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教學反思(精選8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6.01K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教學反思(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教學反思(精選8篇)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教學反思1

教學時我注重以讀為本,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這一主線,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對話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教學一開始首先創設情境,首先播放珍珠鳥圖片,讓學生認識珍珠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後品讀描寫珍珠鳥外形的句子,體會珍珠鳥的可愛。在此基礎上,緊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讓學生研讀課文,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探索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的線索。

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一是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文;二是讓充分發揮想象力,使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與交流。如在教學課文第6自然段時,讓學生邊想象鳥兒伏眠於作者肩頭的情景,邊有感情地朗讀。然後引導學生思考:“在作者眼裏,珍珠鳥太可愛了。小鳥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這是多麼美好的境界啊!這多像一幅畫啊,你能給這幅畫起個名字嗎?”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學生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有了更深的感悟。

不足之處:

課上的提問過多,過碎,不利於學生對文章的品讀,教師不捨得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教學反思2

《珍珠鳥》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描寫了“我”為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舒適、温暖又安全的家,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説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在指導學生閲讀時,我從以下四點入手設計和組織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讀課文,感受小鳥的可愛

首先播放珍珠鳥圖片,讓學生認識珍珠鳥,激發興趣,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讀後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初讀後,有的説“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説“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自的情感體驗,真實而可貴,是理解課文主題的基礎。根據這些感受,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讀書,理解作者寫作的真諦。

二、品讀課文,感受美好境界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還應培養學生對課文優美形象、深刻意藴、豐富情感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淨化。在教學課文第6自然段時,讓學生邊想象鳥兒伏眠於作者肩頭的情景,邊有感情地朗讀。孩子們陶醉地讀着,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我適時推波助瀾:“在作者眼裏,珍珠鳥太可愛了。小鳥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這是多麼美好的境界啊!這多像一幅畫啊,你能給這幅畫起個名字嗎?”學生的靈感被激發起來,有的説叫“人鳥之情”,有的説叫“親近的情意”,還有的説叫“信賴”,於是我用“你是個有愛心的孩子”“你像個詩人”“你像個哲學家”等充滿欣賞和讚美的評價鼓勵學生的創意。

三、研讀課文,感受人鳥之情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麼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美好的境界嗎?顯然,這時應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為什麼?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研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落在櫃頂上”、“書架上”、“撞燈繩”,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裏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鳥兒膽子越來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的筆尖”,而“我”卻只是“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這時,鳥兒接近“我”,“我”接近鳥兒,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勾通,是零距離的接觸,是一種互為欣賞。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才有了“信賴”,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四、再讀課文,評價“信賴”

在學生通過欣賞性閲讀獲得情感滿足的基礎上,我設計了讓學生談讀後感的評價性練習。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認為“人與自然的和諧依靠的是信賴”;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多麼美好”。我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我們經常問問自己對別人付出了愛心嗎?有沒有嘗試着與別人勾通?如果用心去做,那麼,也許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很多美好的境界。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可以説是作家對人生的感悟,體現了大家手筆的匠心獨運。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教學反思3

〈珍珠鳥〉是第九冊教材中的一篇略讀課文。作者以細膩親切的語言,為我們生動地描述了珍珠鳥在“我”的悉心照料,誠心呵護下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根據本文的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上主要以讀為本,抓住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這一主線,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對過程中理解課文。我主要是:

(一)初讀課文,感受“情意”揭示課題讓學生自己閲讀課文,讀後談談對珍珠鳥有哪些瞭解。

再出示學習目標:珍珠鳥是怎樣從怕人到親近人的?它和作者的感情是怎樣一步一步發生變化的?

(二)細讀課文,理解“真愛”讓學生動手在文中劃出描寫珍珠鳥活動變化的句子,讀一讀,説説為什麼珍珠鳥的活動會有這些變化,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在學習小組交流後彙報。

(三)品讀重點句子體會指名讀第14自然段體會。

看小珍珠鳥落在作者的肩上在“我”眼中珍珠鳥就像什麼?感受是什麼?

