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精選7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5.33K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精選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精選7篇)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1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富有教育好處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於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於懶惰而又冷又餓的故事。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比較,也有蟈蟈本身前後狀況的比較,使學生懂得只有勤勞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課堂上本人注意實踐以下幾點。

一、採用隨文識字教學常模的四組織教學。

將詞語的教學貫穿於整個閲讀教學過程中,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課堂上,本人注意用多種形式引出段落和詞語,如“夏天”是透過看夏日圖引出,“冬天”是看圖聽北風的聲音引出,“個個”是透過評價學生的朗讀引出,“自由自在、幸福、痛苦”是透過總結性談話引出。第一小節和第二小節是透過談話引出,第三小節透過看圖引出。同時本人注意將理解詞語分析字形融合在閲讀教學中。如“汗”和“糧”的字形記憶就融在教學過程中進行。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形象。

由於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佔優勢,對於鮮明、生動的形象易於理解,因而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形象,學生對生動形象的畫面十分感興趣,興趣濃,注意力集中,朗讀聲情並茂。

三、注意教學資料、教學過程的整合。

為了防止教學資料,教學過程過於零散,本人採用以一個詞為線索,組織教學。本人圍繞“傻瓜”一詞引導學生讀課文,找句子,理解詞句。圍繞“傻瓜”從釋義到誰是説誰是傻瓜,蟈蟈為什麼説螞蟻是傻瓜?蟈蟈認為怎樣做才不是傻瓜?到底誰才是傻瓜?認識到錯誤並打算改正還是傻瓜嗎?展開討論,一以貫之,從而實現了對教學資料、教學過程的有效整合。

四、謎語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伊始,我設計了謎語的導入,自然地引出蟈蟈和勤勞的螞蟻,學生很自然地認識了本篇課文的主角,起到課開始趣即生的效果。同時螞蟻的謎語激發了學生對螞蟻的喜愛,為學生懂得“只有勤勞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做了必須的鋪墊。

五、多種形式朗讀,培養學生喜愛閲讀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中把“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閲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為此,讓每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要讀書,這是實施教學的首要目標。朗讀是語言訓練,陶冶情操,體會感情,積澱語感的重要方法。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機會,採用範讀,品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引讀,分組讀、表演讀等各種朗讀形式,透過反覆誦讀,細心品位,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詞句理解,感受了螞蟻搬糧食的辛苦,蟈蟈的悠閒自得,再把理解到的意思和體會到的情感,透過朗讀表達出來,從而激發學生喜愛閲讀的情感,對學生的朗讀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整堂課中始終持續着那份“讀”的熱情和渴望。

六、挖掘教材資源,適度拓展,想象説話。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在教學中,我利用教材中的想象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如課文中“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裏過冬了。”只是一語帶過,沒有具體描述,我啟發學生透過想象,適度拓展,説説螞蟻們有的(),有的()。並加上動作。這樣做,既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潛力和想象潛力,又大大調動了學生表達的慾望。

七、前後銜接,注重積累。

大綱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幾處強調,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課堂上,本人注重成語的積累。在看夏天圖時,我補充了“驕陽似火、烈日炎炎”,學習完童話故事,總結時我結合《練習七》教學了幾條成語,“有備無患,防患未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利用故事情節,學生簡單地懂得了成語的意思,也加深了對課文內涵的理解。

八、重新解讀文本,實現人文關懷,教書育人。

本課篇幅短小卻富有教育好處。課堂上,我注意引導學生透過朗讀體會螞蟻的勤勞,同時注意創設情境實現人文關懷,改變了以往將蟈蟈當成反面典型的教學模式,將蟈蟈當成是一個犯了錯誤的孩子,引導學生明白,犯了錯誤沒關係,只要認識到錯誤,並決心改正,就是好孩子。這樣不僅僅教了書還育了人。

總之,在教學中本人採用了直觀教學法、多媒體演示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謎語激趣法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透過合作討論的形式來學習,重視朗讀和説話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使學生喜歡閲讀,獲得學習的快樂,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2

