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高一數學教師教學反思(通用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23W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數學教師教學反思(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數學教師教學反思(通用5篇)

高一數學教師教學反思1

這個月本備課組主要進行了函數的應用部分的教學,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的教學。

有關必修1最後一章函數的應用主要突出了應用,教材通過對幾種不同增長的函數模型的學習,解決了一系列的實際問題:獎金的分配方案問題、投資分析問題、計算機病毒傳染問題,人口增長問題中有關的運動問題,銷售量問題、體重身高分析問題、考古問題等等,緊緊把握了課標的要求,將具體要求很好地落實到了教材的實際內容當中。

通過大量豐富有趣的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積極性。在必修2的空間幾何體中,教材改變了以往教材中過多湧現概念使學生難以理解望而生畏的局面,採用針對具體的空間幾何體來認識其結構、特徵,再通過解決有關比較簡單的問題,使學生自然地形成有關的概念,這樣便於學生正確地理解和辨別,更注重了數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更現實化、大眾化。

另外,通過從簡單幾何體的結構到畫出比較簡單的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以及對一些比較簡單的幾何體的表面積、體積的計算,真正培養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數學也是科學嚴謹的,具有很強的邏輯理性的,重基礎並不等於不講嚴謹。

另外,覺得教材某些地方對學生的要求過高,應該要切合學生實際來要求。教材部分地方對學生的能力要求過高,例題與習題脱節,有些題目上升的梯度太大,使教學不易進行,導致或多或少地用拖延課時來彌補的狀況。

最後一線教師希望加強對新增內容的教學指導。現在,對於新課程我們都處於摸索狀況,對新增內容不能很好地把握。因為這些內容有的接觸很少,有的內容教師自己都沒學過,所以希望教材中能努力地澄清一些模稜兩可的問題,以不同的形式儘量幫助一線教師領悟教材的意圖和所要達到的目的,從而使新課程的實施更加廣泛,更加科學。

高一數學教師教學反思2

經過新教材一學期的教學,現備課組對一學期以來的教學反思如下。

存在問題與困難

1.初、高中教材間的跨度過大

初中教材偏重於實數集內的運算,教材坡度較緩,直觀性強,對每一個概念都配備了足夠的例題和習題。而高一教材概念多、符號多、定義嚴格,論證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學起來相當困難。此外,內容也多,每節課容量遠大於初中數學。

2.高一新生普遍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

同學們普遍反映數學課能聽懂但作業不會做。初中教師重視直觀、形象教學,老師每講完一道例題後,都要佈置相應的練習,學生到黑板表演的機會相當多。而高中教師在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在嚴格的論證和推理上下功夫。初、高中教師教學上的巨大差距,中間又缺乏過渡過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適應不了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

3.高一學生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數學學習

高一學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他們上課注意聽講,盡力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但課堂上滿足於聽,沒有做筆記的習慣,缺乏積極思維;遇到難題不是動腦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師講解整個解題過程;不會科學地安排時間,缺乏自學、看書的能力,還有些學生考上了高中後,認為可以鬆口氣了,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上述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階段的正常學習。

4.符合教材要求的配套練習少

練習是學生進行鞏固訓練必不可少的載體,而市面上的教輔書大多不符合新課程要求。繁、難、雜的練習隨處可見,無法讓學生進行訓練。

應對措施

1.高一教師要鑽研初中大綱和教材

高中教師應瞭解初中教材,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生的學習慣。

根據高一教材,制訂出相當的教學計劃,確定應採取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高一要放慢進度,降低難度,注意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銜接。

高一要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學時注意形象、直觀。要增加學生到黑板上演練的次數,從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章節考試難度不能大。通過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難度,提高學生的可接受性,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的正常教學。

3.嚴格要求,打好基礎。

開學第一節課,教師就應對學習的五大環節提出具體、可行要求。如:作業的規範化,獨立完成,訂正錯題等等。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弊病,應限期改正。嚴格要求貴在持之以恆,貫穿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成為學生的習慣。考試的密度要儘量增加,

4.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但是高中階段學習上的需要,還會使學生受益終生。但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一方面需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也靠老師的強求。重點是會聽課和合理安排時間。聽課時要動腦、動筆、動口,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不是隻記結論。

5.精心選題,編制符合自己學生的配套練習

備課組老師分配任務,精心選題,出好週末練習、章末練習、考前複習講義等。並要求做到有作有改有講評。

高一數學教師教學反思3

不知不覺一年已過去,這一年我擔任着高一(3)班的數學老師.這一里我通過對教學的實踐,以及對學生學情的掌握,我逐步適應了這個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也慢慢適應了我的這種教學模式。這是對我的一個檢驗,也使得我對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為以後的教學做更充足的準備。以下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認識和感想:

一、根據學生學情教學

在教學中,我常常把自己學生時代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為選擇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嚐過的喜怒哀樂的經歷對我們今天的學生仍有一定的啟迪。

但是,在開始的上課過程中,我常常看到學生茫然的眼神,以及一聲聲的“老師,我聽不懂!”讓我的內心覺得非常的不安:我是不是講的太難了?表達的不夠清楚?回頭想想,發現自己是以以前自身作為學生的情況來考慮教學,並沒有更多的考慮現在學生的情況。這時候就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觀點出發,參考並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而不能以我們的經驗去參考學生.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未必相同,理應先考慮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後可以適當的進行鍼對性的備課與教學。

