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春曉的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9.65K

導讀: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曉的教學反思,歡迎閲讀!

春曉的教學反思

篇一:《春曉》教學反思

授完古詩《春曉》,感覺春意融融。這首古詩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後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不寫繁花似錦,不寫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數筆,就把那不經意的一瞬間感受到的濃濃春意勾勒得淋漓盡致。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襯愛春,言簡意濃,情真意切。從那“夜來風雨聲”中,我們可以盡情地想象那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的爛漫春光。課堂上,以下幾方面做的不錯。

一、交給學生識字的主動權

在學生自讀後,請他們説説:你想提醒大家讀好哪個字?學生對於充當“小老師”的角色一向很感興趣,各抒己見,如:“覺”讀撅嘴音,“處”是翹舌音,“聲”是後鼻音等等。我相機讓學生組詞,説説能用什麼辦法很快記住這些難字。跟着我又問:哪個字告訴我們詩寫的是什麼季節?哪個字告訴你不明白意思?“曉”是什麼意思?“不覺曉”呢?學生不明白的詩句意思我讓他們用符號標出來,再次閲讀詩句,猜測詩意。

二、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的意境。

課堂上我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培養閲讀能力及習慣。讓學生耳、腦、口、眼協調活動,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從中感受到詩的語言美、節奏美、音律美,

從而漸入古詩意境。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

三、從表演啟發詩的大意

只有讓學生體會到詩的大意,才能接着體會詩的意境和情感,才不會在讀的時候毫無表情地念。因此當學生能讀出詩人所寫是春天這個季節的所受所見所想,我讓學生看着我,邊觀察邊跟着演一演,學生的興致高漲,通過這樣直觀的演和説,學生對詩意有了大概的瞭解。接下來我就讓學生帶着自己的理解再讀古詩,並激發他們自行創編動作加以表演讀,真是不可以小看孩子,剛才我還擔心他們讀不懂詩呢,而現在卻能把詩讀得又有表情又有動作,聲情並茂。我相信他們對這首詩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和印象了。

我在教學時還有個別環節把握得不好,讓學生在感官上再去發現美麗,也許效果會更好。還有,讓學生説得少了點。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多注意他們的水平,不可提出過分高的要求。再是,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又特別好動,學習注意力易分散,興趣不穩定。教師要特別注意組織課堂紀律。

篇二:春曉教學反思

《春曉》是一首清麗的小詩,表現了詩人對美好春天的熱愛之情和對春花被風吹落、被雨打落的惋惜之情,實質上它體現的是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學生學習這首詩,不僅僅是識字、解詞、理解詩意,更重要的是體會詩人的情感,體會中華民族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要把這種情深深地根植於學生心底,讓學生以這種情感、這種心態面對學習、面對工作、面對整個人生。這就是説,要給學生打下情感的底子,打下精神的底子。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兩點:

1、創設優美的教學情境。

古詩的教學要讓學生進入優美動人的詩境,在詩境中學習,在詩境中感受和創造。《春曉》的詩境清新、淡雅,人物的情感含蓄而真摯。為了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我採用了講故事、聽音響、看圖畫等方法,結合學生對詩句的逐步深入的理解,創設了優美的情境,使學生在美好的情境中參與學習過程。

2、學生聯繫自身經驗體會詩中的感情。

《春曉》一詩中所包含的情感是學生難以深入體會到的,但這並不妨礙學生在自己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與詩人交流、對話。我讓學生通過看圖、回憶等方式喚起自身的情感體驗。在此基礎上,與詩人交流,體會詩人當時的感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中華民族對生活的熱愛。

篇三:春曉教學反思

近日我上了一節音樂創作課《吟唱古詩詞——春曉》,引導學生學習基本的音樂創作知識,運用樂音音樂創作軟件為古詩詞《春曉》譜曲,培養了學生初步的音樂創作能力。課後我想了很多,其中有不足的遺憾也有成功的喜悦??

