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分數與整數相乘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98W

《分數與整數相乘》教學反思

分數與整數相乘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時,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真正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真正地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例1第一問的教學中,先讓學生嘗試塗色練習,然後通過猜想——觀察——發現規律,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發現,而在例1的第二問得教學時我採用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嘗試完成,再讓自己看書校對,培養學生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學會學習,最後集體補充完善分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整節課磕磕碰碰,在學生的對比、發現、交流中學習,同時也反映出一些不足。下面我就這節課的教學談談一些感想。

1、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概括計算方法和挖掘算理

計算教學的課堂中注重的是講明算理,掌握算法,一般對於學生來説,是比較單調和枯燥的,為了避免單純的機械計算,我創設了學生做綢花的實際情境,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學生通過觀察、塗條形圖驗證口算3/10×3的'答案,再列出算式計算驗證,從而有利於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又滲透了猜想——驗證——應用的數學思想。這樣處理,既有利於學生主動地把整數乘法的意義推廣到分數乘法中來,即分數和整數相乘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又可以啟發學生用加法算出3/10×3的結果。在教學中,我抓住一米綢帶的這幅圖先讓學生塗出3/10米,然後塗出3個3/10米,再列式計算,圖形結合,藉助圖形來説明算理,理解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來計算。

在計算教學中,往往有時我們往往會只關注教會學生如何計算,對為什麼可以這樣計算缺乏足夠的重視,而造成了由於算理不清而導致的只會機械計算,不會靈活運用的狀況。因此,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我通過圖文結合,引導觀察,巧妙地用色筆作記號,再適時追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算理,讓學生明白分數乘整數為什麼分母不變,分子與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的道理。這樣做能夠很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後學生歸納、補充,初步感知分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

2、實現教學的個性化,發展學生的能力。

相比去年教學本課時,我又做了大膽地嘗試,備這節課時又想起去年執教鎮教研課的情景,用同年級的老師的話是“課堂教學流暢,一氣呵成,要想有所突破,會很難”。細想感覺學生的積極性是很高,算理也理解得很透徹,但總有種學生是“牽得過多,主觀能動性發揮得不太好,所以在教學例1第二問時我改變了原來的方式,大膽放手,先讓學生獨立嘗試計算做5朵這樣的綢花要用綢帶多少米?再打開書本互相補充學習,並觀察比較哪一種方法更好?最後交流完善分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能先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並互相質疑。其用意是在利用身邊的資源,培養學生學會學習,並能將自己的發現用語言表達出來。為“課堂教學過關”做了一次大膽地嘗試,但情況不是十分理想,特別是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更多地關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交流能力,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數學。

通過這節課的改革嘗試,我深深體會到: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歸納,充分地相信孩子,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教師要具有引發學生思考的能力,促使形成合作、探索、質疑、互助的良好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