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8W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黃山奇石》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寫黃山景色秀麗神奇,又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仙桃石”,“猴子觀海”等4種奇石。作者形象生動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對我們的學生來講,根本沒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藉助電化教學手段,聲情並茂,生動形象地強化學生感知,努力學懂這篇課文。針對模塊六的教學設計我做了認真分析,對本設計比較滿意的地方: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教學本課時充分運用了電教媒體,幫助學生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更準確、更直觀。同時對文章中的重點詞語有幫助學生理解的重要作用。黃山風景真實地出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品詞析句,啟發思維

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通過看圖和模擬表演來創設想像思維的情境,引導學生掌握想象思維的方法,在學生初步瞭解了“仙桃石”形狀的基礎上,我啟發道:“仙桃石”為什麼不叫“蜜桃石”或“桃子石”呢?學生只要多讀幾遍課文,再深入思考便會發現這是因為“仙桃石”體形巨大,而且又落在山頂,不太可能是人間的東西。課文中一個“飛”字和“落”字,便形象地寫出了“仙桃石”的神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來體會“仙桃石”的奇妙與有趣,自然會收到好的效果。

三、拓展延伸,學法遷移

在教學本課時,我努力設計問題有一定的分量,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讓學生廣泛交流,例如:給奇石起名字、通過寫法遷移讓學生按描寫四種奇石的方法,描述“天狗望月”這塊奇石的樣子。還有“獅子搶球”等等。學生組織語言的過程中,訓練了思維過程,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

四、激發想象,激發愛國情感

新課標中的三維目標中,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是很重要的這也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正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優秀篇章。通過對黃山奇石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黃山風景秀麗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發了學生們對祖國黃山的喜愛。同時也更加熱愛偉大祖國的山河。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學時充分運用了電教媒體,使學生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更準確、更直觀。同時對文章重點詞語理解有重要作用。在拓展中,利用網絡優勢,打開學生的思維,給學生提供更廣泛的資料,讓學生在進一步的品味與欣賞中,受到心靈的震撼,感情的昇華。雖然在本設計中有很多優點,但仍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在每一個環節中,無論在表面還是內涵上都能結合的更加緊密,步步為營,水到渠成,我想效果會更好。這也是我一直努力和探索的問題。再比如:小結中,在學生的充分感受基礎之上,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本課的收穫,我想一定比我的總結和鼓勵會更有震撼力。總之,只有不斷的摸索,才能得到求實,求真。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2

《黃山奇石》是一篇寫景的課文,主要寫了黃山奇石的奇妙。本文寫了很多的怪石,有:金雞叫天都、猴子觀海等等。描寫的很生動,形象。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並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全文都是圍繞黃山山石的“奇”來展開的。對於寫景的文章,學生難以體會到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所以,光通過觀察圖畫,朗讀課文的效果不是很大。所以,從課後的再次回顧中,自己發現了很多問題值得深思。

我曾經去過黃山,對那裏的景色非常的瞭解,首先我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小朋友們黃山的美、奇。並通過原先我在黃山拍的照片更加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跟着我的照片粗粗地領略了黃山的美。我這樣的做意圖是讓學生更集中注意力,因為學生現在屬於好奇期,尤其是對老師的好奇程度比較大,所以通過看我的照片讓學生進入到這篇文章的學習,會讓他們產生更大的興趣。

不過,由於孩子們剛剛接觸這麼難的文章,在讀時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為了讓學生有興趣讀下去,我就運用了小組比賽這一招,看哪組找得生字多,並且能夠找到解決方法就獎勵一個小蘋果。學生的積極心就被提高起來了,一下子就來了學習的興趣,也讓學生更快地掌握了這篇文章的生字,攻克了一個難點。

以上是我比較好的方面,可是我也存在了點不足。

但在教學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如下:

1、學生個體的朗讀效果的不到保證,語文課堂上,琅琅的讀書聲最美。讓學生在與文本一次次的朗讀中不斷加深體會,只有多讀才能使靜止的文字表現他的情感,讓文字成為一幅幅鮮活的圖畫。所以,教師在課堂中的示範是非常必要的。由於學生之前未接觸此類文章,和以前所形成的朗讀的陋習。所以,造成了班級中學生朗讀水平下降。

