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10的認識公開課教案(精選8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15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0的認識公開課教案(精選8篇),歡迎大家分享。

10的認識公開課教案(精選8篇)

10的認識公開課教案1

教學內容:

數學教科書59--6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學生學會數數、讀數、寫數,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能區分序數及基數的含義,掌握10的組成,理解10個一是1個十。

2、經歷認數的過程,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初步建立數感。

3、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掌握10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前一段時間我們認識了0---9這幾個數字朋友,今天它們都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讓我們喊出它們的名字吧!

2、數字故事:星期天,數學樂園裏來了許多數字寶寶,1來了,2也來了,一下子來了這麼多,9走到1對面,對1説:“你瘦瘦的,只表示一個。”又走到0面前説:“你更小,沒頭沒腦的,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這時1和0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你們猜一猜1和0想出了什麼辦法?

3、10究竟是多少?它比驕傲的9多幾呢?這節數學課我們就來認識10。(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兒歌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師:今天10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但是它藏在我們數學書59頁的主題圖中,想找到它嗎?那就請同學們輕輕地把書翻到第59頁,仔細地觀察主題圖,看看從圖中,你發現了什麼數學信息?然後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一下。

2、學生彙報從主題圖中發現的數學信息。

3、數小棒。師把這10根小棒捆成一捆,這一捆就是1個十,所以我們説10個1是1個十。

4、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呢?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圖提供的資源,先讓學生充分地數數,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數,頭腦中初步形成有關10的具體數量,豐富了對數10的感性認識;再由具體事物抽象出對應的點子圖,接着抽象出數字10,經過兩次抽象概括,初步建立10的數概念;最後從抽象到具體,讓學生聯繫生活,在生活中找“10”,使學生知道每個數字所表達的數量含義,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感受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

5、數字順序。

(1)出示計數器。師:我們來數一數計數器上有幾顆珠子吧!(9顆)

仔細看,現在發生了什麼變化?(又撥了一顆珠子,現在是10顆珠子),剛才的過程説明了什麼?(9添1是10)。

(2)出示尺子。數字朋友已經在上面排好隊了,你能幫助10找到它的位置嗎?(10在9的後面)

(3)請學生分別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順序讀0~10這幾個數字。

6、比較10與9的大小。

(1)10和9誰大呢?為什麼?

(2)結合着點子圖來説一説10和9誰大?

(3)用式子表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學過的數字進行排隊,使學生更為清晰地知道數的順序,瞭解數的大小。】

7、10的組成

(1)師:我們的好朋友聰聰和明明還給我們準備了禮物,快數數有多少個?但是禮物太重了,需要分裝在兩個袋子裏,想一想可以怎樣分呢?請同學們用10根小棒代替10個禮物擺一擺,分一分,然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有幾種分法,是怎樣分的?

(2)學生彙報分法,教師板書。

(3)看到每一組算式,你還能想到什麼?

(4)這麼多的式子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

(5)遊戲:找朋友。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境“把10個禮物分別裝成兩袋,有幾種不同的方法。”這樣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助人的慾望,於是對“10的組成”的學習,便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此時,學生的智力活動達到了最佳激活狀態,不言而喻,“10的組成”將迎刃而解;隨之,讓學生説説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快速記住“10的組成”,一方面是為了更好的掌握“10的組成”,另一方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有序思維。】

8、指導書寫10。

三、鞏固練習

1、練習:60頁做一做。

2、總結全課: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嗎?

10的認識公開課教案2

一、故事導入:

師: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數學樂園裏來了許多數寶寶。9對1説:“你瘦瘦的,只表示一個。”又對0説:“你更小,沒頭沒腦,什麼也沒有。”1和0臉紅了,他們躲在一邊,商量了一個好辦法,你們猜是什麼好辦法?

生:1和0合起來變成了10,就比9大了。

師: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今天我們就來認識10。(板書課題)

二、新授

1、10的數數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0—9,我們一起來數數。9再數一個就是—10。現在讓我們到生活中找到10。看主題圖。你在圖上發現了什麼?

生:有10只鴿子,10個人。(此處強調9個同學加上1個老師是10個人)

師:鴿子、老師和同學的數量都可以用10來表示。那麼生活中也有10的身影,大家快找找!

生:10個手指、10個腳趾等等

師:同學們都是愛觀察的孩子。請你用身邊的學具表示出10好嗎?比一比誰能擺的讓大家一眼看出來是10個。

生:到前面擺一擺。一行5個,擺兩行。

師:收學具,倒着數一數。現在桌面還有學具嗎?用幾來表示?

