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87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

本節課是學生接觸乘法的第一課時,所以我把教學目標定位為:

1、理解乘法的意義,會讀、寫乘法算式;

2、會把加法改寫成乘法算式。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些方面處理得還可以。主要表現為:

1、利用主題圖,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第一幅拼圖的遊戲,讓學生認識乘法,體會乘法的意義,並且會把加法改寫成相應的乘法算式;第二幅主題圖――熱鬧的遊樂園,讓學生通過練習,鞏固對乘法的認識,並且感受到玩中也隱藏着許多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的無處不在。

2、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完整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生其實並不是一張白紙,在教學乘法之前,部分學生其實已經或多或少地接觸過一些乘法,所以,在教學時,通過學生對算式的比較、探究,讓學生在説一説,想一想,改一改中,逐步認識乘法,理解乘法的意義,並且能夠根據圖畫,根據加法算式清晰地表達出乘法所包含的意義。同時,板書清晰,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點一目瞭然。

3、練習的設計體現重難點,並且有一定的梯度,讓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所發展。第1個練習是根據本單元的主題圖提數學問題,並且用加法和乘法兩種方法列式計算,是對本節課基本內容的一個鞏固和檢驗;第2個練習是把加法改成乘法算式,前3個是比較簡單的,第4個是一個延伸,讓學生在練習中初步體會到乘法的簡潔性,同時明白只有清楚了幾個幾相加,才能寫乘法算式,第5個是用字母來表示具體的數,不但適應本節課的教學,同時還滲透了一個符號化的思想;最後一個練習是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5×2,該題對於剛接觸乘法的孩子來説,可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出示題目時,我也給了學生一個小小的提示,即“5×2表示什麼意思?”,通過理解意思,再經小組合作討論交流,那麼突破該題也不成問題了。本題在第二課時還將涉及到,所以即使學生只能理解其中的一個意思,那也是可以的,不要求人人都會。

幾個需要改進的地方:

1、雖然在備課時,有設計讓學生來讀一讀各個算式,説一説各個算式以及其中的數字所表示的意思,但在實際操作時,這個過程還是有所忽略,還需加強,儘量讓孩子都來讀一讀,説一説箇中意義。

2、主題圖的出示可再清晰。本節課用到了2幅主題圖,即擺小棒和遊樂園,裏面所包含的內容比較多,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干擾,所以,當孩子提到某一具體內容時,如果能出示相應的放大圖,那麼學生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對意義的理解和認識。

3、對於乘法算式的出現,我是先讓學生寫乘法算式,然後再來得出只有加數相同的加法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雖然在板書時,我已有意識地把兩種情況分開,但是,如果在得出加法算式後馬上進行分類,從而得出只有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這樣學生對乘法的認識可能會更清晰。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2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理解了加減法的.意義、掌握了100以內加減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較複雜的乘法計算及其應用的重要基礎。

在方案設計時,遵循“導、學、議、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實現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的“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本課的教學環節上,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好玩的心理特點,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義。

由於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加上新學期剛剛開始,學生的精神不在狀態,課始我簡潔的導入學習情境直奔主題,激發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

這樣教學設計為認識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學生在愉悦的心情中提出自己的問題並且在解答的過程中自然且充分的感知求幾個相同加數的算式的特點。

2.經歷乘法概念的形成過程,努力建構數學模型。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基礎出發,從2個4相加,3個6相加,再到4個4相加……,這一系列的算式隨着加數的越來越多直到100個4相加,學生逐步認識到像這樣的問題用加法來計算太麻煩了。

親身體會到加法解決這類問題的侷限性,從而使乘法的出現水到渠成。並且在出示乘法算式之後則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強調乘法中各乘數的含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關係,明確求幾個幾相加的時候用乘法非常簡便。

3.給學生一定的思維拓展空間,培養創新精神。

我安排了“算一算””“找朋友”和“畫一畫”的環節。

隱藏圖,你還會算2×7嗎?讓學生體會到可以利用乘法的意義,2個7相加或者7個2相加來計算。從找5×4的朋友理解到只要5個4或者4個5相加都可以用5×4表示。

“畫一畫”個環節讓學生對乘法的意義有更深次的理解,讓學生明白了一幅圖既可以表示5個2,又可以表示2個5。

學生積極投入,思維非常活躍,展開了奇思妙想。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大部分學生是用合併加數的方法,使原來的算式變得簡便短了。還有的學生想到用符號、用語言敍述、用乘法等方法表示。

