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47W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1

剛拿到這堂課,心中一陣竊喜,我在四年前曾經研究過這節課,於是我美美地拿出那年的教案,仔細看了起來,又認真進行了修改,於是一稿就誕生了,在進行完試講後,覺得學生雖然也在這堂課上認識了周長,但是認識的程度不夠深刻,大部分浮在表層上,而我的設計也沒有體現學生對周長的深層理解,與學生的知識生長點不相吻合。

試講完後,楊主任給我們進行説課,她指出我應該在教案裏體現周和長,這使我為之一顫,我講過了一遍,居然沒有想到這一點,光顧着把周長的概念通過多種活動給學生,只要讓孩子們知道周長指的是一週,它是有長度的就把這個概念輕鬆解決了,我真是愚笨啊!

我覺得本節課另外一個令我有感觸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周長是有長度的,就給學生一個三角形,讓學生想辦法真正的動手去量一量這個三角形的長度,這也是我不敢想的,我只知道讓學生畫一畫,説一説,真的想不到要讓學生動手去算一算,而且給出了一個等邊三角形,也讓學生通過交流體會到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三角形的周長,比如量一量再計算、用繩子圍一圍,再量出繩子的長度,在計算周長時,可以一邊一邊的相加求出總的周長,也可以量出一邊的長度再乘以三,這樣體現了算法的多樣性,而用繩子量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到了化曲為直的思想。

最令我開闊思路的是本設計的最後一個環節,給學生一些不同長度的小棒,讓學生同桌合作隨意拼擺圖形,然後畫出所想拼擺圖形的示意圖,然後再計算所畫圖形的周長,我覺得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更加鞏固周長的定義,而且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求的了圖形一週的長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們就再拼拼擺擺中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了鞏固和練習。通過本環節還可以通過學生們擺出的的長方形,讓學生們在彙報時能夠體會到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不同算法,真可謂是一舉多得,只可惜最後一個環節我沒有處理好,我看到孩子畫出的示意圖有問題,一邊的總高是3釐米,相對邊的高度是2釐米,而學生畫的連接線居然是平行的,為了訂正這個問題,我就把剩下的時間用在了研究這道題上,當時腦子一熱,就順便把移補的思想講給了孩子們,其實課後冷靜下來一想,我連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還沒來得及探討,移補完卻要讓孩子求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真是……看來我的課堂駕馭能力還得練啊!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2

本節課我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逐步從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自己得出周長的概念和周長的計算公式。

一、靈活處理教材,有效激發興趣。

通過一些物品和平面圖形來引發學生探究周長的概念,讓學生説説什麼是周長,用手指一指,並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圖形的周長,在學生對周長的含義有了一定的理解後,我要求學生想辦法求出這幾種圖形的周長。教學中,我以學生探究為主體,儘可能讓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自主評價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充分讓學生經歷學習探究過程,為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同時也為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做好了鋪墊。

二、注重算法的多樣化。

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計算周長的一個特例,他是經過人們的不斷總結而獲得的,它的特點是計算簡便、迅速。但本堂課我沒有直接讓學生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而是要求學生去求一組不同的圖形的周長,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探究和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探索出求這些圖形周長的方法,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得出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並且想出了多種求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真正體現了算法多樣化和讓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新課程理念。

三、盡心設計練習,突出數學思考。

數學活動不是一個一般的活動,而是讓學生經歷一個數學化的過程,教師應該注重提高數學思考的含量,培養學生數學思考的意識和策略。在練習設計中我要求學生用四個正方形來拼出我們學過的正方形和長方形或者其它圖形,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即能使全體學生參與,獲得成功,同時通過不同的想象的展示,交流甚至碰撞,讓學生初步建立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以上的教學環節,始終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等活動為主,重視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努力實踐了發展為本,主動參與,重在思維、合作成功、探索創新的教學理念。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3