《螞蟻和蟈蟈》是蘇教版第七單元中的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好處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於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於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比較,也有蟈蟈本身前後狀況的比較。寓褒貶於比較之中,含諷刺於描述之內,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説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童話故事貼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能夠很自然地與現實生活相聯繫,配合上直觀的圖片從而更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資料。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本課的開頭我設置了兩則謎語導入,謎底分別是:螞蟻和蟈蟈,揭示了本文的課題,並請他們發現這四個字有什麼特點。學生首先對謎語很感興趣,猜完再觀察這幾個字都有蟲字旁,説明都是昆蟲,增加他們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課堂的開始就將學生的學習心理調到了最佳狀態,產生主動閲讀的要求。

在初讀課文的環節,我主要是透過多種方式朗讀,讓學生熟知課文資料。首先我讓學生先看課文配套的光盤,既聽了一遍課文,又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低年級學生很容易被吸引,在他們被光盤上的動畫吸引了時,再去讀課文就會很主動的了,不會很被動的、機械的去讀。讀完課文,我首先採用的是指名分段朗讀,把課文先疏通一遍。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之後就是讓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段落再讀,並把它讀好,其他同學當小評委。這樣讀書就不會太單一,大家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取自己想讀的段落。而且在別人讀的時候,其他人也不會沒事做,想着怎樣評價,同時也是在鍛鍊他們的口語表達潛力。在這其中,我滲透着指導學生朗讀,幫忙學生讀好長句子、難讀的句子。把課文讀好了,才是學課文的前提條件。

精讀課文我主要是讓學生透過朗讀表演和充分想象來完成對課文的學習和理解的。比如第一段:我先是出示夏天火熱的驕陽,讓學生感受到熱,之後讀好“夏天真熱”。由“這麼熱的天,一羣螞蟻在幹什麼呢?”這個問題切入到第一段的教學中去。指導學生看圖,明白螞蟻在背糧食,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之後讓學生來做做勤勞的小螞蟻,也來背背糧食,也就是朗讀並表演。因為表演使情景更豐富而逼真,使第一感知獲得了鮮明的印象,把握住了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生動性,有機突破教學重難點。學生透過自己主體體驗,感受到炎熱的夏天,螞蟻搬糧食的辛苦哭,加深讀作品語言的理解,深受感染,對勤勞的螞蟻發出由衷的讚揚,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而且表演能夠調節課堂氣氛,使課堂更加的活躍。在讀到“個個滿頭大汗”的時候,老師適時教學“滿頭大汗”這個詞。能夠問什麼狀況下會滿頭大汗?透過學生自己舉例,既理解了這個詞,又做了説話練習。第二段我是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因為低年級的教學不適合用一個問題套着一個問題下來,那樣會太煩瑣,而且會減少學生讀的時間。所以,一年級的課文都十分的簡單,直接能夠從讀中去理解,去感悟。這一段我主要是讓學生讀和想象“蟈蟈可能會小螞蟻什麼?”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因為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潛力。在發展語言潛力的同時發展思維潛力,激發想象和創造潛力。這個問題為學生帶給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能夠邊看圖邊做動作,配合着想象。學生説得很好,充分的發揮了想象。在讀到“自由自在”的時候,重點講一下這個詞。問學生是否明白“自由自在”的意思,就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蟈蟈想乘涼就乘涼;想唱歌就唱歌;想睡覺就睡覺,真是“自由自在”。引導學生把這一段又記憶的一遍,加深印象,明白蟈蟈過得很舒服。這個故事的結局: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也出示了畫面,請學生觀察蟈蟈此時的表情和動作,稍加提示:這時,蟈蟈又會做什麼?説什麼呢?學生便會對結局再創想象。學生的想象既有蟈蟈的直接感受,又有蟈蟈的內在心理。兩次想象比較,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使學生明白只有辛勤勞動,才能創造幸福生活,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口頭表達潛力。

