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6.38K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半截蠟燭》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5篇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

課文《半截蠟燭》描繪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但它無時無刻不給我們以緊張激烈的感覺,讓我們觸摸到人物的內心世界。這節課主要通過揣摩描寫人物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詞語和句子,領悟主人公的精神品質。

一、扶放結合,自主學習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着重引導學生重點研讀在危急關頭伯諾德夫人是如何和德軍進行周旋的,讓學生學會通過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情,一步步走進人物的內心,進而讓學生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學習傑克與傑奎琳是如何和德軍進行周旋的。

二、以讀促悟,以悟導讀

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採用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祕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着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

在教學中反覆出現,引導學生想象傑克和傑奎琳在與德軍周旋時內心在想些什麼,體會人物的複雜的心理活動。感悟課文文字中藴涵的豐富的人物內心心理活動,營造出一種緊張激烈的戰鬥氛圍。進而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為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安危而擔心,感受危機的一波三折,領略伯諾德夫人一家在面對危機時沉着、冷靜、機智、勇敢的品質,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2

課文《半截蠟燭》,生動地描繪了一場緊張激烈而又沒有硝煙的戰鬥,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得相當細膩。

整堂課的教學設計緊緊抓住描寫緊張氛圍的文字進行渲染,課件輔助呈現,先由教師引讀,讓學生感受到這半截蠟燭繼續燃燒下去的危險,帶領學生走進此情此境;然後通過學生的感悟,結合背景,在頭腦中疊現出緊張的一幕;再通過反覆朗讀,結合上下文,通過品讀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體會到他們的鎮定和機智,再以個別讀和齊讀的方式加深理解,表達情感,欣賞到人物的人格魅力。

一、以讀為主,貫穿始終

整堂課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為主線,用多種方式聯繫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去領悟課文的內涵。如:上課伊始,讓學生速讀課文,瞭解故事的大意,明確了半截蠟燭的重要性,再通過引讀抓住描寫緊張氛圍的文字進行渲染,使心靈受到激盪,深入地理解情況之危急,心於是隨之跳動,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其次在讀對、讀順、讀好的基礎上,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讀,使其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作鬥爭時的機智、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如課上將伯諾德夫人與德軍周旋的一句話作為“抓手”,切實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讀出個人感受,讀後有所想,有所為,體會到她的鎮定和機智。

二、多元解讀,引導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在文本、教師、學生相互對話中,讓學生充分地説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課堂上讓學生自由讀文,告訴學生想怎麼讀就怎麼讀,還學生自主權。

如讀伯諾德夫人的話(“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讓學生自己考慮應該強調什麼字眼。這樣的問題意味着學生個體理解的豐富的非預期性與創造性,這正展示了他們各具風格的思維特徵與閲讀視野。在學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後,我分別作了這樣的引導:“儘管你們的處理方式不同,但有一點其實是相同的,想想是什麼”,這種有意之為,旨在通過一種價值的引領使學生真正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和人物的個性特徵。

三、讀寫結合,依託文本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我們的閲讀教學一定要讓寫放進來,不一定當堂寫,可以課內説,課外寫。但是寫必須依據文本,加強指導。

如教學課文的最後一句話:“正當她踏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此時讀者那懸到嗓子眼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峯迴路轉,化險為夷,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僥倖躲過一劫。這裏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望着這盞在最後一級樓梯熄滅的蠟燭,他們的心情怎樣?學生回答如釋重負,然後請學生想象一下此時伯諾德夫人、傑克和傑奎琳會想些什麼,並想象一下人物的神態和動作,進行説話練習,並提醒學生一定要注意當時的場合進行合理的想象。因為有了前面環節的細細品味和教師的及時提示,學生説得不錯,課後再請學生寫下來,這樣一個過程,不僅僅是訓練了孩子的寫作能力和培養孩子想象能力,也是孩子對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讀的過程,也是孩子個性化體驗得到充分張揚的過程。本堂課就作了這方面的嘗試,引導孩子以本課的最後一個自然段為引子,創作《半截蠟燭》續篇。