生:用0來表示。

2、教學10以內數的順序

師:老師這有一些數,請學號1—9的同學到前面來拿着自己相應的卡片。那我們學過的數都到齊了嗎?

生:還差0和10。

師:再來兩名學生(學號是10的和最後一名學生)。請你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排隊,加油!

生:學生拿着數卡站隊。

師:我們一起來數數,他們站得對不對。

師:看着這些數,你們能提出什麼問題呢?(可以老師先提問一個)

生1:9的後面是誰?

生1:7和9中間是誰?

師:那麼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後面,你能用大於或者小於號比比9和10的大小嗎?

生:9小於10,10大於9。(板書)

3、教學10的組成

師:同學們這節課認真思考,積極發言,摘得了數學王國的智慧果子。大家來數數,一共有幾個?(可以出示小黑板)

生:一共10個。

師:如果把他們放到兩個籃子裏,該怎樣分呢?同學們拿出10個小圓片代替蘋果,不過這回同桌合作,一個人分,一個人寫下來,比比哪桌合作的最好。

生:學生彙報,教師板書

師:要想分的公平,應該選哪個方案呢?

生:5和5

師:對歌遊戲。我説3

生:我説3,3、7組成10。(此處可以同桌練習,學生自己選夥伴練習)

三、課後總結。

師: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數藏在我們周圍,只要你用心觀察,就會發現他們。

10的認識公開課教案3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64—65頁及練習九的第1—3題。此內容要掌握的知識是數10、再認識10、1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最後學習10的組成和寫數。

在教學中,不是讓學生被動汲取、模仿、記憶和反覆練習,而是創設了動手時間、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環境,體現知識形成過程,體現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認識、感受10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全面認識和掌握10的數數;認、讀數10;比較大小和組成以及10的寫法。

2、能力目標: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增強小組合作交流意識,體驗與同學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3、德育目標: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會獨立認、寫10,並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教學難點是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個一就是1個十。

四、教學設計思路:

10是一個特殊的數,既是計數的結果,又是計數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認數的一個重點內容,也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本節課知識點多,容量大,面對厭靜好動的低齡兒童,我力求為學生營造一個怡人、精美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悦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

課始我以新穎的故事創設情境,巧設疑問,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把學生帶入積極思維的學習境地,然後讓學生通過數、擺、撥、寫、比等實際操作活動,採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彙報及評價比賽的方式來組織學生認識10,首先利用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又讓學生動手操作,還讓學生動口用10説一句話,最後抽象出10。這樣通過初步感知——深刻感受——抽象內化三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0—9的各種動物的頭飾,小棒,圖片,計數器等。

在教學中,不是讓學生被動汲取、模仿、記憶和反覆練習,而是創設了動手時間、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環境,體現知識形成過程,體現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發現新知

1、師:小朋友們,在我們認識的數中,哪個數最小,哪個數最大,你們能從小到大説一説嗎?(學生邊拍手邊説0、1、2、3、4、5、6、7、8、9)再讓生從大到小説一説。

2、今天,這10個數字都來到了我們的課堂,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呢!歡迎嗎?

多媒體課件演示動畫故事引入:這些數字寶寶決定成立一個數字隊。9最大,當上了隊長。9當上隊長後很得意,有一天,9對0説:“你呀,沒頭沒腦地,表示一個也沒有,和我比起來,你實在是太小了,真沒用。”0聽了可傷心了。1走到0的身邊悄悄説了幾句話,0露出了笑臉。1對9説:“你別得意,我們有辦法對付你!”

3、小朋友猜一猜,1和0想了一個什麼辦法?(生猜)

4、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10”這個數字寶寶。課題板書:《10的認識》。

設計意圖:先複習9以內數的大小的比較,再創設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情境,引起了新的教學思考,引出新課。這裏可以使學生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繫的,是可以組合的。

(二)自主探究,求異創新

1、學習10的含義及10以內數的順序。

(1)課件出示主題圖。師:請小朋友們認真觀察圖,看這幅圖上畫了什麼?讓學生利用數數的經驗來上台現場數數,其他同學評價。學生爭先恐後。這時師適當點拔:“誰能有不同的數數方法?”請生數出圖上的小朋友、老師、鴿子的個數。教師讓學生上台作現場數數演示,其他學生對此作評價。教師鼓勵不同的數數方法。並告訴學生10個人、10只鴿子都可以用數字10表示。

(2)在計算器上撥珠數數。師操作,先撥9顆珠子,讓生觀察,再添1顆,問一共有多少顆?通過撥珠子你們知道什麼?(所以我們説10個1是十。)

(3)學生數小棒:按要求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互相檢查後,教師講述: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1個十。10個一就是1個十。再出示一捆鉛筆,問有幾枝,讓學生當眾數數。

(4)做排隊遊戲。

請小朋友站成一排(9人),問共有幾個人?