(四)再讀課文,評價“信賴”學習後,説説對信賴的理解。

我主要是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充分在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讓他們在讀的過程中發揮想象力,感受課文的人與鳥之間的真情,再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所以聯繫生活實際,學生舉的例子就各種各樣。

不足之處是: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會感到厭煩,出現鬆懈現象。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教學反思4

《珍珠鳥》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描寫了“我”為一種怕人的鳥——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在的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從而説明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寫的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在教學中我採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這一主線,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對話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一)以情為切入點,創設教學情境,在感受中學習。

教學一開始首先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創設質疑情境,誘發學生質疑,生成問題。然後再圍繞學生生成的重點問題,探索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的線索。教學環節結合緊湊,思路清晰。

(二)以讀為本,讀寫結合,在體驗中學習。

一是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文;二是讓充分發揮想象力,與文本中的人物對話,使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與交流。三是在教學中安排了兩次小練筆,在引起學生感情共鳴的前提下,打開學生心扉,讓學生暢所欲言。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學生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有了更深的感悟。

(三)不足之處:

課堂上不能徹底的解放思想,不敢相信學生,生怕他們不會,説不出來,按照自己所設計的問題循規蹈矩地牽着學生走,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壓抑了學生的熱情。所以自己要轉變觀念,相信學生的能力,多給他們一些“自由”的空間,放開束縛讓他們創造出更多的奇蹟!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教學反思5

終於把《珍珠鳥》上完了,這是一節也算準備充分的課,但是卻沒有上出預期的效果,預設和生成的不一致,還是出現了一些遺憾。不過我早就沒有以前那種患得患失的感覺了,對着自己在這節課的得與失,我能夠很坦然地面對。

這節課我能精心製作課件,並能很好地運用它,教學中我能抓住重點段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研讀。但在課堂中,我也發現了,課上到一半時,我和學生有些遊離在課堂之外了,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老師的自身素質不行,駕馭課堂的能力不強,還有一些外在原因,一則我是借班上課,對於學生的情況不瞭解,並且沒能和學生進行很好的溝通,倉促上陣;二則是下午第一節課,學生還沒能好好休息,就上所謂的正課,並換了環境,到多媒體教室,教室很小,學生多,都是三人一張桌子,結果他們班那些倒數後幾名,調皮的都自發地坐到一起,忙着説話,儘管我多次提示他們,收效甚小,直到最後,我在學生讀書時,走到他們那幾張桌子,毫不客氣私下警告他們時,才有所收斂。現將我這節課的過程以及我的一些簡單的反思進行一個小小的總結。

一、談話導題。

1、同學們,上個星期你們和苗老師一起認識了美麗可愛的觀賞鳥類,讓我們一起喊出它的名字,好嗎?(板書:20.珍珠鳥)

2、瞧!他們來了!出示課件

(這邊我應該早點把課題寫出來,這樣就可以順其自然的引導學生去欣賞我所蒐集的圖片,傾聽鳥的鳴叫聲感受珍珠鳥。隨着課件的出示學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多媒體中來了。我個人認為這塊處理得還算可以。)

二、品讀課文。

過渡語:看到了這麼可愛的珍珠鳥,你們喜歡嗎?我們的作者馮驥才也和你們一樣特別喜歡,他由衷地發出這樣一聲感歎:(出示投影)

(一)出示: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

老師想和同學們做一個文字朗讀遊戲,想玩嗎?

1、老師把真好換成紅色,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重讀紅色的詞語,多讀幾遍,看看能不能從中讀出什麼來?

我接着把送換成紅色,讓學生讀出其中的意思。有把珍珠鳥換成紅色,讓學生讀句子品位,後來又讓學生重讀其他一些詞語,從中讀出什麼來。

(這段教學的目的,是想讓學生通過作者馮驥才開頭的第一句,來感受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並讓學生明白,一個句子不同種的讀法所產生的意義也是不一樣的,但在課後與校長交流時,他們都認為不需要畫蛇添足,只要讓學生重讀真好!感知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就行了。)

2、從大家的朗讀中,我們感受到作家馮驥才確實很喜愛珍珠鳥。(板書:喜愛)

(在這裏板書喜愛卻忘記了,只能等到下一個環節,交流作者喜愛珍珠鳥的句子時,再補上了。)

(二)同學們,課文中那些地方寫出了作者十分喜愛珍珠鳥的呢?請大家讀全文找一找。

1、交流。

課文的(13)小節中,你找到了哪些描寫作者喜愛珍珠鳥的句子呢?

