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畫線段圖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範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6W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畫線段圖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畫線段圖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範文

畫線段圖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1

“畫圖策略”是解決問題中常用的一種數學方法,是“數形結合”思想的具體體現。在教學中,我們們經常會應用畫圖策略來幫助學生理解題意,但很少有學生會主動應用畫圖策略來幫助自己解決難題。也正是因為學生對畫圖策略缺少一定的意識,或存在着一定的困難,這才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

在本節課中我盡力做到以下兩點:

1、教學過程中始終保證時間讓學生嘗試畫一畫,這樣不僅讓學生髮現畫圖策略的清晰明白,看到幾種情況的畫圖的相似與不同,而且使學生畫圖的意識加強,技能也上一個台階。也只有掌握熟練畫示意圖的技能,才會在解決問題中發揮它的價值。

2、引導學生在理清知識之間的聯繫與區別的同時,發現規律,整理出方法都是通過畫線段圖策略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引導過程,內化策略,幫助學生實現從生活問題到數學問題、從思維訓練到數學表達的昇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與策略意識。

在本節課教學中,還存在着諸多不足與注意:

1、解決問題策略的`獲得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在經歷一個解題過程中的感悟過程。我讓學生説一説通過寫關係式列算式與畫圖列算式哪種策略更讓人清楚明白,使他們感受“畫圖策略”價值存在的優越性的處理上還有點牽強,沒有適當地組織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引發思維碰撞,進而深入體會並優化選擇畫圖策略。

2、在相關策略的教學中,學生面對數量關係稍複雜的行程問題時,相當一部分學生不知道從何下手,知道要畫圖,但對於為什麼畫、怎樣畫,畫完之後怎樣利用圖來解決問題思路並不清晰。表現出來的是學生對策略的應用仍然停留在教師強加給學生的階段。

畫線段圖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2

“畫圖”對學生而言是個難點,學生從未接觸過這樣的畫法。因此讓學生練習畫“增加”或“減少”的基本圖形是有必要的,也是為新知的學習作好鋪墊。並注意在交流、對比、説理中讓學生體會到畫圖也要考慮到合理性,從細微處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對學生而言,例題中呈現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而畫示意圖可以把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係直觀地展示出來,凸現了畫圖的優點。教學時,首先出現純文字的問題,在大多數學生感到有困難時,引導學生自主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並通過比較使畫圖的策略成為學生解決問題的自覺需要。

這節課通過嘗試畫圖、指導畫法、藉助示意圖理解題意、體會畫圖的優點、藉助畫圖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等活動,幫助學生切實感受畫圖策略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引導學生結合示意圖探索並理解解決問題的思路,突出解決問題的“中間問題”。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創新使用教材,既體現“以本為本”的教學思想,又根據學 生的實際情況活用例題。在強調合作、交流的同時,始終把獨立思考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既重視知識技能訓練,又注重發展數學思考。

數學活動是學生認知的基礎,解決問題的活動價值不侷限於解決問題,更在於使學生體會到自己對問題的理解,體會到解決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策略。

畫線段圖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3

要想讓畫圖在學生心目中真正成為一種解題策略的話,我覺得應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學生要會畫圖,會用圖簡要、完整地呈現題目中的信息。其次,要會用圖,能利用圖對題目中的信息進行分析,找到數量關係,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對畫圖要有感情,要喜歡畫圖,不能讓畫圖成為一種累贅,一種麻煩,而要讓它成為一種需要,一種解題策略。

這節課,這幾方面完成得都比較好。首先,學生學會了畫圖。

由於在這之前學生基本上沒有畫圖的經驗,完全放手讓學生去畫,困難太大,所以老師給出了一小部分的圖,算是一個引路,給了他一根枴棍,因為位置確定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老師的指導作用在這裏也體現得較好。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動手畫好這幅圖。交流時展示部分學生作品,讓大家來討論,提出改進意見,集大家的智慧於一體,最後師生共同完成一幅完整的線段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有動手實踐,又有合作交流,在體驗中最終學會了畫線段圖。然後讓學生比較運用哪種策略更好些,體會到在這兒列表不能反映所有信息,不是很直觀,但畫圖能把題目中的信息形象、直觀地反映出來,便於我們分析解答。真正體會到畫圖策略的重要性。其次,學生會用圖分析解決問題。圖畫好後,讓學生説説從圖中你知道了些什麼?學生不僅能把題目中的信息全説出來,甚至還能説出基本的數量關係,很快就能用兩種不同的解法解決了這個問題。説算理時,讓學生上黑板指着圖或表説,同學們都是指着圖説,而且説得很到位,説明學生已基本會用圖幫助自己分析問題,同時也進一步體會到了畫圖策略的優勢。最後,從一節課的表現來看,學生對畫圖有着濃厚的興趣,試一試的圖畫得都比較好,而且解題方法都對。

尤其是最後一題,環形跑道問題是一個難點,學生較難理解,讓學生先動手在圖上畫一畫兩人各自跑的路程,這樣做,能使不懂的學生很快便能弄懂題意,懂的學生一下子便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妙的是,老師沒有到此結束,而是通過動畫演示把“環形問題”化曲為直:如果從出發點“剪開拉直”,就可看成相遇問題;如果從相遇點“剪開拉直”,就可看成相背問題。讓學生觀察三幅線段圖,發現它們的圖象具有共同特徵,都反映着“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總路程”這一基本數量關係,由此把行程問題中的不同情形納入相同的數學模型,通過線段圖的“串通一氣”,把學生的目光緊緊地吸引在本課“解決問題的策略”的主題詞“策略”——畫線段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