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大象版科學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8.33K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大象版科學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一下吧。

大象版科學教學反思

大象版科學教學反思篇一

本節課教學內容為大象版小學《科學》五年級第五單元第一課,本課主要引導學生回顧人類認識地球的漫長而艱辛的歷程,樹立“科學不斷髮展,探索永無止境”的科學態度;通過製作地球結構模型,瞭解物理模型製作的基本過程,並知道地球結構的一些基本知識。圍繞上述教學目標在本節課,我主要採取了通過視頻、圖片資料等直觀手段再現讓學生了解地球的特徵;通過師生文字資料收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地球的認識;最後通過學生動手製作地球模型,使學生建立地球特徵知識概念。在學生形成知識結構的同時,通過我國神五“嫦娥奔月”視頻資料,提升學生們的愛國情感,從而激發同學們對科學文化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課前通過引領學生對“引言”的閲讀、討論,提出問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導入了新課,引領學生進入這一課學習;課中讓學生自行閲讀“閲讀卡”,學生興趣盎然;課後給學生推薦優秀圖書和科普網站,號召學生閲讀、蒐集更多的信息,這不僅讓學生完成了的任務,還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加了科學探究的廣度,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仔細觀察和認真探究的習慣。

總之,教師要把握時機,認真學習科學課教學理論,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經驗,上好科學閲讀課,使科學課真正成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好陣地。

大象版科學教學反思篇二

《小水鍾》是五年級上冊時間的腳步單元的第三課。本課與上一課《鐘擺的祕密》都是引導學生像一個探索者、一個發現者那樣從生活中去尋找眾多的“計時方法”和“計時規律”,讓他們沿着這條線展開討論、進行分析、開展實驗、找出規律、逐個研究、自行解決問題。通過課堂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關於如何幫助學生形成觀念性概念的思考。

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在一定的條件下,流水具有等時性”這個概念的現象,需要在活動中逐步建構。在本課活動設計中,對教材的兩個活動做了以下改進:一是由於水具有表面張力,完全流完100毫升的水是比較困難的,我的改進是:在容器裏盛125毫升的水,通過積聚100毫升水的時間的活動;二是根據積聚100毫升水的時間來推測和驗證積聚10毫升、50毫升的水所需時間,我們將測量點改為20毫升、40毫升、60毫升,在活動中,學生展開思維,進行推測,並用實驗驗證,發現水不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水流的速度與水位的高低有關,在這一步步的推測與驗證中,建構起了“在一定的條件下,流水是具有等時性的”這個概念。

2、如何有機滲透科學史的教育。

科學史能真實、豐富地反映科學家的學術生涯和科學的`演變過程,從科學史中,我們還可以感受到前人在科學研究中所遇到的艱難困苦、表現出的巨大創造智能和不畏艱辛的攀登精神。在本課設計中,把古人發明創造水鐘的過程,讓學生在課堂上經歷。首先在欣賞錄像,

討論流水與時間的相似之處中,引發學生的原認知,古人可能也是觀察到自然界流水的規律而得到原型啟發的。接着讓學生經歷積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建構起“在一定的條件下,水的流動具有等時性”的概念。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推測與驗證。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能發現了與古人同樣會發現的問題,想到與古人想的同樣辦法——讓水位保持相同,水流就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了,最終設計製作了其中一種水鍾。在“發現自然界現象——模擬實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融入科學史的教育。

3、活動中的學具要有嚴密的結構。

所謂結構嚴密指的是各個學具之間、學具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繫。在本課的設計過程中,曾用過多種器材做為漏杯,效果都不佳,後選用實驗室中原自然學具中的漏杯,進行加工,用相同的材料使得漏孔大小基本相同,儘量減少因器材所產生的誤差。本課教學中我選用125毫升水有其原因,實驗室裏量杯裏的刻度都是以25毫升遞增的,只能選取125或150毫升水。而實際上,我所選用的漏杯剛好能裝125毫升水,通過控制漏孔的大小,積聚100毫升水的時間剛好在100秒左右,這就使學生在推測積聚20、40、60毫升水的時間時,有了更直觀、更簡易的數據,使學生的思維能更清晰的展現出來,使學生更容易建構起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