2、指生讀文中句子,交流,評價。

(1)理解句子。

句1:一盆吊蘭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珍珠鳥就像躲進幽深的叢林一樣安全。

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了什麼?板書:怕人

(2)比較探和伸。

句2:過不多久,忽然有一個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

讀了這一句,你覺得這個探可以換成伸嗎?説説理由。

(3)、再讀一讀,認真體會珍珠鳥的膽小,怕人。

(2)重點交流外形。

撥開綠蔓一看,正是這個小傢伙!瞧,多麼像它的母親: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

(3)從這段文字中(從你的朗讀中)我們感受到小珍珠鳥的可愛,那些詞語寫出了它的可愛?

3、多麼可愛的珍珠鳥啊,讓我們帶着喜愛的情感,再把13節讀一遍,好嗎?

(這一部分教學,重點是抓住第三小節小珍珠鳥的外形突出珍珠鳥的可愛,但我在設計這部分時,讓學生先初讀全文,然後把學生拉回到第三小節,在這部分交流時,我沒有出示學生所找的句子,我認為有時候也沒有必要把學生所找的句子全部出示在多媒體上,有必要讓學生與文本進行親密接觸,可是這樣做,卻忽視了他們班上的學生,中下等的男生太多,如果出示這些句子,可以引起他們的注意力,可惜我當時沒有這麼做,而且可能當時,提出的問題學生沒弄明白,如果直接讓學生找出珍珠鳥的外形的句子,引導學生知道他們的可愛,再引出作者的喜愛。這樣處理的話可能更好一點。)

(三)正是這個可愛的小傢伙,與作者一起創造了這麼美好的境界,請同學們看畫面,你看到了什麼?(出示畫面)

1、這幅畫面這麼感人,這麼温馨,那麼課文是怎樣描寫的呢?誰願意把第6節讀一讀。

2、這段文字自然簡潔,卻藴涵着一段至深的情意,它就象一幅清新亮麗的圖畫,讓人怦然心動,請大家讀一讀這段文字,為這幅畫面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3、同桌、前後同學可以互相討論一下,看看給這幅圖起一個什麼樣的名字好聽呢?

4、你想到了什麼名字?

(它睡着了,會夢到什麼呢?)

5、讓我們帶着温馨去讀一讀第6小節。

(指導朗讀:我們在讀的時候,語速可以在慢點,語調再低點)

老師想請請女生來讀一讀。男同學願意試試嗎?

(這塊處理也沒有把握好,本意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插圖來找出人鳥和諧相處的這種境界,但學生把目光都集中在珍珠鳥的身上了,什麼調皮的珍珠鳥,可愛的珍珠鳥等回答上了,並沒有涉及到還有一個作者在裏面呢,於是我讓學生再次齊讀課文,以期望學生能夠説出人鳥和諧的一些名字,在學生讀課文的時候我也在思考,下一部分的教學內容就是引導學生知道鳥和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於是就這塊進行了簡單的總結,使得畫面沒有得到很好的拓展。)

(四)看着這温馨的畫面,相信大家都希望擁有這樣一隻珍珠鳥,那麼小珍珠鳥在一開始就和作者友好相處的嗎?它是怎樣一步一步和作者親近的呢?

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第4節,畫出鳥兒逐漸喜歡作者的句子,對照練習,學習課文。

1、出示句子:

起先,他可能在想:();

隨後,他也許在想:();

漸漸地,他大概在想:();

後來,他一定在想:()。

2、交流:

A完成習題,起先它------它可能在想:()。

B隨後它------------。飛到哪兒了?(指導讀出三個一會兒)神氣十足讀得非常好,它也許在想什麼呢?

