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分數乘整數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74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分數乘整數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數乘整數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分數乘整數的教學反思1

“分數乘整數”在練習中,50%的學生喜歡用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來做分數乘法。學生利用式題,不但總結出了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而且知道了算理(也就是分數乘整數的意義),真正做到了算理與算法相結合。

基於這兩者天壤之別,筆者有了深深的感觸,上述兩個案例讓我想到一個相同的問題,就是我們常説的備課之先“備學生”到底備到什麼程度?對於學生的知識前測,教師心中有多大的把握?沒有對學情準確的偵察”,便絕對不會”打贏”有效教學乃至高效教學這一勝仗。很多教師在備學生的時候,是借用別人的眼光來估計自己的學生,看教參上是怎麼説的。教參説這時的學生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知識經驗,教師便堅信自己的學生也定是如此了。沒有或者很少考慮到雖然是同一個年齡段的孩子,但還有諸多不同的因素:也許你的學生是後進的,他的基礎沒你想象的那麼牢固;也許他是絕頂聰明的,學習進度已經超過好多課業了。

如上述案例中,關注學生轉化的思想就是本課時教學的重中之重。數學知識有着本身固有的結構體系,往往是新知孕伏於舊知,舊知識點是新知識點的生長點,數學教學如何讓知識體系由點到線,線到面,使知識結構“見木又見林”是十分必要的。案例1從整數乘法遷移到分數乘整數,想法是可取的,但整數乘法的意義在二上年級就已經出現,而且教材中沒有出現整數乘法的抽象表達方式(即整數乘法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對於五下年級的學生來説,遺忘程度可想而知。而案例2中,以五上年級的分數加法為基礎,讓學生自由探索,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轉化是需要條件的,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學生才會去嘗試。

今天這節課的算理看似簡單,其實理解還是有困難的。根據學生的認知心理,在遇到一個陌生的問題,如”1/5×3=?”時,學生對算法的興趣遠遠勝於算理。因為算法可以直接得到結果。一旦知道算法,多數學生會對算理失去興趣。甚至為了考試成績去死記硬背算理,算法與算理完全脱離。那麼我們實際上不是教數學,而是在教一門計算程序:不是在培養研究者,而是在訓練操作工。這與”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相違背的。

數學思想方法內容十分豐富,學生一接觸到數學知識,就聯繫上許多數學思想方法。寓理於算的思想就是小學數學中的基本思想方法。在教學時,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充分體驗由直觀算理到抽象算法的過渡和演變過程,從而達到對算理的深層理解和對算法的切實把握。小學是打基礎的教育,有了算理的支撐,算法才會多樣化,課堂才會更開放。

課標中,原來講“雙基”,現在變成“四基”,多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筆者認為,只有具備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才能在思維上促進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發展。不但教給學生一個表層的知識,更要給學生思維的方法與思想。

分數乘整數的教學反思2

在教學分數乘整數之前,班裏已經有不少學生知道了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學程序進行教學,學生就會覺得“這些知識我早就知道了,沒什麼可學的了。”,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於是在教學時,我提出:“為什麼結果是9/10?為什麼要把分子與整數相乘?”接下來的教學就引導學生帶着“為什麼”去學習。

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面對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們都是從自己特有的數學現實出發來構建知識的,這就決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決同一問題時會有不同的視角。在本節課中,我放手讓學生用自己思維方式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學生自主地構建知識,充分體現了“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的理念。有的學生通過對分數乘整數的意義的理解,將分數乘整數與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聯繫起來思考;有的學生通過在老師給的練習紙上塗色來得到結果;有的學生講清了為什麼將分子與整數相乘的道理;還有的學生將分數轉換為小數,同樣得到了結果。

存在的一些問題。

讓學生體會先約分比較簡單時,出現了些問題。在做完例題第二個問題之後,依然有不少學生依然覺得先計算好,於是我就出示了四道題,其中最後一題數據較大,可以很好的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但我現在覺得,如果在例題教學完之後就直接完成那個8/11×99,這樣就更加直接了,學生立刻就能體會到先約分的好處了,那麼再做其它需要進行約分的題目就方便了。

分數乘整數的教學反思3

《分數與整數相乘》是青島版六年級上冊分數乘法單元的開啟課,是在學生掌握整數數乘法、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以及同分母分數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是學生首次接觸分數乘法。分數與整數相乘在運算意義上與整數乘法一致,因而算法是教學的重點。

《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熟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讓數學學習成為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我在這節課教學中努力的引導學生實現以下幾點設想:

1、結合現實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計算課是比較單調和枯燥的,為了避免單純的機械計算,我將計算學習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創設了班裏同學為教師節做裝飾花的實際情境,引導學生根據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列出算式。這裏分了兩個層次,首先是求三個不同加數的和,只能用加法計算,然後求三個相同加數的和,有了這種對比,學生很容易結合整數乘法的意義,列出乘法算式。這樣處理,既有利於學生主動地把整數乘法的意義推廣到分數中來,即分數和整數相乘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簡便運算,又可以啟發學生用加法算出×3的結果。