本課的教學中也有遺憾:

(1)教學中,我雖然注重了朗讀的指導,留出了超多的時間讓學生朗讀,但如何讓他們去觀察、去體會,從而使學生能夠融入文本,入情入境地朗讀,切實把“要我讀”變為“我要讀”,這方面做得還不夠,這也上我今後要努力去探索的。

(2)寫字教學和閲讀教學聯繫得不夠緊密。我教的是“糧”和“呼”兩個字,在閲讀到寫字的環節中沒有很好的過渡,感覺有點突兀。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不斷有遺憾才會有不斷的進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必須要不斷地吸取更多的經驗,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更進一步地提高。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3

一、對比+板書。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童話,《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於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於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螞蟻和蟈蟈本身前後情況的對比。寓褒貶於對比之中,含諷刺於描寫之內,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説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的道理。為了讓孩子們更清楚地記住課文的內容,我採用了“對比+板書”的方法,紮實有效地推進。

1、夏天的行為態度對比,分步板書

通過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回憶夏天的炎熱,説説自己在夏天最想幹嘛,孩子們給出了“想睡覺”、“想吃冷飲”、“想躲在空調間裏”等眾多答案,以此説明在炎熱的夏天,讓很多人變得懶惰。在此基礎上提問:“在炎熱的夏天,螞蟻和蟈蟈他們又是怎麼過的呢?”讓孩子自己讀課文,從文章中尋找答案。孩子們一讀就找到了,“一羣螞蟻在搬糧食。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隨即板書:“搬糧食滿頭大汗 乘涼 自由自在” 這樣的對比+板書,讓孩子們很清楚地瞭解了螞蟻和蟈蟈的不同表現,對長久記憶很有幫助。

2、冬天的結果對比,完成板書

有了不同的過程,就會有不同的結果。讓孩子們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找出螞蟻和蟈蟈不同結局的句子,相機出示句子:“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裏過冬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然後聯繫上文,對螞蟻和蟈蟈的夏、冬表現進行對比朗讀。學生通過自己的主體體驗,感受到螞蟻在炎熱的夏天,搬着沉重的糧食,付出辛勤的汗水換來了幸福的生活;蟈蟈在夏天貪圖享樂,到了冬天只能自食其果。明白了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有幸福生活的道理。學生在反覆練讀、對比朗讀的基礎上,加深了對作品語言的理解,深受作品的感染,對勤勞的螞蟻們發出由衷的讚揚。以此鞏固,勤勞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地位,引領孩子們更紮實地記住本篇童話的主旨,向螞蟻們學習。這樣的對比+板書,也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這一點出發,我在教學《螞蟻和蟈蟈》這一課時,採用情境教學法。藉助生動的導語,通過創設情境、圖文結合,朗讀品悟,去理解螞蟻和蟈蟈的形象,去評價他們的優和劣。給學生的感官以多角度、多方面的刺激,把學生帶入生動的意境中,引導學生讀、想、説、演,從而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產生主動閲讀的要求。同時我還激發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表達慾望,悟讀、演讀文本。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而且讀出螞蟻和蟈蟈不同的表現,不同的結果。

三、營造樂讀的氛圍

《課標》把“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放在低年級閲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可見,我們的語文課堂要採取多種手段讓每個孩子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把讀書視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努力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時時刻刻都在努力營造着一種“我想讀、我來讀、我要讀”的氛圍。採用老師範讀、指名讀、自由讀、小組賽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形式進行讀的訓練,用激勵性、挑戰性的話語,對學生的朗讀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着那份“讀”的熱情和渴望。

並根據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教學時我運用形象直觀的動作,加以多媒體輔助,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使學生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語言文字所表現的生動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理解、加工,使學生的感情與課文所表達的感情相合,去感受、去意會,進而在讀出感覺的基礎上,讀出感情,讓他們在讀中感悟,又反過來以悟促讀,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感。

