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學前班下學期社會教案範文(通用3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31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前班下學期社會教案範文(通用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前班下學期社會教案範文(通用3篇)

學前班下學期社會教案1

設計意圖

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加之受社會上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等壞風氣的影響,在幼兒園裏幼兒挑食、剩飯的現象十分普遍。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設計了“愛惜糧食”這一主題活動。目的是讓幼兒瞭解糧食來之不易,體驗成人勞動的艱辛,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良好習慣。

活動一、觀察談話:這是誰浪費的

目的:讓幼兒觀察已發黴、變質的食物,明白這些食物是哪裏來的,在討論中萌生初步的節約意識。

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飯。

過程:

1.讓幼兒觀察老師收集來的饅頭、米飯、油條等已變質的食物,告訴他們這些食物都是小朋友吃剩扔掉的,然後分組討論:小朋友挑食、剩飯對不對,為什麼?

2.教師小結,讓幼兒懂得:小朋友扔掉的食物都是用糧食加工成的,浪費了很可惜,要改正挑食剩飯的壞習慣。

活動二、糧食是怎樣來的

目的:讓幼兒明確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應珍惜農民的勞動果實。

準備:錄像機,農民“田間勞動”的錄像帶一盤。

過程:

1.請小朋友看錄像,內容是:農民伯伯種莊稼,春天裏播種、施肥、澆水,夏天裏頂着烈日鋤草,秋天裏忙着收割。

2.提問:你剛才看到了什麼?然後把錄像內容再向幼兒完整解説一遍。

3.請農民伯伯來班內參加活動,給幼兒介紹:我們一年四季起早貪黑地辛勤勞動,從播種到鋤草、施肥、收割,不知灑下了多少汗水。我們曬黑了臉,累彎了腰,兩手磨出了厚厚的老繭。

4.讓幼兒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請農民伯伯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提問作出小結,教育幼兒要懂得珍惜農民的勞動果實。

活動三、歌表演《憫農》

目的:讓幼兒體驗農民伯伯勞動的艱辛。

準備:“農民伯伯鋤草”掛圖一張,錄音機、錄音帶。

過程:

1.出示掛圖,讓幼兒説一説:農民伯伯在幹什麼?

2.讓幼兒模仿表演農民伯伯鋤草的動作。

3.幼兒一起朗誦古詩《憫農》,教師教小朋友學唱歌曲《憫農》。

4.放歌曲錄音,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給歌詞加上相應的動作,然後大家一起邊唱邊表演。

活動四、和麪

目的:1.讓幼兒進一步體驗成人勞動的艱辛。2.培養幼兒積極動手的能力。

準備:面板、適量的麪粉、盆、水。

過程:

1.向幼兒交待和麪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幼兒分組和麪,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及時提醒幼兒不要浪費麪粉。

3.讓幼兒分組討論和麪難在哪裏,並讓幼兒明白,雖然和麪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們還要把和好的面經過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種麪食和糕點。

4.師生一起把和好的面送到食堂,讓叔叔阿姨加工成大饅頭。

活動五、討論:怎樣做一個愛惜糧食的好孩子

目的:進一步強化幼兒的節約意識。

過程:

1.組織幼兒集體討論,主題是:糧食是怎樣來的?糧食有什麼用途?小朋友應怎樣愛惜糧食?看到別人浪費糧食時,你怎樣做?

2.教師小結:鼓勵大家比一比,都來爭當愛惜每一粒糧食的好孩子。

學前班下學期社會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小區中的一些機構和設施,從而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與生活的關注。

2、懂得尊敬為小區服務的人。

重難點:激發幼兒熱愛小區為小區多做一點事的`願望,融洽人與環境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師生共同收集有關小區的資料(畫、照片),開展“美麗的社區”圖片展。

3、認識小區裏的各種標誌。

活動過程:

一、營造氣氛、激發興趣。

1、教師朗讀詩歌《家》,幼兒欣賞。

2、你們的家在哪裏呢?

二、出示掛圖,瞭解小區的設施。

1、回憶導入:這是哪裏?誰願意來介紹自己居住的小區?

2、幼兒交流時,教師展示小區的照片或圖片進,並提問:你所住的小區叫什麼名稱?小區裏有哪些設施?它們有什麼作用?你最喜歡小區的什麼設施?為什麼?

三、分享交流,認識小區裏的工作人員。

每天小區裏的垃圾哪裏去了?是誰做的?小區裏還有哪些工作人員?他們每天做什麼事情?(出示工作人員圖片:門衞,書報亭,花工等)

小結:小區也是我們的一個家,在那裏的每一個居民都可以找到快樂,得到幫助,尤其是小區裏的工作人員,他們為了的安全,幸福生活付出了辛勤勞動,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感謝他們!

四、發揮想象,完善小區設施。

1、在小區裏有沒有讓你們覺得不滿意的地方?為什麼?

2、我們為小區提的這些修改意見,怎樣讓小區的工作人員知道呢?

