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幼兒園語言區教學反思(通用3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8W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語言區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語言區教學反思(通用3篇)

幼兒園語言區教學反思1

在語言教學中設計的提問一般比較多,不同的提問設計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一個好的提問設計不僅能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擴展孩子的想象空間,促進幼兒擴散性思維的發展,又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引起幼兒從多角度認識事物,引發幼兒產生問題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水平。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教師的提問往往太表面化、模式化。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我們的語言活動失去了興趣,甚至讓他們不再去關注別人的發言。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對幼兒已有水平的瞭解上對教案進行深入的剖析,提升問題的有效性。

比如在語言教學活動《小蝌蚪找媽媽》教學過程中,按照教案教師有感情地講完故事後,按照故事的情節發展先後提出了下列問題:小蝌蚪遇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麼説的?為什麼會把它們當成自己的媽媽?小蝌蚪最後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後,我認為:這些問題太過於表面化,完全是讓幼兒在回憶故事的內容,沒有給孩子留有思考的空間,只要把故事的內容的記住就能回答出問題,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説過於簡單,不利於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我覺得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問題:1、小蝌蚪把哪些動物當成了自己的媽媽?為什麼會認錯媽媽呢?2、小蝌蚪的媽媽究竟是誰?為什麼小蝌蚪和媽媽長得不像呢?3、小蝌蚪為什麼問了那麼多動物都沒有找到媽媽呢?隨着這些問題的層層深入,能改變幼兒消極被動地接受故事的狀態,逐步引導幼兒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別是最後一個問題是幾個問題的綜合,在問題的答案中隱含着事物的局部與整體之間關係的道理。

幼兒園語言區教學反思2

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的能力和思維能力。”中四班的小朋友語言發展很好,基本上能用較完成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故事比較感興趣。他們能根據故事的情節發揮想法進行猜測。

在本次活動中,我採用設置懸念,自主閲讀等相結合的方式。為幼兒搭建了想説,敢説的平台,讓幼兒在猜猜,講講中理解故事內容。進而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首先我通過設置懸念“四隻小兔長得一模一樣,兔爸爸兔媽媽都分不清誰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小朋友快快幫兔爸爸媽媽想個辦法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吧?讓幼兒相互説説自己的辦法,調動幼兒的思維,並請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幼兒創造了一個想説的平台。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孩子們想的方法很多,如給他們穿不同顏色的衣服、給他們做記號,等等。然後幼兒帶着問題自主閲讀尋找答案。接着,我用分段的方法進行講述,並結合圖片,討論故事的發展,採用先觀察後提問的方式,使幼兒理解故事。在討論中適時的讓幼兒參與到其中,孩子們看着逐幅出示的圖片仔細的聆聽、觀察、領悟,有趣的故事情節,我帶着孩子們走過色彩世界,觀察圖片猜想着兔爸爸、兔媽媽的辦法。當粗心的兔媽媽把四隻小兔的衣服弄成彩色的時候,孩子們為小兔穿上彩色的衣服而高興!

每一個活動在實踐中都會出現一些細節問題,特別是師幼互動方面,教師在課堂中的迴應,幼兒的參與度。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參與度非常高,但在互動方面有些欠缺。

幼兒園語言區教學反思3

入園以來,我發現班內性格各異的孩子不乏人數,在生活中不願開口不善交流,這樣的孩子朋友少,適應環境的能力差,當他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會主動地與他人訴説,尋找他人的幫助,使問題不能及時、很好地得到解決。兒歌《我想》是主題活動《我對你説》中的一個語言活動,讓幼兒在愉快的.指偶操作中,在情景表演與角色遊戲中自主地感悟説話的重要性,從而使幼兒的口語聽説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得到提高。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學習的特點和認識規律,注重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活動中,我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採用了幼兒喜愛的情境表演,形象生動的圖片和指偶,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幼兒在看、聽、做、説等一系列的自主活動中,理解詩歌所藴涵的意義,產生了一種想説的慾望,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活動的最後,我設計了集體和分組情境表演的環節,活動中幼兒自主選擇角色,與同伴同作,在愉快的情緒中大膽地表現自我,我發現平時不愛説話的小朋友也選擇了小象的指偶和小夥伴一起沉浸在角色與情境中,一邊表演一邊大聲地説,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

活動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活動開始時的情景表演,激起了幼兒想和小象説話的願望,小朋友看見可愛的小象紛紛和它説話,王博問:“小象,你吃了飯嗎?”趙億説:“我想和你握握手”劉瑩説:“你是坐車來的,還是自己走來的?”等等。當發現小猴指偶時幼兒又爭着和小猴説話,撫摸猴子的長尾巴,要和它拉鈎。還有小鹿等。這時我創設讓幼兒交流,討論的機會,並通過創編詩歌,激發幼兒與人交往的積極性,幼兒把問題從小動物的身上遷移到自己日常生活中來,讓幼兒進一步瞭解説話的重要性,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整個活動,幼兒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孩子們正是在我創設的這個寬鬆的語言環境中發展了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並樂意與人交往。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連續性的過程,需要教師把幼兒語言的發展滲透到各個領域的教育中去,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促進幼兒語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