2、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味,相當多的學生能讀通順,但讀不出感情,只一味的讓學生一遍一遍按自己的意思去讀,不考慮,學生是否能理解感悟,不做具體的引導,點撥,也是徒勞。這裏就要求教師掌握豐富有趣的教學手段,如:讓學生們自己表演一下,文中出現的景觀。使文中的客觀文字,變的豐富真實,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必要的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讓學生對“景”瞭然於心。否則,很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當然,世上本無完好無缺的課,比如,學生對黃山山石“奇”理解還不夠透徹。對打比方的句式也不夠了解,時間關係,課後的生字學習批改指導未完成,但只要每堂課學生都有收穫,那就是一堂成功的課。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3

學習《黃山奇石》一課,這篇文章對於學生來講比較單調。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使出了渾身招數,多媒體教學,談話激趣,自讀自悟,比賽朗讀等形式。當“小導遊”們介紹完“金雞叫天都”後,就要比賽讀出奇石的有趣。

第五小組的一名代表信心十足的站起來,當讀到“有座山峯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隻金光閃閃的雄雞。他伸着脖子,對着天都峯不住的啼叫”這句時,只聽我班最調皮的黃毅用課本擋着嘴巴,正“喔喔喔”地小聲叫個不停,一時間,教室裏聽到的小朋友都在竊喜,好不容易營造的氛圍被這隻“大公雞”輕鬆的破壞了。我心裏生氣極了,本想劈頭蓋腦的批評一頓,可轉念一想,他這個小傢伙,不僅理解了課文中“不住的啼叫”等詞,而且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只不過,他用的方式不好。於是我就對他説:“你真是一個細心讀書的好孩子,是不是已經看到了那隻金光閃閃的大公雞?我們讀書的時候也要像黃毅一樣,眼中有物!”幾句簡單的話語,不僅傳遞給學生新的讀書方法,而且提醒了他,鼓勵了他,此後,他讀書更認真了,發言也更積極了,我深感欣慰。試想,假如,當時我沒有控制自己,只是從擾亂課堂單方面去批評他,那一定會大大打擊他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中,我們應該善待學生的錯誤,多點讚賞,少點指責,多點肯定,少點否定,學生一定會懂得了自律,也能讓他們在成長的旅途中變得快樂而自信。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4

温泉、奇鬆、怪石、雲海是黃山的四絕,《黃山奇石》這篇課文為我們展現的是其中的一絕——怪石,它是一篇描寫景物的散文,具體介紹了黃山的四種奇石。學習課文時,我選擇的自讀,自悟的方法,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讀一讀,然後指名為大家講一講自己讀到的,沒有講到的再由別的學生補充,由老師總結,最後在小組中噹噹小導遊為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喜歡的那塊奇石。當然朗讀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學生的學習興趣濃,熱情高,所以為朗讀增添了不少色彩,一塊塊本是無生命的石頭在學生的出色朗讀和描述中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當我們被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橫生的奇石驚歎與折服時,便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神奇和偉大,我們似乎不是在欣賞課文,而是站在黃山的一個個觀景台上,得到美的享受和薰陶。因此,為了學生能更好地學習課文,對課文有更強的探知慾,在課前我先讓學生觀看了有關黃山的一些圖片,特別是黃山的“四絕”,再把自己在黃山看到的秀麗風景講給學生聽,讓孩子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同時也產生了對進一步瞭解和欣賞課文的強烈慾望,這樣學生就能帶着濃厚的興趣對新知識進行探索了。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5

過程與方法的學習目標在本課教學中實踐的比較好。教學課文時,我注重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先讓學生跟隨教師學習一段課文,然後師生共同運用喜歡的學習方法去自主選擇下面的內容,並且將主導權交給學生。實踐證明,雖然學生在發揮主動性、當小老師時,駕馭課堂的能力不足,語言表達也不很到位,但是隻要教師耐心指導,經過長期的訓練以後,學生必定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甚至是優秀的“老師”。其實學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有着自己的創新,也值得教師去學習借鑑。比如:小老師在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時,張國輝同學想到了“請穿白球鞋的同學起來讀這一段”,這個辦法新奇有趣,學生參與興趣極高,調動起了課堂氣氛,當然朗讀效果也就很好了。課題理解的訓練、字詞訓練、聽説訓練在本堂課中都屬於常規訓練,在課堂教學中也都得到了較好的落實。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6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學文,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黃山上有哪些著名的奇石,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有趣,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藉助多媒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進行聽、説、讀、寫、畫、表演等,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理解語言和口語交際能力,審美情趣和合作能力及創造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力求於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自讀中自悟,真切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有趣,激發學生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如何發揮學生主動性,併發揮想象力創造性地説話。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導出目標

1、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第14課(生接讀:黃山奇石)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你們想説些什麼?