1、抓住學生的興趣教學,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課堂上,教師將製作的兩張卡片出示給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提出問題:為了使卡片變得更漂亮,把卡片四周鑲上彩帶,猜一猜哪張卡片需要的綵帶更長一些?這時,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為了證實自己的見解是對的,學生都能主動的去探索,去學習,去解決問題,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整節課始終圍繞着這兩張卡片展開教學,學生以這條主線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

2、提高學生動手操作和實踐探究的能力。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如何得到,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在這節課裏教師能把握這個契機,讓學生進行獨立探究,鼓勵學生動手量一量每條邊的長,再動筆算一算,求出卡片的周長這樣的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過程中,學生利用對周長概念的理解,充分發揮自主性,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它們的周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而不是包辦代替,恰到好處的進行引導。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也存在許多不足,值得自己進行深刻的反思:

首先,師生互動不夠。雖然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有相互交流的過程,但是在學生彙報時使交流討論更充分,更深入。

再次,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到位。在教學過程中,恰當的評價會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自信,並且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而在學習活動中的評價、對學習結果的評價、課堂總結時總的評價都不到位,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提起注意。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4

此課之前,學生們已經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特徵,並初步理解了周長的含義,目的是讓學生們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課上我主要分以下幾步驟進行教學:

一、 讓學生通過猜想激發學習興趣。

我首先出示兩個長方形的圖形,讓學生們觀察哪個周長短一些,為了驗證學生們的猜測,引出學生計算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究。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但導入的兩個長方形周長大小差異明顯,沒有很好的達到激發興趣的效果。

二、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學習空間。

周長的計算方法,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瞭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交流獲得解題方法上,以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因為有了前面周長的認識,學生自主探索並不困難,關鍵是對各種算法的溝通、比較和理解。在學生交流算法時,我一方面讓學生適當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一方面引導學生理解不同算法間的相互聯繫,始終抓住問題的本質——不管怎樣列式,都是求圍成長方形的四條邊長度的總和。幾種方法中,長加寬的和乘2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利用區分兩組長和寬的顏色來幫助學生理解。由長方形的長逐漸變短,變到正方形。自然的引導學生們探索正方形的計算方法。

這個過程中,教師的組織性語言過多,總結性的語言不精準,知識性的總結沒有做到最貼切,而且過於重複學生們的回答,導致用時較長,延誤了後面的教學設計。學生們自主交流時間還不夠充分,交流不徹底。

三、練習的設計我設計了四種題型。

搶答、口算、選擇、解決問題。但由於時間關係只完成了兩道題。這是教師教學時間把握的失控,還有習題不符合學生們的認知規律,沒有循序漸進。

整節課上下來,我認識到自己還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對於教材的鑽研不夠透徹,二是教學用語不規範,三是教學組織方法不當,四是練習沒有達到鞏固的實處,只注重了結果沒有問過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注意先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修煉自己的語言,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要求學生,多動腦思考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5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基本上達到了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可能有以下幾點:

一、引導同學藉助已有的圖形周長的意義,理解掌握周長的計算方法。

圖形周長的意義是同學已有的認知基礎,更是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核心,只有抓住這個核心,引導同學從周長意義動身,去反思、解釋,才幹形成科學的知識結構。如:同學在交流周長計算方法時,注意引導同學圍繞周長意義來進行辨析,從而掌握計算方法。再如:第二個練習,當多數同學出現4+7+2+3=16這種方法之後,和時引導同學藉助周長意義來發現問題。這樣,通過以上活動,協助同學理解掌握了周長的`計算方法,同學不只知道怎樣計算,還知道為什麼這樣算。從而形成牢固知識結構。

二、在關鍵地方創設問題,引發同學的思維,激發同學學習興趣。

本節課,注意在關鍵地方創設問題。如:“仔細觀察情境圖,圖中都有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這是知識的生長點;“要求給長方形花壇安上護欄,需要先求什麼?”這是知識的轉折點,為學習新知奠定了基礎。和時協助同學分析問題。再如:出現(4+8)×2這種方法時,引導同學説出括號裏要求的是什麼?在重點處協助同學理解方法。再如:“猜猜看,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12釐米,用兩個這樣的長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它的周長是多少釐米?”在同學思維容易混淆的地方,創設問題,激發同學認知牴觸。引發同學探究學習的興趣。最後一題“你能根據今天學習的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求出它的周長嗎?”在同學思維受阻的地方創設問題,為同學思維指明瞭方向。正因為能在關鍵處創設問題,能激發同學學習興趣,同學學習比較投入,為同學學習方法奠定基礎。