如果想讓第一排有10個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生討論)

(老師站進去)數一數現在又幾個人?誰是第10個人?你是從哪邊數的?有有誰也可以是第10個人?怎樣數?

(5)聯繫生活,舉與10有關的例子。

我們的身邊或我們的生活中能找到很多與10有關的事物,都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你能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嗎?

設計意圖:先通過撥珠子,讓學生感知數字,再給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台,讓學生在充分的空間中舉出許許多多與10有關的句子。通過讓學生舉例、動一動、説一説、數一數、知道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使學生經歷了由實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悟到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這一層次,教師採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並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學習過程是由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師生和學生互動的活動構成的,充分地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教師的組織、參與、合作,學習環境良好,學生是真正的主人。

2、教學數序

(1)“10”數字寶寶也想參加到數字隊裏去,它來到數字隊看,0~9這幾個數字寶寶已經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好隊了,(出示尺子圖)10來了,它應該排在哪兒呢?

(2)請計數器來幫忙。師先拔8顆,再添一顆是幾顆?(使生能直觀感覺到9比8多1)9顆再添上一顆是幾顆?10顆再去掉一顆是幾顆?(使生感覺到10比9多1)10應該排在哪兒?回到尺子圖,讓生猜猜9的後面是幾?

10的認識公開課教案4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一冊54一55頁10的認識。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準確地數出數量是10的物體個數並會讀、會寫10;

2、使學生知道1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

3、使學生熟練地掌握10的組成和分解;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5、結合插圖對學生進行民族大團結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精神;

6、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散思維能力以及敏捷性、靈活性等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10的分解與組成。

教學難點

形成10以內數的整體認知結構。

教具準備

主題圖(幻燈片)、計數器、刻度尺、遊戲卡片、動物頭飾、點子圖、錄音機及磁帶。

學具準備:

10朵以上小紅花,10根小棒,1一9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故事導入,學生搶答。

有一天,一羣可愛的小鴨在草地上做遊戲,這時候,鴨媽媽來了,説:“孩子們,今天媽媽帶你們去公園好嗎?”小鴨馬上歡呼起來。這時鴨媽媽又説:“不過有個條件,先考考你們,説對了,帶你們去”。小鴨子傻眼了。小朋友們我們幫幫小鴨子吧,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9-17+23+65+36-2

9+09-08-37+1

[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搶答,在複習舊知過程中,培養學生快速思維的能力。]

2、口答。

(教師充分肯定小朋友助人為樂的精神,進一步談話導入。)剛才我們能夠快速算出以上的試題,是因為我們認識了0到9這些數並學會了9以內的加減法,哪位小朋友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一數呢?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0123456789

倒着(從大到小)數呢?會嗎?

9876543210

請小朋友們觀察第一行數,比8多1的數是幾呢?

比9多1的數是幾呢?(10)

二、新課教學

1、出示第54頁彩色圖(投影)並放錄音。

(分兩部分,先出示第一部分,並提出學生觀察要求。)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聽一聽,你發現了什麼?(9個小朋友,9個汽球)

接着出示全圖,學生觀察。

又來了一個,現在有幾個小朋友?幾個汽球?(10個小朋友,10個汽球)我們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看,各族小朋友多和睦、多快樂。

10個小朋友,10個汽球都用“10”這個數字表示,今天我們就學習“10的認識”。(板書課題)

2、擺紅花。

學生拿出學具,擺10朵紅花,教師巡視,然後肯定學生的多種擺法,鼓勵學生的發散思維成果。

[以主是直接感知部分,採用直觀演示教學方法,創設情景,讓小朋友在愉快中感知,然後讓他們在操作中感知10的“形象”,強化感知效果。]

3、出示計數器。

先在計數器上撥9棵珠子,再撥上一棵。

一共有幾棵珠子?(10棵)計數器上的10棵珠子

是怎麼得來的?

學生先回答:9棵珠子添上1棵珠子,就得到10棵珠子,也就是9添上1得到10,還可以怎樣説?也就是説:9加上1得10。接着教師問“哪位小朋友來説説日常生活中用10表示的物體?

[鼓勵小朋友進行發散思維,強化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通過小朋友的回答,讓”感知“向”表象“過渡。]

4、出示刻度尺。

10還可以表示物體的長度,(接着出示刻度尺,引導小朋友觀察刻度尺上的刻度)9和10的順序是怎樣的?(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後面)

(引導小朋友理解10的序數意義)9的後面一個數是10,10的前面一個數是9。那麼9與10誰大?誰小呢?請小朋友們看圖説説10與其他的學過數的大小。

5、比較數的大小。

出示點子圖,小朋友數,教師板書。比較9和10的大小,並強化9在10的前面,9添上1得10,9比10小,10在9的後面,10比9大,10還比哪些數大呢?