生:我知道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我知道黃山風景秀麗神奇;我知道黃山的怪石非常有趣;我知道黃山上有仙人指路、猴子觀海等怪石。......

2、師:記性不錯!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您們還想知道有關黃山奇石的什麼問題?

生:我很想知道奇石到底有多有趣;我想知道奇石到底有多少;我想知道怪石是怎麼來的;我想知道奇石是什麼樣子的;......

3、篩選制定學習目標。

師:老師把您們的問題歸納了一下,主要是想了解“奇石是什麼樣子的”。

(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教學以學生的已有知識為出發點。)

二、播放課件,整體感知。

(1)師:課前我們一起收集了黃山秀麗神奇的景色的圖片,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看完後請同學們説説你看到了哪些優美的景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內容也是為學生服務的,課前就讓學生與教師一起去搜集資料,並整理歸類。這樣既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也激發了孩子們參與學習的興趣。)

播放錄像,師講解:瞧,我們來到了聞名中外的黃山。它以“奇鬆、怪石、雲海、温泉”四絕著稱於世。這上下翻滾、泛着金光的雲海多美麗呀!咦,那是什麼?這又像什麼?這些似人似物、似禽似獸的怪石多有趣呀。看,拇指石正豎着大拇指誇黃山美景呢!

(2)師:聽着你們的聲聲讚歎,老師知道您們一定都被黃山美景迷住了。好,請説説你看到的優美景觀。

生:我看到非常美麗的黃山日出;我看到楓葉像火一樣紅,美極了;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怪石,有趣極了......

(利用多媒體音、形並茂的特點,、編輯的黃山美景圖及主要的奇石圖展現在學生面前,並配與背景音樂,讓學生不僅感知了奇石的奇與趣,還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過渡:是啊,黃山太美了!尤其是那些奇形怪狀的巖石,更是讓我們目不睱接。

現在老師帶你們去遊覽一下。

三、圖文結合,滲透學法

1、課件演示第二幅插圖。師:我們來到了這美麗的地方,你們看看這怪石像什麼?生:它像一個大桃子,所以叫它仙桃石。

過渡:課文是怎樣描寫仙桃石的?

2、學文。(1)誰喜歡仙桃石的,來讀讀第二自然段?並説説你為什麼喜歡它。可引導學生看圖想象,或結合神話傳説,想象仙桃石的來歷,編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講一講;(2)還有誰喜歡它的?你知道它為什麼叫“仙桃石”嗎?你能帶着你的喜歡讀一讀嗎?(3)你們説説從他的讀你聽出了什麼?(4)喜歡它的同學,都一起讀一讀吧!

3、引導小結:這一段先告訴我們奇石的名字,再告訴我們它的樣子;我們是怎樣學習這段的?引導學生總結學法:圖文結合—讀中感悟—想象創新。

過渡:仙桃石太奇特了,我們再去看看一些更奇特、更有趣的黃山石吧!

(“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會學”。由於低年級學生學習經驗較少,自主學習能力較薄弱,教者在教學中滲透了學法;也注重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奇石的奇趣,並在觀察中想象,在想象中創新。)

四、觀察圖畫,大膽想象。

課件演示課文的其它插圖。

1、我們來到一座陡峭的山峯上,誰在那裏?(猴子),它怎麼敢站在那裏?它看到了什麼?

2、現在我們又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這裏有什麼呢?是的,這怪石太像一位仙人了,它在幹什麼?你們猜猜它會説些什麼?

3、我們來到了一座山峯上,前面有一座很美麗的山峯叫天都峯,這一怪石像什麼?

(根據低年級學生直觀性強和看圖學文的特點,讓學生先整體感知奇石的特點,也符合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

五、自主、合作,展現風采

過渡:課文的哪幾自然段寫這幾處怪石?

按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與學習夥伴討論學習,並可自主選擇學後表現自己的“喜歡”的方式:可以讀出喜歡,説出奇特,還可以編個相關故事講講,以導遊的身份誇一誇,或想象一下“猴子觀海”樣子,演演“仙人指路”會説什麼?