三、重視同學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提高同學學習的能力。

本節課,在引導同學發現問題、理解問題的基礎上,注意先讓同學獨立考慮,在同學有了想法的基礎上再引導同學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點撥,協助同學理解計算方法,思維發生碰撞。如:探索周長計算方法時,先讓同學獨立考慮,當同學有了想法,和時交流,再借助周長意義來判斷理解掌握方法。再如:練習一,先猜一猜,找準問題,然後驗證,找到答案,再解釋原因。“為什麼拼成大長方形後周長是20釐米,而不是24釐米呢?你是怎樣想的?”同學發現,這兩個寬已經不是拼成的大長方形的周長了。發展了同學的思維。正因為有了同學獨立考慮,同學才有言可發,正因為有了教師的點撥,同學認識才比較到位。

四、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逐步發展同學的思維能力。

如:練習一,問題一從先求一個小長方形的周長入手,再驗證,最後通過拼生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對比,發現減少的越多,剩下的越少,反之減少的越少,剩下的越多,滲透一種函數思想。再如:練習二,是一道發散思維題,是一個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一題多解鞏固了周長的計算方法,同時發散同學的思維;後面多題一解,發展同學概括能力,同時體會轉化思想。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6

本節課的教學,重在啟發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周長的含義,自己去解決問題。放手讓學生通過尋求策略、嘗試計算、交流、討論,自己找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師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比較和分析推理能力。每個環節都是學生個體自主參與、合作探究的過程,通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共同發展。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問題進行探索、嘗試、討論、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對怎樣求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有更具體的感受,他們真正成為了學習活動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品嚐到成功的喜悦。課伊始,讓學生帶着做花邊至少需要多少邊框料這個問題,展開求周長策略的探究,對於學生提出的各種方法,教師沒有簡單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讓學生從實踐的角度對其可行性加以思考、比較和取捨。

在策略的比較中,促進了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接着,學生自主量一量,算一算,在交流算法時,充分讓學生髮表自己的想法,互相補充,使思維得到共同提高。到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學生的思維迸出了火花,培養了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7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學生在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之後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也為今後學校其它圖形的周長奠定基礎,因而正確理解周長的概念非常重要,所以我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理解周長的意義,學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教學的重點是理解周長的概念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教學的難點是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最優化計算方法。

整節課我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我覺得這節課突出了以下兩點:

1、注重動手操作。動手操作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途徑,也是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的重要手段。本次教學中我藉助楊伯伯付工人工資這一活動,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動手操作活動,先讓學生交流中發現需要花邊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然後動手測量算出長度,這樣就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然後小組選代表進行彙報,其他同學補充。學生在動手操作後,很容易理解並掌握利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學生很容易自己推出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不過,這節課我並沒有把公式硬推給學生,允許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我想這才是教學最需要的。

2、注重學生課堂的主人翁地位。改變傳統的教師一味的教,學生聽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發現的主體、實踐的主體,所以,課堂上我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探索的意識。在理解長方形的周長的最優化公式時,我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分工合作,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並小組討論計算方法,在全班交流、彙報後,才得出長方形的周長的最優化公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快樂。

綜觀整節課,我和學生都在一種寬鬆、平等的氛圍中一起學習,學生樂於學,每個學生都在學習體驗到成功的喜悦,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理念。但在教學中由於時間的關係沒能給每個學生都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對學生的情況瞭解也不足,沒能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更多的指導與幫助,今後我會多加註意的。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8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這節課是在教學完周長的概念後進行教學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自主探究,從而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新課標指出,教學應該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根據課標的要求,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注重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動腦思考,動手驗證,突出學生主體性。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成為積極的行動者、積極的參與者和合作者。課上讓學生思考、實踐、交流,並用所得知識解決問題。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