但在有些環節上,設計還可以更優化。如情境的渲染還不夠到位,在指導學生讀“傑克”這一段內容時,還可以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動作、神態、心理等有關詞句多讀,體會傑克從容、機智,把語言文字訓練落到實處。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2

十幾年的教學工作,“常規”已經深深地烙在我的腦子裏,已經不太願意去探索新的路子,固步自封似乎成為資格的一個象徵。這顯然與教學改革的思路不相符,也意味着我們已經將被時代out了。

一、在常規套路與創新之間遊走

語文教育應該是最靈活多樣的,最沒有套路的,也最忌諱套路的。只是鑑於學生年齡小,字詞的教學任務重,因此,一到五年級,我基本上是按照套路來做的,就是我們常規的做法:由點到線,再到面的教學方法,即由字詞入手,到結構篇章的理解和把握。1500多天的耳濡目染,使得學生們都明白我們的套路了,似乎也有些厭倦了。

當接到要求講同課異構的任務時,尤其是針對這篇《半截蠟燭》這篇課文,要求講的第二課時的時侯。我感覺應該來點新的

二、在教學任務與創新之間徘徊

首先想到以課本劇的方式在課堂上呈現。反覆思考後感覺不妥:這篇課文是一個嚴肅的主題,在沒有排練的情況下倉促上場,在教室那種特有的氛圍下,如果被學生們演繹成喜劇,豈不是弄扭了?

第二個思路是:講故事的方式行不行?顯然也是不合適的。情節相對簡單,無法滿足一堂課的容量。

在第二個思路的啟發下,決定來個反套路。即由面到線,再到點,即以線為主,順帶解決字詞。這樣就解決了純粹講故事的單調和乾癟。

三、線索的梳理與情感價值觀的碰撞

課文的線索是比較好梳理的。如果僅僅用現成的線索掛帶必要的字詞,看上去像一串串的珠鏈,也説得過去。但是,這樣能給學生帶去什麼呢?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雖有所變化,到底還是一節平淡的課。深度,應該是一個需要着力解決的問題——

於是在情感價值觀上做文章,設計了三個小亮點:

一是提出四個危急情境,即“A.母親化解危機,B.危機再一次來臨,C.情況更加急迫,D.再次化解危機”來強化課堂氛圍。

二是剝離出敵對危急狀態下一般人可能面臨的三種選擇,即“屈服,反抗,周旋”來豐富和拓展課文的容量。同時教育學生:不管我們遭遇什麼樣的險境,首先要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在儘可能保全生命的情況下,藉助環境,尋找轉機,不要做無畏的犧牲。

三是直擊人性的弱點,即敵人看到“這位可愛的小姑娘”,激發了對自己女兒的思念和疼愛,人性中最軟弱的那一點成為了敵人麻痺大意,我們取得成功的最佳契機。以此來滲透一些人文理念,同時也提升了課文的厚重。

四、實際授課與教學設計的差距

通過40分鐘的教學實踐,還是感覺到不小的差距:

1.創新的課堂實踐太少了,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適應了這種變化,整堂課學習興趣都很高,並能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而大多數孩子好像顯得更安靜了,但我可以感覺到他們也在思考。

2.今天的課堂也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我們應該用教材教,只把教材作為一個媒體或工具,以此為依託,挖掘下去,生髮開去;而不是就教材教教材,不願或不敢越雷池一步。

3.備課時,備學生很重要。瞭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體驗,圍繞他們在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展開課堂教學,徹底改變牽着學生走這一現狀。只有學生真正參與了,課堂才是活的課堂,教學才有了靈動的氣息。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3

課文《半截蠟燭》,生動地描繪了一場緊張激烈而又沒有硝煙的戰鬥,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得相當細膩。

整堂課的教學設計緊緊抓住描寫緊張氛圍的文字進行渲染,通過學生的感悟,結合背景,在頭腦中疊現出緊張的一幕;再通過反覆朗讀,結合上下文,通過品讀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體會到他們的鎮定和機智,再以個別讀和齊讀的方式加深理解,表達情感,欣賞到人物的人格魅力。

在深入學習了活動單導學案後,我為學生設計這樣的活動方案:

活動一:讀文,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讀課文,讀準新詞並思考:本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麼事?