1、出示自讀提示:

自學提示:(1)選擇這幾段中你喜歡的文段,結合看圖,讀一讀。(2)你最喜歡哪處奇石?想象一下它的樣子,可説説、讀讀、演演、畫畫等。(3)把不理解的詞句標出來討論。(4)想想你選擇的文段是怎樣向我們介紹奇石的。

2、學生自學,教師隨時隨意加入任一小組內參加討論。

3、全班交流。教師注意用一些鼓勵性的評語,激發學生的參與欲。

(1)説説你喜歡的奇石,你要怎樣表現自己的喜歡呢?投影相應的課文內容,指名回答,老師畫線。(2)可結合表演理解課文:“猴子觀海的樣子”,“仙從指着前方説什麼”等。(3)練習朗讀(指名讀—生評價再指名讀—再評價再齊讀)。

4、引導小結:看看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都是先介紹奇石的名字,而第三、五自然段是先介紹它在什麼地方、什麼樣子,再介紹它的名字,都介紹得很詳細、清楚。

(在自主、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夥伴,自主選擇描寫這三塊奇石中最喜歡的段落學習,並可自主選擇學後表現自己的想象的方式,這樣,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創造性和想象力,並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合作能力等,也體現了語文教學的綜合性、創造性和實踐性的特點。

運用反饋教學法進行調節反饋,引導學生從圖文中發現美、感悟美、欣賞美,此時師生、生生還可以互評、競賽等,有助於實現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啟發、相互影響,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構建,這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性。)

六、講讀最後一段

過渡:課文中只給我們介紹這些奇石嗎?

1、讀最後一段,這段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奇石?

2、黃山上還有沒有其它的奇石?

(認識省略號)自我介紹:小朋友們,我是省略號,我……

(為避免枯燥解説,教者以省略號自述的方式,賦予“省略號”為一個可愛的動畫形象,生動有趣地介紹出省略號的寫法及作用,讓學生記憶深刻,同時也知道了黃山奇石多得説不完。)

七、釋疑、解疑

1、聽錄音朗讀全文。(注重學生學習的整體性。)

2、師:在剛才的學習中,你們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需要大家的幫助嗎?

生:“猴子觀海”中,猴子望着的是雲,為什麼不取名“猴子觀雲”更恰當呢?

師:問的真好!請同學們為××同學的勤學好問鼓掌!好,誰來説説你的看法。

……

(尊重了學生個性、主動性。)

過渡:老師這裏有一些從網上下載的黃山怪石的圖片,請你們根據怪石的特點,也學着課文給它們起名字。

八、遷移練習創新想象

1、老師展示怪石圖片,學生選擇一幅喜歡的圖片給奇石起名字。

如:天鵝孵蛋、仙人曬靴、蝸牛出殼......

2、大家的想象力真豐富!我們再來做一個想象遊戲,第六段中提到了三處怪石的名稱,都沒有詳細説它的樣子,請你們選一處自己喜歡的怪石,可説一説或寫一寫,可以學學課文的介紹方法説一説或寫一寫它的樣子。

3、生説一説或寫一寫。

4、請幾個有代表性的上台説説怪石的樣子或把你寫的讀一讀。

5、小結:剛才這幾位同學都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寫得優美,説得也生動,看來同學們和老師一樣,都非常喜歡黃山奇石。

我們的祖國山清水秀,還有很多像黃山一樣美麗的地方,希望同學們多走進大自然,並好好學習,將來把我國建設得更美好。

(這讓學生在聽、讀的基礎上,進行説寫的訓練,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也對學生進行了熱愛祖國和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十、佈置作業,積累語言

1、摘抄優美詞句。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7

《黃山奇石》以景點介紹的方式描繪了黃山石的“奇”。在教學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激勵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學習,學生的合作爭勝意識被激發,因而課堂效果較好。

在文章感悟方面,我主要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本文的重點在於感受黃山石之“奇”,結合低年級思維、想象發展未完全,生活實際體驗不足等特點,我採取了直觀看圖的方法,通過收集的眾多黃山奇石圖先讓孩子在頭腦中形成對石“奇”的感歎及震撼,再將這些感受融入聲音,從而讀出“奇”,讀出讚歎。朗讀是學生個性化理解的體現,在朗讀中,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本課中我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用自己的體驗表達出對黃山石的感受,學生自己通過理解用邊讀邊做動作方式表達出來。我僅以觀眾的身份給予適當鼓勵性的評價,除此,我還讓其他孩子作小評委,給予點評,通過這個環節讓其他的孩子在細心聆聽中積極調動思維。