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學習中,更應該讓數學知識與身邊生活相聯繫,體會數學的實際價值。

二、積極自主,經歷探索與思考

學習者有了探究問題的需要、興趣、積極愉悦的情緒之後,靈活有效的思維、自主的研究,是使探究具有實際價值的保證。在長方形周長的探究活動中,學生有的利用方格紙(每個小方格邊長為1釐米)進行研究,在方格紙上,數出或者計算出圖片的周長;還有的用尺子量出各個邊的長度然後相加;還有的只量出長方形的一組長和寬,只量出正方形的一條邊的邊長,然後根據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4條邊都相等的特點進行相關的計算。親身的經歷使學生清晰地理解周長的計算方法,也為總結周長公式奠定必要的基礎。

三、總結方法,提升學習能力。

老師的教,是為了不教。在數學學習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累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這一點在教師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的時候應該作為一個重要評價方面。我引導學生們回顧:在剛才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把自己探索的方法和大家交流,然後選擇最簡單的方法,最後根據這個最簡單的方法再總結出周長公式。隨後,孩子們用這個學習方法小組總結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學生的學習效率高,效果十分理想。可以預見,在學生以後的學習中,遇到此類的學習任務,他們一定也能選擇這種方法進行學習,並且,如果學生有了積累學習方法的意識,並在不斷的積累中,他們的學習能力將得到大步的提升。

但是,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交流展示過於倉促。在全班交流過程中重要方法沒有充分得到討論,正方形周長學生小組推導後只彙報了結果,沒有讓學生彙報研究過程。由此可以看出,自己對新課程改革理念沒有充分的領會,自己遇到問題後的靈活處理能力有待提高。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9

本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四邊形”中的教學內容。本單元是在前面“空間與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它分三段編排,周長的含義及計算是第二段的主要教學內容。目的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發現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這節課,我主要通過小組交流彙報的形式,讓學生分組彙報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並通過兩個實例加以應用。讓學生在探索中、在應用中,掌握它們的周長計算方法,並有所收穫。基於以上思考,我把教學目標設定為如下3個方面。

1、使學生知道周長的含義,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2、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發展實踐能力。

教後體會:

1、“課前小研究”的設計不僅對新知的學習進行了很好的鋪墊,而且有助於學生自主探索周長的計算方法,並形成深刻的認識。具體設計如下:

a量一量:

語文書、 數學書、英語書的長寬各是多少釐米?

b.描一描:

出示一些圖形,用彩筆描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c.算一算:

我是這樣算周長的:

d.用一用

(1)一個長方形的籃球場,長是28米,寬是15米,這個籃球場的周長是多少米?

(2)有一塊正方形的桌布,邊長是5分米,在它的四周繡上花邊,花邊的長是多少分米?

e.説一説:

我發現:

這一設計,通過量每條邊的長度和描圖形邊線,充分尊重了學生,瞭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鞏固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以及周長的一般含義,為探索周長的計算方法,進行了很好的鋪墊,同時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

2、小組彙報的形式,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給他們一個展示的舞台,讓學生全員參與,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上台展示自己的思考過程,使學生在探索、交流、驗證的過程中,體驗了各種求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方法。讓學生自己來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

3、練習設計注重應用。

概括出周長的計算方法後,安排了兩個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籃球場題和桌布題。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數

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激起了學生應用知識的慾望。也為今後學習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