一、課例的由來

在中小學校裏進行音樂創作教學,往往會被人們認為高不可攀、深不可測,好像有一種神祕感困擾着廣大師生。為什麼呢?傳統音樂創作教學超出了普通音樂課的範疇,太過“專業”,觀念中認為不是中小學生應該學習的內容。那麼中小學校的學生究竟有沒有創作的慾望和能力呢?結論是肯定的。創作性(創造性)是人類的一種普通心理特徵,從兒童到老年,除低能和某些心理疾病患者外,都具有創作性、創造性(潛在的、顯性的),特別是在音樂方面。孩子從出生起就有聽覺能力,也就具備了聽音樂、接受音樂藝術薰陶的重要條件。如在嬰兒──兒童階段,只要孩子一聽到愉悦活潑的音樂,就會高興地手舞足蹈,在電視、電影、錄像等媒體及生活當中,看到優美的舞蹈,他們會模仿,甚至會創編新的舞蹈動作。我們時常會聽到學生隨意哼唱自編的小曲,儘管稚氣十足,但畢竟是孩子們創作的,是他們的真情流露。這足以説明,少年兒童藴藏着無窮的創造力,只要有適當的機會和條件,他們潛藏着的能力便會得到充分的發展與表現。

為何選擇為古詩詞《春曉》譜曲為課題呢?我是結合以下五方面的因素:第一,結合學校校園文化活動實際。目前我校正在開展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校園文化活動,而中國的古詩詞正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吟誦古詩詞成為學生每天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第二,結合教材中的創新內容。《吟唱古詩詞》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走進音樂世界》教材中很有新意的內容。它體現了音樂與傳統經典文化的結合,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第三,結合學生實際能力。由於四年級學生在一、二年級時就已學習過相關的古詩詞歌曲《詠鵝》、《憫農》等,已能很好地用語言和歌聲進行表達詩意,且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樂常識,如:節拍、節奏、速度等,具有進行簡單創作的基礎。第四,結合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愛好。音樂作曲軟件的開發成為“電腦音樂創作教學”得以開展的保證。運用計算機音樂創作軟件,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環境,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激發了學生的內驅力,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提升了同學們對音樂的興趣,同時鞏固和發展了學生基本的音樂素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五,結合體驗成功的需求。基於以上諸因素,所以我設計了為古詩詞《春曉》譜曲這種音樂創作課的形式,讓學生運用喜愛的信息技術(樂音創作軟件)進行創編活動,在編輯樂譜的過程中獲得複習和鞏固有關的音樂知識,同時通過作品的完成來檢驗學習的效果,形成了一個學習——創作——再學習——再創作的良性循,改變了過去音樂知識難教且教學效果甚微的狀況。

篇四:《春曉》教學反思

在教學《春曉》前,我仔細閲讀了教學參考,學習了許多有關低年級古詩教學的文章,並作了充分的教材分析:《春曉》這首古詩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後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不寫繁花似錦,不寫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數筆,就把那不經意的一瞬間感受到的濃濃春意勾勒得淋漓盡致。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襯愛春,言簡意濃,情真意切。從那“夜來風雨聲”中,我們可以盡情地想象那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的爛漫春光。

一、教學參考上提出了五方面的教學目標:

1、通過《春曉》這首古詩的學習,瞭解漢字的演變過程,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識兩個偏旁;瞭解“矢”的演變過程。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並體會世人對春天的讚美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掌握本課生字詞的基礎上,體會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我想,那我該如何來教學這一課,讓我們班的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真正能體會詩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從而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難點呢?倘若我在教學過程僅作單純地分析講解,然後提問,讓學生再回答,説説古詩每個句子的意思,接着反覆練習背誦。這樣的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聽着,使勁地記着,至於審美情趣的'陶冶,詩的意境的體會這樣的文化性就不能體現了。

人本主義教學觀指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學生都藴藏着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 “新課標”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平時正努力地用新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那這首古詩的教學,我如何嘗試用新理念來更好地達到教學的完善?我動了一些腦筋。《春曉》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詩。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古詩的特點,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利用課件再現古詩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指導學生了解古詩的意思,通過朗讀領悟古詩的意境和韻味。

為此我作如下教學設計:

1、導語揭題、激發興趣

上課前播放兒童歌曲《春天在哪裏》

啟發學生説説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播放《春曉》教學課件,讓學生觀看雨後春天早晨鳥語花香的絢麗圖景,聽配樂朗讀。

教師簡要介紹作者孟浩然。

2、初讀感知

教師在範讀的同時演示課件

學生自己利用課文所注的漢語拼音朗讀這首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得連貫。畫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指導學生讀出停頓和重音,讀出韻腳。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3、精讀理解

