然、更加容易,更加活潑多樣。

大班語言祕密教學反思3

一、教師引導、鼓勵不夠

在生生互動這個環節,我讓幼兒之間推選出一個代表講述最有趣的故事時,幼兒表現出膽怯,不主動,都想把這個任務推讓給別人,就是被推選上去的幼兒也是硬着頭皮去講,講述的時候也比較拘束,不敢大聲的説,語速很快,平淡,情節的描述也不夠生動,講完後猶如釋重負的感覺。看到這樣的情景非常詫異,這與《綱要》中要求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精神相差甚遠,當時我在眾目睽睽之下,顯得很緊張,一時忘了作為教師,該有的隨機教學的能力。説出的話也顯得生硬,沒有用積極的語言進行引導。那一幕令我久久思索這和教師的引導和鼓勵有關。我在活動中沒有很好的關注孩子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沒有察覺到他們的需要,沒有及時的鼓勵孩子積極的表達。沒有很好的體現《綱要》的精神,在活動中做孩子的支持者,參與者,引導者。

二、在師生互動環節,孩子和老師之間有比較好的配合。

通過我有感情的將故事講述給孩子們聽,讓孩子體驗了故事的美感,以及感受到平面成像的科學道理。使得孩子的興趣頓時上升,我感受到孩子的配合,緊張情緒也消除了,帶着輕鬆的情緒與孩子在聊天式的提問中,孩子們積極動腦筋,爭先恐後的回答而且還運用了很多豐富的詞語,活動達到了高潮。

三、活動前的準備不夠充分。

最後一個部分我想讓孩子從歌曲中體驗小熊遇事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本來也是這個活動的亮點,可是在活動中,效果沒有體現出來。這和我活動前的準備不夠充分有關。在活動前我自認為《吉祥三寶》這首歌曲應該是家喻户曉的,孩子也應該很熟悉,所以在平時我也沒有花時間讓孩子去感受這首歌曲。在活動中,反應出孩子們對《吉祥三寶》旋律還不夠熟悉,另外我自己也省略了互動對唱的環節。所以這個部分沒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

我按照《綱要》的精神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樂趣。由於我情緒緊張,使得我説話就象背書一樣,所以自己講了什麼,提出了什麼要求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引導的過程語言不夠精練,話説不到點子上,關注啟發孩子方面也做的不夠,顯得孩子不夠配合,使整個教學活動的氣氛都不夠活躍。

通過這個研討活動,使我進一步深入理解了《綱要》的精神,讓我在“集體活動中如何準確把握活動目標”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以《綱要》的精神為指導,努力將理論的精髓,轉化為實踐行為。

在活動後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深刻反思,整改方案如下:

一、進場部分。將原來的律動換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入場。

二、圖片的改進。圖片增加了兩幅,更好的體現了故事情節。在入場後請孩子集體觀看圖片,把看見的記在心裏,激發的孩子接下來排圖講述的興趣。

三、由原來推選代表上來講述故事改為孩子自願上來。這樣更好的發揮每個孩子的主動性,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寬鬆自由的表現環境。

四、幼兒在傾聽完我的講述後,設計的一些問題更精練了。避免我在不知不覺中説教成分會加重,重新設計後的問題能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有機的和平時生活經驗相結合,發散孩子的思維。讓孩子通過説,去體會從中的科學道理,以及人生態度。

五、結尾部分,將歌詞重新的創編,圍繞着小熊三次撈月亮所用的道具進行修改,讓孩子在課後多熟悉這首歌旋律。

大班語言祕密教學反思4

三月份,我參加了山陽縣幼兒園教師教學能手大賽活動,從中汲取了許多寶貴的教育經驗,進一步開拓了視野。總之,此次活動的參與使我受益匪淺。

我講的是大班語言第十課詩歌《搖籃》。詩歌《搖籃》是一首很優美、很容易讓人產生遐想的詩歌,其語言精練,以重複性的結構形式抓住搖籃這一關鍵點,通過奇妙別緻的想象,將“大海”、“天空”、“花園”、“媽媽的手”這些美好的景物比喻成“搖籃”,描寫出了小寶寶們分別在不同的搖籃裏睡着了的那種寧靜、温馨的意境。要想讓幼兒理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就必須對詩歌中所提到的各種景物有所瞭解,知道它們之間的依存關係。這是理解詩歌的知識基礎,也是本次活動課的關鍵。