二、備課小組組內交流探討

這一年來通過與同事和學生代表交流,一致認為不應該急於求成趕進度,應該將學生的基礎夯實,並將初中的部分相關知識點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通過對教學過程的探討與交流,我們高一備課組成員達成對“精講多練”以及“邊講邊練”的共識,上課一般先花5分鐘先讓學生大概熟悉教材,然後講一知識點練幾道練習,最後練幾道綜合性的練習,發現學生還是蠻喜歡這種教學方式的。在之後的教學過程中,力爭做到精講多練,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認真聽取學生對數學課的意見和建議

由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經常把他們對數學課的感受以及意見和建議都寫在紙條上交上來(無記名方式),或者經常找學生聊聊學習數學感受。我在閲讀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自身的不足和學生的基本情況:

1、講多練少。這一點在之後的教學過程中已經逐步改善。

2、課堂例題應以課本為主,出題要有針對性,還要從易到難逐步遞進。

3、題目講解、分析要清晰明瞭,步驟要分明。這方面在聽取多位老教師講課後,大為改觀,尤為體現在作業完成情況上,解題格式明顯清晰許多。

4、上課互動性的增強:在課堂中,對學生完成課堂練習的情況進行分析,分析學生的解題情況,通過提問其他學生,讓全班學生幫助分析錯題原因,做到講、練、評的有效結合。

在這一屆高一學生中,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所以要耐心加細心,不能太急於求成。每次備課、上課前都應先考慮上一節課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備課、教學。並且在每次儘量將相關的初中知識點進行復習記憶,幫助學生鞏固初中知識。

高一數學教師教學反思4

對於高一新生來説,進入高中,學習科目增多、學習內容變難、老師的教學方式與初中不一樣等等,那麼如何讓高一新生迅速融入高中學習、生活中來,我們教師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一、對學情的瞭解

1、初高中知識銜接存在脱節。例如高一數學第一章集合常用到的“十字相乘法、韋達定理、二次函數性質”等,在初中沒有納入教學目標,而學生一上高中就需要用這些知識、方法。

2、初高中教學方法存在差異

初中要求做到低起點、小步走,嚴要求,勤反饋,滿分卷;而高一,由於學生學習的科目多,學習內容又比初中加深好多,而且高一數學學習的4本書,有3本在高考中是重點考查的內容,因而高中數學主要不僅是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滲透,更注重學生思維的啟迪。

3、初高中思維習慣存在差異

主要表現在思維能力的差異,思維認知的差異,思維創新的差異。例如必修一第一章集合,有些題目就是新定義型的,要求學生根據新定義解題,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思維能力。

二、對教學的準備

1.對教學把握要準。例如:高一階段,考試不涉及一元二次不等式,而一些舊的練習中會有這樣的題目,遇到就不要費時間費精力去講解了;再例如:抽象函數等,高一不需要講,高一不考等等,我們老師平時教學要把握準。

2.對備課準備要充分。每一節課的目標要明確、細化,僅有容量是不夠的。要研究課堂教學中可能生成的東西,要研究重點、難點如何突破等等。

3.對學生指導要細。剛入高中的學生,對數學解題的技巧、分析、歸納、總結的思維習慣較差;在課堂上學生不知道如何解題,不會回答問題等現象,需要我們數學教師對學生學法上給予指導。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對於高一新生,一些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都需要我們教師進行培養、落實,因為“卓越其實源於一種習慣”。

對高一學生學情有充分的瞭解,對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關注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優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如果我們高一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注意這些方面,那麼我們的教育教學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高一數學教師教學反思5

古語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學知識,更要學方法。清華網校的學習方法欄目由清華附中名師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和附中優秀學生學習心得組成,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目的,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事半功倍。

數學是一個人的學習生涯中所佔比重最大的學科,也是高考科目中最能夠拉開分數層次的學科,因此學好數學,無論是對高考,還是對以後學習工作都起着重要作用。那麼高一新生在學習上剛剛踏入新階段,如何去除初中時養成的不適宜高中學習的習慣,又如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呢?我們應注意以下三點:

(1)注意和初中數學知識的銜接。這是一個十分困難的問題,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的差別非常大,從原本的實際思維轉入抽象思維,需要一個大幅度轉變。這就需要重新整理初中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知識基礎,在此基礎上,再根據高中知識特點,較快的吸收新的知識,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2)認真理解,反覆推敲思考高中各知識點的涵義,各種表示方法。容易混淆的知識,仔細辨識、區別,達到熟練掌握,逐步建立與高中數學結構相適應的理論本質與思考方法,切忌急於求成。

(3)通過學習,要努力培養自己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形成運用知識準確地表達數學問題和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培養科學的、嚴謹的學習態度,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的世界觀認識世界打下基礎。

我們應試時,時常發現厭試心理,有時會有些緊張,這是很正常的。但過分緊張也會導致考不好,所以平時應把練習當作考試,但考試時則平視為練習,心態好了,成績自己就上去了。

如何減少解題失誤,這是一個考高分的關鍵。失誤少了,分數就會濺漲。這需要學生的仔細觀察與認真閲讀題目,抓住題目重點、題心,並圍繞重點、題心考慮其他條件與答案。其次,考慮要周全,避免出現遺漏情況,各個方面都要考慮到,這需要平日思考事物的長期積累。

考試考得不好,這是常遇到的問題,心情沮喪是正常心理,但不能持久下去。要將答案聽徹底,記下,並與自己的解題思路相比較,發現不同之處,或不要之處並記於心裏,這樣對於下次考試則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