活動二:討論,品味妙言

你認為誰的貢獻最大?你又最欣賞誰的語言?為什麼?用“———”在文中畫出來,在小組內讀一讀談談感受。

活動三:表演,實踐演練

分角色表演劇本,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瞭解到劇本的特點,也可以鍛鍊表演能力。但在有些環節上,設計還可以更優化。如情境的渲染還不夠到位。在以小組為單位上台表演時由於課堂時間有限,不能脱離書,所以制約了學生表演的發揮。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4

小學語文五年下冊《半截蠟燭》的這篇課文生動細緻地描繪了一場緊張激烈卻沒有硝煙的戰鬥,在人物的心理活動方面,刻畫得相當細膩,耐人尋味。在教學《半截蠟燭》這節課時,我將伯諾德夫人與德軍周旋的一句話作為“抓手”,以“點燃──吹熄──重新點燃──熄滅”一條線精心預設,通過品讀她的動作、語言和神態,體會到她的鎮定和機智。

課文需要調動情緒,需要孩子全身心投入到課文中,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一個角色,才能體會到文章背後的人物性格。

《半截蠟燭》教學過程中,在德國軍官從傑克的手中奪過蠟燭那一段,我讓孩子自己思考,如果這時候你也在場,你覺得那時的形勢是怎樣的?你會怎麼做?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説起來,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這真是一個棘手的形勢!如果母子三人中再有人動這個蠟燭的腦筋,那麼德國軍官必將懷疑到這隻蠟燭是不是有鬼,這時的形勢真是非常危急!既不能動蠟燭的腦筋,但要保住蠟燭,保住情報,又不得不動蠟燭的腦筋,真是難辦啊!

孩子們的情緒已經被調動起來了,紛紛都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做才好,只能選擇和敵人同歸於盡了,這時候我適時的向大家像説故事一般的講出傑奎琳是怎麼做的,其實文章只是截選了傑奎琳的一部分做法,我認為故事的原文要比文章來的精彩得多,故事寫得更加緊張,於是經過我的一番“添油加醋”,孩子們一個個都佩服起傑奎琳,都誇她真是個鎮定的小姑娘,都自歎不如,居然在那麼緊張的時刻,最後還不忘和敵人們説“晚安”,真是佩服啊!

文章本來到此已經學完,我又追加了一問:“難道僅僅是小姑娘一人的功勞嗎?”這一問引導學生回顧了全文,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全盤思想和合作意識。

課後反思,在教學中,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對於預設,在備課中我是相當細緻的,從學生角度出發,設想了許多情境,同時也設計了必要的引學過程。但課堂又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在課堂上,我總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預設,特別是當學生的理解深度與預設有差距時,往往是“不依不饒,生磨硬套”這其實就不再是真正的“對話”了。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5

《半截蠟燭》一文生動的記敍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祕密情報傳遞工作的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與突然闖進的德國軍官鬥智鬥勇,巧妙周旋,並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事,讚揚了母子三人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全文以半截蠟燭為敍事線索,細膩地刻畫了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情節生動緊湊,環環相扣,引人入勝,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所以整堂課我設計以學生誦讀為主線,以讀促講讓學生經過讀去領悟課文的內涵,挖掘人物的性格。上課伊始,先讓學生速讀課文,瞭解故事的大意,在概括課文資料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讀,使其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智、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如:課上將伯諾德夫人與德軍周旋的一句話作為“抓手”,切實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讀出個人感受,讀後有所想,體會到她的鎮定和機智。可是由於我對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認識不足,其次由於對略讀課課型教學,課堂上少講、精講,多注重拓展延伸和寫作訓練的特點,沒有把握好,教學過程中對這節課的重難點把握不夠準確,把體會人物特點的朗讀過程指導的過於細緻,沒有抓住傑奎琳這個重點進行朗讀指導,所以浪費了好多寶貴的時間,到最終致使這節課的教學任務沒有按時完成。