本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本文在練習生字詞方面,訓練較少,組詞練習上缺少訓練,低年級的教學要求是一字組多詞,通過組詞促進學生對詞語的理解,由於剛接班時間不長,學生課堂聽講效果不是很好,時間比較緊張。對此方面有所忽視,導致課堂作業完成不理想,低年級生活知識貧乏,組詞教師應予以適當的引導、補充,針對本班弱點今後加強拼寫,發音、組詞環節的設計,時間比重也該隨時調整。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8

在本課教學中,我力求使媒體用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處。如在品讀"猴子觀海"這塊奇石時,有的學生雖然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了"雲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峯上看到的雲霧,但"翻滾的雲海"到底是一幅怎樣令人心醉的畫面呢?

學生很難體會的到,這時,若單靠我的講解,無論講得多麼精彩,學生也很難體會、理解,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感悟,我適時地發揮多媒體特有的功能,及時地播放了"翻滾雲海"的動態畫面,學生看着如此美妙的"雲海",都紛紛發表自己對"雲海"的獨特見解。有的説"雲海"真是波濤洶湧,有的説"雲海"波濤滾滾,還有的説"雲海"真是人間仙境,怪不得猴子在這麼高的山崖一動不動,它是看得着迷了!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更加深深地體會到:要讓學生注重對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想象。還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留給孩子。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9

《黃山奇石》是一篇描寫景物的散文,課文描繪了黃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麗,具體地描寫了四種奇石,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文章構思清晰,意境優美,想象豐富,情趣橫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薰陶。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前讓學生觀看了有關黃山的一些圖片,重點欣賞了黃山四絕,使學生感受到了黃山奇石所具有的獨特的美,明白了黃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遊客的原因,同時也產生了進一步瞭解與欣賞奇石的強烈願望,於是帶着濃厚的興趣步入了對新知識的探索。

在品讀文章時, 我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奇石讀一讀,然後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大家介紹。在這節課中,學生用感情朗讀、抓重點詞、動作表演、小導遊介紹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他們的興趣很濃,熱情很高,效果也非常好。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0

學習《黃山奇石》一課,這篇文章對於學生來講比較單調。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使出了渾身招數,談話激趣,自讀自悟,比賽朗讀等形式。當“小導遊”們介紹完“金雞叫天都”後,就要比賽讀出奇石的有趣。第五小組的一名代表信心十足的站起來,當讀到“有座山峯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隻金光閃閃的雄雞。他伸着脖子,對着天都峯不住的啼叫…”這句時,只聽我班最調皮的張成用課本擋着嘴巴,正“喔喔喔”地小聲叫個不停,一時間,教室裏聽到的小朋友都在竊喜,好不容易營造的氛圍被這隻“大公雞”輕鬆的破壞了。我心裏生氣極了,本想劈頭蓋腦的批評一頓,可轉念一想,他這個小傢伙,不僅理解了課文中“不住的啼叫”等詞,而且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只不過,他用的方式不好。於是我就對他説:“你真是一個細心讀書的好孩子,是不是已經看到了那隻金光閃閃的大公雞?我們讀書的時候也要像張成一樣,眼中有物!”幾句簡單的話語,不僅傳遞給學生新的讀書方法,而且提醒了他,鼓勵了他,此後,他讀書更認真了,發言也更積極了,我深感欣慰。試想,假如,當時我沒有控制自己,只是從擾亂課堂單方面去批評他,那一定會大大打擊他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我們應該善待學生的錯誤,多點讚賞,少點指責,多點肯定,少點否定,學生一定會懂得了自律,也能讓他們在成長的旅途中變得快樂而自信。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1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寫黃山景色秀麗神奇,又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仙桃石”,“猴子觀海”等4種奇石。作者形象生動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對在校的學生來講,很少有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藉助電化教學手段,聲情並茂,生動形象地強化學生感知,努力學懂這篇課文。

