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對生物新課程語言特色的幾點看法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56W

實施新教材一年多來,對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現將一年來實施新教材一些體會和教師們進行交流一下。

對生物新課程語言特色的幾點看法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無疑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可説到這新變化的功臣,則當新教材莫屬了。而我們目前正使用的人教版新教材就頗具特色,尤以語言為甚。

一、語言人性化

與以往所用教材相比,人教版新教材一改過去嚴肅面孔,其語言顯得人性化多了。每一章節的內容幾乎都是以談話的形式進行,“你”、“我們”等詞在書中頻頻出現。如七年級上冊《生物》新教材致同學們中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喜愛生物嗎?”,又如七年級上冊第二章也這樣告訴我們:“你的身體是由數不清的細胞組成。在你不知不覺中,有些細胞在長大,有些細胞在衰老,有些細胞在死去,有些新的細胞在形成。細胞生活的每時每刻,都進行着各種各樣的生命活動。讓我們一起來看細胞是怎樣生活的”。

這些令人倍感親切的語言,使得每一個知識點的展開,就好像是朋友間在進行一場熱烈友好的對話,拉近了學生與教材的距離,使學生自然樂於接受。

二、語言形象化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新教材運用了較多的類比和比喻修辭手法,通過形象化的描述,化無形為有形,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直觀,使深奧枯燥的內容變得有趣。

例如,在説明“細胞的生活需要能量”時,教材作了這們的類比:“汽車需要加油,是因為汽油、柴油等燃料能給汽車提供能量。你需要吃東西,是因為食物不僅能提供建造你身體的物質,還能給你的身體提供能量”;除此之外,不少章節的標題則直接採取了比喻的修辭方式,如“輸送血液的泵——心臟”等。

這些類比和比喻修辭手法的運用,不僅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培養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同時,由於這些類比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繫,還促進了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

三、語言啟發性

通過問題設置情境,啟發學生思考並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究性學習,以問題解決的形式促進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漸自我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是新教材的又一個顯著特點。

例如,學完“生物的特徵”一節後,其問題有:想一想,你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特徵?任舉一種你熟悉的生物,他也有這些特徵嗎?學完這節課後,假如有人問你“什麼是生物?”你該怎麼回答呢?……

這些問題雖以教材內容為基礎,但卻不是教材內容的簡單重複,而是對教材內容進一步的延伸、挖掘、擴展和深入,以提高學生分析、比較、綜合的能力,且這些問題往往沒有“標準答案”。啟發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多角度回答問題,豐富他(她)們的想像力,開闊他(她)們的思路,培養豐富的創造性思維。

四、語言文學性

在語言表述上,新教材頗具文學色彩,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優美的語句,如“如果你生活在鄉村,催你晨起的公雞,夕照中牧歸的牛羊,守護你平安之夜的愛犬,都曾經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遠眺,禾苗青青,麥浪滾滾,是你熟悉的圖畫。青水澄碧,游魚嬉戲;樑上雙燕,春來秋去,曾引發你無限的遐想。蛙鳴聲聲,流螢點點,伴你進入仲夏夜之夢……”,另外,在每單元或每一章的前言部分,教材或引用著名生物學家的精闢論述,或用作者自編或名人的詩歌來引起學生對本章知識的關注。如教材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就引用了俄國著名植物生理學家季米里亞捷夫對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論述“它是竊取天火的普羅火修斯,它所獲取的光和熱,不僅養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渦輪機旋轉,使詩人的筆揮舞”;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則引用了郭沫若老先生《女神》中深情而富含哲理詩句“地球我的母親/我過去,現在,未來/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樣才能報答你的深恩”。不僅如此,教材也還引用了許多古詩句,以引導學生分析與生物學的有關的問題,如用“工欲其事,必先利其器”以強調對觀察工具——顯微鏡的認識,用“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喚起對藻類植物的認識,以來思考有關的生物學問題。

此外,新教材在語言上也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薰陶和引導,實現知識與情感態度的有機統一。例如“只要大家都愛護植物,積極參加植物造林活動,我們的祖國就會更加綠意盎然”。

這樣,在教材中引入名言、詩句,一方面可使教學內容顯得生動活潑,拉近生物學知識與生活的距離,引起學生對生活經驗的回憶,以更有利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學;另一方面,又可以給學生提供從人文視角去看生物學問題的素材,將生物學問題與社會文化相聯繫,在生物學教學中不斷滲透人文精神,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