另外,教學過程中一些細節處理不到位。如:一個學生在讀“伯諾德夫人”時讀成了“伯若德夫人”,我只是強調了“若”和“諾”的讀音,沒有及時的對文中幾個難讀的外國人名如:“伯諾德夫人”、“傑奎琳”進行正音,所以在之後回答問題過程中一些學生讀這些人名時還結結巴巴。

每次反思課堂,我都要為自我對學生的特點、教材把握不到位而愧疚。雖然我也聽了高教師、李教師等幾位教師的課,課下也抽時間看了教科書、教參等書。可能是我這個人太愚笨了,還是沒有學到她們的十分之一。我明白這樣下去後果將十分嚴重,可是我有信心在以後的時間裏,抓緊時間學習,虛心求教,認真聽課,讓自我跟上同事的步伐。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6

《半截蠟燭》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敍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祕密情報傳遞工作地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與突然闖進的德國鬥智鬥勇,巧妙周旋,並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事,讚揚了母子三人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這篇課文故事情節生動緊湊,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而且人物刻畫手法豐富,語言細膩,學生比較喜歡。基於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在教學時,我採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以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為學生營造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

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親身經歷閲讀實踐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初步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為此,課堂上我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閲讀教學從“獨白”走向“對話”。學生在閲讀過程中與文本、教師、同學進行全心的對話,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對話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瞭解人物的特點,從中受到教育,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7

反思第三組略讀課文《半截蠟燭》,有如下收穫:

備課時,我就在思考:略讀課文到底該怎麼教?雖然同科頭老師介紹經驗和《教師教學用書》中,也聽到、看到一些“略讀要以學生自己讀懂為主”,“略讀任務要單一,要充分運用好文前導語的提示作用,解決一兩個問題即可。”“在教學時間上基本用一課時完成。”等等,但在以前的教學實際中,對於如何引導學生自讀,如何選擇教學任務,如何利用課文導語等還是很茫然。帶着這些迷惘,我又重新進行了單元備課:單元主題是“語言的藝術”,要求孩子們閲讀本組課文,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而再看課文導語中的學習要求:先讀讀下面的劇本,想想劇本中講的是件什麼事,説説你最欣賞誰的語言;再分角色演一演;還可以討論一下劇本和一般寫人記事的文章有什麼不同。這些學習要求不正是圍繞着單元主題提出來的嗎,於是,我的心中豁然開朗,課堂就圍繞着這四步引導學生學習:

一、初讀課文,暢談感受並瞭解劇本的特點;

二、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三、深入學習課文,體會人物語言;

四、總結延伸。

按上述四步教授《半截蠟燭》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實踐後,我明白了只要體現“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就能較好地發揮略讀課文的原有效應。“一箇中心”即以學生的自讀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即扣住單元重點,點撥課文難點。在《半截蠟燭》中,以語言實踐為主線,引領學生了解閲讀劇本的基本方法,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在讀、議、演、拓展中品味語言的藝術,吸收人文內涵,培植人文精神,讓課堂有了“亮點”。本堂課,成功之處是先引導孩子深入鑽研教材,讓學生靜靜地思索,靜靜地寫批註,用筆把自己的獨特體驗與劇中人物進行了對話。然後抓住劇本中最精彩的部分讓孩子交流如何抓住提示語、人物的年齡特點、所處的環境等演好角色,同時在演的過程中再次去品味語言的藝術,最後讓大家課下找些劇本來讀一讀,從而拓寬了學生閲讀的範圍。這樣略讀課文也就“略出了精彩!”