我根據課文內容,在情景導入、奇石探究、課文朗讀等方面適時使用了課件,效果較好。如在欣賞完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四塊奇石後,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課件,再現了黃山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奇石。通過這一視聽結合的課件手段就能有效地營造出聲畫並茂的課堂情境,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調整好準備上課聽講的愉悦的情緒背景,更重要的是為整堂課做好主題鋪墊,使學生的思維迅速定向於授課內容上。另外調動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着想看黃山奇石的好奇心,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很快找出課文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產生了對黃山“奇石”的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慾望,使學生產生深入學習課文內容的熱情,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

為了發散學生的思維,對課文內容進行了拓展延伸處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收穫與理解,結合文本內容選自己喜歡的方法把課文內容或讀一讀,熟記課文;或畫一畫,加深理解;或寫一寫,進行小練筆等,多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讀寫練中有收穫、有發展。課堂中適當的課堂氣氛調控是必要和必須的。但要把握好時機,控制好教學節奏,化教學意外事故為課堂生成性資源,在讚賞、鼓勵與探究的氣氛中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2

《黃山奇石》這課文趣味性很強,有旅遊經歷的學生都會比較喜歡這篇課文的。原先教學這一課的時候,覺得比較乏味,上不出其中的趣來。

今天,再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又做了細細的思考,安排了這樣的第一課時:

1.出示課題,指名讀題。

問學生:你覺得這個課題會重點寫哪個字呢?學生很快就發現“奇”字。課題的作用各不相同,有畫龍點睛,有提綱挈領,有藴藏疑問。這個問題,能讓二年級的孩子開始思索課文題目與內容的關係,這對於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繼而問學生,讀了課題,你腦海中產生了哪些疑問?

學生的問題各有層次,有些不成問題,但是有些問得很好。

有個學生問:“黃山奇石”是什麼?

我點評:嚴格來説,這不是一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讓人不清楚你要問什麼?

另一學生幫他做了補充:這篇課文寫了黃山的哪些奇石?

我點評:對,這個問題就值得我們去探究。

又一個學生問:“黃山是黃色的嗎?”

我點評:我覺得這是一個猜測性的問題,“黃山”的名字具體怎麼得來的,我不清楚,請你課後去查找資料,瞭解了再來告訴我好嗎?

經這樣一點播,學生問出來的問題就更有價值了。

有問:黃山在哪呢?這是一座怎樣的山?

有問:黃山的石頭究竟奇在哪兒呢?

……

質疑、提問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的,需要後天的培養與引導,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充分創設這樣的平台,讓學生有這樣的場去思考,去思索,再經過引導,才能得以培養起來。

2.師小結承接:剛才很多小朋友對黃山非常感興趣。那麼黃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我們去看一看。課件上出示黃山的地理位置,再介紹黃山:

黃山是“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奇鬆、雲海、温泉、怪石”被稱為黃山“四絕”。尤其是“怪石”,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

當學生對黃山非常感興趣的時候,出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讓學生自由讀,想想從這段話中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對“1.黃山在安徽省南部,2.黃山景色秀麗神奇,3.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我發現都沒有提到“聞名中外”四個字,於是我提出“聞名中外”是什麼意思呢?

學生很有趣,居然有人説:“説明黃山那裏的人很文明,不亂丟垃圾。”我笑了一下,説:“那是‘文明’(板書)的人做的事,但是‘聞名中外’不是這樣意思。我們先來一個字一個字來解釋,聞就是聽,名是名字,聞名聽過他的名字;中是中國,外是外國。中國與外國都聞説過都知道他的名字,説明這個地方非常出名。聞名中外,也可以説‘中外聞名’。”

如果僅是這樣,我想學生對“聞名中外”還不是很清楚的。於是,我問:“我們育才塑膠操場上的樟樹聞名中外,對嗎?”學生哈哈大笑,説:“那隻能説是聞名育才,不是聞名中外。”我再問他們:“我説杭州西湖聞名中外,對嗎?”學生想了一會兒説:“那應該是對的吧?”把球重新踢還給我。我一笑,當然是對的。再讓學生説説哪些地方是聞名中外的。學生説了很多,秦始皇兵馬俑、八達嶺長城、故宮、圓明園等聞名中外。

這樣,從解意思到運用,一個詞語學活了。

3.再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用橫線劃出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用波浪線劃出這些奇石奇在哪兒。在交流中進一步認識生字。

學生學得很快樂。

綜觀這堂課,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提問、自主學生的能力,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提問,自己讀讀畫畫思思。學生學得快樂,我教得幸福。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3

