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一年級美術上冊《請跟我來》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29W

懂得兒童心理,恰當運用兒童化語言,有利於引導學生對美術知識的感知,使教學目標更優化達成。

一年級美術上冊《請跟我來》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請跟我來》這一課時,有一個環節是讓學生撕紙造型,很多學生怕撕不好而不敢撕,我給他們示範了撕紙方法後還是有部分學生仍然不敢動手,於是我故意説“撕紙就像看動畫片一樣簡單,不敢撕紙就好像不會看動畫片一樣,是很沒面子的事。”孩子們聽後開始嘗試撕紙。“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三張紙片等着被你撕壞呢,所以大膽撕吧,不然紙片們會失望的。”聽到這樣的話語,孩子們完全放開了。

也有時教學語言的使用需要跟隨兒童的認知。在指導繪畫環節,我剛把演示圖片打開,孩子們就大叫“呀!魔鬼!魔鬼!”——其實那只是一個被誇張了手臂的人而已。我説:“那不是魔鬼,是畫的一個人。”,孩子們還是堅持説“魔鬼!魔鬼!”

而且相互之間因為這個“魔鬼”的刺激感到興奮。這個時候如果我拿出老師的威嚴來把這片叫聲硬壓下去,表面是會平靜下來,而孩子們內心裏還會因為這個“魔鬼”波動不已,不利於下面關於繪畫裝飾特點的探討,所以我接着孩子們的話繼續:“你們認為這個魔鬼將要動起來的會是哪裏呢?”孩子們異口同聲“胳膊!”“魔鬼的胳膊和我們平時畫人時的胳膊有什麼不一樣?”“胳膊畫的更長了,一直畫到了紙的'邊那裏。”“是的,這就是誇張的方法!我們在繪畫裝飾的時候就要把動起來的部分畫得更誇張,這樣可以使動的效果更明顯。”這樣順水開渠,使教學順利延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