四、啟發想象,培養創新思維。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課程標準總目標之一就是: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創造性想象對於小學生具有一定的優勢,他們思維的具體性、形象性,具備了良好的基礎,而語文教材的情境更識於學生髮展想象。《螞蟻和蟈蟈》這個故事的結局: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也出示了畫面,請學生觀察蟈蟈此時的表情和動作,稍加提示:這時,蟈蟈又會做什麼?説什麼呢?學生便會對結局再創想象。學生的想象既有蟈蟈的直接感受,又有蟈蟈的內在心理。像這樣的想象訓練,促使學生的思維縱深發展,也有益於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課標還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授課時,我就抓住了重點詞語的理解,進行了説話的訓練。

五、高度重視識字、寫字。

學生讀了一篇課文,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讀準確,句子讀得通順連貫,形成順暢的語流,有一定的情感。生字會認、會記、記得牢,會寫並寫得漂亮。這些應是一年級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第一課時,我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記生字、寫生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好辦法記住字形,又通過看筆順圖,動手在田字格里描了描,從中悟出怎樣寫才好看,並在課堂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寫字,較好地落實了識字、寫字的內容,並堅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字、寫字、朗讀、背誦相結合的原則。

通過本課教學,我堅信:只要以敬業精神點燃執着的火把,平凡的人生就能閃爍出美麗的靈光!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4

課文淺顯易懂,藴含的道理卻很深刻。教學時,我設計了幾處句式和説話訓練點。

一為:“螞蟻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看看圖,用“螞蟻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個個滿頭大汗。”這樣的句式來説一説。學生藉助於課文中的圖片,仔細觀察和自己的想象後説出了:“螞蟻有的扛,有的拖,個個滿頭大汗。”“螞蟻有的推,有的拽,個個滿頭大汗。”從中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其二:“幾隻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展開你的想象,蟈蟈會怎麼取笑螞蟻呢?答案很快就有了:有的説“哈哈!小螞蟻,你們真是傻,這麼熱的天,還搬什麼糧食呀?”有的説“螞蟻呀,看看我們多舒服呀!你們真是不會享受呀!”學生的答案可真有意思。

其三:學完課文第三自然段後,引導學生思考:此時此刻,你想對蟈蟈説些什麼呢?學生説:“蟈蟈,誰讓你夏天時不搬糧食呢,現在神氣不起來了吧!”有的説:“蟈蟈呀,還記得夏天時你取笑螞蟻嗎?其實你才是傻瓜呢。”還有的説“蟈蟈,現在你後悔了吧,可已經晚了呀!”學生的回答正是指明瞭課文主題: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主體。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讓學生會思考、討論、想象……藉此來充實螞蟻和蟈蟈的語言和行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5

四月十六日,聽了倪老師的一課《螞蟻和蟈蟈》,倪老師教學思路清晰,環節之間銜接巧妙自然,也給了學生充分的説話訓練的機會。從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出老師的精心設計,細心準備,對於課文的解讀很細緻,但是,因為對每個細節都很關注,面面俱到,所以感覺有些瑣碎。張校長對此提出了“大開大合”的教學理念,從整體入手進行教與學。在同組老師的共同幫助下,我對《螞蟻和蟈蟈》這篇課文的教學重新進行了設計,把目標精簡為兩個:一個朗讀,一個表演,捨棄了零散的枝節。