但是,教學過程中一些細節處理不到位。如:沒有及時對文中幾個難讀的外國人名如:“伯諾德夫人”、“傑奎琳”進行正音,所以在後來回答問題過程中一些學生讀這些人名時還結結巴巴。看來,我們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課堂上更要關注學情,並予以及時反饋。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8

語文教學的改革一是要遵循母語教學的規律,即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二是要把握母語教育的核心目標,即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課程標準》的頒佈和實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喚起廣大教育工作者對這兩點的強烈關注和準確把握。因此不管東南西北風,我們的語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兩點不放鬆。

篇一、深入解讀:憑藉文本,悟出自己獨特的體驗。

因為是語文,因為是母語,孩子對文本的理解並非零起點。像《半截蠟燭》,孩子讀過一兩遍後普遍能瞭解文意,感受到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靜,甚至他們的愛國精神。因此教師就應該基於這樣的起點來實施課堂教學。我在“初讀,整體感知”和“再讀,重點感悟”這兩塊的處理上,只是想引導孩子準確簡潔地表述內容,反饋孩子對文本的整體把握情況;接着通過孩子的感情朗讀、教師點撥使孩子關注“外緊內急”,旨在為孩子個性化體驗人物渲染萬分危急的鬥爭背景。在“三讀,自主探究”這一主要塊面上,通過“説、讀、講、演”的方法理解、感悟、運用語言文字。基於此,學生對人物的體驗確實超出其對人物的原有認識,或更豐滿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對整個二戰期間的法國人民的鬥爭也有了總體的瞭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孩子也悟到了一些體驗的方法,比如聯繫上下文,結合自己的生活,將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篇二、讀寫結合:依託文本,創作《半截蠟燭》續篇。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我們的閲讀教學一定要讓寫放進來,不一定當堂寫,可以課內説,課外寫。但是寫必須依據文本,加強指導。其實寫的過程,不僅僅是訓練了孩子的寫作能力和培養孩子想象能力,也是孩子對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讀的過程,也是孩子個性化體驗得到充分張揚的過程。本堂課就作了這方面的嘗試,引導孩子以本課的最後一個自然段為引子,創作《半截蠟燭》續篇。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9

今天是實習老師馬井建講的第十二課《半截蠟燭》,這是一篇較短的劇本,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勾起大家的閲讀興趣。通過本課的學習,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首先值得學習的是,實習老師的內容準備很充分,PPT製作非常有特色,特別是在圖文並列的那幾張,製作精美,給人以視覺享受。在開頭,老師導入劇本的學習,讓同學能更為具體的瞭解劇本這一特殊題材;在講解文章中,注重重點詞的説明;在課程接近尾聲時系統回顧課本內容;最大的亮點在於通過文中人物的頒獎詞來塑造人物性格,很有新意,根據我的觀察,學生們對這一點也很感興趣。

但是,課程進行過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問題。第一,在展示二戰照片時,我個人覺得畫面相當血腥,不應該過於清晰地展示給五年級的學生;第二,課程講解過程中的關鍵問題,不應該讓同學們讀一遍就可以了,需要給他們一些時間來進行記錄;第三,有些內容,如給課文分段並歸納大意時,可以讓學生思考或回答,但是實習老師卻直接呈現出來,缺少讓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最後一點,在課程進行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紀律問題。

本次的課程整體上還是很不錯的,需要實習老師更較注重課堂的實際學習效果。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0

《半截蠟燭》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和敵人作鬥爭的事,讚揚了伯諾德夫人及其女兒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備課之初,我仔細地分析了課文,發現本文圍繞三個主人公主要有三個情節,這三個環節是緊緊相連,密不可分的,同時就危險性而言是呈逐步上升趨勢的。如果要採用變序的教學方法,就會打亂文章原有的嚴謹性,即是不可行的。要不要用上多媒體來輔助我的教學呢?在做好簡單的課件後,我隨即又否認了。因為我發現這對我的教學起不到特別重要的作用。那如何使我的課堂教學不讓人有一種“通讀通講”的感覺呢?我想了很久,在一種要體現“由扶到放”的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我就對三個情節採用了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即在講伯諾德夫人時,我主要採用“以述促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感知伯諾德夫人的為人;在講傑克時,我就讓學生用學習上段時的方法來談談對傑克的瞭解;在講傑奎琳時,我直接讓學生來讀傑奎琳的話,並用上採訪的形式深化學生對傑奎琳的瞭解。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覺得效果還是不錯的,因此,我認為我們在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課文的類型,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真正做到教學“務實”。