[通過小朋友”説“物體,”認識數的順序“、”比較大小“等形式,充分調動小朋友的多種感官,形成並強化”10“的”表象“,理解10的序數意義和基數意義。]

6、寫10。

小朋友們,你發現10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數有什麼不同?你會寫嗎?試試看。

教師示範,寫10要佔兩個日子格,左邊寫1,右邊寫0,指導學生讀兩遍。

翻開課本,學生練習寫10,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示範,指導小朋友認真書寫,培養他們認真學習的習慣和一絲不苟的學習精神。]

7、10的分解與組成。

請小朋友們拿出學具,數出10根小棒,擺在課桌的左邊。

教師提出要求:把10根小棒擺成兩份,看誰擺得快,能擺出多少種不同的擺法。鼓勵小朋友”操作“,説面各種擺法,同時教師將結果板書出來,看誰説得多一點?還有別的分法嗎?你能從中想到什麼?(小組討論你們發現了什麼規律?)

1010101010

9182736455

19283746

擺出1一9的數字卡片,找出組成10的兩張卡片舉起來,接着要求小朋友説幾和幾組成10。

肯定小朋友擺得很不錯,説得很對,真聰明,然後做課中操。

[這個環節的教學屬於”概念“層次,是教學的重點,為了突出這個重點,教學時貫徹主體與活動教學思想,引導小朋友發現並充分肯定小朋友的學習成果。這樣,既能抓住重點,落實教學目標,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精神,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三、鞏固練習

1、拍手遊戲。

智慧老爺爺説,小朋友們學得這麼好,小燕子要和小朋友們對口令,並且要求你們對的數要和它説的數組成10才行。

2、幻燈,在□裏填上合適的數:

3、小鴿子看小朋友們答得這麼好,也跑來表示祝賀,同時,他説(放錄音):我種了10棵蘋果樹,每棵樹上有10個蘋果,但是有些蘋果被樹葉擋住了,小朋友們,你們想一想,樹葉擋住了幾個?

小朋友們真聰明,老師也想考考你們。

小燕子種了10棵蘋果樹,可是全被兩座房子擋住了,請你們説説,這兩座房子有可能各擋住了幾棵?(出示幻燈片)

[讓學生討論,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4、做採蘑菇的遊戲。

我是採蘑菇的小姑娘,今天聽了你們的課,真高興,因為你們認識了10,會讀寫10,知道10的分解與組成。現在,我採了好多好多的蘑菇,想請你們把它們裝到籃子裏,但每個籃子的蘑菇必須是10才行。

5、(此內容根據課堂時間而定)同學們,你們真肯動腦筋,智慧爺爺都伸出大拇指表揚你們呢!他還給大家留下一道思考題,下節數學課他要來檢查,並給大家發獎品。

小鴿子種了10棵蘋果樹,可是全被三座房子擋住了,請你們思考一下,每座房子有可能擋住了幾棵?

6、翻開課本,做練習作業。

[鞏固練習的.設計,體現了三個層次,基本題、綜合題及智能題,這樣能促使學生主動發展,同時採用多種遊戲形式鞏固知識,多種感官的協同活動,充分運用小朋友形象思維的特點,利於提高學習效果。]

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會了數數量是10的物體,從在計數器上撥珠知道了10是由9個珠子再添上1個珠子得來的。從直尺上的刻度,知道了10在9的後面,9在10的前面。學會了比較9與10這兩個數的大小。通過擺小棒,知道了10的組成。今天小朋友們學得很認真,知識掌握得很好,老師和你們一起去做課間遊戲。

10的認識公開課教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第一冊第64至65頁,練習九1至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學生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讀,寫數,大小比較和10的分與合,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與難點:

10的分解和組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圓片若干、練習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今天的天氣真好!老師要帶大家去廣場走一走。那我們就趕緊出發吧!(出示P64頁的主題圖,並引導學生觀察。)

二、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10的含義。

師:在圖上你看到了什麼呢?

師:請大家打開書P64,數一數,它們的數量各是多少?

師:好了,停下來。畫面上有多少個人呢?你是怎樣數的呢?(讓一位學生説一説是怎樣數的)。

師:大家數了9以後數10。10是9後面的一個數。一共有多少隻鴿子?哪位小朋友來數一數,(讓一位學生出來數一數)。

師:你數得真準,能告訴大家從哪數到哪嗎?還有誰根他是不一樣的嗎?