C漸漸地-----------,他大概在想:()

D後來---------,它一定在想(),我們應該怎樣讀好這段話呢?

3、讓我們再次朗讀第四自然段,感受作者和珍珠鳥所創造的這種美好的境界。

生讀起先-------

4、小珍珠鳥為什麼敢啄我的手指呢?

5、如果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我生氣的趕它,它會怎麼樣呢?

如果它俯下頭喝茶,我不小心動一下手臂,它會怎樣呢?

如果它啄兩下我的手指,我不撫摸它細膩的絨毛,而是抓住它,又會怎樣呢?

6、是啊,在作者的細心呵護下,彼此信賴,小珍珠鳥才會和我如此得友好。

(板書:信賴)

小珍珠鳥在白天――――(引讀第5節、第6節)

7、出示句子:看着這個小傢伙,作者不由自主地發出一聲呼喚----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出示句子)板書:美好

讓我們再次包含深情地讀一讀這句富有哲理的話吧。

(對於這塊的過渡語,我覺得還算自然,學生也能進行有目的的學習,但我提出讓學生先讀課文,然後在完成練習的,可惜這些孩子太希望自己立刻能完成任務了,儘管我利用巡視指導,到了每張桌子上提醒學生先讀課文,然後再完成練習,學生也只能做到因為聯繫而看課文了。)

三、拓展延伸:

1、出示小詩

有人説,

信賴是一首歌,一首動聽的歌;

信賴是一首詩,一首抒情的詩;

信賴是一抹陽光,一抹燦爛的陽光;

同學們,拿出你們的筆,仿照小黑板上的詩句,寫一寫你們心中的感受吧。

2、誰願意把你對信賴的理解與大家分享分享。

(信賴是一座橋,信賴是一艘船,信賴是一扇窗,信賴是一件衣服等)

我們由衷地發出一聲感慨: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回到投影上一句

3、信賴不僅在你們的詩中流淌,也在一些畫面中呈現出來了,人於動物之間因彼此信賴,而和諧相處,在我們的生活中,電視裏還有很多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老師蒐集了一些圖片資料,想看嗎?

出示投影圖片

信賴是一種關愛,信賴是一份寬容,不僅僅在馮驥才的家裏,可以這樣,我們人類與其他動物也是一樣,讀: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這塊的處理也不是很好,如果我把寫詩和出示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圖片這兩個環節順序顛倒一下,效果可能會很好,因為學生可以由情入境,由境生情,使得情感得到昇華,可惜在教學中我沒有做到靈活合理的運用教學資源,雖然在寫詩時配上音樂,加上我出示的幾句小詩,讓學生仿寫,在巡視時,發現學生都能寫出來。但在播放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圖片時,卻是我始料未及的,學生不時發出不雅的口頭禪,嘴裏在不時地介紹時,我提示學生,因該保持安靜,只有靜靜地看,用心的聽才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可是我駕御課堂的.能力還是有限,孩子最終沒能按我提示地去做,課堂上還是出現了一些嘖嘖的驚歎聲,可能孩子平時在這些方面見得太少了。如果我要是把圖片再重複播放一遍,可能在學生的內心底真能留下些什麼來,只可惜這些都只能是上完課之後才能知道的。)

四、佈置作業。

從課文中選擇你最感興趣的情景發揮想象,寫下來。

(作業立意不明,學生估計寫也困難,而且書中寫得已經夠好的了,並且在課堂中已經進行了小練筆,也沒有必要加重學生的負擔。在佈置作業方面,我覺得還是需要多方面的思考,考慮到所有學生。)

板書:20.珍珠鳥

喜愛信賴美好

課文上結束了,在課後和南通專家老師吳海燕,苗淼以及馬金華,徐校長的交流後,也留給了我很多的思考,一節不成功的課卻讓我能從中有了許多的收穫,也覺得獲益匪淺。我將一路反思下去,希望自己以後能走得很好。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教學反思6

