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關於漁家傲的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42W

在xx市初中語文教學研討活動中,我開了一節古詩詞教學研討課《漁家傲》,在那次活動中,由於自己的精心準備,尤其是開課學校老師和學生們的大力合作,上的還算成功。8月20日,在全區語文教師暑期培訓活動中,我又有幸在來自全區的200多名老師面前展示了一下本節課教學。這次儘管地點還是那所學校,上課對象和環境卻都發生了變化——上課對象不再是初二學生而是全區初中語文老師,地點不再是課堂而是報告廳。為了上好這節課,我又思索了大半個暑假,最後結果總算還好。這兩次的上課尤其是課前準備的經歷讓我感觸很深。

關於漁家傲的教學反思

無論是市級語文研討活動還是區級教師培訓,能接受這樣的任務心裏自然很自豪,但是壓力無疑也很大。因為前來聽課的老師們大多見多識廣,知識淵博,尤其是參加本次市語文活動的老師很多本來就是語文名家和教育英才,在他們面前上課無異於班門弄斧,稍有差錯難保不會貽笑大方。如果犯一些原則性錯誤可就更麻煩了。但是既然領下任務,課總是要上的。為了不出醜,少出錯,只能好好準備了。

上課前,我反覆思考如何準備這節課。由於是“命題作文”,教學內容就是八年級上冊《漁家傲》,再加上面對的學生是完全陌生的,(暑假裏上課直接面對的就是都很熟悉這首詞的教師羣體),課堂如何切入,問題如何設計就至關重要。為此,我翻閲了大量的資料,觀看了無數的課堂實錄,並結合自己的理解多次調整上課思路,幾易其稿,最後決定遵循“簡約但不能簡單”這一基本這一原則,緊緊扣住“問題明瞭、結構簡單、條理清晰、敲骨吸髓”的設計思路,力求做到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簡單明瞭,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教材探究主旨明晰,思想內容剖析深刻,也就是我們通常説的微創手術——“切口小,挖得深”。希望能引導學生們學會閲讀分析一類古詩文——邊塞詩詞的方法,也能給老師們的古代詩歌教學帶來一點啟發。

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 古人又説 “詩言志”,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緊緊扣住“景”(——全詩的畫面)、情”(——情感)志(——作者的抱負)三個字來設計問題。全詞從誦讀入手,以誦讀中感悟的情感來引出詩詞畫面的特點,並引導師生們感悟畫面中不同意象所藴含的情感,

對於本詞上闕,在引導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我只設計了四個看似簡單的小問題:“上闕描繪的畫面有什麼特點?哪個詞最能體現這一特點?這些畫面藴含了怎麼的情感?”

在引導師生從文本中初步篩選出相關信息的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師生品讀關鍵字詞比如“衡陽雁去無留意”中“無留意”、“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中“千嶂”與

“孤城”、“長煙落日”與“孤城閉”“四面邊聲連角起”中“四面邊塞”及“連角起”所暗含的獨特情緒和獨特環境;歸結出全詞上闋的總的情感特徵——獨處邊地歸鄉不得的濃濃的思鄉之情及四面邊聲情勢緊急的無奈和憂傷。進而引導師生們進一步品讀下闋抒發的情感是否與上闋畫面表達的情感一致。

在下闋情感的感悟中,我也設計了幾個簡單的問題:“下闋能直接體現作者情感的詞語是什麼?(——淚)征夫為何流淚?這樣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有助於引導師生閲讀文本、探究文本、深入思考的意識。師生們很容易在文本中找到將士流淚的兩個原因——“燕然未勒”“歸家無計”。再由此進一步誘導師生們思考“將士們是否會有勒石邊關,歸家有計的可能?”。進而引出本文的寫作背景介紹,通過背景介紹,師生們瞭解到宋朝“重文治 輕武力”的獨特治國政策的形成原因;明白了邊關不定的根本原因是由朝廷政策決定的,而不是僅僅靠將士們的浴血奮戰和一腔愛國之情就可以解決的。在此時此地,將士們勒石無功,歸家無計,自然會悲從中來,進而我引導師生們進一步思考:“男兒有淚不輕彈,是什麼場面加重了他們的憤懣和愁思,最終以淚洗面?”再次將大家的思緒引迴文本。師生們發現文本中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羌管悠悠霜滿地”中的“濁酒一杯”“羌管悠悠”“霜滿地”這些獨特視覺形象所藴含的獨特情感。通過對以上意象的分析,可以讓大家進一步體會戍卒歸家無計的憂傷,將軍勒石無功的鬱悶。

解決了詩歌所寫之畫面,所抒之情,還遠遠不夠,要深切的瞭解一首作品的精髓,必須走進作者內心,深入探究其情懷產生的根源。也就是要探究“其志”。我出示范仲淹的生平及他作為政治家在邊關和朝廷的所作所為的背景介紹。使師生們明白,作為一首邊塞詞,作為一名有作為的政治家所寫的邊塞詩詞。全詞的情感不僅止於戍卒歸家無計之悲,將軍壯志難酬之憾,還包含了他作為政治家心懷天下的強烈之憂患。到這裏,全詞中所表達的作者作為作為戍卒、將軍、政治家的多重角色和複雜情感均水到渠成地得以體現。

由此我再提醒師生們注意全詞中所出現的幾組邊塞詩中常見的意象:羌笛、號角、長煙落日、白霜等及其所藴含的獨特情感,進而得出邊塞詩的常見特點及情感特徵。最後出示辛棄疾的破陣子讓大家賞析。

本節課整體來説,課堂結構較為簡約,流程瞭然明晰,但是備課過程、所授內容卻極不簡單。因此也得到了聽課師生及專家的謬讚,我雖惶恐但也很開心,畢竟心血沒有白費。

簡約但絕不能簡單,這就是我對古代詩詞教學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