小結:看來無論從哪開始數,只要我們不重複,不漏數,就能把它數正確。

設計理念: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題圖所提供的資源,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認真觀察,讓學生從不同的起點數鴿子的只數和師生人數,並從中抽象出數10。

師:剛才同學們數到了10個人,10只鴿子,看誰能用最快的速度用小珠來表示10?(讓幾個擺的不一樣的同學到黑板上擺一擺。)

師:咱們來看一看這幾個同學擺的,他們擺的都是10個,他們擺得怎樣呀!

小結:10個人,10只鴿子,和剛才擺的10顆小珠都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今天我們就來認識10(板書課題)

師:其實在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數量可以用10來表示,看看我們的身體,哪一部分的個數也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呢?小朋友以後數到數量是10的物體都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活動平台,通過學生擺一擺、數一數、説一説,知道了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悟到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

(二)、10以內數的順序

師:老師把計數器也請來了,看這有幾顆小珠,可以用數字幾數表示,有辦法讓他們變成10顆嗎?現在是幾顆?也就是9添上1是10,10怎樣變成9。

師:這10可真頑皮,一下子又跑到了尺子上,請小朋友拿起尺子來找一找,舉起來給老師看看?

師:哪10前面一個數是幾?9的後面一個數字是幾?

師:找得真準,請小朋友把尺子放在桌面上,老師也找來一把尺子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上面的數字,倒着來讀,這樣讀是從小到大排,倒過來讀是從大到小排。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10比9大,9比10小。

師:能把第10顆找出來嗎?

設計理念:利用計數器上9顆珠子再增加1顆的演示過程和從直尺上找10,讓學生明白9個再加上1個就是10個,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後面。讓在學生充分認識了6和7,8和9的基礎上,放開讓學生全方位地認識9與10,充分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感知數的順序;緊接着讓學生指出這一排中有10顆珠和第10顆,體驗“幾”和“第幾”的區別,這不僅僅是激發學生學習情趣的一種策略,更是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發展數學意識,建立數感。

(三)、比大小。

師:同學們學得真好,看,這各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請觀察一下點子圖,你發現了什麼呢?

師:9和10誰大誰小呢?請同學們打開書P65頁,跟他們比比大小。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師:如果不看點子圖,10除了大於9外,還可以大於幾?師:10大於9,10大小8,誰能把它全部説出來呢?也就是10比排在它前面的數大。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10了,我們還發現了9小於10,10大於9。

設計理念:通過讓學生觀察點子圖,直觀地比較出數10與相鄰數的大小,再放手讓學生説出10比排在它前面的數都大,充分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也經歷了一個從直觀到抽象的螺旋上升的過程。

(四)、10的組成。

1、遊戲激趣

師:今天大家學得真認真,現在老師想和大家玩個遊戲。想玩嗎?那就快點坐好吧!瞧,這裏有一些漂亮的小球,請一位小朋友隨便抓一把,我只要看還剩幾個就能馬上猜出他抓了幾個,誰願意來試一試,還有誰想試。想知道老師是怎麼知道的嗎?那就快點拿出十顆珠子,看誰拿得最快。先聽清楚要求,老師説開始才開始,分一分,想一想10可以分成幾和幾,比比誰擺得又快,想的方法多。

設計理念:通過遊戲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分成作好鋪墊,同時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也有一個課堂調節的作用。

(學生動手分一分)

2、動手分一分

師:分好了嗎?老師這也有10個回片,我請一個同學來分一分。(請一個學生上台分,一邊分老師一邊記錄。)

師:10的分成有這麼多,有沒有好的辦法記住呢?(學生介紹自己的想法)

師:老師也編了一首湊十歌來幫助大家記憶:小朋友,拍拍手,大家一起來唱湊十歌,9湊1,8湊2、7湊3來、6湊4、55湊成一雙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女同學來説一次,讀得真好聽,男同學來讀一讀,記住了嗎?

3、遊戲鞏固

(1)師:其實剛才老師這有10個小球,只要我們記住了10的分了就能猜出來,想玩嗎?好我請一個坐得最棒的小朋友來抽,誰來猜?