《珍珠鳥》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描寫了“我”為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説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寫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在指導學生閲讀時,我從以下四點入手設計和組織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讀課文,感受“情意”。

教師首先播放課件,讓學生認識珍珠鳥,引起興趣,引出課題。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讀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初讀後,有的感受到“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説“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還有的説“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鳥有種親近的情意”。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自的情感體驗,是真實而可貴的,雖然來自直覺,有些粗糙、膚淺,卻是理解主題的基礎。教師應珍視這些感受,進而引導學生深入讀書,理解作者寫作的真諦。

二、細讀課文,理解“真愛”。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麼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美好的境界嗎?顯然,教師這時應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為什麼不怕?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

起初,作者把珍珠鳥掛在“異常茂盛”的“生着長長垂蔓的法國吊蘭”中間,為它營造了“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的環境,鳥兒才傳出“笛兒”般的叫聲。接着,小鳥出生了,愛鳥的作者該是多麼好奇啊!可作者卻“決不掀開葉片往裏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眼睛”驚動它們。於是,鳥兒漸漸把“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作者所做的這一切,是對鳥兒的愛,體現在對鳥兒生活習性的充分尊重。

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落在櫃頂上”、“書架上”、“畫框上”、“啄大文豪的名字”、“撞燈繩”,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裏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

鳥兒膽子越來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顫動的筆尖”,而“我”卻“不動聲色”,“默默享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以至於“我”“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這時,鳥兒接近“我”,“我”接近鳥兒,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勾通,是零距離的接觸,是一種互為欣賞。

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才有了“信賴”,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找到以上相關的句段反覆體會、交流。從中感受到那些描寫“我”為鳥兒做了些什麼的語段是有層次的,作者對鳥兒“不一般”的愛,體現在他順乎了鳥的習性和天性,在“尊重——理解——寬容——勾通——欣賞——信賴”的層層深入的情感體味中,學生對課文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這種感悟由淺入深,除了對本義、引伸義、深層含義的理解,也有對“不言之義”的領會。

三、賞讀課文,欣賞“境界”。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還應培養學生對課文優美形象、深刻意藴、豐富情感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淨化。

在教學課文第14自然段時,我設計了一個情境,讓學生邊想象鳥兒伏眠於作者肩頭的情景,邊配樂朗讀。在“愛之羅曼斯”裊裊的樂聲裏,孩子們陶醉地讀着,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推波助瀾:“在作者眼裏,珍珠鳥太可愛了。小鳥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這是多麼美好的境界啊!這多像一幅畫啊,你能給這幅畫起個名字嗎?”學生的靈感被激發起來,有的説叫“愛”,有的説叫“親近的情意”,還有的説叫“信賴”,教師於是用“你是個有愛心的孩子”“你像個詩人”“你像個哲學家”等充滿欣賞和讚美的評價鼓勵學生的創意。

有位哲人説過:“正是兒童承襲了人類最初的詩性性格,他們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靈看到的地方。”充分調動學生的這種潛能,讓他們在欣賞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那麼,這一情境的創設就不僅僅培養的是學生的欣賞能力,也融合了個性與創造的培育。

四、再讀課文,評價“信賴”。

在學生通過欣賞性閲讀獲得情感滿足的基礎上,我設計了讓學生談讀後感的評價性練習。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談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係要靠信賴來創造”;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創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一位同學談到了對人生的感悟:“馬上要畢業了,回首六年的小學生活,竟沒有一個可以信賴的好朋友……原來‘信賴’是要付出的。如果我們經常問問自己對別人付出了愛心嗎?有沒有尊重別人?在別人給你帶來麻煩的時候,有沒有理解或寬容?有沒有嘗試着與別人勾通?有沒有欣賞過別人?……那麼,也許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很多美好的境界……”學生的感受多麼可貴,從感性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其實,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已經是作家馮驥才對人生的感悟,體現了大家手筆的匠心獨運。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教學反思7

《珍珠鳥》是一篇描寫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狀物散文。課文以細膩親切的語言寫了“我”為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説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的前半部分寫了兩件事,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對小生靈真誠的、無微不至的愛。後部分,生動地記敍了小珍珠鳥與作者之間逐漸挨近,直至熟睡地作者肩頭,對作者真誠信賴的變化過程。教學時,“我”對小鳥的精心照顧、小鳥的變化,兩條主線並進。為更好地解決教學重點,讓學生閲讀後,結合課前導讀,確定着重研究的問題: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前後有些什麼變化?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哪裏體現出我對鳥的喜愛之情?