在教學過程一開始,我就從一個大問題入手,讓學生聽示範錄音,思考“螞蟻在幹什麼,蟈蟈在幹什麼?”學生在聽的時候也受到了任務的捆綁,讓他們有事可做。這個大問題正好引出課文中的兩個重點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必要的講解還是需要的,所以我對這兩個重點句子進行了講解,讓學生對這兩個句子的留白處進行補足,訓練他們的説話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也為接下來的表演環節做鋪墊。在讓學生進行説話訓練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圖片,讓他們的想象有一個方向。他們能看着圖片説出“推、扛”等動作,能想象出螞蟻會搬米粒、搬蟲子等。經過提醒,注意到是夏天搬糧食,食物很重,學生能説出螞蟻可能會説“天氣真熱呀”,“好累啊”,一邊説,一邊還加上了擦汗的動作。在討論蟈蟈會怎麼嘲笑螞蟻的時候,學生也很起勁,説出了會嘲笑螞蟻“你們真傻啊”,“真是一羣傻瓜”等句子,邊説還邊加上了動作。我又及時讓學生邊讀句子邊表演,學生基本上把講到的動作都表演出來了,看來,學生真的是理解了這兩個句子。蟈蟈的結局讓蟈蟈很後悔,學生也能説出他們後悔當初沒有和螞蟻一起搬糧食等。

接下來,我讓學生做一回小演員,表演故事。學生愛表演,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我先讓學生討論怎樣演好螞蟻和蟈蟈這兩個角色。在小組討論的時候,也提前給每一組設了一名組長,負責分配角色,指導表演的任務,避免出現分組表演時候因為角色不清,或者幾個學生爭演某個角色而出現的混亂。通過討論,我們得出了表演的幾條評價標準,給學生表演和評價提供了依據。第一組表演完,我讓觀看的學生做評委,提出改進意見,我給學生及時總結這些不足:比如,第一自然段雖然只講到螞蟻,但是螞蟻在搬糧食的時候蟈蟈已經到大樹下乘涼了,他們是同時的;蟈蟈在嘲笑螞蟻的時候,螞蟻應該繼續揹着糧食往前走,不應該停下來;做旁白的學生也應在適當的地方停一下,給小演員自己發揮的空間,把螞蟻和蟈蟈的對話加進去。接着,又針對這些意見進行小組練習。每一個學生都進入到表演中,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了。在此基礎上,我又請一組學生上來表演,這一次比第一組有了進步。螞蟻和蟈蟈的表演同時進行,表演中也能加上一些自己的語言。説明剛剛的學習是有效的。在表演過程中,我也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音樂,學生伴着音樂進行表演,興致頗高。在表演中體會到夏天,螞蟻和蟈蟈對待勞動的不同態度以及冬天他們不同的結局。

這篇課文中藴含着一個道理:勞動創造幸福。但是直接把道理灌輸給學生的方式並不理想,課文內容淺顯,我覺得學生通過上面的學習和表演,能夠自己把這個道理領悟到了。於是,我讓學生續編故事,找螞蟻代表和蟈蟈代表各一名上來續演故事:第二年夏天,螞蟻和蟈蟈遇到了,他們會説些什麼,做些什麼呢?學生的表現比較理想。螞蟻説:“我們一起去搬糧食吧。”蟈蟈説:“謝謝你提醒我,小螞蟻,我們一起去搬糧食吧。”最後,我讓螞蟻代表和蟈蟈代表分別對小朋友們説一句話。蟈蟈代表説得比較深刻:“小朋友,我們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就要像蟈蟈一樣捱餓。如果你現在改過來還是來得及的。”她已經把課本中的道理遷移到了學習中來。那我們老師什麼都不用多説了,學生自己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6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教學《螞蟻和蟈蟈》一課,細細品讀課文,螞蟻由於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於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後情況的對比。寓褒貶於對比之中,含諷刺於描寫之中,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説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童話故事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很自然地與現實生活相聯繫,配上直觀的圖片更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容。

在教學設計時,我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和語言能力的發展訓練,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通過創設情境、圖文結合,朗讀品悟,去理解人物的形象,去評價人物的優和劣。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調動學生的表達慾望,悟讀、演讀文本。

一、為説話訓練搭建平台

我在指導學生理解螞蟻是怎樣搬糧食時,首先請學生自讀課文,説説小螞蟻怎樣搬糧食?再出示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請學生觀察畫面,想象小螞蟻們還會怎樣搬糧食?推、拉、抱、扛等詞都學生都説了出來,我順勢出示“有的——有的——,個個——”的句式,讓學生練説。在説話練習之後,讓孩子們親自表演出來,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主體體驗,感受到在炎熱的夏天,螞蟻搬着重重的糧食非常辛苦,加深了對作品語言的理解,深受作品的感染,對勤勞的螞蟻們發出由衷的讚揚。