孩子們的想法是那麼的可貴,教師要保護他們的創造火花,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生只要能夠創造出簡單的表示方法,教師就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揚。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3

由加法運算過渡到乘法運算是一次質的飛躍。有史料表明:人類幾萬年的就學會了用加法,而用乘法則是近幾千年的事,既然人類掌握乘法經歷了這麼長的時間,那麼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就不可能是件很輕鬆的事情。

我們在教學中最擅長的就是扮演“先知先覺"的上帝的角色。因為我們已經知道了乘法的存在,所以我們在數學時總是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很快.地獲得這一知識,而不是讓學生回到知識生成的原生狀態,讓學生把相關的知識創造出來。

前面提到的教學片斷中,分幾個步驟來認識它,這其實完全是為了完成某種學習任務,而不是為了某種問題的解決和思維的探索。老師要求擺小紅花,2朵2朵地擺,擺3份,求一共有幾朵小紅花怎樣列式計算?為什麼要2朵2朵地擺呢?教師心中有數,學生卻不知其所以然,只是在機械地執行教師編制的程序而已。

3個2連加,2是相同的加數,3個2的3我們把它叫做個數。在2與它們連起來,寫成2X3乘法算式為什麼這樣寫?這個問題只怕連老師都回答不上來,他也許會説以前他們老師就是這樣教的。這種學習上的“世襲"有多少數學學習的價值在裏面呢?

“齊讀”: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簡便的意識究竟是在學乘法之前就應該喚醒,還是在學好之後再品頭論足?學生這時哪怕讀一萬遍,都沒有通過自己想方設法尋求簡便的表示方法獲得的印象深刻。

這種教學正是費賴登塔爾所批判的“教學法的顛倒",即把結果作為出發點,推導出其他的東西,而不是回到當時知識的起點去把該發現的知識“再創造”出來。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4

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也是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經歷乘法的產生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意義,同時通過簡單實際問題的解決,感受乘法的應用價值。在教學設計上我力圖為學生創設一個輕鬆、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自主探索、體驗成功、主動發展和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使課堂有效性得以充分體現。反思以上的教例,我覺得有以下四點體會:

一、充分發揮教具的作用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在二年級的數學課堂中,教師應該利用學生現成學具袋中的教具,讓學生在課堂中藉助實踐操作來理解數學概念、數學算理等。學習認識乘法,我讓學生邊擺小棒邊數出幾個幾相加,這樣的操作能幫助學生很快説出乘法的結果,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即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在例2、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的教學中,我讓學生用小棒代替小雞、鋼筆、花和圓片等等,讓學生藉助小棒先擺一擺,説一説幾個幾相加,再進行獨立思考,並填寫。我發現學生通過擺小棒操作,能熟練説出乘法算式的答案,學生嘗試到操作的快樂,他們樂於通過實踐操作進行數學練習活動。在一些數學練習中,經常碰到一些帶有操作圖示的題目,而有些學生解答這些題目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教師多提供加強讓學生進行學具操作的機會,必要時進行學具方法的指導。

二、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幾個幾”。

首先組織學生按羣數出雞和兔的數量,列出連加算式,對幾個相同數連加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再讓學生人人動手操作圓片,將剛剛形成的感性認識加工成動態表象,在親自操作中體驗幾個幾;然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花片,分別列式求數量,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幾個幾的實際含義。教學中,學生通過看圖數數→操作體驗→比較感知,在鮮活的具體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幾個幾”的表象。

三、在強烈反差中感知求幾個幾用乘法寫比較簡便。

由於學生是初次認識乘法,再加上未系統學習乘法口訣,學生暫時尚不能體驗乘法計算的簡便。教學時通過創設對比強烈的情境,從“4個2”到“8個2”,再到“100個2”,讓學生實際列式並數一數、寫一寫,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和寫的過程中體會到求幾個幾是多少,有時用乘法寫算式比較簡便,為今後進一步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