4、遺憾點:教學本節課的出發點是放手讓學生探索,在探索中發現、在交流中提升。但老師的補充説明仍然太多,教學的實施仍有不少操控的痕跡。

其實,適當的放手更是對學生的尊重。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10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這節課是在教學完周長的概念後進行教學的。《數學課程標準》前言部分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課設計以這一基本理念為指導,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為主線”,重視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努力使學生在探索交流中獲得新知,同時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時,讓學生試着求出長方形的周長,教師大膽地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索長方形周長的各種解法,説説你是怎麼想的,再引導學生比較,哪幾種想法是一樣的,你喜歡哪一種算法,為什麼?大家都一致的認為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比較方便。理解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教師把一組長和寬用紅粉筆標出,另一組用藍粉筆標出,非常的直觀形象,學生一看就知道有兩個長和寬,對為什麼要乘2,學生也很好的理解了,長方形的周長其實就是兩個長和寬的和。從而使學生直觀深刻地理解了這一計算方法,使本課的教學難點得以突破。

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自主探究正方形的周長公式。練習設計力求突出層次性、典型性、生活化,避免簡單的重複與模仿。在這裏,學生們想出了很多種方法。最後通過學生們對長方形周長的認識直接遷移到求正方形的周長,學生們基本上都能想到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從教學效果上看,這節課的教學是成功的,學生們都掌握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方法,而且還會合理地選擇簡便的運算方法。

但是在練習中我發現學生們在求長方形的周長時,我發現有部分學生在算的時候只是用長和寬加起來就不再去乘2了。我反思了一下,覺得有可能是經過比較後,一些理解能力不是很強的學生也想採用那種公認的方法做,但做的時候又不仔細思考,也不是很理解,所以出錯率就比較高了。在教學時,我也應該強調一下,要用自己容易理解的方法去做才是最好的。

縱觀本課,每個環節都是學生個體自主參與、合作探究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學生尋求答案、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習新知、理解運用的過程,而教師自始至終只是充當着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們去探究知識。這樣的教學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益,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合作意識教學要提供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

(一)評價教師是否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1、評價學生參與的狀況和品質;2、評價學生參與學習的方式;3、評價學生參與的時間和廣度;4、評價學生參與的效果。

(二)評價老師能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1、評價課堂中引導學生創新學習的時間和數量;2、評價創新學習的策略;3、評價創新學習的效果。

(三)師生是否保持有效的互動。1、評價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狀況;2、評價有效的互動還必須關注教師的師生觀;3、評價教師能否靈活運用多種方法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互動;4、評價教學互動的成果。

(四)評價教師是否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1、教師是否熱愛學生,師生之間是否存在一種心靈的感應;2、評價教師的精神狀態;3、評價教師是否善於用激情的語言或良好的學習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愛;4、評價教師是否細心觀察和運用來自於學生及現實生活中的情感因素;5、評價教師是否充滿對學生的理解和人文關懷6、評價教師是否善於發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五)評價課堂結構的安排與教學手段的使用1、評價課堂結構:課堂引入是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小結是否簡練有效。2、教學手段的使用:據重難點適當選用不束縛想象力

(六)評價教學內容:1、老師想教的內容和他在課堂上教的內容是否一致;2、教的內容與學的內容趨向一致;

(七)評價教學風格。評價教學風格要會從課中發現一些共性,在教學思想、教材處理、教學方法運用等環節已經烙上了明顯的個人觀點和個性,區別於他人而成為個人的特色。(如:讀寫結合,讀中感悟;教貴質疑,學貴有疑;欣賞激勵,充滿關懷;切磋砥礪,功底紮實;語感強,語味濃;為學而教,抓住導學焦點;不拘一式,不限一法,把課上)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11

一、教學設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鞏固周長的含義,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過程首先是複習周長概念並説一説長方形與正方形邊長的特點;然後讓學生探討出用測量的方法,先知道邊長再求周長,通過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邊長特點,進而優化所得公式,得出最後結果:長方形周長=(長寬)×2,正方形周長=邊長×4;最後進行適當練習和思考題,開闊學生思維。

三、存在問題

1、提問學生關於長方形、正方形邊長特點的時候,説的是‘邊’而並不是‘邊長’,有些誤導學生,導致沒有按照我預設的發展;

2、忽視了課堂生成,學生提出了好幾種求解長方形周長的方法,導致課堂主要還是我在講,學生學得有些被動;

3、板書的時候將長方形寫成了‘長方開’;四、改進措施

1、備課前應仔細研讀教參,規範數學用語;

2、多積累經驗,適應課堂生成,讓學生的思維得以發展;

3、克服緊張、慌亂的習慣,平時多注意板書的書寫。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12

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以長方形的周長教學為重點,正方形周長的教學可以略教,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並説説理由。

在正方形的周長教學中,可以拓展,出示8分米長的繩子,讓學生想象,如果圍成正方形,那麼邊長可以是幾?