3、我們可以畫出心目中美麗的社區,把我們的設想告訴給社區的工作人員。

五、分組操作,設計“未來的小區”。

六、音樂遊戲《數高樓》。

活動延伸:

1、教師可以和運用各種廢舊材料搭建自己最感興趣的設施,讓孩子們在角色遊戲中開展“管理處、停車場、自選商場、美容美髮店”等有趣的模仿、扮演活動。

2、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手工製作“美麗的社區”。

3、組織幼兒到小區裏進行“愛護小區宣傳活動”。

學前班下學期社會教案3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上學的基本任務,初步認識規則和紀律的作用。

教具學具:小動物的頭飾、錄音帶《上學》

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你們還記得開學第一天穿上新衣服,背上新書包,高高興興來到學校的情景嗎?你現在覺得小學生的生活怎樣?

(2)同桌議一議,暢所欲言。

(3)活動:拿出展示牌、寫體驗,可畫圖、寫詞、寫短句來表達。

(4)簡要説説怎麼體會到的。

二、學習故事

(1)走進故事屋,想一想,怎樣做個好學生?

(2)活動取出頭飾表演,聽《小熊上學》的故事,配樂分角色讀故事,看書上的圖。

(3)你們聽了這個故事,小熊是個令你滿意的小學生嗎?

(4)演一演小熊應該怎麼做呢?演一演三、課堂小結同學們在幫助小熊的過程中,也許已經發現了:小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學習要求也明顯提高了,學習時間長了,遊戲時間少了,學習方式也不一樣了,這些都要逐步適應,相信同學們會很快適應愉快而緊張的小學生活。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幫小熊找到了不足,還用自己的一個生活事例教小熊學會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真了不起!在同學們中,也有適應小學生活的,還鬧了笑話,請大家來幫幫小豆豆。

二、看圖講故事

1、出示圖片:小豆豆不適應小學生活的原因是什麼?

2、小組討論、交流:

(1)晚上看電視久了,第二天早上起不來,上學遲到了。

(2)經常忘記老師佈置的口頭作業。

(3)上課想起好玩的事,不專心聽講。

(4)把發的課本丟了。

(5)上課鈴響了,還想再玩一會兒。

三、學習課文,樹立榜樣園園是怎樣做個好學生的?

1、指導觀察圖意2、學兒歌3、相互表揚、欣賞4、小型成果展優秀家庭剪貼本手工繪畫展

四、聯繫自身,談談自己怎樣適應小學生活,做個好學生的?

1、哪些地方適應了?哪些不適應?

2、怎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出出"金點子"

五、兒歌總結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看動畫,知道了那些事情能做,那些事情不能做。而且很多小朋友在"金點子"談話討論中,説得非常好。

第三課時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家、愛媽媽的情感。

2,通過活動,鞏固繪畫、棉籤、摺紙、剪紙、粘貼和串編等美工技能,感受美,表現美。

準備:玩具娃娃一個,場景佈置。摺紙範例步驟,各色紙工紙若干。"裝飾掛毯"若干幅。水彩筆、蠟筆、棉籤若干。顏料若干盒。鉛畫紙、書面紙、串編紙條若干。糨糊,剪刀若干,教學過程:

一、遊戲:"聽音樂傳娃娃"。

1、小朋友,你們對外婆、奶奶、媽媽説過什麼祝福的話了嗎?

你們説得真好,相信你們的外婆、奶奶、媽媽肯定在這天過得很高興。對的,我們的外婆、奶奶、媽媽都很疼愛我們,我們也非常熱愛她們,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温暖、幸福的家裏。為了表示我們對媽媽的感謝,現在我們一起來唱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

2,師:現在,我們就來玩個關於家的遊戲,要考考我們小朋友是不是關心我們自己的家。等會兒,邊放音樂邊傳娃娃,音樂一停,娃娃傳到誰的手裏,就請他回答一個問題,如果他關心自己的家,那麼他肯定講得出。(遊戲進行。)師:剛才我們玩了傳娃娃的遊戲,我們很多小朋友都是關心家裏、關心大人的孩好子,那麼,你們想不想再來試着做個媽媽的小幫手?幫大人把家裏打扮得更好看?現在我們的教室就好比我們的家,我們來參觀參觀我們的家。

二、美工活動。

1介紹場景。

1),這兒是家裏的什麼地方。客廳裏有些什麼?等會兒我們可以多做些花,多拼寫掛毯,或者折架鋼琴,把客廳打扮得更漂亮些。還可以嘗試着做架電話,有了電話真方便,不會的話,你可以自己動腦筋看一步一步怎麼變出來的。

2),這兒是家裏的什麼地方。平時,家裏誰燒飯做菜?平時,大人燒飯做菜真辛苦,今天,我們來幫大人做菜。想想看,你今天準備燒什菜?是什麼顏色?然後,把菜做在盤子裏,過會兒給我們介紹你燒的菜。

3),這兒是家裏的什麼地方。牀上少什麼了?今天請你們來幫媽媽設計條美麗的被子。可以試着用剪好的窗花貼在上面,也可以用蠟筆、水彩筆、棉籤來畫,還可以用紙條串編。現在,我們就去試一試,看看哪個小幫手真能幹。

2,幼兒動手操作,老師適時指導。

1),引導幼兒選用相應顏色的紙來做"菜"。

2),引導幼兒想象、設計。

3),引導幼兒正確使用工具。