(2)對口令

師:我們再玩個對口令的遊戲,你也要把手指伸出來好吧!。(師生對口令)

設計理念:先讓學生玩一玩、猜一猜的遊戲,再讓學生用手中的小珠代替老師的小球,充分動手分一分進行驗證,最後還通過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記憶。這不僅將原本枯燥的分合練習形象化、趣味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中對數的直覺不斷增強,強化了數感。

(五)學習10的寫法。

1、師:這麼快就記住了,那10該怎樣寫呢?首先觀察10它是由1和0兩個數字組成的,左邊是“1”,右邊是“0”,因此在寫10時要佔兩個“日”字格,在左邊格子裏先寫1,右邊格子寫0,兩個數字不能離得太遠。請大家打開書P65也來寫一寫。

2、展示幾個同學生寫的本子,集體再次強調在寫10時要注意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九的第1題。

先讓學生自己在數軸上獨立地填好數再交流自己的想法。進一步鞏固學生10以內數的順序。

2、練習九的第2題。

先讓學生説一説在電視上看到的神七發射時的情景,然後模擬從10數到1發佈發射命令,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數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3、學生先獨立完成第3題,然後完整地説一説10的組成。

4、補充練習

圈一圈。

(1)圈出左邊的10個圖形

(2)從右邊數起給第10個圖上顏色。

通過圈一圈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基數與序數的意義區別。

四、小結

今天大家學得開心嗎?學到了什麼呢?讓學生回憶這一節課所學到了一些內容後老師作小結。

10的認識公開課教案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64~65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數、讀數、寫數、比較大小和組成,對10的概念獲得比較全面的認識和掌握。

3、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電腦演示)數字娃娃0—9在一起時發生的一段小故事。

師:你對剛才這個故事有什麼看法?

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出課題:10的認識,並板書。

二、互動學習,探究新知。

(一)、數數與認數

1、教師出示課件(不同民族的小朋友10名,天空中10個彩色氣球)。

指導學生先看圖後提問:“小朋友數一數,圖上有多少個小朋友?空中有多少個彩色氣球?”

學生回答“都是10個”後,教師提問“剛才你是怎樣數的?”

討論交流,得:按一定的順序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兩個兩個地數等。

2、出示小棒數數。師:“現在老師這兒有一些小棒,請小朋友一起數一數。”學生計數後,教師將10根小棒紮成一捆,提問;你認為把10根小棒捆起來有什麼作用?

3、師:剛才的10個小朋友,10個氣球,10根小棒可以用數10來表示,你認為10還可以表示什麼?誰能用10説一句話呢?

(教師可作適當提示:我們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有10個手指……)

(二)、10以內數的順序和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比較

1、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

課件出示尺子,演示從0到10逐漸出現的過程。

師:看到現在這把尺子,請你説説0到10各個數的位置是怎樣排列的?引導學生小結: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後面。

2、用人民幣比較數的大小

教師出示一張10元紙幣和一堆硬幣(9枚)。問學生:“這張紙幣和這堆硬幣,你選什麼?為什麼”?板書:9<1010="">9

再添上一枚硬幣,你選什麼?為什麼?

□<10這題中,□裏可填哪些數?誰能一口氣説出來?誰能用一句話説説哪些數小於10?

(三)、10的組成

1、教師出示兩個筆筒和10支鉛筆。

師:現在老師要把這10支鉛筆放到兩個筆筒裏,你認為老師會怎麼放?根據學生的敍述板演10的組成。

讓學生説出不同的擺法,教師根據學生的敍述在黑板上板書:全班學生齊讀10的組成。

2、師:10的組成有那麼多,你有什麼辦法把它記住?

引導學生主要記住前面五種組成,其餘幾種組成不必死記,完全可以由前面幾種組成推想出來。

3、拍手遊戲:教師先拍,學生接着拍,合起來10下。(先和一個小朋友練,再一起練。)

(四)、10的寫法

1、師:剛才我們已經和10交了朋友,你會寫10嗎?説説應該怎樣寫10?

2、電腦演示:邊寫邊講解:寫10要佔兩個"日"字格,左邊格子裏寫"1",右邊格子裏寫"0";先寫"1"再寫"0",兩個數字不能離得太遠。

3、學生練習。寫在書65頁,寫後抽部分學生的作業進行演示評價。

三、綜合訓練,發展能力。

1、數橘子。出示一個橘子,學生猜裏面有幾瓣?再剝開驗證,分開來數。(用實物投影儀演示這個過程)

2、數棋子。出示疊在一起的10個棋子,學生數。出示8個,放在10的旁邊,説説怎樣數最快。

3、請11個同學上來,每人拿一張卡片:0—10,高舉頭上。先打亂順序。

師:哪位同學指揮他們排隊?為什麼這樣排?還可以怎樣排?

請學生把卡片藏身後,按個子高低排列。請排第一個的同學舉起卡片,大家説出這個數和幾組成10,並回憶誰拿着這個號碼?找到好朋友,兩個小朋友握握手,回到課桌。依次類推。

四、課堂回顧,知識整理。

師:這堂課,老師感到很高興,不知大家覺得怎樣?