今天學生猜測:32分米、2分米、8分米,在學生的討論中,馬上否認了32分米和8分米。而對於邊長為2分米的,讓幾個學生合作,一起把長8分米的繩子拉成一個近似的正方形。使學生直觀認識到正方形的周長就是繩子的長,正方形的周長拉直了就是一條線,體會到周長一條線,為能以後與面積一個面的比較做好鋪墊。同時可以繼續利用這根繩子,如果這根8分米的繩子,要圍成一個長方形,大家猜測它的長和寬可以是幾呢?也可以讓學生一起示範動手拉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從而進一步理解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同時在拉的過程中體會到,不管形狀怎樣變,長加寬的和是不變的。

在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時,學生基本出現的方法是:方法一:長+寬+長+寬;方法二:長*2+寬*2 ;方法三:(長+寬)*2在這三種方法中,需不需要優化?想想還是需要優化的,因為(長+寬)*2這種方法對於以後逆向思考的題目作用非常大。比如已知周長,求長和寬,就需要這種方法作基礎。那麼在優化的時候,如何進行優化呢?怎樣優化才能水到渠成?還是沒有很好的方法。

課中我讓學生通過用手勢表示(長+寬)*2,使學生理解(長+寬)是一份,長方形的周長有這樣的兩份。加深學生對這種算法的理解。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13

數學來自生活又運用於生活,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存在着密切的聯繫,如何把數學教學生活化,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課堂化,化抽象的數學為有趣、生動、易於理解的事物,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其實是源於生活且無處不在的,數學的學習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體現生活。

在教學中,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小組合作利用毛線裝飾手中的圖畫,在小組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髮現:有的毛線太短不夠圍出圖形的邊;有的毛線剛好可以圍出圖形的邊。以此為契機,使學生在理解周長概念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為長方形圖片和正方形圖片做相框(兩張圖片的周長相等),問哪個相框用的綵帶多。學生出現了三種猜想:①長方形相框用的綵帶多;②正方形相框用的綵帶多;③兩個相框用的綵帶同樣多。對於學生的猜想我並沒有急於表態,而是告訴他們這只是我們的猜測,要使別人心服口服,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引發學生探究慾望。

另外,在探討長方形周長公式時,學生通過討論與交流,想出了“長方形周長=長+長+寬+寬”,“長方形周長=長×2+寬×2”,“長方形周長=(長+寬)×2”三種策略。對於這些方法,我沒有簡單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又恰到好處地拋出一個新的問題:“説説上面這幾種計算方法中你喜歡哪種?並説明理由。”又一次激發孩子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興致勃勃地投入新的、現實的、有意義的又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之中了。通過小組交流,學生從實踐的角度對其可行性加以思考、比較與取捨。這不僅驗證了剛才的策略是否合理,同時又從中領悟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新策略。最後,又一個挑戰的問題出現了:練一練第三題,求鋸下的正方形木板的周長和剩下的長方形木板的周長各是多少?再一次進行學習與探究。在學習探究與討論交流中,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探究與計算的過程,自己會去體會他喜歡或者能夠理解的算法,真正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和“讓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新課程理念。

我們所努力追求的數學教學,應該是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己有知識出發的教學;應該是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的教學。通過教師提供有結構的材料,學生參與其中的活動,使他們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從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14

整節課,我力求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有以下四個特點。

1、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上課伊始,我利用學生最愛看的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導入新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良好的開始時成功的一半,一節課下來,學生學得津津樂道。教學效果很好。