針對詩歌《搖籃》,我設計出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學環節和目標,我的教學目標是:

1、引導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初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激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想象力、審美能力等。

3、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運用圖片和已有經驗進行詩歌仿編。

《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這一目標,還提出了“讓幼兒想説、敢説”的要求。大班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初步發展,具備了學習《搖籃》這首詩歌所要求的類比、遷移能力。在活動中我運用了引導性啟發,充分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藉助音樂、動作、語言、圖片等多種方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美好的意境,發揮孩子的想象,讓幼兒獲得了滿足。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性較高,學習效果較好,達到了預期的活動目標。現就語言活動《搖籃》作如下反思:

一、圖片貫穿詩歌內容的始終,讓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綱要》指出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的快樂。在活動中,我根據詩歌的內容,繪製了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四個大搖籃,以及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小寶寶圖片,形象生動的再現了詩歌的內容,幫助幼兒從直觀的視覺上感知詩歌的意境美。

二、把詩歌和音樂進行有機整合。

活動導入時,搖籃曲的欣賞使幼兒很快進入音樂優美的意境,能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基礎。配樂詩朗誦把詩歌與音樂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讓幼兒體會到詩歌寧靜、温馨的意境,從而被陶冶,同時音樂使詩歌的情感得到昇華,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兩次的配樂朗誦欣賞,使幼兒對詩歌的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最後在背景音樂的伴奏下師生集體有感情地朗誦表演,使詩歌與音樂再度交融,充分實現“我、詩歌、音樂”的共鳴。

三、感受音樂,體驗情感。

從開始環節聽音樂説感受、用肢體語言表達情感,到教師提出:白雲為什麼是“輕輕飄”?浪花為什麼是“輕輕翻”?風兒為什麼是“輕輕吹”?歌兒為什麼是“輕輕唱”?等問題後,引導幼兒積極思考、討論、模仿,發展了幼兒思維的廣闊性,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使情感體驗更加深入。

四、視、聽、講結合。

形象可愛,色彩鮮豔的圖片和小圖片的巧妙使用,都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讓幼兒先欣賞。然後找出相對應的搖籃和寶寶,發展了幼兒的記憶回放能力,幫助幼兒完整梳理了詩歌內容。教師有針對性的提問,如你聽到搖籃這首詩歌裏,什麼是搖籃,搖着哪個寶寶,創設了自由寬鬆的語言交流環境,加上教師鼓勵、支持的語言,激發了幼兒想説、敢説的願望,激起了幼兒朗誦的慾望,激發了幼兒朗誦激情,在朗誦詩歌過程中,教師富有感情的語言、表情、眼神和肢體等動作,讓幼兒不知不覺中進入到了美妙的境界中,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促進劑。

五、不足之處。

在詩歌創編中,原有環節中小圖片的使用可以幫幼兒突破創編詩歌的困難,但有一些限制幼兒的思維。欣賞詩歌的次數略有欠缺,沒有充分發揮彩色文字的作用,而創編環節的時間把握稍顯不足,使幼兒的創編活動不夠盡興。特別是仿編詩歌的第三句較難,有的忘了編,有的不知添加什麼才能使搖籃搖起來。作為老師的我也不能很廣闊的想到很多,只有少數活潑的小朋友創編得很好。分析原因,仿編詩歌的第三句是難點,這和孩子本身的經驗不足有關,在上這節課時,可多觀察、多引導幼兒去學習。

總之,教學課中有得有失,但通過這次活動,我有信心,繼續加強學習,閲讀更多的教學、教育理念,更好的借鑑別人的優秀方案,提高自身素質,爭取在教學活動中尋找到自己的一片廣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