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船》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33W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船》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小船》教學反思

《小船》教學反思1

《小船》是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可愛的家》中的第一首歌曲,這個單元是以家庭為中心的主題單元。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表達了孩子們渴望家庭温暖,希望永遠得到父母關愛的心情,抒發了對美滿、温馨家庭生活的渴望和讚美之情。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是以唱為主的。首先學唱第一段,跟錄音學唱一遍,跟老師學唱兩遍,教唱過程中,老師講解歌曲中的休止符、全音符、依音等音樂知識點,並反覆指導唱不準的旋律。然後找兩名學得快的學生當小老師教大家。通過反覆學唱,最終學生能完整的演唱歌曲了。在學習四四拍強弱規律時,先讓學生來設計怎樣用身體來表現強弱規律,然後老師總結:第一拍拍手,第二拍雙手攤開,第三拍拍手心,第四拍雙手攤開,學生都能做到。

不足之處就是課件製作不精美,而且還有一些瑕疵,歌譜書寫不規範,還有就是學唱歌曲時肢體動作太僵硬,不夠嫻熟,以後還是要多鑽研業務,向前輩們學習!船教學反思小小的船教學反思

《小船》教學反思2

我在歌曲教學《小船》一課中,在教唱歌曲後,為激勵學生有主動表現,參與的意識,我設計了“請學生講有關媽媽的故事”,朗誦描寫媽媽的歌謠和唱有關媽媽的歌曲這一環節。

首先,我給同學們唱一首有關媽媽的歌曲《魯冰花》當我有感情地投入到歌曲中時,我發現孩子們都靜靜的聽的很認真,甚至有的同學還掉下了眼淚,可是隻有一名從頭至尾始終捂耳朵,當我唱完後,同學們紛紛發表意見,有的説:“這首歌聽起來很抒情”,有的説:“我很喜歡這首歌曲”,老師你能教我們唱嗎?我一直在注意那名捂耳朵的同學,於是我説:“我知道同學們都很愛聽這支歌,我會教給你們的,可是,有一位同學不喜歡聽,你能告訴我為什麼嗎?”在對那位同學再三的開導下,他終於説了出來“我想媽媽”同學們都哭了,我的眼睛也禁不住濕潤,沒想到短短的幾句歌詞,引起了同學們傷感的情緒,我對她説;“你想媽媽一定很傷心,可是你還有老師和同學在關心你,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護你,把老師當成你的媽媽好嗎?”這時,有同學舉起手説:“只有你好好學習,你的媽媽才會高興。”有的同學給她唱了一支歌,還有的同學送給她一個小故事……就這樣,在歌聲、故事、詩歌朗誦聲中,結束了本節課,孩子們的臉上又微微的露出了笑臉。教育心理學認為: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係,那學生就可能更願意和教師相處,接受教師的'教誨。在音樂教學中,根據音樂課輕鬆、愉悦的特點,以“大膽説為切入點,給學生充分表達情感的機會,想説就説、想唱就唱”,對學生各種離奇古怪的想法和問題,()教師總是以鼓勵支持的態度,調動全體學生共同討論、合作解決,使得教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越來越相互尊重和理解。

這樣,課堂上形成了一種友好、寬鬆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都樂於暢所欲言了。

《小船》教學反思3

音樂教學的過程與方法包括:體驗、模仿、探究、合作、綜合。在這節課中除了綜合能運用得少一些,其他的方法,滲透在我教學的各個環節。音樂是審美的藝術,是傾聽的藝術,在進教室、發聲、感受音樂的情緒、節拍、強弱規律等音樂要素時,無一例外都通過傾聽體驗音樂作品來完成,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象,投入到學習中。如初聽《小船》,這是一種完全放鬆和無意識的聽賞方法,以此來渲染一種柔美、恬靜的氛圍。接着是學生通過語言交流所體會到的對歌曲的點滴感受,這是一種聯想想象式聽賞,是學生自身感受與音樂情感的交融。

模仿更是音樂教學離不開的最有效的方法。從音樂要素入手,學生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在大腦裏儲存豐富的資料,為音樂表現和創造奠定基礎。

通過此次上課,備課,也使我深刻地領悟到:作為音樂老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把音樂知識與技能融於活動之中,並隱性成線,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逐步獲得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情感的激發,忽略音樂教學的基本技能、技巧,那麼培養出來的學生將永遠只是有豐富表情但無實質內涵的人,無法讓學生真正得到美的享受和薰陶。

《小船》教學反思4

《小船兒》這首歌曲採用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前歌曲教學模式:唱譜——唱詞——唱歌——歌表演,採用新的教學模式:歌曲感受——情感——交流——詞曲自學——歌曲演繹。

聽賞調動各種感官,以感受歌曲的美為重點,用心去聽音樂,表現音樂培養學生的歌曲感受能力。

歌曲自學階段,學生用不同形式的學習展示了歌曲的不同局部。學生間可以相互啟發,接見幫助,學習,每個人先解決局部問題,然後再過度到噓唏全曲,各自的出發點不一樣,但最終的結合點是一致的。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斷鼓勵學生反縣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間的互助交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