學生説説自己在本節課中的收穫。

10的認識公開課教案7

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第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數、讀數、寫數、比較大小和組成,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過程與方法:

結合數概念的學習,感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和愛科學的教育。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10的主題圖和練習九第2題插圖的課件、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教師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1~9的數,不僅能夠正確數出1~9,還能讀、寫這些數,知道它們的大小和組成。那麼比9大的數大家認識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10。

2、板書課題:10的認識。

二、學習新知識

1、學習數數和認數。

(1)在屏幕上出示第64頁上10的主題圖,並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

教師:圖上畫了些什麼?請同學們數一數。

(2)學生數數,並交流自己數的結果。

教師:畫面上有多少人(10人),你是怎樣數的?

學生:我先數9個小朋友,再數一個老師,一共數出10人。

教師:大家數了9以後再數10,10是9後面的一個數。

提問:畫面上一共有多少隻鴿子?(10只)

(3)讓學生從不同的起點再數畫面上的人數和鴿子的只數,數後交流。

教師:剛才同學們又數了人數和鴿子的只數,結果怎麼樣?在數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剛才我又數了幾遍,還是10人和10只鴿子。在數的過程中我發現,不管從什麼地方數起,只要是一個挨着一個地數,不重數不漏數,結果總是一樣的。

(4)讓學生試着兩個兩個地數,看結果是多少。

(5)讓學生觀察第64頁上的點子圖,並數出圖上小圓點的個數。

(6)隨着學生報結果的過程教師在黑板上板書:10,並引導學生讀這個數。

(7)學生擺學具:在桌面上擺出10朵花。

2、學習10以內的順序和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比較。

(1)教師在計數器上撥珠:先撥9顆珠子,再撥1顆;讓學生用他們自己的話説一説老師撥珠子的過程,重點讓學生感受撥9顆以後再撥1顆就是10顆的撥珠過程。

(2)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

①在屏幕上出示第65頁上面的直尺;

②讓學生在直尺從0開始依次讀出直尺上的數;

③引導學生對照直尺説出10以內數的順序。

(3)教師引導學生小結:9在10的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後面,10比9大。

(4)引導學生比較9和10的大小。

①學生數出第65頁上兩幅點子圖中小圓點的個數。

②先讓學生在9○□和10○□中的方框裏填數“10”,然後在○裏填“<”、“>”。

③學生彙報交流自己填寫的過程和理由,重點説出填寫時“想”的過程。

3、學習10的組成。

(1)學生拿出10根小棒,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們分成兩堆,並邊擺邊説:10可以分成9和1、8和2……

(2)擺小棒後,讓學生説出不同的擺法,教師根據學生的敍述在黑板上板書:

全班學生齊讀上面的10的組成。

(3)引導學生推想10的另外的組成。

教師:看到上面10的組成,你還能想到什麼?請舉例説明。

學生:看到一組組成,還可以想到和它有聯繫的另外一組組成。如看到我馬上就想到了。

學生由、、推想出另外幾組組成。

(4)引導學生討論10的組成的記憶方法。

教師:根據剛才推想10的組成的過程,怎樣去記憶10的組成?

學生:學習時主要記住前面五種組成,其餘幾種組成不必牢牢記住,完全可以由前面幾種組成推想出來。

4、學習10的寫法。

(1)引導學生觀察10的字形,並説一説10的結構:10是由“1”和“0”兩個數字組成的,左邊是“1”,右邊是“0”,合起來讀10。

(2)教師示範,邊寫邊講解:寫10要佔兩個“日”字格,左邊格子裏寫“1”,右邊格子裏寫“0”;先寫“1”再寫“0”,兩個數字不能離得太遠。

(3)學生在節上格子裏練習寫10,教師作指導。

三、鞏固練習

1、數數。

(1)數實物(數10根小棒、10個小圓片等)。

(2)抽象數數:從1數到10;從10數到1。

2、完成第65頁“做一做”的練習,先讓學生根據10的組成連線,然後交流連線的過程和想法。

四、課堂作業

1、完成練習九第1題,先由學生在數軸上的方框裏獨立填數,然後交流自己填數時的“想”的過程,進一步鞏固10以內數的順序。

2、完成第2題。在屏幕上出示衞星發射情景的畫面,並由學生模擬發射台指揮員從10數到1發佈發射命令。然後讓學生説一説自己在電視上看到我國衞星發射時的情景,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數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完成第3題。先由學生獨立在表格裏填10的組成,然後在完整地説一説10的組成。