課堂上,我還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為主線,用多種方式聯繫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去領悟課文的內涵。如:上課伊始,讓學生速讀課文,瞭解故事的大意,明確了半截蠟燭的重要性,再通過引讀抓住描寫緊張氛圍的文字進行渲染,使心靈受到激盪,深入地理解情況之危急,心於是隨之跳動,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其次在讀對,讀順,讀好的基礎上,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讀,使其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作鬥爭時的機智,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如課上將伯諾德夫人與德軍周旋的一句話作為"抓手",切實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讀出個人感受,讀後有所想,有所為,體會到她的鎮定和機智。

現在回想起來,本節課看似熱熱鬧鬧,結構完整。無論從課文理解的方法,文學常識把握來説都是達到目標的。可是,卻偏離了一個最基本的方向:本組課文的主題是“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豐富語言積累”。在課堂中,我將更多的時間放置在了理解課文出現的“危機”與“絕妙方法”上了,也注重了學生思辨性思維的訓練。可是卻偏偏少了學生對語言感悟、積累的訓練。雖然有讀人物語言,可是卻感覺差強人意,並沒有達到感受語言,特別是首次接觸的劇本語言的特色。我想是否可以在課前就應該讓學生自行讀文,在瞭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自己來演一下這段劇本,這樣不僅能讓他們瞭解大意,更為課堂上進一步感受劇本語言,積累語言爭取時間。這樣教學就更完美了。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1

《半截蠟燭》是反映二戰期間法國一家母女為保住藏在半截蠟燭中的情報與德國軍官巧妙周旋的故事。目標是通過朗讀課文,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去體會一家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在教學時我變教學生讀書為引學生自己讀書。

在第一天就佈置學生自讀課文,交代第二天各組要上台表演半截蠟燭的故事,看哪一組表演好,哪一組就全部獎一朵大紅花。這一來,同學們都積極參與,討論角色,要與他組同學一較高下。

然後我讓大家比較誰的方法更巧妙,你有沒有比她們更巧妙的方法?大家踴躍發言,互動中弄清了:本來伯諾德夫人的方法最好,可因為天太黑,多一盞燈總比少一盞好,所以沒成功。傑克的方法也不錯,可是端走蠟燭明顯得變暗了,所以還是沒成功。傑奎琳成功的理由是少校家裏也有一個同年紀的小女孩,喜歡小孩人同此心,所以成功。並不是她的方法更好。而比一比誰的方法更巧妙,那就更熱鬧了。有的説,天冷沒事幹,不如玩遊戲,吹滅蠟燭捉迷藏;有的説,小杰克去抱柴火時,故意點燃一些柴火,假裝説失火了,把德國人引走;還有的説,假裝為德軍官取樂,用變魔術來換掉蠟燭;甚至有的同學還想出帶德軍去看電視引開德軍。但馬上就有同學反對説:“沒有電,哪來電視?”“如果有電,還用點蠟燭?”可見同學們已懂得設身處地,投入當時的環境了。

最後我在教學上都是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上讀過夠。讓他們在讀中悟出道理。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2

《半截蠟燭》生動地描繪了一場緊張激烈而又沒有硝煙的戰鬥,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得相當細膩。我將伯諾德夫人與德軍周旋的一句話作為“抓手”,結合上下文,通過品讀她的動作、語言和神態,體會到她的鎮定和機智,以“點燃──吹熄──重新點燃──熄滅”一條線精心預設,品讀全文。

