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紙船與風箏》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09W

【篇一:《紙船與風箏》教學反思

《紙船與風箏》教學反思

《紙船和風箏》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話故事。文章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裏和藍藍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紙船和風箏帶去的問候、祝福、諒解和濃情,真正成了維繫、發展他們友誼的橋樑和紐帶。教學這篇課文,我反覆琢磨了許多遍。如何設計教學進行了充分的準備。自己感覺對這篇課文,還是吃得比較透的。

主要設計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讓學生讀課文,體會他們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紙船和風箏對他們情感的變化所起的作用?這些問題引導孩子們細讀課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孩子們的學習狀態很好,這可能得益於趣味性設計(如摘蘋果放進紙船、蘋果給老師、同學們説悄悄話),讓孩子們以各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語言文字,問題的設計等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深入研讀的。我的情感投入深深的影響了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孩子們和小熊、松鼠一起同歡樂共痛苦。尤其是學習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理解的部分,孩子們都讀哭了。孩子們在我的指導下真正走進了文本。但課堂總是充滿了遺憾啊!在課堂實際生成的瞬間,教師只能憑自己的一種直感去感受來自孩子們的對文本的解讀和迴應,然後對教學預設作出相應的隨機調整。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讀得多,但還是缺少一個讓孩子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機會,沒有為學生提供運用語言的平台。

2、課堂教學設計得太滿。可能出於向學生們展示一個較為完整的教學流程的考慮,我的教學安排過於飽滿,使得最後合作讀讀、演演的環節沒能充分展開。讀的高潮掀起處不是很多。教學中如果一節語文課能時不時掀起朗讀高潮,那才叫精彩!以後的教學中我將力爭做到。

3、課堂上我對孩子們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不多。要知道孩子們是特別喜歡老師給予他成績的肯定。激勵性的語言更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篇二:《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

《紙船和風箏》是一篇童話故事。文章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裏和藍藍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紙船和風箏帶去的問候、祝福、諒解和濃情,真正成了維繫、發展他們友誼的橋樑和紐帶。反思這節課的成敗,我想,無論是在實踐新的教學理念,還是在注重語文訓練,我都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成功之處在以下幾點:

1、符合低段教學要求,字詞學習落實到位。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教學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教學環節。我在教學“飄”和“漂”時,將區分這兩個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孩子們因為有了前面知識的積累,馬上發現了這兩個字的不同,有的説:我發現“飄”和“漂”這兩個字都有一個“票”字。有的説:我發現第一個“漂”和水有關,第而個“飄”和風有關。於是我隨機結合具體的語境,出示句子:體會了“飄與漂”的不同含義。

2、充分利用簡筆畫,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課文。

在教學《紙船和風箏》這課時,孩子們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後,為了更好地讓孩子理解山腳和山頂,我便在黑板上簡單勾畫出他們的位置。孩子們興趣高漲,學得主動,效果很好。

3、入“情”誦讀,層層感悟。

(1)、把“讀”貫穿始終,讀中感悟,以悟促讀。

抓住了文中的幾句重點句A、“山頂上再也看不見飄蕩的風箏”B、“如果你願意和好”)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再通過讀強化學生的內心體驗,使學生讀出了意,讀出了形,讀出了情,讀出了味,把課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語言三者融為一體。

(2)、教學中抓住矛盾,體驗情境。

如抓住“樂壞了”“他們再也看不到紙船和風箏了”等語句,抓住矛盾,體驗情境,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4、拓展延伸,互送祝福,個性得到健康發展。

在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拓展環節,孩子們隨着音樂把祝福的話和小夥伴們分享,每個孩子都品嚐到了成功的喜悦,獲得成功的滿足。他們樂於展示自己,他們更懂得關愛夥伴,他們的個性健康地發展。

但課堂總是充滿了遺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

(1)、課堂教學設計得太滿。可能出於向學生們展示一個較為完整的教學流程,不影響完整的故事情境的考慮,我的教學安排過於飽滿,使得最後很多環節沒能充分展開。也因此時間分配不合理,整個教學過程顯得前鬆後緊。