先是由學生圍繞問題自主進行讀、思、畫、批,再小組合作探究,最後全班共同交流。在學生交流問題的過程中,我有機地穿插了三個引導學生想象思維進行説話交流的問題:

1、這時,我不理睬小珍珠鳥,而它卻繞着我的筆尖蹦來蹦去,一點也不陌生,假如小鳥會説話,它會説些什麼?

2、看插圖好好想一想,作者在笑什麼?

3、作者的笑是一種對自己孩子般愛的笑。

小珍珠鳥真的把“我”當作親密無間的好夥伴、好朋友了。那麼,小珍珠鳥趴在我的肩上做夢,它夢見了什麼呢?通過這些問題為學生創設了大膽想象的空間,允許有不同的見解,引領學生用自己的心靈主動去與文本對話,學生對這些問題很感興趣,馳騁想象,個性解讀,發言很熱烈。

總結以上教學,我想,興趣是學生創造力、求知慾的原動力,只要學生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就會去追求、去探索。學習時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就會願學、愛學、樂學、主動學。讓學生享受到課堂學習快樂的同時,又學到知識,發展了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看來,這個學生的“內在興趣”需要我們老師去認真解讀教材,再精心地設計,課堂氣氛是一定可以調動起來的。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教學反思8

《珍珠鳥》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精心撰寫的優美散文。這篇散文描寫了人鳥相親的動人歷程,揭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並茂,寓理於事。我班的孩子比較喜歡動物,對動物有愛心,所以我選擇這篇課文進行教學。從上課的情況看,我的教學有以下亮點:

一、情境導入,激發情感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在本節課的大導入環節進行了精心的設計。開課伊始,優美的鋼琴曲《最初的温柔》在學生的耳畔縈繞,各種美麗的鳥兒圖片一張張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住了。姿態萬千的鳥兒,清新、幽靜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讓人看了有種和諧的感覺。這不僅觸發了學生心底深處的感情,也為下文的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問題引領,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優美的鋼琴曲結束之後,我問:“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請你在文中找一找。”由此引出“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一中心。

指導學生讀這句話後,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針對這句話提出問題。學生毫不猶豫地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團:“作者是如何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的?”“誰信賴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將四個有價值的問題板書在了黑板上,接着抓住第一個問題:“作者是怎樣照顧和呵護珍珠鳥的?”

三、抓住關鍵詞句、小組合作進行探究

在孩子們提出了問題之後,我讓孩子們在小組裏,圍繞着自己提出的問題邊讀書邊尋找答案。因為問題是孩子們自己提出來的,所以無論是自學,還是小組合作學習,他們都非常投入,交流時也妙語連珠。

四、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例如在朗讀“喲,雛兒!正是這個小傢伙!”這句話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在朗讀的時候讀出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我結合父母平時稱孩子們為“小傢伙”為例子,讓孩子們嘗試着去讀。學生自由讀完後,我又指名讀、部分讀、齊讀,在一遍遍朗讀中,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深深的愛。

五、立足文本,在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對教材合理拓展

本節課的最後,我設計了兩個很有創意的環節:

一是“給文中插圖起名”。孩子們根據自己對文本的理解起的名字五花八門,但是每一個名字都能夠反映出作者是幸福的,小鳥是幸福的。這是因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大家都是幸福快樂的。

二是在理解課文結尾的一句話的基礎上自編或者是借用自己的積累説一句和信賴有關的格言。這樣做對自身健康品質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課後反思發現:本節課的朗讀指導還是有點兒少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才會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去,用語言把文本中藴含的情感或道理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