課文需要調動情緒,需要孩子全身心投入到課文中,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一個角色,才能體會到文章背後的人物性格。

在教學《半截蠟燭》中,當我上到德國軍*從傑克的手中奪過蠟燭那一段的時候,我讓孩子自己思考,如果這時候你也在場,你覺得那時的形勢是怎樣的?你會怎麼做?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説起來,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這真是一個棘手的形勢!如果母子三人中再有人動這個蠟燭的腦筋,那麼德國軍*必將懷疑到這隻蠟燭是不是有鬼,這時的形勢真是非常危急!既不能動蠟燭的腦筋,但要保住蠟燭,保住情報,又不得不動蠟燭的腦筋,真是難辦啊!

孩子們的情緒已經被調動起來了,紛紛都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做才好,只能選擇和敵人同歸於盡了,這時候我適時的向大家像説故事一般的講出傑奎琳是怎麼做的,其實文章只是截選了傑奎琳的一部分做法,我認為故事的原文要比文章來的精彩得多,故事寫得更加緊張,於是經過我的一番“添油加醋”,孩子們一個個都佩服起傑奎琳,都誇她真是個鎮定的小姑娘,都自歎不如,居然在那麼緊張的時刻,最後還不忘和敵人們説“晚安”,真是佩服啊!

文章本來到此已經學完,我又追加了一問:“難道僅僅是小姑娘一人的功勞嗎?”這一問引導學生回顧了全文,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全盤思想和合作意識。

我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對於預設,在備課中我是相當細緻的,從學生角度出發,設想了許多情境,同時也設計了必要的引學過程。但課堂又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在課堂上,我總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預設,特別是當學生的理解深度與預設有差距時,往往是“不依不饒,生磨硬套”這其實就不再是真正的“對話”了。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3

課文《半截蠟燭》描繪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但它無時無刻不給我們以緊張激烈的感覺,讓我們觸摸到人物的內心世界。這節課主要通過揣摩描寫人物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詞語和句子,領悟主人公的精神品質。這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故事情節生動緊湊,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而且人物刻畫手法豐富,語言細膩,學生比較喜歡。基於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在教學時,我採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以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為學生營造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親身經歷閲讀實踐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初步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為此,課堂上我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閲讀教學從"獨白"走向"對話"。學生在閲讀過程中與文本、教師、同學進行全心的對話,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對話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瞭解人物的特點,從中受到教育,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通過這樣的教學,我有兩點體會:

一是教學的過程不再是教師備好教案,然後"按圖索驥"的過程,而是開放多元、動態生成的多向對話過程。為此,教師要認真備好教案,抓好文章切入點,以學定教,把學生的學情作為教學新的生成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才能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半截蠟燭》時我為學生創設了這樣的情境:伯諾德夫人一家三人在保護半截蠟燭與德軍周旋的過程中,都表現出了過人的沉着、勇敢和機智,值得我們去學習。同學們,你覺得誰的功勞最大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剛一提出,一雙雙手便迫不及待的舉了起來。學生們在交流着他們獨到的見解,談着他們對人物的認識,老師適時點撥,學生在這個充滿相互信任、暢所欲言、和諧融洽的研討氛圍中,認識了人物,受到了教育,一堂課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真正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是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於永正老師曾經説過:"語文教學,就是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為主線。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進一步落實'讀',讀的方式要多,讀的面積要大,讀的要求要逐步提高,使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讀出形--在頭腦中喚起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形象;讀出情--讀出語言文字所藴含的情感;讀出神--讀出語言文字所包含的精髓以及言外之意。"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潛心讀書。在教學中,老師還應該採取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感悟文本語言,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的把握人物特點,在教學時我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計策都很絕妙,而只有傑奎琳成功了呢?"讓學生與文本進行"零距離"心靈對話,學生充分閲讀感悟,又一次全面認識、瞭解了人物的特點。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4

《半截蠟燭》這篇課文,我認為學生讀過幾遍後普遍能瞭解文意,能感受到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靜,甚至他們的愛國精神。因此我基於這樣的起點,我這樣來實施課堂教學:

在“瞭解大意”和“明確與敵人周旋的辦法”這兩塊的處理上,引導孩子準確簡潔地表述內容,瞭解孩子對文本的整體把握情況。學生對人物的體驗確實超出其對人物的原有認識。他們對整個二戰期間的法國人民的鬥爭也有了總體的瞭解,更重要的是個性得到了張揚。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指導伯諾德夫人説的話:“先生們,這盞燈亮些”時,引導學生應如何讀,重讀哪個字,只要言之有理,都正確。所以在閲讀教學中,我們就應鼓勵學生這種源自內心體驗的理解,成為真正的讀者。

《半截蠟燭》生動地描繪了一場緊張激烈而又沒有硝煙的戰鬥,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得相當細膩。我將伯諾德夫人與德軍周旋的一句話作為“抓手”,結合上下文,通過品讀她的動作、語言和神態,體會到她的鎮定和機智,以“點燃──吹熄──重新點燃──熄滅”一條線精心預設,品讀全文。

我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1、雖然課堂中也創設了許多情景,但自己有牢牢地把學生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忽略了課堂是一個生成的過程。課堂上,總是“情不自禁”地引導學生陷進自己的預設中。特別是當學生的理解深度與預設有差距時,往往是“不依不饒,生磨硬套”這其實就不再是真正的“對話”了。

2、課堂上的時間把握不準,容量過大,所以,省去了一些環節,顯得課堂不太完整。

3、在課文的分析上,挖掘得不夠深,導語的設計也過於簡單,沒有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我認真思考教學過程的設計,我認為在上到德國軍官從傑克的手中奪過蠟燭那一段的時候,應讓孩子自己思考,如果這時候你也在場,你覺得那時的形勢是怎樣的?你會怎麼做?

這個時侯孩子們肯定會你一言我一語地説起來,如果母子三人中再有人動這個蠟燭的腦筋,那麼德國軍官必將懷疑到這隻蠟燭是不是有鬼,這時的形勢真是非常危急!既不能動蠟燭的腦筋,但要保住蠟燭,保住情報,又不得不動蠟燭的腦筋,真是難辦啊!

在他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後,這時候教師再適時的向大家像説故事一般的講出傑奎琳是怎麼做的,其實文章只是截選了傑奎琳的一部分做法,我認為故事的原文要比文章來的精彩得多,故事寫得更加緊張,相信經過我的一番“添油加醋”,孩子們一個個都會佩服起傑奎琳來,都誇她真是個鎮定的小姑娘,都自歎不如,居然在那麼緊張的時刻,最後還不忘和敵人們説“晚安”,真是佩服啊!

所以,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用更多的時間學習一些新理念,並將它運用到自己的課堂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5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我用默寫詞語的方法開啟了精讀之旅。學生默寫了“半截、蠟燭、絕密、絕妙”四個詞語,在出現錯誤的同學訂正完畢後。我讓學生用上這四個詞語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做的目的,不僅鍛鍊了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而且讓學生把握住了文本的主要內容。

“伯諾德夫人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她把裝絕密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到了半截蠟燭內。”在學生説出主要內容後,我接着過渡:一天晚上,三個德國軍官來到屋裏,點燃了半截蠟燭,你們説説,有了怎樣的隱患?課件出示,全班交流第三段中的“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以此句為依託,引入到驚心動魄的下文中學習。

為了端走蠟燭,挽救情報站,描寫伯諾德夫人、大兒子傑克和小女兒傑奎琳的沉着機智勇敢的句子,無疑是品讀的重點。教學中,我以填空的形式,讓學生注意到了母親的動作“輕輕”,傑克的“慢慢地站起來、從容地、默默地坐待着”,傑奎琳的“嬌聲、鎮定地”等詞語,體會三人雖然在危機關頭,但臨危不懼沉着鎮定的精神品質。把握住了這些語句,也就把握住了課文的中心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