(2)、面對低年級孩子,語速我也應該適當放慢。

【篇三:《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

《紙船和風箏》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20課。課文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裏和藍藍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紙船和風箏帶去的問候、祝福、諒解和濃情,真正成了維繫、發展他們友誼的橋樑和紐帶。

教學中我緊抓小熊和松鼠感情變化這條線,讓學生在朗讀中悟情理、品情味。一節課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是的以下幾點:

1、以讀為本,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是理解文字、體會情感的紐帶。把“讀”貫穿始終,讀中感悟,以悟促讀。抓住了文中的幾句重點句(1)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2)“山頂上再也看不見飄蕩的風箏……”(3)“如果你願意和好……”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再通過讀強化學生的內心體驗,使學生讀出了意,讀出了形,讀出了情,讀出了味,把課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語言三者融為一體。

2、走進孩子,肯定成長

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都是以平等生命體的身份出現,自由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與意見,相互理解、相互欣賞,共同推進課堂教學的進行,一起讓生命共同成長。教師時時對孩子由衷的評價,激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

但是,同樣還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地方,引起了我的反思。如:上課時,教師個人的語言組織不夠精練,概括,應該再精簡些;老師的情緒還不夠投入,不能充分感染學生、調動學生,應多用些激勵語言。

【篇四:二年級上冊《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

《紙船和風箏》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裏和藍藍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紙船和風箏帶去的問候、祝福、諒解和濃情,真正成了維繫、發展他們友誼的橋樑和紐帶。

教學中我緊抓小熊和松鼠感情變化這條線,讓學生在朗讀中悟情理、品情味。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讓學生讀課文,體會他們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紙船和風箏對他們情感的變化所起的作用?這些問題引導孩子們細讀課文。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孩子們的學習狀態比較好,這可能得益於複習環節的趣味性設計、學習內容不同於課文的呈現方式,問題的設計還是能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深入研讀。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設置感人情境,給學生情感薰陶

新課程改革提出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孔子説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為此,我在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多次設置情境,使學生始終處於豐富的情感體驗之中。

教學一開始就通過精美的課件創設出了美麗的童話世界,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為後面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音樂的運用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特點,課文七至九自然段寫了兩個人吵架後各自的感受,是情緒憂鬱的部分,課件播放較為悠傷的樂曲,課文最後小熊和松鼠重歸和好,是情緒歡快的部分,配上輕鬆歡快的音樂進行渲染,使學生充分感受友誼給他們帶來的快樂。這些音樂感染了學生的情緒,在這種氛圍中指導朗讀,理解課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二、入“情”誦讀,層層感悟

以讀為本,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是理解文字、體會情感的紐帶。“語文教學要回歸到讀上,所有的創新都應建立在讀好的基礎上。”

1、把“讀”貫穿始終,讀中感悟,以悟促讀。抓住了文中的幾句重點句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再通過讀強化學生的內心體驗,使學生讀出了意,讀出了形,讀出了情,讀出了味,把課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語言三者融為一體。

2、教學中抓住矛盾,體驗情境。如抓住“樂壞了”“他們再也看不到紙船和風箏了……”等語句,抓住矛盾,體驗情境,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同時結合具體的語境,體會了“不好意思”的含義。另外,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法,又是發展語言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在教學中將讀貫穿教學始終,採用了自讀、範讀、讀中思考、讀中體會等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兩個小動物的情感世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走進孩子,肯定成長

在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中,師生都是以平等生命體的身份出現,自由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與意見,相互理解、相互欣賞,共同推進課堂教學的進行,一起讓生命共同成長。對孩子由衷的評價,激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的同時,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智慧火花,不失時機地採用魯迅的“拿來主義”,為課堂所用,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這節課中也有不太理想的方面,引起了我的思考。

1、語文工具性的細節體現不夠。除了一些説話想象練習外,為了使學生能對語言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也可以進行仿説練習,如:“還是……卻……”句式的學習中,就可以讓學生用它説幾句話,指導朗讀會水到渠成。