一、有效教學應從導入開始

教學環節的設置要為課文服務,當然也包括開課伊始的導入環節。在設計本節課的導入環節時,我想從學生的假期生活引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問:“同學們,假期中你都去哪些地方旅遊了?你認為那裏最有趣、最好玩的是什麼呢?”學生們都爭着舉手發言,起到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效果。但是王老師指出,導入設計要為新課學習服務,要直切教學內容,增加思維含量,可以直接問:“同學們瞭解黃山嗎?”這樣學生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這節課要學跟黃山有關的課文,把自己在書上、電視上或者聽説的內容與大家交流,教師再渲染黃山之美,板書課題,思考:“讀了課題想説些什麼?”讓學生帶着疑問去讀課文,同樣可以起到調動積極性的效果,使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識字環節提倡自主,關注差生。

進入二年級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識字基礎,把握好重難點,關注學困生的掌握情況。

二年級學生要開始寫話,同音字和形近字常常讓他們混淆,出現錯別字,必須在平時的課堂上就訓練紮實。所以,我在識字環節上直奔學生容易讀錯的“天都(du)峯”和“胳膊(bo)”,並加入了“我能分清”的環節。但是呈現方式有些單調,認識生字部分可以讓學生自己觀察後,提醒其他同學,還可以讓學生接讀課文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而不僅僅是開火車。細想一下,有時為了節省時間快點進入閲讀環節,自己確實有點倉促,不敢放手。

三、閲讀目標要高,落實策略要在學語習文上落腳

本課的教學建議中提出“本課圖文並茂,學習本課應在培養學生觀察力和想象力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可採用看圖學文的辦法教學。”所以,從黃山奇石的“奇”入手,讓學生看圖理解課文內容。比如:在學習“仙桃石”時,我讓學生自讀之後,再看圖思考“為什麼叫它仙桃石而不叫桃子石?”“為什麼是“飛”下來,而不是“搬”上去的呢?”併發揮想象,“你認為仙桃石是從哪裏來的?”學生有的説是孫悟空扔下來的,有的説是神仙留下的等等。

此環節的不足之處就是朗讀指導的層次不清,形式有些單一,圖畫處理太倉促,想像環節學生説的太少,應該讓學生多説,才能有助於理解課文。

四、適當拓展,發揮學生想象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有一顆慧心,鼓勵學生敢想敢説。於是,我在指導學生品味奇石的基礎上,增加看圖聯想,給其他怪石起名字,寫“奇石”這一環節,學生在與小組討論交流之後,加上先前的語言積累,通過兒童特有的思維,説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話語。如:有的學生説道:“我從小就喜歡兇猛的獅子。那兩隻大獅子,一直伸着爪子,一直張着血盆大嘴,你爭我奪的搶着一個漂亮的繡球。”再比如:“一隻雪白的天狗蹲在山頭,呆呆的望着銀盤似的月亮,它心想,我怎麼把它吃掉呢?”“一位漂亮的仙女,梳着長頭髮,坐在平台上,優雅地彈奏一支美妙的樂曲。”這一環節使學生他們的個性得以舒展,靈感得以釋放,語文課堂真正成為了他們可以盡情想象和創造的樂園。

我深深地體會到:要讓學生注重對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想象。還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留給孩子。

一堂教學展示課的探究過程就是對自己綜合教學素養的洗禮。連續四天熬夜到凌晨,翻閲了30幾份不同的教學設計,再加上王瑩老師的點評,使我的思維漸漸明朗。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認真研讀教材,充分把握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步驟,找準的語言文字的訓練點,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4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的地理位置,然後概括地描寫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還特別指出了黃山的奇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落,各具體形象的介紹了一處奇石的景點,如:“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的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了黃山奇石數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為了幫助學生增強感性認識,課文中配有四幅色彩鮮明的圖畫,分別與課文得一、二、三、四自然段相對應,便於學生了解這些奇石的形狀,在頭腦中浮現出這些奇石的樣子。短文層次分明,內容明瞭,看起來很好學,不過對於剛進入二年級學習的學生來説,確實比較困難。要使學生理解課文,達成編者的意圖,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得在“讀”上多下功夫。