2、要保證基礎知識,也要重視學習方式。

周長計算的方法可以通過學生練習、集體交流而獲得,但這樣的學習缺乏一種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師一味的教,學生聽的教學形式,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發現的主體,實踐的主體。教學中我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我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手中長方形的長和寬,再計算長方形的周長。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到求周長的必要條件,自己做完後與其他同學交流,同學間計算方法得到交流和互補。課本例題變成練一練,讓學生理解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以及數學知識的應用性。正方形的周長計算相對容易些,學生自己能總結出兩種方法,並能強烈地感受到用乘法計算的簡便。通過比較歸納,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求圖形周長的必要條件,理清幾種思路,併合理擇優。

3、要方法多樣化,也要方法優化。

對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教材並未説明哪一種是最好的,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選擇,每個學生都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悦,這樣做到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 通過交流想法,讓學生理解算理。用連加計算是基礎,用長乘2加上寬乘2是進步,用長加寬的和乘2是空間感理解上的一大步。對於長+寬的理解是個難點。方法的優化上雖説學生喜歡哪種就哪種,但老師應有所提煉,讓學生感受到第3種最簡便。在練習中鼓勵學生用第3種方法,當然,對一些不善於用周長公式計算的學生,也不必強求統一,隨着計算周長經驗的積累,他們慢慢也能悟出周長公式的意義的。

4、要考慮練習的層次性,也要兼顧應用的多樣性。

只有通過相應的練習,才能更好地鞏固新知,形成技能。我設計了闖關的練習過程,激發了運用知識的激情。

第一個層次是基本的填空題和選擇題;

第二個層次是簡單算算,使學生明確計算周長的必要條件,練習周長的計算方法;

第三個層次是生活中的問題,學生靈活運用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不同程度的問題,使學生的學習更深入。練習安排要注重層次性,還要同時滲透多樣性,讓學生理解用所學的知識可以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解題能力。 教學的過程是一種境界,那就是要把學生推向採石場,令其主動地去探求尋覓知識。課堂無法做到完美,但只要把一些學習理念、學習方法落實到細節處,那必定是有效的課堂。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15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也為今後學習其它圖形的周長奠定基礎,因而正確理解周長的概念非常重要,所以我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理解周長的意義,學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教學的重點是理解周長的概念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教學的難點是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最優化計算方法。

整節課我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我覺得這節課突出以下幾點:

1、根據第低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知識特徵,在教學中我採用故事引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全心投入學到習中。

2、改變傳統的教師一味的教,學生聽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發現的主體、實踐的主體,教育學家波利正指出:學習任何新知識的最佳途徑是學生自己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規律和聯繫。,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新課標指出:合作交流與積極探索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探索的意識是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美國一所大學的牆上寫着:我聽到的,我就忘了,我看到的,我就記得了,我做過的,我就理解了。在理解長方形的周長的最優化公式時,我給學生提供充分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分工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並小組討論計算方法總結,全班交流、彙報後,才得出長方形的周長的最優化公式。

3、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重視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把現代技術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鋪助教學,發揮其新穎直觀的優勢,為了突破理解概念周長這一重點,運用電腦演示一週的總長度就是一個圖形的周長。在怎樣瞭解長

方形的周長最優化方法時,我也藉助電腦直觀演示過程,讓學生突破這一難點。

4、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係融洽,教學中,我為學生創設了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我始終以商量的語氣與學生交談,把自己當作一位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與學生處於朋友關係、平等狀態。由於有這樣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所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主動學,樂意學。

5、有機地滲透情感教育,經過一系列教與學,我提出:小白兔與烏龜新的長跑比賽結果怎樣呢?讓學生猜一猜,通過猜,讓學生懂得了:驕傲必定失敗,堅持就是勝利,失敗一次並不可怕,關鍵是能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從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也是對學生進行了教育。

綜觀整節課,教師和學生都是在一種寬鬆、平等的氛圍中一起學習,學生樂於學,每個學生都在學習體驗到成功的喜悦,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理念。沒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教學過程就是一個有缺憾的過程,在教學中由於時間的關係沒能讓每個學生都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