(1)指導學生重點理解“曉”“眠”“覺”“啼”“聞”等詞的意思。

(2)在遊戲過程中理解詩意。玩尋找最佳搭檔的遊戲。提供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尋找詩句來搭配。

同時告訴學生,古詩語句由於字數的嚴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詞語,要聯繫上下文和題目補充出來。如“夜來風雨聲”一句,聯繫詩題,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裏的風雨聲”的意思。

4、拓展延伸

春天裏處處有美景(提供其他描寫春天的古詩),只要同學細心觀察,就會在春天裏發現更多更美好的東西。讓我們踏着春天的腳步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更美的景色。

5、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他們全方位發展,我還布臵瞭如下作業:

(1)給古詩配幅圖畫,把詩中的景色加上自己的想象畫下來,畫好之後同學之間交流,共同分享這美麗的景色。

(2)把古詩變成描寫春天的小短文,讀給同學聽,比比看誰寫的好。

(3) 把《春曉》寫成書法作品,在板報中展覽。

6、然而,在低年級的古詩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很多。

(1)首先,應讓學生在“問”中發現古詩奧妙無窮。

低年級學生正處在學知識長見識的黃金階段,遇到不懂的事總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充滿着無窮無盡的幻想和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問題和想法。我覺得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善於“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這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他們就會像鳥兒一樣展開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無拘無束地翱翔。古詩短短的幾行字,裏面卻藴涵着豐富的文化知識和詩人所傳遞的情感和意境,學生一定會有許多好奇!

雖然學生在幼兒園甚至更小已經會念這首《春曉》了,可他們那小腦門中仍然裝着無窮無盡的問題。而且,不同的學生有自己不同的思維方式,他們會敢於用自己的獨特思維進行提問。即使有的問題顯得非常天真、幼稚,可這都是他們的真實想法。學生在問中想象,在想象中尋找快樂,在快樂中喜歡了學古詩。

(2)其次,要讓學生在“交流”中理解詩意。

修訂大綱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又特別好動,學習注意力易分散,興趣不穩定。

我要在進一步的教學中為學生搭建自由舞台,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詩意思。這無疑給將課堂帶來一泓活水,學生們會個個興致勃勃。他們在交流中發揮自己的才能,在交流中培養合作精神。並且,學生會發現學習古詩一點兒也不枯燥,有了興趣,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

(3)再次,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的意境。

語文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閲讀教學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大量事實證明:低年級學生學古詩,靠老師的逐句串講,根本行不通;必須更多地藉助讀,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培養閲讀能力及習慣。讓學生耳、腦、口、眼協調活動,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從中感受到詩的語言美、節奏美、音律美,從而漸入古詩意境。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因此,我雖然知道學生很多早已會背誦了,但我還是花了大量的時間,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通過讀,學生體會了春天的美麗和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當然,我在教學時還有很多環節把握得不夠好,不過通過備課、講課、評課,也使我學到了很多。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爭取更大的進步。

篇五:《春曉》教學反思

在小學階段,古詩的教學是大家都感覺到比較難以把握的。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感覺很迷茫。古詩究竟該怎樣教,該教些什麼?觀完《春曉》一課後,我翻閲了新的課程標準,課標中反覆提到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古詩文無疑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當中最燦爛的瑰寶。課標又指出,“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這是一個總的指導綱領。同時我又把新舊課標中對古詩教學的目標進行了比對:

錢正權老師曾説過:“引領學生走進詩詞意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去尋求詩詞地信息意義,而是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詩詞中的畫面,也就是説再詩詞的語言文字想象作者所描繪的生活圖景,讀者要讀出詩情鬚髮揮想象。”在這節課中,老師過多的運用註釋的方法幫助孩子理解詩句,卻缺少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充實畫面的物象,豐滿圖畫的內容,始終處在解詩意的層面,沒有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學生沒有悟到詩情,課堂就缺少那詩味了。

總之,在古詩教學中,學生讀會古詩很簡單,但是讀出古詩的意藴卻很難,我們平常的課堂總是停留在讀會古詩的層次上,怎樣引導學生讀懂古詩,並從中汲取到營養將是我們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