五、課堂小結

1、學生對本課時的學習內容進行回憶、小結。

2、學生説説自己本課時學習的主要收穫和存在的問題。

3、教師對全課作小結。

教學反思

一、根據學生特點創設學習情境

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不久,對數學有着濃厚的興趣,為了幫助學生創設生動具體的學習情境,我將多媒體引入數學課堂,用學生喜愛和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來組織學習,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和願望。

二、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

進入新授部分後,我充分利用的是體驗式教學方式,讓孩子找10、擺10、撥10、猜一猜、對口令、拍手的遊戲等環節,讓學生在玩中學,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掌握新知,進行操作練習,使學習成為牢牢吸引學生的一種愉快活動,當玩與學習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時,孩子們手腦並用的同時,更得到了放鬆,在觀察與實踐中享受着數學帶來的收穫之樂。

三、用積極、及時的評價方式來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交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去探求新知,更要利用自己多元、積極、及時的語言去給學生正確的評價,有效的評價,不失時機地去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通過評價讓學生學會怎樣聆聽、怎樣學習。在這樣的評價語言的影響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去思維和活動,敢於展示自己,一次次將教學推向高潮。

四、注重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繫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只有當數學和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具體的、生動的、富有生命力的。縱觀全課,我們始終立足於學生的已有知識範圍去開展每一環節的活動,體驗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時刻存在於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設計了找生活中的10,身上的10。使數學課堂在自主化、信息化、活動化的同時,也體現出它的生活化。

五、不足之處:

1、寫10的指導,自己感覺1和0的寫法都學過,在寫之前沒有讓學生先回顧一下1和0的書寫要領,導致書寫效果不是很理想,課餘要及時補充。

2、在背10的組成時沒有強調規律記憶法,是個嚴重的失誤。(不能太高估學生,重複的也要説)

10的認識公開課教案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感受10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全面認識和掌握10的數數;認、讀數10;比較大小和組成以及10的寫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增強小組合作交流意識。

3、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全面掌握10的組成,體驗數學在身邊。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故事引入

同學們開學到現在,我們已經學習了0—9。

1、請同學們用撲克從小到大擺出來。

2、正讀一遍,倒讀一遍

3、在這一排數中最小的是誰?最大的是誰?

4、故事:9知道它最大可驕傲了,它對1~8各數字説:“你們誰都沒我大,特別是你──0,表示一個物體都沒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聽了可傷心啦。1走到0的身邊,和0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對付9。這時,9沒話可説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個什麼辦法?

學生可能猜出許多不同的辦法,教師引出1和0的想法:1和0站在一起是幾?1説它和0組合起來比9還大了,是不是這樣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0的認識”。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觀察一下10與我們學過0-9有什麼不同?

生:10佔兩個格,0-9佔一個格

10是兩們數,0-9是一位數。

組成10的兩個部分都是我們之前學的,1和0,相信大家都會寫得很好,那哪位同學能提醒一下大家,寫10時注意什麼?

各佔一格,向一個方向傾斜。

2、計數器上數出10。

同學們已經會在計數器上撥出9,再撥一個珠就是10,那根據這兩個計數器你能比較出9和10是什麼關係嗎?

生:9比10小1,10比9大1。

請同學們利用大於號和小於號完成59頁的題。

3、大家已經知道了10比9大,看我們以前學過的0-9這幾個數已經會從小到大排在尺子格里了,現在10也想和他們做朋友排在尺子格里,你認為10應該在哪呢?

生:9的後面

為什麼?

生:因為10比9大1所以在後面。

同學們通過我們剛才的排一排,你能完成這道題嗎?(<10)

同學們真是善於發現呀,現在我們學的這些數字中10是最大的了。

4、雖然現在10是最大的,可是他一定也不自大,反而很害羞,看這幅圖中,10藏在哪裏了?

看主題圖找10,再次鞏固10,其實10在我們身邊和生活中到處都有,請大家找一找。

5、看老師這幅,你看到了什麼?

火箭發射。火箭發射前要有一個倒計時,請看。學生邊看邊跟着讀。

6、可見10可真是無處不在呀,看,田老師這也有個10,是10根棒棒糖,田老師要把它們分給兩名同學,你認為可以怎麼分?請大家用撲克當糖分一分。(撲克扣過去)

學生分,並彙報,學生彙報,教師黑板板書。

為了便於記憶和不會丟落,我們怎麼樣做會更好呢?

生:按順序進行分,學生在下面用撲克進行按順序排,老師在黑板擺。

7、擺後讀記兩遍。拍手讀兒歌。

三、鞏固練習,有效檢測

1、做遊戲“找朋友”找完朋友再次背兒哥歌。

2、做遊戲《釣魚》同桌交替釣魚。

3、做數學書

四、總結。

同學們,你今天這堂課學會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