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就本課而言,“黃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華所在,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態的黃山石,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力求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情境,在閲讀和體會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課堂教學中,在努力落實基礎知識的同時,不忘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新課標着重提到: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培養學生從小具有收集處理各種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對創造性地開發語文資源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根據這一思想,我把收集關於黃山的資料適時播放給學生欣賞。在講到“翻滾的雲海”時,學生就可運用課前收集的有關“黃山四絕”的知識幫助理解。又如在教學本課第1自然段時,我有意識地要求學生交流一下“你從這一段中知道了什麼?”旨在喚起學生對文字信息的關注。在教學“仙桃石”一段時,我鼓勵學生首先仔細觀察電腦展示的奇石的圖片,再通過雙擊鼠標選出“仙桃石”來,並説明為什麼要選的原因,這一設計,旨在培養學生關注和處理圖片信息的能力。

人們都説想象生成了大千世界,想象造就了萬千事物。因此,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眾所周之,想象是人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在頭腦中產生沒有感知過或現實中尚不存在過的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小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經驗大部分是間接經驗,只有通過想象,才能瞭解教師或教科書所描繪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質,進而理解這些經驗。

由此可見,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但究竟什麼是想象?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説,是模糊的,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因此,再閲讀教學的過程中,我注意從詞句的比較入手,讓學生理解想象的內涵。比如講《黃山奇石》一文,其中有這樣一句話:“仙桃石像天上飛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上有一個桃子似的大石頭。怎樣讓學生體會想象的含義呢?於是我問學生:“這塊石頭的樣子像桃子,可以稱它為‘桃石’,為什麼前邊還要加一個‘仙’字呢?”這一問,學生們開始動腦筋了,有的説:“加了一個‘仙’字,表示它很神奇,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的説:“加里一個‘仙’字,表明它有靈氣。”還有的説:“加一個‘仙’字説明它是神仙特意放到那裏的吧!”抓住這個機會我總結説:“看,這麼一個普通的桃石,前邊家了一個‘仙’字,會使我們產生了這麼多的聯想,而這些聯想都是我門根據這個桃石,想出來的現實中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天上掉下來的,有靈氣,神仙放到那裏的)這就是想象。”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想象的方法,我把“仙桃石像天上飛來得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石上”進行比較,讓學生分析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學生很快發現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飛”和“落”兩個字。

於是我抓住這兩個詞,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想象的方法和作用。我問學生“桃石會飛嗎?這塊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頂上是靜止的。用“飛”和“落”兩個詞語描述它,變靜為動,把這塊桃石寫活了,寓於了神氣的色彩,作者就是這樣運用想象的手法把景物描寫的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就這樣,黃山的奇特便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深地印象,黃山的美麗與魅力也不斷的在學生心中明朗起來。

低年級語文教學,如若在“讀”和引導“議”上多下功夫,我想,學生會學有所獲的。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5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通過對黃山奇石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黃山風景秀麗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發了學生們對祖國黃山的喜愛。同時也更加熱愛偉大祖國的山河。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在教學本課時充分運用了電教媒體,使學生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更準確、更直觀。同時對文章中的重點詞語有幫助學生理解的重要作用。黃山風景真實地出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掛圖,佈置在版書裏,例如:仙桃石的掛圖對應着版書文字仙桃石使學生直觀、生動地感知文字與文字所表現出的畫面。生動、活潑教學效果較好。根據文章的特點,我採用了許多教學策略:

1、側重思維的深度訓練:在學生初步瞭解了“仙桃石”形狀的基礎上,我啟發道:“仙桃石”為什麼不叫“蜜桃石”或“桃子石”呢?學生只要多讀幾遍課文,再深入思考便會發現這是因為“仙桃石”體形巨大,而且又落在山頂,不太可能是人間的東西。課文中一個“飛”字和“落”字,便形象地寫出了“仙桃石”的神奇。

2、側重思維的發散訓練:在欣賞了“猴子觀海”的畫面後,我引導學生想象:“幾千年來,這隻神奇的石猴為什麼一動不動的呢?它到底在想什麼呢?”此問猶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他們有的編故事,有的大膽猜想,在愉快而熱烈的討論中,他們既有機會表達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黃山奇石的有趣。

3、側重思維的廣度訓練:在本課的最後,我出示了一些沒有名字的奇石,要學生根據他們的外形特徵,給這些石頭取名字。學生對此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們積極開動腦筋,賦予奇石們以各種有趣的名字,在這樣輕鬆的氛圍中,他們的個性得以舒展,靈感得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