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大班的教學反思範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3.34W

作為一個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自己在教學行為中更應大膽創新。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的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大班的教學反思範文

篇一:大班的教學反思範文

<區角活動>

區角活動時,兩個幼兒為了一個玩具爭了起來。由於活動時間臨近結束,我沒有出面干涉。在講評時,我把剛才看到的一幕告訴了全班小朋友,並組織幼兒討論一個玩具大家都想玩怎麼辦 幼兒反應積極,都舉起小手。然而,他們的回答大同小異:我謙讓,讓別人先玩。雖然我進行了引導,但仍沒有幼兒講出別的辦法。我詫異:這是他們真實的想法嗎 要知道,他們還只是五六歲的孩子!當我再次審視孩子們時,發現那一雙雙本應天真無邪的眼睛中流露出與他們年齡不相稱的順從。無可否認,謙讓是一種美德,但它絕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假如我們的教育只能使孩子違心的謙讓,那它不是教育的失敗嗎

我決定展開主題活動,讓幼兒想出更好的辦法,既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又不傷害別人。在我的啟發下,幼兒提出,可兩個人一起玩、輪流玩,也可用交換、競賽等方法確定玩者。我鼓勵幼兒大膽地把這些經驗運用於實踐。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張釗想用趙—巖手裏的水彩筆,就拿了自己的書去跟他交換。趙—巖當時正畫得起勁,沒有答應。張釗不死心,耐心的把自己的書一頁頁翻給趙—巖看,還不停地介紹自己的書怎麼有意思。終於,趙—巖被吸引住了,同意了交換。

看着滿心歡喜的兩張小臉,我忽然覺得,教育不就是培養一種生活智慧嗎 當我們的孩子運用這些智慧輕鬆自如的面對生活時,他們肯定會更快樂、更自信。我想,這也是教育對多元化世界的一種應答。

區域活動時,小朋友們邊建構邊交流,心情非常愉快。王志偉小朋友突然抬起頭,好奇地問:老師,‘節約’是什麼 是不是男人和女人約會 接近學期尾聲,我也發現小朋友們似乎成熟了許多,對男女性別特別敏感,常常發現或是男女生勾肩搭背,或是偷偷地親一下臉,特別是王志偉小朋友,也許是家長不太管的原故,也許是言情電視看得太多的原故吧,他總是抱住幾個漂亮的小女孩時不時地親一下,所以他竟會把節約當成是男人和女人約會,教學反思《幼兒園大班教育反思》。這是一個很好的隨即教育機會,活動結束後,我就讓孩子們一起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我在黑板上大大地寫了兩個字節約,我問:小朋友,你們認識這兩個字寶寶嗎 大家齊聲説:知道,是節約。我又問:節約是什麼意思呢 這下象打開了話匣子,有的説:節約用水,就是用水省一些。有的説:節約用電,就是要隨手關燈、關電器。又有的説:節約用紙,就是不要浪費白白的紙,也就保護大樹了,因為紙是用大樹做的。我又問:那又為什麼要節約用水、用電、用紙呢 這時馬昕宇臉上非常嚴肅地説:昨天,我在電視裏看見,有一個地方沒有草地、大樹,不下雨,好久沒有水了,大家快要渴死了,他們就派了五個人去尋找水,結果四個渴死餓死了四個人,回來了一個人,而且也沒有找到水,幸虧科學家來到那裏考察後,用一架大機器鑽開地面,才在很深很深的地下找到一點水,後來他們每天用水非常節約,一個小孩不小心打翻了半碗水,大家都狠狠地批評了他一頓。這個故事一講馬上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周稜説:剛才,沈一成就用手指摁住水龍頭,浪費了很多水。周之惠説:趙玲今天畫畫用了六張紙,每張紙上都畫了幾筆。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小朋友把平時看到的不節約的行為都一一例舉,説着説着,小朋友們還意識到時間也應該節約,節約(珍惜)時間會學到更多本領。

可是當孩子們分散活動時,王志偉又輕輕地跟我説:老師,媽媽就是跟爸爸説———你再這樣下去,你就去‘節約’吧。我聽了馬上意識到剛才理解錯了,王志偉媽媽指的是節育而不是節約(可能他媽媽普通話不太準)。這該怎樣給孩子解釋呢 我隨手拿起一本《袋鼠媽媽的故事》書,跟孩子説:你看袋鼠媽媽的袋子裏裝了幾隻小袋鼠呀 一隻。對呀,多生了寶寶媽媽的袋子就裝不下了,你媽媽生了哥哥和你,要好好照顧你們,他們也感覺很累了,所以媽媽認為生孩子也要節約,不能再生了,你懂了嗎 王志偉歪着小腦袋想了一會兒,點點頭説:老師,我懂了。雖然看上去,有些似懂非懂,但是我相信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這個難題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會清楚的。

篇二:大班的教學反思範文

<排隊問題>

每次帶孩子到户外活動時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佔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老師牽手當小班長,以“老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發現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滿足孩子們的心願,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站隊前,我對孩子們説:“請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孩子們高興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們身邊,一一握一下他們的手,親切地在他們的耳邊説一句:“你的小手真乾淨”。或者説:“你的小手熱乎乎的……”孩子們笑了,高興的也在我耳邊説一聲:“你的手也熱乎乎的。”或者説:“你的手和我媽媽的手一樣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隨後臉上露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我説:“站隊吧!”話聲剛落,孩子們個個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對,沒有搶排頭的了。先搶一陣,再站隊的現象徹底地消失了。

“一個好的教育家,應該是半個心理學家。”此時,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孩子們搶排頭,主要是想站在老師身邊和老師親近,引起老師的注意,通過皮膚接觸,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愛。老師主動給孩子們一些撫慰性言語和動作,是迅速縮短教師與孩子們的距離,親近孩子們,滿足他們願望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