2、藉助同分母分數加法,自主探索分數和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由於分數和整數相乘可以轉化成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因此, 放手讓學生嘗試計算,着重讓學生説一説計算的思考過程。教材的例題側重體現加法和乘法之間的轉化,但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有的學生脱離不了加法計算的枴棍,認識停留在用加法計算的層面,對乘的方法沒有主動構建的內驅力。我將板書進行了調整,連加和乘寫在兩個算式,逼迫學生學生藉助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去思考怎麼乘?板書對照清楚明晰,學生很容易發現乘的計算方法,並且脱離了沿用分子相加的不合理算法。

由於用不同加數連加導入,再出現相同加數相加,學生可以不借助示意圖,很容易運用已有的整數乘法的經驗理解分數與整數相乘就是求幾個幾分之幾相加。示意圖的另一個作用是要顯示出3個3/10的結果是9/10,由於,我先讓學生計算了加法算式,所以示意圖的作用就不再必要了。所以,我在教學中沒有使用示意圖。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這樣處理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3、通過體驗和比較,幫助學生體會到先約分再計算可以使計算過程簡便。課程標準倡導我們尊重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鼓勵算法多樣化的同時,也重視方法的優化。

分數乘整數的.教學反思4

《分數與整數相乘》這是學生首次接觸分數乘法。分數與整相乘在運算意義上與整數乘法一致,因而算法是教學的重點。

《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熟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讓數學學習成為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本課重視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新知,體驗成功的快樂!

我認為教者以下幾點做得比較好:

1、結合現實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計算課是比較單調和枯燥的,為了避免單純的機械計算,將計算學習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創設了班裏同學為教師節做裝飾花的實際情境,引導學生明白分數和整數相乘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簡便運算,又可以啟發學生用加法算出3/10×3的結果。

2、藉助同分母分數加法,自主探索分數和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由於分數和整數相乘可以轉化成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因此,例1放手讓學生嘗試計算,着重讓學生説一説計算的思考過程。因為很多學生可能憑藉經驗只知道怎麼算,不知道為什麼這樣算。尤其是對於分數和整數相乘時,為什麼直接將分子與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而分母不變,學生不一定明確。因此,這節課不能僅僅滿足學生會算,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理解分數與整數相乘的含義,關注學生理解分數與整數相乘的算理,理解和掌握為什麼可以這樣算?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這樣做能夠很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要讓學生不僅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教材的例題側重體現加法和乘法之間的轉化,板書對照清楚明晰,學生很容易發現乘的計算方法,。

3、練習設計具有針對性,多樣性,激勵性,生活性。在本環節學生的技能得到了鞏固和提升,特別是兩個常見的改錯題引發學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計算方法,已達到算法的自主優化。

分數乘整數的教學反思5

分數乘整數的知識基礎在於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及分數的意義及整數乘法的意義等知識。在課堂的開始環節,我對這些內容進了一定的複習,再進入分數乘整數的教學。分數乘整數的算法很簡單,在相乘時,分母不變,只把整數和分數的分子相乘作分子。在教學這個內容時,我關注到新教材在算理方面的重視,注意到圖形和算式之間的聯繫,在計算前充分讓學生感知塗圖形的過程。

一、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複習幾個相同分數和的計算方法。從而讓學生感知分數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分數和的簡便運算。在此基礎上學生很容易從加法的角度聯想到分數乘整數的方法,這種順向遷移,對學生的學習作用很大。在學生研究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中,用以前所學的知識來解釋和理解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學生理解起來也很容易。教師運用新知與舊識的密切聯繫,讓學生在認知的最近發展領域自由學習並有所收穫,學生的學習是積極有效的。

二、讓學生感受,學生才會感悟

對於學生而言,計算方法沒有難度。但是形成先約分後計算的計算習慣確實在教學中的難點。來自學生的困惑:為什麼一定要先約分,不約分也可以計算出結果。只有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約分的優勢,以及不約分計算的弊端,學生才會自發的先約分後計算。先設計簡單的數據,學生既可以先約分再計算,也可以先計算再約分。因為數據簡單,所以無論哪一種學生都可以得到正確答案。再設計7/22×33這道題,學生先計算後數據比較大,看不出公因數沒有辦法約分。所以學生中出現兩種答案。這時兩種方法進行比較,感受先約分數據小容易,先計算數據大很難約分。只有經歷過這種錯誤的學生才有深刻的感受——先約分再計算,計算更方便。

三、掌握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在這節課上,重點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但是學生的計算能力的訓練體現的不多。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的計算能力能夠有所提高,這樣一節計算課的效果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