2、文本價值的把握不夠到位。本文的文本價值應體現為讓孩子樂於交友,並寬容地對待友誼。但這個主題體現得不夠明顯,是整堂課教學的一個不足之處。

【篇五:《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

在本課中,我將識字、鞏固識字和指導書寫作為重點。初讀課文時藉助漢語拼音來識記生字,通過4個重點句子,認識本課所要認的字,指導學生讀句子的同時也就鞏固了識字。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以編兒歌、用熟字學新字、形生字等多種方式來識字並進行交流,識字之後安排了鞏固練習,在摘果子的遊戲中來指導孩子們鞏固認字,同時還引導學生髮現帶提手旁的.字一般和動作有關係,這樣就進一步讓學生領悟了形生字,形旁表義的特點。

在指導朗讀上,我做到了讀整篇課文和讀重點段落相結合。指導讀重點部分時,如小松鼠給小熊摺紙船和小熊給小松鼠扎風箏這兩段話,讓學生抓住“樂壞了”這個詞,讀出高興的心情,讀好互相祝願的話。另外,抓住松鼠和小熊爭吵後他們再也看不到小船和風箏的那段話,通過貼詞卡、朗讀體會,引導學生理解“飄蕩”和“漂流的不同,並且注意詞語之間的搭配。抓住課文中兩個“看不到”,讓學生體會、讀出這兩個小動物難受、後悔的心情。在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中運用了多種形式,如讓學生自讀體會、小組讀、老師進行範讀。在教學中使我體會到學習飽含感情課文,最好的方法是指導學生帶着感情去讀,用讀出感情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篇六:《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

課文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裏和藍藍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紙船和風箏帶去的問候、祝福、諒解和濃情,真正成了維繫、發展他們友誼的橋樑和紐帶。

在這次教學中我選擇了第一課時,讓孩子們識字,但是以往單獨的識字教學有些枯燥,為了讓孩子們能在語言環境中學會生字,我採取了隨文識字的方法,希望孩子們能夠像聽故事一樣把這篇課文順下來,然後還學會了生字。那該怎樣才能輕鬆又愉快的讓孩子們掌握生字,讀好課文呢?我做了一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備課充分,熟悉教材中的生字,儘量做到字不離詞,詞可離句。

首先在備課時要看這篇課文要求認多少字,然後在文章中把這些要求認的生字畫下來。看看有哪些句子當中都含有這些生字。由於隨文識字也是比較挑課文的,剛好這篇課文的生字又比較集中,所以方便了教學。比如,本課需要認八個生字,在第五自然段中就有五個生字需要認,就可以把第五自然段作為重點段,讓學生反覆認,反覆讀。

第二,教師自己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對這些生字很熟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哪些字可以用減一減,換一換有哪些,編口訣又有哪些。這樣才不會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讓老師突然手足無措。

第三,通過重點字引出重點詞,從而理解感悟課文的意思。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讓學生快快樂樂識字。在教“幸福”二個字時,把他們放在詞中理解,讓學生找出這二個字中藴藏的兩個詞語“幸福”,字書寫完後,把它們放置在語境中,富生字以人文內涵,使生字教學更生動、更形象、更豐滿!

二、抓住情境體驗,感悟文本內涵。

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是低段孩子不太容易做到的。我在教學中抓住情境體驗。如抓住“樂壞了,祝你幸福”等語句,通過問題“你在什麼時候感到幸福,你吵架後有什麼心情”讓學生體驗情境,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思想和心情。

在小熊和松鼠吵架的時候我還配上了音樂,讓學生體會好朋友吵架時難過悲傷的心情,範讀後再指導學生讀得慢一些,悲傷一些,學生讀的感情效果就會好很多。

本文中有些地方描述比較詳細,而有些地方寫得比較簡約含蓄,給學生們的思維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延伸的空間,我充分利用這些“空白”點讓學生想象,來開拓學生的思維。感覺效果還是不錯的。

這節公開課也讓我對識字教學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輔助的教學手段是需要的,但孩子們的自主能力是更重要的。由於時間的關係,這節課講的內容有些多,尤其是最後分段的環節,完全可以省略,節省出來時間讓學生再説説文章大意,我想可能會更好!

每講一堂課,我們都有許許多多的收穫,也有許許多多需要總結的地方。我想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我還是需要多學多練,才能上出更好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