在後面理解蟈蟈們在炎熱的夏天休息時也是一樣。在説話訓練中讓孩子們充分明白蟈蟈自由自在、懶惰的本性。接着,我還結合孩子日常的活動,讓他們練習“下課了,同學們有的——,有的——,個個——”和“大掃除時,同學們有的——,有的——,個個——”的説話。就這樣,在觀察、練説、表演、朗讀中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了學生的説話、寫話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為語言積累創造環境

在本單元的讀讀背背中,讓孩子積累的是“有備無患 防範未然”、“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這恰好是對本課中螞蟻勤勞身影的真實寫照。在學生的讀、思、議、説之後,我適時地出示以上及“未雨綢繆 、得過且過”等詞語,讓孩子在語言環境中積累、豐富語言,這樣的積累,他們很容易在具體生活中調動積累。

三、為想象力插上翅膀

為了讓孩子們的思維得到訓練,我抓住課文最後一處: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

洞裏,而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補充文本: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到了第二年夏天,蟈蟈又見到螞蟻在搬糧食——在孩子們的想象中,有不思悔改,終於沒能熬過第二年冬天的蟈蟈;有知錯就改,也開始儲存糧食的蟈蟈;還有沒有儲存糧食,但和螞蟻成了好朋友,與朋友一起温暖過冬的蟈蟈——

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語言訓練的平台。我一直在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環境,搭建學習的平台,讓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7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於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於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後情況的對比。寓褒貶於對比之中,含諷刺於描寫之內,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説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童話故事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很自然地與現實生活相聯繫,配合上直觀的圖片從而更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容。

課標強調,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本課通過創設情境、圖文結合,朗讀品悟,去理解人物的形象,去評價人物的優和劣。同時新標準強調低年級的閲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從這一點出發,我激發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表達慾望,悟讀、演讀文本。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而且讀出人物不同的表現,不同的結果

教學本課,我特別注重了以讀為本探究體驗式的朗讀教學策略的運用,以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朗讀,力求更好地實現童話教學的教學目標。

比如對關鍵字的朗讀,如“夏天真熱”的“熱”,“西北風呼呼地掛起來了”的“呼呼”,就採用看圖、聽錄音兩種不同的方法,讓學生有不同的感官體驗,讀出不同的感受。從課堂效果看達到了設計意圖。

還有對關鍵句的朗讀,如“一羣螞蟻在搬糧食。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抓住課文中“有的——有的——,個個——。”這個句式,先讓學生説説螞蟻是怎樣搬糧食的?再讓學生根據插圖想象:螞蟻勞動時還會有哪些動作?這樣學生既可以練習説話,又真切感受到螞蟻在夏天搬糧食是多麼辛苦和艱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這種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針對蟈蟈的“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一句,採用了看圖和想像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表演中想象蟈蟈可能會笑話螞蟻什麼?想想它們會説些什麼?這樣,教師啟發學生觀看插圖和想象,充實了蟈蟈的話語和行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進而再反覆讀這一句,感受蟈蟈的懶惰。對於段落、全文的朗讀,我更是採取了多種方法,特別談談全文的朗讀,我設計了讓學生自主選擇的方式,分角色來讀全文,既完成了教學重點,又充分調動了學生朗讀的熱情,更激發了學生對勤勞品質的熱愛。課堂效果非常理想。

《語文課程標準》中説一二年級要讓學生“喜歡閲讀”,童話這種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的載體。在童話教學中,我將時時刻刻努力營造着一種“我想讀、我來讀、我要讀”的氛圍,讓學生始終保持“讀”的熱情和渴望,通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本文要傳遞的價值觀,實現童話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