四、在應用中培養學生的乘法意識。

有效的數學教學應着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乘法意識作為數學意識的一種,在學生初步認識乘法時就應該進行培養。整堂課中,結合乘法知識的學習,始終注意培養學生自覺溝通幾個幾的生活經驗和乘法的聯繫,讓學生不斷聯繫生活實際,用乘法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尤其是課末,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乘法現象時,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展開豐富想象,説出了許多有趣的乘法現象。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乘法意識潛移默化地得到了培養。

整節課,學生的活動基本上是在教案的預設中進行,但是從練習的情況來看,發現問題還是不少,如部分學生對乘法結果的由來比較混淆,有的同學甚至會把4乘2算成4加2,因此我們在處理這部分教學時,還是要引導學生考慮加法算式2+2+2+2=8,為了簡便,我們把這樣的4個2相加表示成乘法4乘2或2乘4,其加法和乘法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還有一些比較後進的學生,看了圖還是不能正確的寫出圖中有幾個幾,我就讓他先在圖的下面先寫好有幾個,在每個圖的下面都寫好數字,然後再來數一數有幾個相同的加數,再來寫出幾個幾。還有學生碰到《補充習題》第2頁中的畫幾個幾時,錯的特別多,把2個5畫成5個2,學生對於幾個幾還是沒有理解,可以看出我們在備課時,對於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學情分析不夠全面。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5

乘法的基本含義是幾個相同的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而且用乘法計算寫和算都比加法簡便,這也是乘法的實質。但是如何能夠讓學生理解掌握的更好,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收穫: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學生的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和持久,所以在教學本節課時,我努力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看魔術表演,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自始至終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探究學習。

二、注重知識間的遷移。

因為在上個信息窗中,學生學習掌握了求多個相同加數和的知識,所以本節課我主要組織引導學生從看魔術表演這一具體的且存在大量的藴含同數相加的問題情境出發,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加法與乘法的比較,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這樣,學生學到的數學是活的數學。如,把課本上“變葫蘆”由8個5相加,擴展到20個5相加、100個5相加,強化了學生用加法解決一些現實問題比較麻煩的感受,從而產生探求用新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慾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產生於現實,加強了學生對“寫乘法算式比較簡便”的感受。認識了乘法以後,又利用主題圖,解決共有多少隻小鳥的問題,再一次比較加法與乘法,進一步體會乘法意義。

三、注重對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瞭解和開發利用。

在教學過程中,我瞭解了學生的學習起點,據我所知,班上已有學生會做乘法題了,而且這樣的同學還不止一位!所以我想讓這樣的同學噹噹小老師,把他們已有的經驗介紹給還不會的同學,同學間的互相交流,既讓教的同學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又讓學的同學感到親近易學,效果果然不錯。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6

乘法是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簡便計算。學生對於乘法非常興奮,還不忘背幾句乘法口訣,看樣子在家裏家長下了不少功夫。有家長也打電話讓我叫他的孩子背乘法口訣。我在想這樣真的好嗎?孩子連什麼是乘法,為什麼我們要學習乘法,乘法口訣用來幹什麼呢?為什麼要背呢?這些都是學生很疑惑的地方,這些問題沒有解決,那麼學生學起來很被動。

在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我上了一節課為什麼要學習乘法,我寫了很多好長好長的加法算式,然後讓學生讀,讓學生説,讓學生想,特別是讀,讀的累死了,然後我就介紹了乘法,那麼乘法就是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簡便計算。那麼對於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係學生就很清楚,這個在乘法口訣中體現出來了,學生會應用乘法與加法的關係解決問題。

然後一節課我重點介紹了加法算式改寫乘法算式,那麼對於幾個幾相加,相同加數是誰,有幾個這樣的加數,要讓學生很清楚,改寫乘法算式我覺得難不倒他們,但是我們不能光讓他們會改寫,還必須清楚相同加數是誰,有幾個。對於2乘3,可以理解成2份,每份3個,也可以理解3份,每份2個。

鑑於前面乘法的意義講的比較透徹,學生對於乘法口訣就可以先自學再總結了,學生也不用死記硬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